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发布时间:2018-07-01 04:08: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随着科技的进步,关于死亡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最早人们习惯把呼吸、心脏功能的永久性停止作为死亡标志。但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一些新问题产生了,它们冲击着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全脑功能停止,自发呼吸停止后,仍能靠人工呼吸等措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和除脑以外的各器官的机能活动。这就出现了“活的驱体,死的脑”这种反常现象。这就产生了关于“死亡”概念更新的问题。“脑死亡”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再看看各界人事对死亡的认识。律师说:“脑死亡是真正的死亡。” 医生说:“脑干死亡12小时才是死亡,因为完整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尚无法移植。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还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什么时候才会死?被子弹穿过胸膛的时候?错!得了不治之症的时候?不对!喝下毒蘑菇汤的时候?也不是!是被人遗忘的时候!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Flash:笨笨的死法。

看完这个视频,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不作死就不会死。

与死亡有关的名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不太赞同司马迁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样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其他山!

道家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所追求的生死超越是他的超越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在他提出超越名利、超越是非观念基础之上所达到的致高境界,老子超越生死的思想体现了他对世俗人生的终极思考和终极超越。在老子的思想中, “死”与“亡”的意思并不相同,“死”指的是生命活力和机能的消失,生命运动的终止,它着重指人的形体而言;而“亡”指消亡,不存在,归于无。在老子看来,一个人的生命就肉体方面来说,有生必然有死,因为其生命活力和机能的存在时间是有限的,但肉体的死亡并不等于整个生命迹象的完全消失,因为生命存在中还包括精神的因素,生命机体可以死亡,但是精神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这种精神,我认为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思想境界,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具有思维能力,并能运用这种能力量达到一种人道合一的思想境界。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如果人是由肉体和思想组成的,那么人的死亡就是肉体的消亡,和思想的覆灭。这样看来,有些人的肉体虽然消失了,但是他的思想依然存在,并且有的还被后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那么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死?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我认为没有,至少这个人没有完全死亡,因为人并不单单指的是他的肉体,比如说一封信被人读了之后烧掉了,那么这封信有没有消失,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信上的信息被人取走了,两者是同样的道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

儒家极重生,避讳谈到死。儒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盲区便是忽视个体生命的价值,且常以社会价值剥夺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即鲁迅所谓吃人但是在“生”和“义”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提倡“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儒家的殉道,主要以”“为标准,强调的是对道义和信念的不懈追求;而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就现实生活而言,就民族生存而论,儒家、道家这两种生死观念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生于世,应该积极进取,虽不说要建功立业,但有所作为总是应该的。不然,社会就无法进步,经济就无法发展,甚至人类本身都无法生存下去。但另外一面,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积极入世者人多要受到挫折,而不成功者也将是大多数。这时,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为你提供一个理论依据。但是,现实生活中,独善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按照儒家的思想,摆在面前得可能就是屈原一样的结局。其实在实际情况下,绝人多数人不可能也没必要作出这样的选择。可就这样身心交病的活下去也并不是那样容易,因为就这样活着你会郁郁寡欢,痛苦不堪、发疯甚至走向死亡这时,道家的生存哲学就体现了优点,道家开辟一片充满生机的天地,它建议你顺应自然,等富贵、齐生死,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这是道家视个体生命为最高价值,反对以外在功名利禄而伤身

最后,我以哈姆雷特里的一句台词作为我演讲的结尾: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f7e6158cc175527072208db.html

《生死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