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5-30 10:30: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 新民体

“新民体”是梁启超在报章杂志上创立的新的散文体裁,因发表于早期《新民丛报》而得名。新民体是中国传统文体的一次解放,打破了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和宗派家法的束缚,是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的一种过渡性的文体。新民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半雅半俗,洋洋洒洒,感情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动性。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新文体的影响逐渐消退,而其精华则为白话文运动所继承。

2.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运动”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其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它还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3. 新潮

4. 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潮社,二是指新潮社创办的刊物《新潮》。

(1)新潮社

新潮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之一。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18年末,北京大学学生成立了新潮社,以其创办的刊物《新潮》为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旨在为中国文明的建设打下基础。新潮社代表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和俞平伯等人。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

(2)《新潮》

北京大学学生成立了新潮社,以其创办的刊物《新潮》为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旨在为中国文明的建设打下基础,宣传进步思想。

派别:

京派: 京派是 30 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 主要成员有、 废名、 沈从文、 李健吾、 朱光潜等。 称之为"京派", 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 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 、 《文学季刊》 、 《大公报· 文艺》 。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 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 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 以"和谐"、 "节制"、 "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使小说诗化、 散文化, 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心理分析派: (心理分析小说) 代表作家施蛰存。 其特点是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 性压抑、 性转移、 性变态等等。 此前, 鲁迅、郭沫若、 郁达夫、 叶绍钧、 庐隐等的一些作品中, 都有性压抑、 性心理分析的成分, 但一般都是以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特色, 性心理描写作为其中的因素、 成分。 而施蛰存这时期创作了一批性心理分析小说, 代表作有《梅雨之夕》《春阳》 《石秀》 等。 心理分析派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 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内容和手法。

新感觉派: 初期具有“现代质” 的海派小说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过渡的描写都市, 首次提出“都市男女” 的主题, 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新感觉派是20 世纪 30 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是第二代海派, 代表作家有刘呐鸥、 施蛰存、 穆时英、 叶灵风等。 穆时英被成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 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谁哈的生活百态, 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 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 印象, 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 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 着力表现二重人格, 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 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上海的狐步舞》 。 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 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 悲观倾向

社会分析小说: (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模式) 在文学史上, “社会分析小说” 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 。 主要作家有茅盾, 沙汀, 艾芜, 吴组缃等, 多为左翼作家。 其特点是, 运用阶级观点, 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以期其创作能从本质上解释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 能够体现“社会分析小说” 的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 。

中国诗歌会: 现代诗歌团体。 1 932 年 9 月成立于上海, 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发起人穆木天、 杨骚、 森堡(任钧) 、 蒲风(黄浦芳) 等。 中国诗歌会的任务是:“研究诗歌理论, 制作诗歌作品, 介绍和努力於诗歌的大众化” 。 (《中国诗歌会的成立》 ) 中国诗歌会除上海总会外, 北平、 广州、 青岛以及日本的东京等地也都建立了分会。 1 933 年 2 月, 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 旬刊(后改为半月刊、 月刊) ,各分会也大多办有刊物, 涌现出王亚平、 温流等一批青年诗人。 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共同特色是: 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紧紧“捉住现实” , 以诗歌为武器, 向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进行坚决斗争; 在艺术形式上, 大力提倡和实践诗歌大众化, “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新诗歌‧ 发刊诗》 ) 。 他们企求“藉著普遍的歌、 谣、 时调诸类的形态, 接受它们普及、 通俗朗读、 讽诵的长处, 引渡到未来的诗歌” (《我们的话》 ) 。 《新诗歌》 还出版过“歌谣专号” ,刊登大量采用民歌、 民谣、 小调、 鼓词、 儿歌形式写作的新诗。 中国诗歌会建设新诗的主张和行动, 得到鲁迅、 郭沫若、 茅盾等的关心和支持, 1 935 年, 当“国防诗歌” 被作为“国防文学” 的一部门提出来的时候, 中国诗歌会的同仁们热情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 并在 1 937 年出版了“国防诗歌丛书” 。 抗日战争前夕, 该团体停止了活动。

汉园三诗人: 30 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 何其芳、李广田、 卞之琳, 合著了《汉园集》 , 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 他们在表现现代派诗歌的主张外, 注重以诗传达独特的气质。 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思想和淡淡的忧伤, 注重诗歌形象、 情调、 气氛的统一。 李广田的诗歌, 风格质朴、 蕴藉深沉。 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 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 非个人化、 戏剧性小说性处理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文字奇巧。

