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与RFID

发布时间:2011-06-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手机支付的两种方式——NFCRFID

出处《RFID射频世界》杂志 李沌风
要:本文介绍了手机支付的背景和现状。手机支付有两种方式——NFCRFID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支付方式的基本Ô理和应用情况,以及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同时也介绍了手机支付的几种运营模式。 关键词:手机支付;RFIDNFC 1 背景
手机支付也被称作移动支付,是一种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服务方式。包括手机订购、手机缴费、手机银行、刷手机消费等业务。以手机支付来代替各种卡,不仅能够解决掉浮游在各种卡上面的资金,使之在银行卡上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的利息收入,而且更加方便消费者。各种银行与手机运营商合作,去中介化,使银行的资金流直接进入端消费,消费的信息流直接进入银行的信息系统,使之处理信息更有效率。在利润分配上,消费的厂家可以给予银行一定的返点,有利于银行间的良性竞争,从而实现共赢。 随着3G技术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应运而生,手机支付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应用。市场分析机构Springboard Research近日预测今年手机支付将是À动中国企业IT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Springboard称,中国企业IT市场在虎年将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无现金支付技术的兴起将是IT趋势最主要影响因素。Springboard援引中国工信部的数据称,截至2009年底,中国拥有约15003G用户,为采用手机支付等增值服务提供了大量的用户基础。随着手机上网日益普及,手机支付的市场潜力确实不容小觑。有专家也预言2010年将成为手机支付的爆发元年。
通过手机短信接入方式支付,是中国最早的手机支付,这种方式从2001运营商就开始推广,很多手机用户都体验过。比如,我们在网上购买电脑杀毒软
件,其中就有手机支付方式,输入手机号码后确认付款后,手机会收到一个短信密码验证,输入后就完成交易。目前这种支付方式还是使用最为广泛。但是这种方式只能是小额支付,大金额的支付运营商并不支持,而且功能也比较简单。 第二阶段手机支付方式是手机WAP网站,购物后通过手机来支付。很多WAP上的商家通过自己的支付方式与手机用户完成交易。但是这种方式发展也比较缓慢,主要制约因素是当时2G通信网络比较慢,用户会失去耐心。
第三阶段则是最近一两年发展起来的远程支付和近端交易。远程支付的典型应用则是通过手机里面的交易平台完成远程交易转账或付款。近端交易的典型应用则是刷卡手机,各大运营商都在推广。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始于2001年,但是发展过程一直不温不火。2004年下半年以来,若干主要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商的业务有放量增长的趋势,使得移动支付业务的地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产业链其他环节也越来越积极地寻求合作机会。2004年下半年开始,移动支付进入地域快速扩张的阶段。2005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人,同比增长134%,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2007年,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移动支付业务将进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
2 中国手机支付现状
与欧美、日、韩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2000年,中国移动开始了移动支付的试验性应用。通过把客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等支付账户进行绑定,以短信服务、语音、WAPUSSD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非结构补化充业务数据K-JAVA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客户使用手机钱包可以管理自己指定的银行卡账户或小额中间账户,并从账户中进行扣费。通过一定时期的实际运营,随着用户对交易效率、交易成本、安全性、网络覆盖等要求的提高,现有基于GSM的移动支付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显露出局限性。
(1支持业务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其便利性难以体现。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所支持的业务极其有限,仅支持彩票类、互联网数字产品类(购买游戏点卡、
IP卡、MP3下载、日常缴费类(支付话费、水、电、气等费用、手机投保等业务。
