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饲养技术

发布时间:2020-04-15 15:57: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鹅的饲养技术

如何选择良种鹅

从鹅的主要经济用途看,鹅的品种分羽绒用型、蛋用型、肉用型、肥肝用型。

  一.羽绒用型. 各品种的鹅均产羽绒,专门把某些鹅种定为羽绒用型似乎不科学,但在各品种鹅中,以皖西白鹅的羽绒洁白、绒朵大而品质最好。因此,一些客商在收活鹅时,相同体重的白鹅,皖西白鹅的价格要高。特别是养鹅进行活鹅拔毛时,更应选择这一品种。但皖西白鹅的缺点是产蛋较少,繁殖性能差,如以肉毛兼用为主,可引入四川白鹅、莱茵鹅等进行杂交。

  二、肉用型

  凡仔鹅体重达3千克以上的鹅种均适宜作肉用鹅。这类鹅主要有四川白鹅、皖西白鹅、浙东白鹅、长白鹅、囱始鹅以及引进的莱茵鹅等,这类鹅多属中、大型鹅种,其特点是早期增重快。

  三. 蛋用型

  目前鹅蛋已成为都市人喜爱的食品,且售价较高,国内一些大型鹅产品加工、经营企业争相收购鹅蛋,加工成再制蛋后进入超市。我国豁眼鹅(山东叫五龙鹅、辽宁昌图地区叫昌图鹅)、籽鹅(产于黑龙江绥化和松花江地区1的产蛋量是世杰上最多的鹅种,一般年产蛋可达14千克左右,饲养较好的高产个体可达 2O千克。这两种鹅个体相对较小,除产蛋用外,还可利用该鹅作母本,与体形较大的鹅种进行杂交生产肉鹅。这样可充分利用其繁殖性能好的特点,繁殖更多的后代,降低肉鹅种苗生产成本。

  四、肥肝用型这类鹅引进品种主要有朗德鹅、图卢兹鹅,国内品种主要有狮头鹅、溆浦鹅。这类鹅经填饲后的肥肝重达600克以上,优异的则达1 000克以上。此类鹅也可用作产肉,但习惯上把它们作为肥肝专用型品种。

  养鹅选择品种时,除应注重鹅的品种用途外,还应注重市场的需求趋势。如目前洁白的鹅羽绒价高俏销,因此收购活鹅加工的企业,一般只收白羽色的鹅,发展养鹅生产应注重这点,选择相应品种。此外,鹅肥肝虽然价值高,但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只有大型公司才有能力进行开发这一产品,农户小规模生产不宜进行。当前农户养鹅宜与公司挂钩,进行鲜鹅蛋及活鹅生产,产品回收有保障。 目前社会上对所谓大雁鹅炒种很热,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鹅是由雁驯化而来,大雁鹅实质上是引进的法国朗德鹅。由于该鹅属欧洲鹅种,由灰雁驯化而来,其特点是头顶无肉瘤,头颈粗短,喙尖而短,羽色多为灰色,不同于人们看惯的中国鹅种(由鸿雁驯化而来,颈细长,有头瘤)。由于朗德鹅形似大雁,炒种者利用该特点和人们在生产与消费上嗜好追求名、特、优的心理大加宣传,使其产品背离了价值。实际上除了炒种者获取了高额利润外,作为商品生产者很少赢利。大雁鹅就是朗德鹅,该鹅除了生产肥肝性能优异外,其羽绒和肉质还不及我国的一些鹅种。由于该鹅多为灰色羽绒,其羽绒比白色羽绒价低20-30%。加之该鹅繁殖性能较低,如不生产肥肝,作为毛肉兼用并不适宜大面积推广。

