练习设计不应被数学教学所忽视

发布时间:2020-07-18 23:18: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练习设计不应被数学教学所忽视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课。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而当前教学现状中作业这一环节却存在着很多被忽视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内容】练习被称之为“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又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方法,还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及调控教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科学地设计练习内容,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优化数学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数学教师走入了训练学生的误区,总认为作业次数越多越好,作业量越大越好。老师们都害怕丧失训练空间,一学期,少则用一本习题集,多则三四本习题集,搞题海战,耗掉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苦不堪言、疲于应付。

教师中关于练习设计还存在许多偏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主要有:一是过分依赖手中现成的练习册与补充习题等现成的资料,作业“千篇一律”,没有筛选与取舍,练习没有层次与针对性;二是把练习机械化、简单化;三是片面强调所谓的智力、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基本的练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四是狭隘地理解练习的含义,认为练习就是教学环节中的巩固练习和完成作业。

如今,不加甄别地借用别人编写的习题集作为作业成了教师们教学的惯例。重复作业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管学生有无掌握,都要做同样的练习。事实上,质量再高的习题资料也是没有个性的,它只能针对大多数学生编写,不可能完全符合某一个校、某一个班、某一个层面学生的特点。可我们的教师一股脑地“兜”来,然后“抛”给学生,学生则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在厌烦中机械重复针对性不强的练习。对于这些名目繁多的习题,教师往往只用对答案的方式处理,并不能及时地从作业中与学生交流中获取信息,这样,学生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可训练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目的不明确。如教学“小数加法”后,重点应该练习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但教师直接给出竖式,让学生计算出得数。这样的练习是无法很好地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

2、层次不清楚。如教学“亿以内中间带零的数的读法”后,没有进行任何巩固性的基本练习,就让学生拿出4张是3、4张是0的卡片,要求学生摆出只读出一个零、读出两个零、读出三个零的各个多位数来。这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实际的练习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3、形式不多样。有些教师不管教学什么内容,新课讲完就让学生背诵自己总结的方法,再从练习中勾出若干道题让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尽管学生把运算定律、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周长和面积公式等背得滚瓜烂熟,但是面对变式题却往往束手无策

4、不重视反馈。练习之后,常听教师这样问:“谁对了请举手。”不管有多少同学举起了手,教师扫视一遍后说:“请放下手。”就算了事。有的教师还喜欢这样问:“会不会”、“对不对”、“是不是”。学生也会不加思索地齐声应答,“会”、“对”、“是”。这样的反馈是走过场,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只能是浪费教学时间。

5、不讲究效率。几十道口算练习题,采用“开火车”的办法,几分钟内对一个学生来说可能只练习了两、三道。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形式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指名一位优秀学生作答,回答符合教师的愿望,就再提出一个问题,一问一答似乎挺热闹。有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却又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只要问题有了答案,任务就算完成,也就失去了继续思考的余地。

有效的作业应该精要、典型、有针对性,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又能举一反三。那么,怎样走出原先的练习怪圈呢?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练习的作用,把握练习设计的方法,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为轻负担高效益。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三、练习的作用

1、教学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专门用来进行练习的“练习课”(课型)自不必说,即便是“新授课”也要安排各种性质的练习。新授前组织基本练习或为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迁移的准备性练习;新课进行过程中要结合有关内容作单项的、局部的反馈性练习;新授结束时要作巩固性的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新课后要作提高性的对比练习、综合练习,也可以为继续学习新知作孕育性的练习,或为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安排难而可攀的思考性练习。总之,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也可以促使学生的计算、解题、画示意图、测量等基本技能转化成为熟练的技能技巧。

2、教育功能。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思想教育必定渗透在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数学知识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它与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练习可以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补充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现象与本质,可以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即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数学是利用具体、生动、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编写成练习题的,可以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此外,学生对练习的态度、解题的策略、练习的效率等方面,通过自评和他评(教师和同学评)也会受到教育与启迪。可见,练习的教育作用是多侧面、多层次的。

3、发展功能。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得到提高,数学思想方法得到锻炼,数学思想得到渗透,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等品质得到培养。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对解法不是唯一的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求异思维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再现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关系表象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促进思维更加条理化、概括化;可以发展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数学才能等等。

4、反馈功能。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各种信息。一节课常常要安排多次反馈性的练习,以便使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纠正,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每当学生完成练习,他们最为关心的是练习结果正确与否,但是这种关心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对练习印象最鲜明、最清晰的时候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质量,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反馈不只是为了知道谁对谁错,即使对了,也不见得是同一种解题思路,同一个思维水平。所以,通过练习的反馈还应作进一步的了解,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提高。还应该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习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检查方法,提高自我反馈的意识和能力。总之,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获取矫正性的反馈信息,练习正是获取这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四、设计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多样性的练习。

在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所以在练习设计的形式应该有所创意,小学生应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以图形、表格、情节、资料等丰富的手段加以呈现,以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炎热的夏季来到了,有一位企业家准备在这里建一座标准化的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30米,深是2.5米。(实物图出现)

①这个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②如果环绕游泳池画一条警戒线,警戒线有多长?

③如果你是游泳池的主管,你觉得游泳池内的水位高度应该是     米,你的理由是什么?请计算着个游泳池内的水有多少立方米?

这道题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的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信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2、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具有递进性的练习。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递进性、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安排。一般先安排基础型,接着安排提高型,最后安排发展型。数学教学中寻求“标准答案”的正确结果,似乎是一种定势了的思维模式和僵化了的操作程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解法求异(如一题多解)、结果求异(如一题多果)等练习,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向独特方向发展。

3、根据训练内容,设计具有典型性的练习。

精心选材,注重练习的典型性。注重观察生活,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这样才能选题“实”,内容“活”,训练过程“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大量的练习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为了克服学生解题的“单调性”,对课本例题、习题的条件和问题、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使思维方式、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发生差异,让学生明确变后数量与变前数量的关系,弄清数量之间的联系。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问题求变或题材求变。通过这样发散式练习,可以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灵活、流畅,不仅有利于学生展开富有成效的想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

无论是数学知识本身的要求,还是现代的生产实际,都要求数学教学要给学生以活的知识,活的答案。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就需要力求体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课改教材中提倡的“开放题”设计,它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

【结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练习的设计不是问题和练习题的简单堆积,也不是简单地评析讲练,更不是重复与机械;而是要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选择最适合的题目给学生。教师设计科学性、实效性强的练习也是一项艰苦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努力追求“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4c566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2c.html

《练习设计不应被数学教学所忽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