(2操作烦琐,使用不方便,交易时间长,隐私性差。在支付过程中,支付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信息(用户手机号、银行帐号、商户代码、业务码等交换,必须由人工录入(短信、语音等方式。用户还必须记住各种操作的命令字。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其操作相对于银行卡烦琐,延长了交易时间。由于用户必须将其手机号提供给收款方,因此,作为用户隐私的手机号无法被保密。另外,开通手机钱包的用户还必须更换新STK卡,这也给将电话薄存在SIM卡上的用户在开通移动支付业务时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3速率低,联网、实时在线能力有限,安全性差,效率低、成本高。基于GSM网络的移动支付系统通常采用短信平台、USSDGSM拨号等方式进行通讯。短信平台方式由于基于存储转发的机制,无法实现实时交易,而且受通讯模式的限制,短信量大时响应速度慢,非常容易出现超时和丢失数据包的现象,使得用户在高峰期内无法正常办理业务。另外,受短信每次传输数据长度的技术限制,大数据包将被分批传送,一旦其中一个短信受阻,将导致产生信息传送不完整的风险,从而安全性受限。USSDGSM拨号方式均属于CSD电路交换方式,虽然较短信方式可靠、实时性强、交互能力好,但存在独占信道、拨号连接时间长、速率低等缺点,同时需要专用的数据通道支持,因此,严重影响了连网能力,无法实现实时在线。既便是在非通话态时,USSD使用FACCH信令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也仅约为1kbps
因此,促进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对移动支付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增加其业务种类、改善业务承载的通信方式、简化用户的终端操作、更好的保护用户隐私。目前,手机支付有两种方式,NFCRFID,其中RFID主要应用RFID-SIM卡。
3 技术原理 3.1 NFC手机支付
NFC英文全称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由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NFC由非接触式
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这项技术最初只是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¾演变成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态势相当迅速。
NFC芯片装在手机上,手机就可以实现小额电子支付和读取其他NFC设备或标签的信息。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通过NFC,电脑、数码相机、手机、PDA等多个设备之间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进行无线连接,进而实现数据交换和服务。 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RF-field,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NFC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load modulation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此通信机制与基于ISO14443AMIFAREFeliCa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因此,NFC发起设备在被动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连接和初始化过程检测非接触式智能卡或NFC目标设备,并与之建立联系。
1 NFC主动通信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每台设备要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都必须产生自己的射频场。如图1所示,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都要产生自己的射频场,以便进行通信。这是对等网络通信的标准模式,可以获得非常快速的连接设置。
2 NFC被动通信模式

如图2所示,移动设备主要以被动模式操作,可以大幅降低功耗,并延长电池寿命。在一个应用会话过程中,NFC设备可以在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切换自己的角色。利用这项功能,电池电量较低的设备可以要求以被动模式充当目标设备,而不是发起设备。
NXP公司和索尼公司发明了NFC技术,Ecma International公司首次采用它做为一项标准(NFCIP-1ECMA-340,并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为ISO/IEC 18092标准,同时也得到了欧洲电信标准Ð会的承认,从此后已¾有多个半导体公司开始生产兼容性和互操作芯片。 这个标准类似于智能卡中所采用的NFC技术,并与其兼容,其内部芯片能够使消费者通过销售点(POS终端阅读器进行支付。在某些工作模式下NFC的功能类似于射频识别(RFIDNXP公司的MIFARE和索尼公司的FeliCa产品就采用了已¾制定的智能卡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一个13.56MHz的工作频率,这是一个免许可国际通用频带,是美国ISM15/18频带之一。数据传输速率为106212424kbps,取决于通讯范围,在20cm或大约8英寸时传输速率最大,实际通讯范围只有几英寸或不大于10cm,该标准规定了多种工作模式。 3.2 RFID手机支付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即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的目标,并读写相关的数据,而不需要识别系统与这个目标有机械或者是光学接触。它无须人工干预,可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第二代身份证、奥运门票都内置RFID芯片,而高速公路上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也使用了RFID技术。 中国移动推出的RFID£SIM卡类似于北京等地的公交一卡通卡,通过内部集成的RFID芯片记录手机钱包的余额,交换刷卡消费的数据。商户的手机支付POS机就是阅读器,而消费者手机的RFID芯片就是标签。事实上,公交一卡通卡,也内置RFID芯片,而不同的是手机钱包可以通过移动运营商与银行的合作,实现无线充值和远程结算,这样从充值到消费的所有过程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来完成。