鹅养殖技术要点

一、概述

科技人员提纯繁育的父母代鲁系白羽四季鹅以四季产蛋,自孵,生长迅速而畅销全国,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家禽品种. 是国内草鹅的更新换代品种,养殖前景极为广阔,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四季鹅一年四季都可产蛋,年产蛋80枚左右(普通四季鹅年产蛋3个月,产蛋量40)。65天就可长到4公斤,最大体重可达8公斤以上。公斤混合料可长公斤鹅,也可完全以青绿饲草或秸秆粉碎饲喂。四季鹅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自己孵抱,这一点非常适合于农户养殖,可以省去每年购雏鹅的麻烦和费用,肉用仔鹅一年四季均可上市。

二、孵化期的管理

四季鹅可以自己孵抱。公鹅4月龄、母鹅3月龄性成熟,但配种和产蛋宜在4月龄。公、母配比13母。母鹅每月产蛋16-20枚左右。产蛋1个月停产恋窝,做孵窝的准备。孵窝可用筐、纸箱或砖做成。窝内铺上10厘米厚的草,上面再铺一块草席,以便于鹅翻蛋。每只鹅一个窝,顺墙四周排列。每窝放1518个蛋入孵。孵化28-30天出雏。

注意事项 1.母鹅产蛋后应随时取出,保存在透气的容器里,每天翻动一次,避免阳光直射并防尘。室温以10-1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75%。2.母鹅入孵一周内不喂饲料,只饮清水,一周后隔时喂些粗料。3.每天抱出母鹅排粪。空窝时应在蛋上盖棉被保温,人工翻一次蛋。4.孵窝应设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光线不太强的房子里,环境要安静。5.种蛋入孵前要洗净,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分钟沥干后即可。6.孵化时要照蛋。头照蛋在第8天进行,剔除无精蛋和死胚。第1524天各照一次。

三、 饲养雏鹅七要点

1、刚刚孵化出来的四季鹅雏鹅绝大多数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孵化发育不良者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这些小鹅难以饲养,应予淘汰。

2、控制好温度. 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必须控制好温度。冬春育雏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1周后每天下降1℃。温度下降至16℃时可常温饲养。

3、调节好湿度. 育雏室潮湿会影响雏鹅生长,且易引发病害育雏室过于干燥又会使雏鹅体内水分通过呼吸向外过量散发,致使雏鹅体内残余蛋黄吸收不良。育雏室湿度一般调节在55-60%,2周龄后调至50-55%,同时视温度高低调整湿度。一旦湿度不适宜,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引起死亡。其主要症状为雏鹅生长缓慢,食欲减退,羽毛松乱,不能行走,跛行,关节肿大。尤其连续阴雨,雏鹅较长时间关在禽舍中,通气不良,缺乏运动,加之阴雨垫料更换不及时而使其发博

4、控制密度:雏鹅饲养要有一定的空间,稀疏适宜有利雏鹅正常生长发育。第一周每平方米放养25只,以后每周减少5只,至10只为止。要将强弱雏、大小雏、病雏等分开饲养,使雏鹅生长均匀一致。

5、注意开食方法. 雏鹅出壳24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加放少量葡萄糖或维生素,以利于清理胃肠,排除胎粪,供给营养。雏鹅开食饲料最好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5天后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青料,最好用鲜嫩莴笋叶切成细丝喂。雏鹅会采食后,就将饲料撒在竹席或塑料布上,让鹅自由采食,每日喂6~8次,少喂勤添。

6、适时放牧:雏鹅养到2周龄后就可以放收了。要选择晴天无风无雨时,在附近草地上放牧,让雏鹅啄食青草、晒晒太阳,适应外界环境。每次放牧以1小时为宜,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7、重视防疫工作. 冬春应特别重视防疫工作。小鹅瘟及鹅的混合感染普遍发生,因此四季鹅的饲养也应注意严格防疫。其比较可靠的防疫方法是:种鹅在产蛋前1个月左右,按规定剂量胸部皮下注射。种鹅用小鹅瘟疫苗,同时,颈部皮下注射鹅用免疫增强剂鹅得克”3毫升。这样可预防种鹅将小鹅瘟、弓形虫等病原菌经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鹅。小鹅出雏后3日龄内,立即按规定剂量胸部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雏鹅5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鹅得克毫升;10日龄,胸部皮下注射 150倍稀释的的雏鹅用鹅瘟疫苗。同时,颈部皮下注射鹅得克1毫升。注意,小鹅瘟疫苗与鹅得克不能混对使用,一定要分部位注射。7天后注射禽流感鹅副粘病毒二联疫苗,经过上述方法防疫后,可基本保证鹅至出栏的健康。有条件的还可注射一次禽出败菌苗,预防禽出败,此外还要防治小鹅大肠杆菌病等,饲养期间做好消毒工作。

