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建设 服务产业升级 推动经济转型3

发布时间:2010-11-30 10:03: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创新平台建设 服务产业升级 推动经济转型

——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

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贯彻保稳促调总要求,力保经济稳定增长力推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标准化战略,增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能力和基础类公益性技术标准的创新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局开展了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题调研。

调研组以参观走访、发放问卷、集中座谈、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先后走访了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温州、金华等省市和地区;通过产业协会、园区管委会、省级产业中心等渠道,面向全省块状产业进行问卷调查;召集国家标准件检验中心、海宁经编园区管委会、义乌玩具协会,浙江传化集团、义乌国际商贸城、东阳市东磁集团等相关单位代表举行了7次专题座谈。通过调研,更为全面地掌握了平台建设对服务我省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使平台建设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高效性,更加符合整合、提升、共建、共享的建设总要求。

一、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浙江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我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的重要支撑,是我省技术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国内外标准化信息的动态跟踪、采集和数字化加工,加强以标准为主线的国内外技术政策、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等相关信息的深层次研究和服务,积极开展技术标准创新成果推广、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活动组织、技术标准成果交流与展示、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深层次的标准化服务,将为我省创建自主创新型省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解决我省目前国内外标准信息资源总量不足、结构有欠合理、更新不及时,标准信息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缺少组织,联盟标准制定缺乏协调,标准化专业人才匮乏等实际问题,从而为我省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服务我省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我省消费结构调整,进而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转型。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为创建主体,联合省农业科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等四

家具有明显标准服务优势单位共同建设。我局对平台建设十分重视,局党委对平台建设多次作了专题研究,并就平台建设将在政策、机制、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有力保障。平台建设规划期为三年。目前,我局已完成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制定,并就平台建设方案中的工作任务、目标、资金投入及保障措施等相关实质性内容达成一致并签署了书面协议,平台理事会、监督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已基本筹建完成,平台建设方案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立项。以总平台为基础,着手规划建设覆盖全省的20余个行业性或区域性子平台,其中今年建成5个子平台。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海宁经编园区的标准信息服务子平台已正式开通。平台总体建设进度符合预期,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需求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要实现我省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撑,营造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因此必须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建设为抓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省科研创新基地和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支撑;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整合创新资源,集合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为平台,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仅是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标准技术服务的需求,也是满足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满足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

然而,通过调研发现,要落实我省“两创”总战略,贯彻保稳促调总思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推动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现实需求更为迫切,必须进一步加快并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一)落实“两创”总战略的需求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创业是浙江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基石。而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我局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我省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我省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

标准化在适应并推动我省从科技经济大省迈向科技经济强省过程中,迫切需要一个融合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动态跟踪与收集、标准化科研与咨询、标准化创新成果推广与应用和标准化专业人员培养等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以便通过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加快标准资源整合集聚、改善标准服务基础条件、提高标准资源利用效率和标准化服务水平、加快标准研究和成果转化,从而为产品市场准入、跨越贸易壁垒、企业自主创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平台。

(二)贯彻“保稳促调”总思路的需求

要改善发展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加快我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就必须做到“标准先行”。从而积极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实现“浙江创造”,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优化结构、完善布局。

当前,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推动二三产的专业分离、互动融合,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内需的进程中,企业对所在产业相关的专题标准数据和指标咨询服务需求迫切。迫切需要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获取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对比研究和数据分析咨询服务,尤其是我省主要贸易国和地区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技术要求)的动态信息以及关键性技术指标要求。迫切需要获取最新的WTO/TBT-SPS信息、国外标准技术法规和指令、产品召回信息以及通报评议。迫切需要标准信息的确认、跟踪、定制管理和委托管理咨询以及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导咨询等服务。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需求

“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作为浙江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建设的八大子平台之一,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促进我省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的有效对接。