实际上通过RFID手机,移动运营商起到了一个消费支付平台的作用,这有点类似于在电脑上使用淘宝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是手机的普及性和易用性远远超过电脑,再加上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一旦手机支付像日本和韩国一样走向成熟,运营商的巨额的资金沉淀效益和手续费收入可想而知。运营商通过手机这个载体,将用户直接接入电子商务市场,完成电子商务的各项功能。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们可以携带一部安装RFID£SIM卡的手机,先去星巴克或者麦当劳“刷”机购早餐,之后刷手机乘坐地铁,到达世博园区后,刷手机验证电子门票,在场馆内参观时如果渴了,也可以在自动购物机上刷手机购买饮料和水,这就是手机支付,手机卡已经集公交卡、超市卡甚至是银行卡于一身。而这仅仅只是RFID的一个基础的应用,RFID将支持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兴起。 一个完整、安全的基于RFIDGPRS移动支付系统是由移动终端、通信网络、移动安全交易系统、银行(或应用服务提供商和认证中心(CA,共5部分构成。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RFID标签、可运行JAVA移动支付软件的手机以及可读RFIDPOS机。其中RFID卡和RFID POS机属于RFID子系统。RFID POS通过RFID技术来读取用户信息,并利用PSTNGPRS等方式与移动支付平台相联结。手机用户利用JAVA手机移动支付软件通过GPRS网络与移动支付平台进行信息互交,完成支付。
RFID子系统由RFID标签、RFID阅读器和RFID应用支撑软件系统组成。每个用户持有的RFID标签分为主标签和从标签。主标签粘贴于手机外壳内,从标签外形于普通磁卡一致,用于手机不适合的环境。由于没有手机的在线支持,此从标签在支持的业务类型上相对于主标签要少,主要是一些小额的离线支付业务。根据移动支付业务的特点,RFID标签内的存储空间可被分为:应用标识目录区、发行区、用户个人信息区、移动支付业务区以及其它业务应用预留数据区。应用标识目录区的数据主要包括:芯片序列号、发卡机构IC卡发行权国家注册号、发卡机构提供IC卡应用国家注册号、读写权限等。发行区的数据包括发行流水号、城市编码(GB/T2260-1999、行业代码(GB/T4754、认证码、手机号码关联码(由算法根据手机号码生成、主从标签认别码、启用标志、发行版本号、发行日期(GB/T7408有效日期(GB/T7408业务支持类型码及其对应业务数据
存储起始地址等。用户个人信息区以加密方式存储着用户的个人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等信息。移动支付业务区的数据主要为不同支付业务所需的相关数据。其他业务应用预留数据区主要是为一卡多用而预留的空间。 RFID阅读器主要包括发行读写器和RFID POS机。发行读写器主要是对RFID标签进行发行前的初始化配置,向主、从RFID标签中写入相关数据并激活RFID标签;另外,它的读写权限最高。RFID POS机主要是读取RFID标签中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将其他交易信息如交易流水号、商户代码、业务代码、支付金额等发送给移动支付平台,并在收到支付完成确认信息后根据支付业务的要求将特定的数据写入RFID标签中。
RFID应用支撑软件系统包括运行于标签和阅读器上的软件以及介于阅读器与移动支付平台之间的中间件(Middleware,如发行读写器、POSPC端运行的软件。中间件的主要任务是对阅读器读取的标签数据进行过滤、汇集和计算,减少从阅读器传往移动支付平台的数据量;完成阅读器和移动支付平台的数据通信、加密解密等。
4 应用情况
随着RFID技术在其它行业渐渐凸现,金融支付领域也开始逐步引入相关的RFID技术和NFC近距离通信技术,进一步改善全球支付环境。 1)北美
在美国,非接触卡市场已¾比预期提前升温。两大卡组织已于20053月宣布采用统一的非接触式支付标准,万事达的PayPass成为卡与设备间标准通信协议。在此之前,万事达已在奥兰多进行PayPass信用卡测试,并在达À斯与Nokia合作进行移动应用测试。Visa的非接触式系统“Wave”也在亚洲的马来西亚与我国台湾地区推行试点项目。20055月,美国最大的发卡机构Chase正式大规模发行“Blink”品牌的非接触式信用卡,首先在GeorgiaColorado发行,计划发行200万张。未来还将在56个地区推行,每个市场预计发卡量100万张。至20061季度,大通发卡总量已达到800万张。由德州仪器提供芯片的运通ExpressPay也已开始全国性推广,合作商家包括CVS连锁、Ritz CameraSheetz

2)欧洲
在欧洲,随着3G商用进程的逐步加快,各大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业务。以芬兰为例,从20022月起,在赫尔辛基乘地铁等公交工具出行的乘客,只要用手机发出短信代码给指定的服务商,就会得到购票信息反馈,可在1小时的有效时间内乘坐地铁、有轨电车及部分公共汽车,票款计入购票者每月的电话账单。200411月,芬兰手机购票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购买赫尔辛基地区的短途火车票。20023月,芬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索内À公司开始向首都居民提供用手机支付购物款的服务。凡加入索内某公司建立的移动支付系统并设立了移动账户的用户,可以在指定的数十家商店用手机购物。从20045月开始,芬兰国家铁路局在全国推广电子火车票,乘客不仅可以通过国家铁路局网站购买车票,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订购电子火车票。 在法国嘎纳,200510月针对近距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展开一项测试。根据飞利浦电子公司所提供的这项触控式技术(touch-based technology,参加测试的200位嘎纳居民将能够在为期六个月的测试期间在嘎纳特定的零售店、停车场和著名的观光景点使用内嵌有飞利浦NFC芯片的移动电话进行安全的付款。在这项测试中,飞利浦将与法国电信的研发部门、运营商Orange、手机制造商三星电子以及知名零售公司Groupe LaSerVinci Park紧密合作。在嘎纳进行的近距无线通信NFC测试是这项新技术在全球第一次大规模的测试,将能直接从移动运营商、零售业者和消费者三方得到意见反馈。这项测试也将有助于大众了解这项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只要将他们的移动电话在近距无线通信NFC终端机前轻松扫过,就能安全而便捷地完成付款并获取信息。 2)亚洲
