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李清照

发布时间:2019-03-15 22:29: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梦令 李清照

教材分析: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其主要内容为: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全词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这首词短小精悍,在仿写方面可有效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事例并采用这种体裁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背诵并默写这首诗词。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所抒发的情感。

品味诗词的语言,感受诗词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加强诗词的朗读训练,在读中理解、品味。

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

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于诗词以及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诗词的语言,感受诗词的意境。

教学准备导学案、播放器。

教学过程: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想和你们开启一次新的学习旅程,一起进入四大活动版块,共同进步。好不好?

一、 轻装上阵(蓄势待发)

播放《最初的梦想》。的确,辛尼加曾说过,青春并不是生命中一段时光,它是心灵上的一种状况。它跟丰润的面颊,殷红的嘴唇,柔滑的膝盖无关。它是一种沉静的意志,想象的能力,感情的活力,它更是生命之泉的新血液。所以,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激励!

二、 自我体验

引出课题,介绍词人。

课件导入 李清照,字漱玉(1084 ——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婉约派词人之一。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南渡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笃厚。此间作品,清新明快。南渡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此间作品哀婉凄清。

读过之后,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同桌之间考核)。

三、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正确的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读————-——诵)

Α读

1 教师范读。

2 男女赛读。

3 小组分读。

4 全班齐读。

Β 设计两个重点,一个并列短语“雨疏风骤”,一个短语“绿肥红瘦”托物寄情。运用反义对举,效果奇特。

先出示一些短语:云情雨意,山情水意,山高水低,

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了解)

提问:

我问孩子们:“雨疏风骤,是什么意思?你们能说说它的美吗?”……

一个孩子说:“雨稀疏,风急猛”。

再问,是什么样的雨会用稀疏,而不用瓢泼。

另一个孩子说:“小雨稀疏,大风急猛。”

真好,用了一对反义词来修饰。我赶紧表扬了他。

我接着再问:“那雨有多小,风有多大,能具体形象化吗?”换句话说,“雨小到什么样儿,风又大到什么样儿?”

教室里立刻有了反应:“雨点稀疏,风头急猛。” 我说:“不错,你们会用点来形容小,用头来形容大。”忽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雨脚稀疏,风头急猛。不是更合适吗?“大家都说好,我也觉得挺棒,又用一组反义相对词来修饰主物。而且,把雨、风都形象化了,雨有脚,风有头了。高,高,老师欣赏。

我还没说完,又一个孩子大声说道:“老师我觉得我用 ‘雨星稀疏,风浪急猛‘还要好!雨像星星一样落下来,风像大浪一般卷过来。“

我会意地笑了,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有了不经意的收获,他们也有了不经意的成长与历练。

词人用了“疏”来形容雨,用“骤”来形容风。那我们能不能超越她呢?

你能不能用别的词来形容雨与风呢,而且还要切合当时的场景?

……

又过了一会儿,黑板上五花八门,行草楷书,样样都有。

“雨松风紧、雨瘦风深、雨怠风紧、雨稀风长、雨薄风厚、雨毳风飚……“

最后,我用雨纤风莽小结。这样一来会更有嚼头。

C

小组派代表完成。

提供学生作品:

如梦令 如梦令

昨日河畔散步, 昨日网上闲逛,

瞅见花白无数, 瞅见日美怪诞,

试问何处怪物, 试问何处作祟,

却道袋装弃物。 却道钓鱼边界。

禁塑!禁塑! 坚守!坚守!

还我清清江渚。 扬我堂堂国威。

四、 自我反思

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引导孩子从内容到形式来分享成果。

同样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五个组,组长充当评委,小结本组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感悟、收获或疑惑。比如:应是绿肥红瘦中:“绿”与“红”指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 当堂背诵 附板书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借鉴了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诵”还添加了“写”,这是很好的开端。对于诗词教学这是新的开端。孩子们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自己来读,自己来品,自己来赏,自己来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225ff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e.html

《如梦令李清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