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美援朝的深层原因

发布时间:2013-09-08 15:28: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抗美援朝的深层原因

关于1950年的朝鲜战争,一般认为有两个疑点,就是战争的起因和中国参战的背景。

战争的起因,有一种说法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金日成,他想凭借中苏的援助,统一朝鲜半岛,而此时西方国家刚刚经历二战,而且距离较远,无暇顾及朝鲜战争。19506月,北朝鲜主动发起全面进攻,一个半月内攻占了韩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区。915日,麦克阿瑟指挥多国部队在朝鲜仁川登陆,会同韩国军队大举反攻,北朝鲜军队腹背受敌,全线崩溃。麦克阿瑟不理会中国的警告,于10月初指挥军队越过三八线,1021日占领平壤,金日成政权处于危急之中。

是谁首先挑起战争,不是这里要谈的。本文要重点论述的是中国参战的决定是不是轻率的。

有人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数人对是否出兵非常谨慎,也有人顾及经济建设反对出兵,而起关键作用的是毛泽东的一句话:“你们说得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危急,我们站在旁边看,怎么说,心里都难过。”

中国的对外关系决策真的像绿林山寨那么简单粗放吗?十分可疑。实际上,朝鲜战争深层的背景于此大相径庭。

说来话长。1911年,外蒙古在沙俄的策动下宣布独立,清朝不予承认。苏维埃十月革命后宣布继续支持外蒙独立,于是外蒙独立问题在苏联和民国政府的对峙下虽屡次反复,但独立意识已经在外蒙的社会主流中深入人心。二战后期苏联击溃德国后,斯大林以外蒙古维持现状和在东北驻军为条件,同意蒋介石政府提出的苏军入境东北打击日寇的要求。1945年,斯大林与蒋介石签订了“中苏友好协定”,苏方以承诺苏军击败日本后,撤走援助中共的东北驻军等条件,换得了外蒙古公民投票独立,外蒙至此事实上摆脱了中国的控制。苏联把外蒙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直至解体才撤回驻军。国民政府为得到苏联的支持,还签有允许苏联使用旅顺、大连军港和数条东北铁路干线30年的条约。新中国成立时对外蒙独立未予承认,但是外蒙独立就像事实婚姻,就差领证了。

194912月,毛泽东出访苏联。此前,斯大林不愿和这个蒋介石正统下的农民起义首领、乡巴佬搭上关系,怕在上流国际社会丢不起面子,曾从国军清剿延安那年起,连续5次阻挠与毛见面。此次毛给斯大林带去的贺寿礼物是上等的山东大黄芽白菜、大萝卜、大葱、大梨子各5000斤,直接从济南空运莫斯科。虽然都不够汽油钱,但是咱中国农民实诚,自个儿地里种的绿色环保、吃着放心,不在乎这点儿小钱儿。

要回旅顺、大连军港和东北铁路动脉的主权,是毛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否则30年后,只怕夜长梦多。谈判相当艰苦,最终,中方以承认外蒙古独立为代价,达到了目的,但是留了一个尾巴,就是东北亚发生战争时,苏联可以使用东北的铁路线。于是,苏联使外蒙古的独立从法理上得到了新中国的认可,占了大便宜。

即便如此,斯大林还是觉得面见毛泽东是个错误,他心知肚明此人是个外交高手,在追求民族利益方面比自己毫不逊色,此次果然来者不善。

外蒙那些曾经屠戮亚欧的成吉思汗的子孙,那些“狼图腾”的内陆游牧民族,由于实力不济,不得不仰老毛子的鼻息。而新中国对外蒙的主权无法顾及,有历史的原因,也是当时的实力使然。至于中苏签约中留的那条尾巴,表面上看,是斯大林不相信中国人能够独立抵御外侮(他当年就是这样当面侮辱民国谈判代表蒋经国的),实际上也是斯大林为苏军重新回归中国东北埋下的伏笔,所以这一条他决不让步。

所以说,无论谁先挑起朝鲜战争,最起劲的应该是斯大林苏联,他还在惦记着东北铁路,而中国当时正在千方百计要解放台湾,并不想分神,所以中国的舆论在美军仁川登陆前,很少涉及朝鲜战争。

金日成败退后先找的斯大林,这就看出亲疏远近了。斯大林给金的回电言简意赅:“请找中国同志相商。”苏联如果直接出兵,就要在战场上和美国面对面,这是斯大林不情愿的。但是,如果中国去求苏联出兵,那正中斯大林下怀,他一定会顺理成章地重提旅顺、大连军港和东北铁路干线的使用权,甚至要求整个东北驻军,“用来遏制帝国主义扩张的野心”。如果中国同意为此签约,苏军还值得与美军拼一把,就算打不赢,东北也占住了,中国能在强敌美国之下赶走苏军吗?