在韩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实现POS支付,购买地铁车票,进行移动ATM取款。早在2001年,SK就推出了名为MONETA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申请了该项业务的移动用户可以获得两张卡:一张是具有信用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另一张是供用户在没有MONETA服务的场所使用的磁卡。移动用户只要将具有信用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安装到手机上,就可以在商场用手机进行结算,在内置有红外线端口的ATM上提取现金、在自动售货机上买饮料,还可以用手机支付地铁等交通费用,无须携带专门的信用卡。20048月,SK将其移动支付
业务整合为新的品牌“M£BANK”。通过在手机中内置智能型芯片,用户可以用手机办理各种金融服务。“M£BANK”的特点在于将结算信息密码化,因而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在日本,NTT DoCoMo等移动运营商均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业务予以积极推进。2004年,NTT DoCoMo先后推出了面向PDC用户和FOMA用户的基于非接触IC能芯片的Felica业务。用户可以在各种零售、电子票务、娱乐消费等商户利用这种手机进行支付。据统计,截至20047月,DoCoMo已¾售出200万部芯片手机,而支持该支付方案的商家数量已¾超过9000家,这一数字还在迅速扩张中。目前,在使用FeliCa手机的用户中,60%的用户每周都会至少使用一次支付功能。为了推广移动支付计划,近期NTT DoCoMo还出资收购了一家信用卡公司。今年,公司计划在手机中整合完整的信用卡支付功能。 5 两种方式各自的技术优势 5.1 NFC的技术优势
NFC最初仅仅是遥控识别和网络技术的合并,但现在已发展成无线连接技术。它能快速自动的建立无线网络,为蜂窝设备、蓝牙设备、Wi-Fi设备提供一个“虚拟连接”,使电子设备可以在短距离范围进行通讯。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不用再听到各种电子杂音。NFC通过在单一设备上组合所有的身份识别应用和服务,帮助解决记忆多个密码的麻烦,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保护。 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¾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Ð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最后,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同时,NFC还优于红外和蓝牙传输方式。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机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而且简单得多。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不足的缺点,适用于较长距离数据通信。因此,NFC和蓝牙互为补充,共同存在。事实上,快捷轻型的NFCÐ议可以用于引导两台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过程,促进了蓝牙的使用。
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作RFID无源标签使用———用来支付费用;也可以当作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NFC手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获取海报信息等。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
5.2 RFID-SIM技术优势
1)系统隐私性强、支持业务种类多。由于采用RFID技术,系统能够自动读取RFID标签内的用户信息,不需要人工录入相关信息,从而支付过程中用户不需要直接提供其手机号,因此,作为用户隐私的手机号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外,由于RFID的存储和标识功能,使得支持业务的种类增多,不仅可以实现日常刷卡消费功能,而且还可以实现离线支付、电子票务等功能,同时还具有个人标识的功能。
2)操作简便,联网、实时在线能力强,安全性高,费用低。目前绝大多数的手机都支持JAVA技术,采用JAVA语言编写的手机移动支付程序不仅可以实现加密、认证等功能而且还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指导用户进行快速的操作,因此它在可操作性、安全性方便都要明显优于目前基于短信或语音的方式。另外,GPRS作为通信方式较短信或USSD方式,在传输速率、实时在线、数据加密以及通信费用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了现有GSM网络的数据业务资源。

3)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技术难度低,更符合中国国情。对目前正在运营的移动支付系统无较大改动,只需在移动支付平台上增加RFID数据支持系统和GPRS网关即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移动网络资源。它不需要用户更换集成有NFC芯片的手机终端,是在NFC技术成熟以及集成有NFC芯片的手机终端普及之前的过渡方案,便于运营商在此基础上迅速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占领市场,培养客户群。
