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发布时间:2018-09-14 21:27: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CPU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文计081-2 李香 200890513216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微处理器)的缩写,它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它的发展非常迅速,个人电脑从8088(XT)发展到现在的Pentium 4时代,只经过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从生产技术来说,最初的8088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而PentiumⅢ的集成度超过了2810万个晶体管;CPU的运行速度,以MIPS(百万个指令每秒)为单位,80880.75MIPS,到高能奔腾时已超过了1000MIPSCPU的内部结构归纳起来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相互协调,对命令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 4位微处理器、8位微处理器、16位微处理器、32位微处理器以及正在酝酿构建的64位微处理器。

Intel 8086/80881978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8086是第一个16位的微处理器.8086微处理器最高主频速度为8MHz,具有16位数据通道,内存寻址能力为1MB1979年,英特尔公司又开发出了808880868088在芯片内部均采用16位数据传输,所以都称为16位微处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传送或接收16位数据,而8088每周期只采用8位。8088采用40针的DIP封装,工作频率为6.66MHz7.16MHz8MHz,微处理器集成了大约29000个晶体管。80868088问世后不久,英特尔公司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改进,他们将更多功能集成在芯片上,这样就诞生了8018680188。这两款微处理器内部均以16位工作,在外部输入输出上80186采用16位,而801888088一样是采用8位工作。1981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最早的i8086/8088是采用双列直插(DIP)形式封装,从i80286开始采用方形BGA扁平封装(焊接),从i80386开始到Pentiumpro开始采用方形PGA(插脚),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芯片,该芯片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内存。

Intel 802861982年,英特尔公司在808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286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的最大主频为20MHz,内、外部数据传输均为16位,使用24位内存储器的寻址,内存寻址能力为16MB80286可工作于两种方式,一种叫实模式,另一种叫保护方式。80286集成了大约130000个晶体管。808680286这个时代是个人电脑起步的时代,当时在国内使用甚至见到过PC机的人很少,它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到九十年代初,国内才开始普及计算机。它除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还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Intel 8038619851017日,英特尔划时代的产品——80386DX正式发布,其内部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最后还有少量的40MHz产品。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它的运算模式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微处理器来提供任务能力。80386最经典的产品为80386DX33MHz,由于32位微处理器的强大运算能力,PC的应用扩展到很多的领域,80386使32CPU成为了PC工业的标准。虽然当时80386没有完善和强大的浮点运算单元,但配上80387协处理器,80386就可以顺利完成许多需要大量浮点运算的任务,从而

顺利进入了主流的商用电脑市场。1990年推出的80386SL80386DL都是低功耗、节能型芯片,主要用于便携机和节能型台式机。80386SL80386DL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基于80386SX的,后者是基于80386DX的,但两者皆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系统管理方式(SMM)。当进入系统管理方式后,CPU就自动降低运行速度、控制显示屏和硬盘等其它部件暂停工作,甚至停止运行,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

Intel 804861989INTEL推出了80486芯片,这款经过四年开发和3亿美元资金投入的芯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使用1微米的制造工艺。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微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80486中集成的80487的数字运算速度是以前80387的两倍,内部缓存缩短了微处理器与慢速DRAM的等待时间。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微处理器的80386 DX性能提高了4倍。

Intel Pentium1993年,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 CPU问世,为了摆脱486时代微处理器名称混乱的困扰,英特尔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以区别AMDCyrix的产品。AMDCyrix也分别推出了K56x86微处理器来对付芯片巨人,但是由于奔腾微处理器的性能最佳,英特尔逐渐占据了大部分市场。Pentium最初级的CPUPentium 60Pentium 66,分别工作在与系统总线频率相同的60MHz66MHz两种频率下,早期的奔腾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制造工艺,后期120MHz频率以上的奔腾则改用0.35微米工艺。经典奔腾的性能相当平均,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都不错。PENTIUM含有31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最初为60MHZ66MHZ,后提高到200MHZ66MHZPENTIUM微处理器的性能比33MHZ80486DX提高了3倍多,而100MHZPENTIUM则比33MHZ80486DX68倍。