我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比较优势的产品技术与专利,急需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其纳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使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创新的互动,使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标准和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我省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相对落后,迫切需要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多方力量,进一步开展攻关,解决我省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中的共性关键标准研究难题,突破产业发展中的标准制约因素,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一流企业做标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领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大战略、大手笔、大气魄推动发展。然而我省目前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标准化意识普遍较低,标准化专业人员匮乏。调研中发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缺少标准化专业人员,如义乌小商品市场6万多个商铺的企业主中,真正对标准有所了解的为数不多。

因此,急需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通过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有效培训,加强技术贸易壁垒应对研究,为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原因分析、主要限定技术指标的研究和应对措施的建议等;为涉及工艺改进、设备更新(改造)、原材料更换等技术要求的企业,提供专业的可行性建议,如设备更新的性能要求、精度指标、品牌建议等,可避免重复低效,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

三、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平台建设离满足保增长、保稳定、促调整、重民生的大局要求和满足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标准资源不够丰富

馆藏标准信息资源不足。总体馆藏数量太少,目前虽与上海实现了标准资源对接,但需要进一步数据梳理、整合、加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我省主要贸易国的先进标准缺失;而已有的国外标准构成也不尽合理。另外,现有标准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快速应对突发的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因标准问题产生的质量安全事件等。

标准资源更新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省对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资源跟踪渠道还是不够畅通、资源更新所需经费较难保障,据统计,标准馆藏入库时间平均滞后其发布时间8个月,而在2007年失效的国外标准中,我省有25%尚未收集到替代标准。

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的工作明显滞后,与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和地位不匹配。由于渠道的不畅以及缺乏技术机构的支持,以我省企业为主体主导制定的标准数目、质量均落后于一些发达省市,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企业在全国市场的地位。

(二)研究力量不够雄厚

目前除了农业标准化力量稍强外,工业、服务业的标准化研究人才严重缺乏,综合研究力量尤显不足,迫切需要借助平台力量培养研究人员和学科带头人。以义乌餐具出口欧盟为例,标准化综合研究工作不仅包含了解欧盟餐具重金属限量指标、采购欧盟的餐具标准、标准翻译、筛选关键标准、研究提炼概括关键指标等多个环节,还包括了解掌握我国现有原材料的相关标准及现状等。按照我们现行研究力量,单此一个项目就至少需要三个月。有鉴于此,必须抓紧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我们首期规划建成的节能环保标准化研究室、机械电子化工标准化研究室、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研究室以及食品农产品标准化研究室将有效增强标准化综合研究力量。

(三)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的技术服务机制缺失。目前,我省大部分企业对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程序仍不十分了解,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服务。我省科技成果、专利等转化纳入标准的比率不足10%,且大多数为企业标准,纳入地方、行业、国家标准,形成产业优势获取大规模经济效益的更低。

平台维护和运行职责不明。在已开通的义乌子平台运行中,由于之前建设单位、设计和开发单位、技术支持单位等未就职责、经费投入结构、营运收益等具体洽谈,导致开通后信息更新不全、需求信息不了解、需求信息反馈不及时、缺乏技术指导和维护人员等。

(四)服务手段不够新颖

信息化服务程度较低。目前我省标准文本仍以纸质为主,而现有标准电子文档及数据库数量远落后于其它发达省市,我省大量重点产业尚未建立标准指标库。由于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滞后,造成现有标准资源利用率不高,电子文本信息缺乏有效传递途径。现有馆藏资源分散、分布不平衡,尚未形成覆盖全省的信息共享和服务网络。

技术基础薄弱。标准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和配套软件更新、维护、升级缺乏技术手段;标准资源对接技术未完全成熟,平台网站现有的服务内容和研究技术过于专业,操作程序烦琐复杂,不利于需求对象获取相关服务。

双向沟通渠道不畅。面对旺盛的服务需求,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快速、准确抓住重点、难点、热点、焦点信息,缺乏选择性与针对性。

个性化服务匮乏。没有专门针对外商的外语互动平台,短信平台服务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不能满足企业商户对标准的即时需求。