6 运营模式和市场前景
自从3G时代开启,手机支付作为业界普遍看好的杀手级应用之一,在运营商的竞争中愈演愈烈,几乎进入白热化状态。5月底,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上海相继开通基于3G的手机支付业务,联通用户的手机可以充当公交卡,还可以付打车费,之后上海联通还计划和银行合作,使用户逛超市、买演出门票都可以实现手机支付。而上海电信则宣布其手机支付业务不仅可以付公用事业费、购买电影票,还可以预约医院专家门诊、缴纳水电煤气费用等。 就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来看,大多体现的是“便民”性,一部手机替代了银行卡、公交卡,甚至PC等等,但曾¾使用银行卡、公交卡的等带来的优惠是否能够继续保持?手机网上购物要通过3G移动互联网,而3G通信费用平民化也有待进一步为大众考验。因此,对于更讲究实惠的用户来说,手机支付更多的“利民”性才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如何使各种利民的实惠真正落实,还需要运营商与产业链各界的紧密合作。 6.1 手机支付运营模式
目前,手机支付业务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日、韩获得了大规模应用,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产业链主导者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
1)以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运营商来推动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移动运营商以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手机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手机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的账户中扣减。

该模式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推广的modeFelica手机电子钱包服务,用户将IC卡插入手机就可以进行购物。modeFelica使用的IC卡中安装了电子货币交易软件,用户拥有一个电子账户,可以购买电子货币充值。进行交易时费用直接从用户的电子账户中扣除,整个支付过程无需金融机构参与。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移动运营商直接与用户联系,不需要银行参与,技术成本较低。问题在于移动运营商参与金融交易,需要承担部分金融机构的责任和风险,如果没有¾营资质,将与国家的金融政策发生抵触。 2)以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各银行通过与移动运营商搭建专线等通信线路,自建计费与认证系统,为用户手机换置STK卡。
银行需要为用户的手机将SIM卡换为STK卡,用户在手机上可以直接登录所在银行的账户,进行手机支付交易。该模式产生的费用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数据流量费用,由移动运营商收取;二是账户业务费用,由银行收取;三是支付业务服务费用,由银行、运营商、支付平台分成。
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是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工商银行的用户使用手机直接登录或发送特定格式的短信到银行的特服号码,银行按照客户的指令可以为客户办理查询、转账以及缴费等业务。
该模式的特点是各个银行只可以为本行的用户提供手机银行服务,不同银行之间不能互通;特定的手机终端和STK卡换置也会造成用户成本的上升;移动运营商只负责提供信息通道,不参与支付过程。 3)以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该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是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之外的经济实体,其自己拓展用户,与银行及移动运营商Ð商合作,提供手机支付业务。 目前,该模式最成功的案例是瑞典的PayBox公司在欧洲推出的手机支付系统。用户如果想使用该服务,需要去服务提供商处注册账号,并与自己的手机绑定。在购买商品后进行费用支付时,直接向商家提供用户的手机号码。商家向PayBox提出询问,¾过用户确认后完成支付。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收益主要
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向运营商、银行和商户收取设备和技术使用许可费用;二是与移动运营商以及银行就用户业务使用费进行分成。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可以平衡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之间的关系;不同银行之间的手机支付业务得到了互联互通;银行、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提供商以及SP之间的责、权、利明确,关系简单;对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技术能力、市场能力、资金运作能力要求很高。 4)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
