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高效课堂论文

发布时间:2012-05-28 20:12: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创建和谐高效课堂

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师生的关系如何。” 可见落实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意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建立适应高效课堂的新型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概述

(1)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相互关系。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师生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

1.教育关系

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表现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教育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人格力量等

2. 心理关系

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

3. 伦理关系

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中共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享有一定的道德权利,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的关系。

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现实中是浑然一体的彼此交织在一起展开的。教育关系是其它两者的基础。它包含了心理关系,心理关系伴随教育关系而生成。伦理关系保障了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的顺利进行。

2、几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

1.放任型

特点: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生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

效果:教师不在场时,学生的学习反而更加努力,学习成绩更好;且当教师离开之后,学生中有领袖才能者,自动引导大家并获得大家的支持,所以成绩比教师在场时更好。

2.专制型

特点:教师在教师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集体的活动,安排学习的情景,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有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

效果: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要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威力之下,才努力学习的,似乎把学习当作是为了教师,而不是为了自己。

3.民主型

特点:教师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对着目标进行学习。

效果: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教师在场与不在场并无区别。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并部因惧怕教师而敷衍了事,学习成绩较为恒定。

3、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在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2、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由此可见,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   

3、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韩愈提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得到了有力的例证,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关系。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教学不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美好历程。

4、如何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交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同样得到尊重。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

例如,多边形内角之和这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求出n边形内角之和为(n-2)·180°,然而却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他不从顶点出发,而是从任意边上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其他顶点,分成各三角形,教师与他热情对话,鼓励学生说理,找出这样作出(n-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后n边形的内角和多了180度,应去除多余的180度,结果还是(n-2)·180度。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使这位学生受到了鼓舞,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探究热情。
第二,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三,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我们讲平等对待学生,不仅指师生人格的平等,也指教师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不是厚此薄彼,有亲疏远近。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类个别指导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而这其中最不能忽视班级中的“学困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地与他们沟通交流,要给他们思考、发言,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互助的氛围,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这样学生也会更加的喜欢你,尊重你,更加喜欢你所任教的学科,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我在讲授《展开与折叠》一课,离下课还有5分钟,学生们都在独立做作业,这时有一位智力一般,平时最不爱问问题的女学生举手请教我:“老师,您讲授的《展开与折叠》这一节内容我不太明白,尤其是正方体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我还是搞不清楚?”当时,我没有责怪她,而是耐心地给她讲解,并用制作成的正方体的模型再让她动手操作,最后她懂了,也乐了,我适时表扬了她,鼓励她以后有问题及时问。后来她成了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

第4、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成为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实践活动空间,多一点个性的张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相长。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知识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善于学习,丰富自己,面对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要善于采取不同建议和意见,即使是“稀奇古怪”的冥想,“莫名其妙”的问题,都能宽容并加以认真对待,与学生共享探究的乐趣。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例如有一个设计题:要求把一块三角形的地分成面积相等的4份。我绞尽脑汁也只想了两种方案,但让同学各抒己见,不一会功夫,竟想了八种方案,且有的巧妙的让我拍案叫绝。   

第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深刻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他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师人格,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讲的那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或者是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努力建设既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和理念的交流、知识资源与见解的共享,又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民主、平等、和谐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相信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从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4fd94be518964bcf847cb6.html

《53高效课堂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