四、 青年鹅的牧养

4周龄至肥育前的四季鹅,食量大,耐粗饲,应以放牧为主,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中暑雨淋。夏天放牧应早晚多放,中午在树阴下休息,或者赶回鹅棚,不可在烈日曝晒下长久放牧;同时要多放水,防止中暑。有雷雨、大雨时不能放鹅,放牧地离鹅舍要近,下雨时能及时赶回。

2.防止惊群。放牧时将竹竿举起或者雨天打伞,都易使鹅群不敢接近,甚至骚动逃离。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鹅群,以防惊吓。鹅群经过公路时,要注意防止汽车高音喇叭的干扰而引起惊群。

3.防跑伤。放牧需要逐步锻炼,距离由近渐远,慢慢增加。将鹅群赶往放牧地时,速度要慢,切不可强驱蛮赶,以致聚集成堆,前后践踏受伤,特别是吃饱时更要赶得慢些。

4.防中毒。对于施过农药的地方,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不能作为放牧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过农药后至少要经过一次大雨淋透,并经过一定时间后才可放牧。放牧不慎已造成农药中毒时,要及时问清农药名称,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五、 产蛋鹅的四季管护

四季鹅四季产蛋,进入产蛋旺季的母鹅,除了喂部分精饲料外,还要搞好放牧,让鹅自由采食,吃到7~8成饱,就将鹅群赶至水塘,让鹅饮水或在塘边吃草。鹅群饱食后,多喜玩水交尾。早上放牧先将产蛋鹅赶下水,按37比例放公母鹅让其配种,以提高受精率。如公鹅过多,易互相打架,过少又影响配种受精率及孵化率。产蛋鹅群放牧宜慢行,以防跌伤或卵黄跌下腹腔引起腹膜炎。有些初产母鹅不会回栏产蛋,如果发现在草丛中产蛋,应连鹅带蛋一齐放回栏中,经过1~2次,鹅便会习惯回栏产蛋了。母鹅在天气特别炎热时可露天过夜,但雨天及天气变冷时需赶入栏舍。鹅舍每天要清扫一次,保持干燥清洁,特别是产蛋间垫草要干爽清洁。每天早上及中午放鹅后,应及时捡蛋。

、提高种鹅受精率

1、加强饲养管理. 种鹅应以圈养放牧相结合,让它吃饱喝足、充分运动,以保持良好的体况,对产蛋高峰期的母鹅和配种频繁期的公鹅,必须添加鱼粉、豆饼、骨粉等高蛋白或矿物类饲料,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至晚上11时)。

2、消除性伴反差. 在繁殖季节将公母鹅分开关养。针对公鹅对母鹅既有长期厮守的厌伴现象,又对陌生母鹅有性冷漠的情况,提倡户户养公鹅以避免借鹅配种,同时注意创造一种公母鹅间若即若离的意境。即:白天让公母鹅一起放牧嬉水,晚上把它们隔开关养,让它们同屋不同笼,虽彼此熟悉,互相能听见声音,但不能接触身体,造成公母鹅之间一夜的性隔离,性饥饿,有利于次日交配。这一做法,可提高交配率50%以上。