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最为普遍。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移动支付技术安全和信用管理领域强强联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关注各自的核心产品,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合作控制整条产业链;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和资源共享方面合作更加紧密;运营商需要与各银行合作,或与银行合作组织建立联盟关系。
6.2 三大运营商手机支付模式
1)中国联通需更换内置NFC芯片的定制刷卡手机
今年4月,中国联通在上海发布了其基于NFC(非接触式通信技术的手机支付业务。相比中国移动的全卡支付,NFC技术的使用门槛相对较高,如果用户希望使用这一业务,要么需更换内置NFC芯片的定制刷卡手机,要么需在普通手机外贴NFC卡。
2)中国电信只需购买手机支付SD卡即可完成操作
中国电信与上海交通银行合作,推出基于天翼手机引用平台的新型电子支付产品。据悉,在上海,中国电信的手机支付业务从去年6月起已¾在上海等地试点商用,用户只需购买手机支付SD卡即可完成操作,手机除了可以支付公用事业费、购买电影票外,还可以预约医院专家门诊。 3)中移动提出基于SIM卡的非接触技术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是与用户的手机SIM卡绑定的,用户只需更换集成RFIDSIM卡的情况下,便可使用基于非接触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NFC概念不同,中国移动新型NFC技术并非通过定制手机开展业务,而是将电信、金融等支付业务融合在SIM卡里,这样做避免了手机的大量更
换。中国移动自主提出的完全基于SIM卡的非接触技术解决方案,采用了安全可靠的技术,基于SIM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多应用的动态加载和数据的安全存储,为行业合作提供了保障,从而为大规模市场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3 市场前景 1NFC的市场前景
NFC具有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和更富直观性等特点,这让它在某些领域显得更具潜力——NFC通过一个芯片、一根天线和一些软件的组合,能够实现各种设备在几厘米范围内的通信,而费用仅为23欧元。据ABIResearch有关NFC最新研究,NFC市场可能发迹于移动手持设备。到2005年以后,市场已¾出现采NFC芯片的智能手机和增强型手持设备。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2011年全球基于移动电话的非接触式支付额将超过360亿美元。如果NFC术能得到普及,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使用信用卡、钥匙和现金的方式。 NFC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大致总结了蓝牙技术协同工作能力差的弊病。不过,它的目标并非是完全取代蓝牙、Wi-Fi等其他无线技术,而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因为NFC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仅为212Kbps,不适合诸如音视频流等需要较高带宽的应用。 需要密切关注的是,中国政府正在制定自己的RFID标准,而飞利浦的NFC技术是否完全兼容并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对消费者相当重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RFID的国家标准,据称这样将使中国获得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又能将RFID发展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整个认证过程很可能需要飞利浦等公司公开一些关键的技术,这可能成为NFC在中国推广应用的绊脚石。 2RFID-SIM卡市场前景
在第三届中国射频识别基准测试发展论坛上,曾有专家提出RFIDSIM卡推动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革命。这一点从目前中国移动的一系列主张和举措上可见眉目。不仅仅是世博会、高校校园和金融领域可以见到RFSIM卡的身影,
种新的手机支付方式正在马不停蹄的寻找更多的“用武之地”,乘着物联网的春风,撒下互联互通的种子。2010年,全国各地“无线城市”的建设开始日益提上各地区中心城市的议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区居民都将有机会享受到RFSIM卡在考勤管理、身份认证、刷卡消费、手机会议签到、停车场管理、门禁出入、游泳池、健身房、会所等方方面面带来的便利。试想在不远的未来,人们早上出门只要带上一部装有RFSIM卡的手机,各种资讯和服务就可以随身而行,这样强大的体验让人们多了几分对物联网新生活的向往。
再来看中国移动的计划,在大规模的推行RFSIM卡的手机支付方案之后,移动计划采购至少500-1000万张RF-SIM卡,这对手机支付产业链的RFSIM卡的制卡、RF-POS机制造和手机平台支付和系统解决商家来说增加了一些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
2009年至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广泛关注,这与运营商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技术研发、信息安全探讨和产业链合作之中的热情和决心分不开,RFSIM卡为代表的手机支付的疆土在持续扩大,随着使用范围的加大,人们可以逐渐了解到手机支付带来的超级附加值服务,藉此,人们也将逐步的感受到物联网生活的便捷和舒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3a580790c69ec3d5bb758f.html

《NFC与RFID.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