这时候中国面对的,一边是朝鲜战火已经烧到鸭绿江畔,威胁中国主权,另一边,俄国熊趁火打劫,它已经可以按照条约使用东北铁路了,还会进一步觊觎更多的中国主权。请神容易送神难,求人不如求己,毕竟主权大过人命。这仗即使暂时放下解放台湾也得打了。

这倒显出毛泽东的绿林豪气了:你老毛子想逼我就范,我就不服你!中国坚决不出让东北的军事治权,不参加苏俄的“联合舰队”,这是导致后来苏俄从中国撤走专家技术,逼迫中国还债,对中国经济发展釜底抽薪,导致中苏交恶的主要原因。

中国出兵国外的决定总是被迫的,经过痛苦取舍的。可笑的是,中国出兵国外的战力又总是被外人低估的,1950年抗美援朝、1962年反击印度、1969年反击苏联、1979年反击越南,无一不是如此。避战是善意,示弱是计谋,后发是策略,反击是勇气,取胜是正义。

战争的结果当然消耗了中国的大量兵员、国力,使经济发展延后,但这是中国人自1840年以来与外国列强打赢的第一场战争(把美国为首的18国联军打退回400公里以外),长了全世界华人的志气,引起大批华侨不顾物质生活差距,归国参加建设。

这场战争也迫使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这是给美国称一称中国人说话的分量:你敢越过三八线一步,我就出兵整死你,我说话是算数的。美国于是长了记性:轻易不要和中国大兵面对面,急眼时,他们是不惜多命抵一命的,而美国兵的命太贵了。

不仅如此,抗美援朝还对后来的中美较劲产生了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就听从了中国的警告,不敢越过北纬17度一线,否则中国就出兵。就连美国空军都受到了管束,总统尼克松自嘲说:“没有我的允许,他们连北方的一间厕所都不敢炸。”你说它这仗打得有多别扭,到最后连划线停战都没捞上,美国扶持的南越傀儡政府更是觉得自己错投了娘胎。

这两场战争也增添了1972221日,尼克松走上前去握住周恩来的手时脸上的笑容。美国人终于可以从越战的泥淖中“体面”地拔脚开溜了,中苏美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就形成。还是那话:意识形态不是问题,实力才是问题;恩怨不是问题,利益才是问题。

如果当年中国不主动出击,抗美援朝,美国人肯定会在朝鲜得手。那样,朝鲜战争的后果就不只是中国境内多了一个流亡政府那么简单了,而是鸭绿江变成了“三八线”,中国失去了400公里纵深的战略缓冲地带,还要被迫接受苏联在东北的军事存在。更严重的,美国尝到了甜头,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有进一步的动作。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国领土上曾经发生的日俄战争,那时的中国人是多么屈辱啊!

战争间隙的均势是多国多方相互制衡的结果,而每场战争大多是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积淀,处心积虑的选择。并不像武侠小说、电子游戏演绎的那么简单率直,不像“路见不平一声吼”那么快意情仇。2012.03.06

    从俄罗斯解密的前苏联文件来看,当年斯大林掌握中国东北铁路和港口治权的目的是要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亚洲太平洋地区。失去这些治权后,他将视野转向朝鲜半岛,希望通过北朝鲜对南韩的占领,然后以盟友或者保护国的身份来使用半岛铁路和南部的港口。所以,斯大林对于北朝鲜进攻南韩是默许甚至是怂恿的。不料,美国插手后,北朝鲜一溃千里,连原有的领土的失去了,是的美国人打到了鸭绿江畔。更令斯大林尴尬的是,苏军对此却不能插手,否则两个超级大国的短兵相接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双方都没有取胜的把握。这也是尚未从二战灾难中喘息过来的世界各国所不乐见到的。

    恰在此时,中国的出兵重重地帮了斯大林一把。战后,斯大林对中国充满了空前的感激和信任,“无私”地帮助中国进行了为期6年的工业基础建设。当然,这里依然埋着斯大林的一个伏笔,就是向亚太地区扩展势力范围。他想通过此举拉中国加入苏联的“联合舰队”,再通过在亚洲的实力不小的中国实现他的扩张目的。谁知中国发现一旦加入这个舰队,就会像东欧各国那样失去国家独立,成为苏联的附庸,于是断然拒绝加入。苏联当然恼羞成怒,马上撤走专家、技术,逼中国偿债,最后中国人勒紧裤腰带挺过来了。

    所以说,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得到的重大成果还有一个,就是 为其6年的工业基础建设,大约有156项重点工业项目在国内开工建设,引进的技术还包括了当时最尖端的导弹、原子弹等等技术。这对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大国的现代化发展来说是太及时了。这不仅弥补了由于参战拖延的了经济发展对于后来 数十年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48b8ee4aa00b52acfc7ca62.html

《中国抗美援朝的深层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