3、人工辅助交配.为了克服公母鹅体躯大小悬殊和行动笨拙而造成的配种失败,以及进行人为诱情提高公鹅性欲的需要,推行人工辅助交配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措施。具体方法是:在水面或地面,捉住母鹅的两腿或两翅膀,轻轻摇动其身躯,引诱公鹅性欲,当公鹅踏上母鹅背部时,一手托住母鹅,另一手把母鹅尾羽向上提起让其交欢,其它公鹅看到就会主动爬跨配种了。每56天进行一次,可以收到良好的交配效果。

七、四季鹅的饲料

四季鹅是耐粗饲的草食家禽。它觅食力强、消化率高,能充分利用野草、秸秆、遗落麦稻穗,甚至深埋污泥中的草根、块茎等,饲养耗粮少,成本低。四季鹅仔鹅1 —3周龄对青饲料的需要量由占日粮10%逐渐增至90%,4周龄可以达到100%。鹅对青草中粗蛋白、粗纤维的吸收率与羊相近,是摄食范围很广的家禽。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四季鹅仔鹅的体重每6—8天增重1倍,放牧鹅65天即可上市。包括饲养初期和上市前催肥使用的精料在内,青饲料与精料配比为 9∶1,每只鹅青饲料消耗总量为80-120公斤。据测算,种草养四季鹅的经济收益是养猪的10倍,而出栏时间仅是养猪的三分之一。

四季鹅一年四季都可饲养。相对禾本科牧草而言,四季鹅更喜食豆科牧草和多汁菊科牧草。种草养鹅在草种选择上要尽可能考虑不同科属牧草的搭配,以利于养分平衡。四季养鹅可以安排一定面积的多年生牧草,如鲁梅克斯、串叶松香草、欧洲菊苣等。冬季养鹅可以在早秋播种越年生牧草,如禾本科的冬牧70黑麦、多花黑麦草,豆科的苕子、紫云英、紫花苜蓿,以及胡萝卜等蔬菜。冬季由于植物生长慢,往往需要补充青贮料。春季牧草丰盛,上述的越年生牧草可以按禾本科牧草占6 成,豆科牧草占4成的比例,于晚秋混播种植,每亩养四季鹅160只。可以供给夏季高温期养鹅的理想草料,在较高管理条件下,亩载鹅量与春季相当。秋季养鹅除利用多年生牧草外,还可以用南瓜、西葫芦等蔬菜补充。此外,稻收后的遗谷、甘薯等都是养鹅催肥的好饲料

鹅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一、小鹅瘟

该病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废食、下痢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一般出壳3--5天已发生,可以蔓延全群,1月龄以后的鹅一般不会发生。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堵塞肠道。

()症状 该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3种病型。(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2)急性型有精神萎顿、废食、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水便等现象,病程多1--2天,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多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3)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鹅群,有精神差、不吃、下痢水便等现象。一部分鹅会自愈。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死于最急性的鹅小肠只出现肠粘膜充血、出血等败血症现象。死于急性或亚急性型的鹅小肠里有大量渗出物形成的带状假膜,呈栓子样管状物堵住小肠后段,使后段小肠状如香肠。

()防治措施 (1)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2)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对种鹅已经接种的,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也酌情注射弱毒苗。(3)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二、禽霍乱

禽霍乱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又叫出败。是禽巴氏杆菌引起的,鹅也易得。多发生于秋季在鹅性成熟时期,如果预防措施不当,在疫区每年都会发生。

()症状 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2)急性型:病鹅闭目呆立,不敢下水,饮水增多,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下痢稀便似草绿色,体温在41--43℃,病程2--3天,很快死亡。(3)慢性型:多发生在该病流行后期,鹅只消瘦、拉稀,有关节炎症状。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病变不明显。急性型、慢性型心外膜、心冠沟处有出血点,肠道有充血、出血。

()防治措施 (1)疫区应在该病流行之前彻底消毒,尽量避免该病再度发生。(2)发现疫情及时治疗。磺胺类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类药物都有良好效果。一般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拌饲料,再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三、鹅流行感冒