四、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当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针对迫切的现实需求和建设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着重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机制

1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由省局主管领导挂帅,各地主管子平台建设的领导为成员的子平台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子平台建设的组织协调,制定并出台《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子平台指导意见》,指导子平台进行规范化建设。建立子平台与平台的分工和对接等机制,合理双方职责分工,省及杭州、宁波市标准化院做好子平台申请、建设及维护运行的把关和督导,为子平台提供标准信息查询、研究等服务子平台建设单位具体负责子平台的可行性评估、建设、实施和日常维护运行工作以避免重复造成资源浪费。

2、加强标准化研究。尽快规划建成节能环保标准化研究室、机械电子化工标准化研究室、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研究室以及食品农产品标准化研究室等内部研究机构。以基础公益标准研究和重点产业技术标准为两大研发方向,重点开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公共安全等基础公益标准研究,积极开展信息电子、机械电器、化工塑料、食品农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标准化研究。

3加强合作共享积极开展与中标院、上海、广东标院等兄弟院(所)的技术合作与共享,对接其研究成果,善用其技术资源与成果,借船出海。充分发挥标准化院现有科研队伍,突出抓好标技委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建立不同领域的专家库,充分吸纳标准化专家参与科研工作。探索建立突发和重大项目专题研究委员会,由政府主导调度,汇集各路英才,开展科研攻坚。省标准化院等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外部聘请等方式,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

(二)创新平台资源整合提升模式

1、整合。积极对省内现有的20余万条标准进行整合,提高标准利用率,并与北京以及上海、广东等地的标准信息对接,实现标准资源的跨区域合作。同时,根据我省产业和块状经济特征,有针对性地采购国内外先进标准,在增加标准馆藏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平台重点收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我省主要贸易国(地区)的先进标准,使我省重点产业的先进标准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原则,启动电子文档库和重点数据库建设。重点完善皮革制品关键技术标准数据库、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标准数据库、经编产业关键技术标准数据库等; 重点完成标准数据中心基础环境建设和关键数据库内容建设,尽快建成标准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检索系统、数据维护系统。

2、提升。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对标准化的需求,整合省内标准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标计委等标准化研究的专业人才,大力培养标准研究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开展我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标准化研究。建立健全标准信息有效保证体系,确保标准信息的法律性、系统性、及时性、有效性、效益性。

合理规划建设覆盖全省的20余个行业性或区域性子平台逐步形成符合我省经济特点的各具特色子平台建设模式,以商贸为主的义乌小商品模式、以园区产业为主的海宁马桥经编模式、以重点企业带动的萧山传化集团模式,实现送服务到市场、送服务到园区、送服务到企业。

建立并完善以省局为主导,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为依托,市、县局为纽带,企业为终端的预警监控体系、预警信息传导体系、企业反馈信息收集体系,扩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速度,尽可能的维护我省企业的权益,为政府决策、企业规避风险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创新平台服务产品

1、设立多语服务。按照实时、公开的原则,按专业划分在平台上开辟多语种论坛,针对外贸产业集中的区域,结合实际在平台上设置多语种专区。

2、改善查询服务。提高馆藏标准的电子化程度,加快软件的更新和完善,方便用户查找和打印,及时跟进国外标准查询。

3、更新推送服务。将手机推送与网络查询等服务手段有效结合,及时回复有效手机短信,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能够获取并使用标准。

(四)创新平台保障手段

1、组织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升位置,建立相应协调推进机构,协调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为促进平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2、经费保障。科学合理地统筹分配平台建设经费,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保障对学科建设等后台的经费长期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加大资金支持和奖励力度。

3、设施保障。规划和建设面积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并可体现标准化特点与内涵的标准馆舍。

4、宣传保障。专门制定并实施平台宣传计划,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台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平台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595376d1eb91a37f1115cdd.html

《创新平台建设 服务产业升级 推动经济转型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