现代派与现代诗派: 现代派得名于 1 932 年出版的《现代》 大型文学杂志, 主要负责人为施蛰存、 苏汶、 戴望舒三人。 《现代》 发表各类作家的作品, 包括左翼作家的作品。 在《现代》 上发表诗歌的人很多, 一批诗人从思想到艺术有许多共同倾向, 称之为"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的首领是戴望舒, 主要成员有徐迟、 路易士、卞之琳、 何其芳等。 后又编《新诗》 杂志, 推进这股现代派诗潮。 现代诗派的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 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 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 形式的自由舒展, 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这股现代派诗潮, 因后期新月诗派向现代派转化, 而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 被人称之为新诗的黄金时代和成熟期。 除现代派诗外, 还有现代派小说, 以施蛰存、 穆时英为代表,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和新感觉主义小说, 称之为心理分析派和新感觉派。

孤岛文学: 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存在时间是从 1 937 年 1 1 月上海沦陷至1 941 年 1 2 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 这时期的租界, 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 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 故称"孤岛"。 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 称"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 一是杂文, 孤岛作家唐弢、 柯灵、 王任叔(巴人) 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 爱憎分明的杂文, 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 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 ; 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 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 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 阿英的《碧血花》 《海国英雄》 等南明史剧, 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沦陷区文学: 1 941 年 1 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 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 在此之前, 已有 1 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 1 937 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 统称为"沦陷区文学"。 1 941 年上海完全沦陷时, 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 , 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 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 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 , 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 等, 苏青的《结婚十年》 等。 在北平沦陷区, 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 他的《药堂语录》 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两个口号的论争: 指 1 936 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 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 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 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 国防诗歌活动。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 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 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 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 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 宗派主义错误。 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 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 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七月诗派: 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因胡风主编《七月》 得名。 代表诗人有艾青、 田间和鲁藜、 绿原、 牛汉等。 他们以《七月》 、 《希望》 、 《泥土》 为阵地, 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历史与个人的融合, 多写自由诗, 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 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 《七月文丛》 等。 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 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 胡风的《为祖国而歌》 , 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 , 鲁藜的《泥土》 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七月派小说: 胡风主持的《七月》 、 《希望》 等杂志, 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 它团结了路翎、 丘东平等小说作者, 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 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 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 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 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 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 , 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 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 代表作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

九叶诗派: (中国新诗派) 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辛笛、 穆旦、 陈敬容、 杜运燮等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 《中国新诗》 。 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 诗作视野开阔,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历史感和现实精神。 在艺术上, 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 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 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战国策派: 该派是 1 940 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统治、 宣传法西斯主义文艺派别, 因出版《战国策》 杂志和在《大公报》 开辟《战国》 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陈国济、 陈铨、 雷海宗等。 他们提倡历史重演说, 鼓吹强权政治。 在文学上他们力图使文学恭恭敬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 主张以"恐怖· 狂欢· 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并把文学纳入表现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文学的轨道。 陈铨的话剧《野玫瑰》 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是其创作标本。

延安文艺座谈会: 召开于 1 942 年 5 月, 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 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 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 克服错误观点, 让文艺给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 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 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 经过作家三次讨论, 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 "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讲话》 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 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讲话》 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 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 履行思想, 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 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 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 《讲话》 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 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 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 总之, 《讲话》 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论语派: 因《论语》 半月刊而得名, 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论语》 於 1 932年 9 月 1 6 日在上海创刊, 林语堂主编。 1 937 年 8 月 1 日出至第 1 1 7 期, 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刊。其间林语堂又先后主办《人世间》(1 934~1 935) 、 《宇宙风》(1 935~1 947) 两个刊物。 林语堂始办《论语》 , 即提倡幽默, 倡言“不谈政治” 自命“言志派” , 反对涉及“党派政治” 的“载道派” 。 《论语》 初期文章尚多对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社会的讽刺. 鲁迅曾应邀投稿支持, 意在争取并给以善意批评。 至《宇宙风》 时期, 林语堂则进一步提倡“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 主张“宇宙之大, 苍蝇之微, 皆可取材” , 自命为“性灵派” 与“语录体” 的继承者。论语派提倡的“无所为的幽默小品文” , 在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 30年代前期, 实际起了麻痹人民群众、 导致青年逃避现实斗争的不良作用. 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文学阵营对“论语派” 主张进行了必要的批评和揭露.