Intel Pentium ProPENTIUM引起的轰动尚未结束,INTEL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微处理器--P6P6含有55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33MHZ,处理速度几乎是100MHZPENTIUM2倍。P6的一级(片内)缓存为8KB指令和8KB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P6的一个封装中除P6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内部通讯总线互连。P6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项称为"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这是继PENTIUM在超标量体系结构上实现实破之后的又一次飞跃。这是第一代产品,二级Cache256KB512KB,最大有1MB的二级Cache。工作频率有:133/66MHz(工程样品)150/60MHz166/66MHz180/60MHz200/66MHz

Intel PentiumⅡ19987月,Intel推出了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的PentiumII至强器(PentiumIIXeon)PentiumⅡ中文名称叫奔腾二代,它采用新的P6微处理器结构,0.25微米制造,最低主频400MHz,内部带有512K1M二级高速缓存。PentiumII至强使用的是330线的SLOT2插槽,使L2高速缓存与CPU主频同步运行,系统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当然,体积也比SLOT1PentiumII稍大。它有KlamathDeschutesMendocinoKatmai等几种不同核心结构的系列产品,其中第一代采用Klamath核心,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750万个晶体管,核心工作电压为2.8VPentiumⅡ微处理器采用了双重独立总线结构,使用了一种脱离芯片的外部高速L2 Cache,容量为512KB,并以CPU主频的一半速度运行。英特尔将PentiumⅡL1 Cache16KB增至32KB1998416日,英特尔第一个支持100MHz额定外频的、代号

Deschutes350400MHz CPU正式推出。采用新核心的PentiumⅡ微处理器不但外频提升至100MHz,而且它们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其核心工作电压也由2.8V降至2.0VL1 CacheL2 Cache分别是32KB512KB。支持芯片组主要是Intel440BX

Intel PentiumⅢ1999226日春节刚过,英特尔公司就发布了采用Katmai核心的新一代微处理器—PentiumⅢ,打响了1999CPU大战的第一枪。PentiumIII的内核和PentiumII大致一样,只有新增加了70SSEStreamingSIMDExtensions,单指令对数据流扩展)指令集,使CPU的浮点运算能力得到增强,提高了CPU对浮点运算密集型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处理器除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950万个晶体管,Slot 1架构,此外目前的PentiumIII主频为450MH500MHz,0.25微米工艺制造,32K一级高速缓存,512K二级高速缓存同样以CPU主频的一半运行,核心电压2.0V,仍然使用Slot1插槽。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支持SSE指令集的软件还很少,不能体现出SSE指令的优势,随着各大软件厂商对SSE指令的支持,PentiumIII的性能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并新增加了能够增强音频、视频和3D图形效果的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数据流单指令多数据扩展)指令集,共70条新指令。 两家世界上最大的处理器制造厂AMDIntel曾都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频率。频率作为衡量处理器好坏的标准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定论。低频率就代表着一颗处理器性能的滞后。在设计者提高处理器内部进程的数量、增加缓存容量等方法纷纷用尽以后,似乎残酷的现实告诉设计者们:单核心处理器已经走到尽头。双核心被IntelAMD确定为下步发展项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AMDIntel的双核技术在物理结构上也有很大不同之处。AMD将两个内核做在一个Die(内核),通过直连架构连接起来,集成度更高。Intel则是采用两个独立的内核封装在一起,因此有人将Intel的方案称为双芯”,认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双核。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AMD的方案能够使双核CPU的管脚、功耗等指标跟单核CPU保持一致,从单核升级到双核,不需要更换电源、芯片组、散热系统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软件即可,这对于主板厂商、计算机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投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由此看来,在多核处理器市场上,AMD在对客户的理解和对输出最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方面的理念走在了Intel的前面,目前,双核处理器的应用环境已经颇为成熟,大多数操作系统已经支持并行处理,许多新或即将发布的应用软件都对并行技术提供了支持,因此双核处理器一旦上市,系统性能的提升将能得到迅速的提升。因此,目前整个软件市场其实已经为多核心处理器架构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在单一处理器上安置两个或更多强大的计算核心的创举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多核心处理器可以为战胜今天的处理器设计挑战提供一种立竿见影、经济有效的技术――降低随着单核心处理器的频率(时钟速度”)的不断上升而增高的热量和功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fe76d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c.html

《CPU的发展历程和趋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