语丝派: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 1 924年 1 1 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 周刊, 由《语丝》 主要馔稿人组成, 主要代表人物有梁遇春、 周作人、 鲁迅、 林语堂、 钱玄同、 孙伏园、 俞平伯、 刘半农等。 《语丝》 发表的主要是散文, 在创作上, 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 排旧促新, 放纵而谈, 古今并论, 庄谐杂出, 简洁明快, 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 的鲜明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 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 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 简称文协。 1 938 年 3 月 27 日成立于武汉 。 成立大会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老舍、丁玲、吴组缃、许地山、 巴金、 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阳翰笙、楼适夷、朱光潜、张道藩、姚蓬子、陈西滢王平陵等 45 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会推选老舍、 华林为总务部正副主任,王平陵、楼适夷为组织部正副主任,姚蓬子、 老舍为出版部正副主任,郁达夫、胡风为研究部正副主任。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 中华全 国文艺界 抗 敌协会简章》等文件。《简章》确定协会的宗旨在于“联合全国文艺作家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完成中

国民族自由解放, 建设中国民族革命的文艺, 并保障作家的权益”。文协号召“文章下乡、 文章入伍” , 推动作家深入现实斗争。 文协会刊《抗战文艺》 , 自 1 938年 5 月 4 日创办, 至 1 946 年 5 月终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延安文艺座谈会: 召开于 1 942 年 5 月, 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 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 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 克服错误观点, 让文艺给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 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 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 经过作家三次讨论, 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 "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讲话》 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 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讲话》 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 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 履行思想, 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 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 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 《讲话》 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 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 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 总之, 《讲话》 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 发生在抗战中期。 1 939 年和 1 940 年, 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 《新民主主义论》 , 提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已的形式, 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国统区文艺界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向林冰的观点。向林冰的观点是: ①"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 他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 而民间形式是大众习闻常见的; ②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 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 ①对旧形式全盘否定; ②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时, 否认新文艺在形式上存在缺点。 郭沫若、 茅盾、胡风等在撰文讨论中, 都从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上论述民族形式的问题, 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 大众化问题联系起来, 见解独到, 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 茅盾指出新文艺民族形式的建立, 要学习吸收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 要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 更要深入民族现实, 提炼熔铸新鲜活泼的素质。 这次讨论, 是"左联"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新现实之下的继续和发展, 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 起了重要影响。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 发生于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论争的一方以胡风为主, 胡风撰文论述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 十分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 克服创作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偏向, 争取现实主义的胜利。 胡风的理论是有深度的、 见解独到的。 文章发表后, 受到一些人责难。 论争延续到40 年代后期, 邵荃麟、 林默涵、 胡绳等发表批评文章, 胡风写《论现实主义的路》 进行答辩。

文学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1 938 年 1 2 月, 梁实秋在他主编的副刊上发表《编者的话》 : "与抗战无关的材料, 只要真实流畅, 也是好的, 不必勉强把抗战载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 那是对谁也没有益处的。 "虽不能说他在宣传文学"与抗战无关", 但他对抗战文学的态度, 却不无偏颇之处。 罗荪、 宋之的、 张天翼等撰文批判。 郁达夫的《关于抗战八股的问题》 既充分肯定文学为抗战服务, 也批评分析了八股病的原因。

新秧歌运动: 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 《讲话》 精神在文艺上显示的最初成绩。

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视民间文艺秧歌的态度, 与群众一起, 指导改造了旧秧歌,

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 生产斗争新内容, 熔戏剧、 音乐、 舞蹈于一炉的小型广场歌舞剧。 1 943 年春节秧歌闹得热火朝天, 涌现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秧歌剧,如"鲁艺"的《兄妹开荒》 等。 新秧歌运动表现了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 向工农兵普及的实践。

东北作家群: 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 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

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 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 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 萧红、 舒群、 端木蕻良等, 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 《生死场》 , 萧军《八月的乡村》 等。

街头诗运动: 1938 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0年成立于上海。刘保罗、田汉、赵铭彝、于伶等曾担任党团书记。剧联成立后, 起草并通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 ,除在上海设立总盟外,先后在北平、汉口等地设立了分盟和小组,使左翼戏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演剧方面,团结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成 50 多个左翼剧团。其中上海就有艺术剧杜、南国社等。剧联领导的演剧活动,具有革命性、群众性和战斗性的特色。左翼戏剧运动为后来话剧向职业化、实用化过渡准备了条件。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1936 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1ff6a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27.html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