鹅流行性感冒简称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由于小鹅抗病力差,所以死亡率较高。

()症状 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会污湿蓬乱,病程一般为3--5天,死亡前严重下痢。

()病理变化 皮下、肌肉出血,上呼吸道有呈半透明的渗出物,肺充血,心外膜有出血,肝、脾、肾淤血或肿大,常见有灰黄色坏死点。

()防治措施 (1)1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科学饲养管理。(2)该病多发地可以注射灭活苗进行预防。(3)病鹅群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片效果较好,同时注意保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四、副伤寒

鹅的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于雏鹅。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主要表现为腹泻、结膜炎、消瘦等症状,成年鹅症状不明显。

()症状 病鹅主要表现为下痢、粪如清水,鹅日趋衰弱。病鹅食欲消失、腹泻,粪便污染后躯,干涸后封闭肛门,导致排粪困难。成年鹅呈慢性,主要是消瘦。

()病理变化 食道空虚,肝脏肿大、充血,粘膜充血、出血,气囊膜混浊,盲肠肿胀,内容物呈干酪样。

()防治措施 (1)注意饲养管理,不喂腐败的饲料,慢性病的种鹅要淘汰,常发地区从种蛋孵化起就应注意消毒,雏鹅要加强饲养管理。(2)用敌菌净饮水、拌料效果好。

五、鹅矛形剑带绦虫病

矛形剑带绦虫主要寄生于鹅的小肠内,当虫体长大时,大量积聚于小肠会造成肠道机械性堵塞,影响鹅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鹅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外来品种更易发生该病。

()症状 病鹅生长发育迟缓、贫血、拉稀、消瘦、离群呆立,零星死亡。

()病理变化 在死鹅或病鹅的小肠里可以找到大量的虫体。该虫体乳白色、扁平、分节,外表呈矛形,成虫长8--15厘米,宽18--20毫米。

()防治措施 (1)鹅群定期驱虫。成年鹅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及时清理粪便,饲喂的水草要清洗。(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抗病能力。(3)病鹅群口服抗蠕敏效果较好,每公斤体重按20毫克的剂量1次投服。

六、鹅虱

鹅虱是藏于鹅体羽毛内的寄生虫。虫体小,形状象牛身上的虱子。虱的全部生活都离不开鹅体。

()症状 鹅虱吸食血液及羽毛、皮屑,还会伤皮肤,造成鹅体发痒不安,造成鹅生长发育缓慢,消瘦,成年鹅产蛋量下降。

()防治措施 (1)鹅舍要经常清扫,垫草常换。鹅舍经常用02%的敌敌畏喷洒消毒。(2)已有鹅虱的鹅可用05%的敌百虫粉剂喷洒羽毛中。

养殖鹅在夏季如何防暑

鹅全身覆盖羽毛,绒羽浓密,加上蓄积较厚的皮下脂肪,决定了鹅耐寒怕热的生活习性.夏季,圈舍闷热,鹅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加之蚊蝇骚扰,肉鹅的生长育肥受到严重影响,蛋鹅也常在此时停止产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缓鹅的热应激.

1.在圈舍内离鹅体2米左右的高处,用厘米~厘米厚的白色泡沫塑料板做一层天花板.塑料板的隔热作用可使圈舍温度下降2℃4℃.

2.在圈舍的屋顶覆盖一层15厘米~20厘米厚的稻草、麦秸或草苫,并洒上凉水,保持湿润,可减少热量被吸入圈内.

3.将圈舍的外墙壁用生石灰水或白色涂料刷白,房顶覆盖白色物料,以增强光的反射作用,减少圈舍对热量的吸收.

4.在圈舍周围种植葡萄、丝瓜、南瓜等藤蔓攀缓植物,让藤蔓爬满墙壁、房顶和凉棚,减少太阳辐射热传入圈舍.

5.在圈舍四周栽花种草,以减少太阳辐射热和反射热.

6.在圈舍的向阳面、门、窗口和活动场地搭凉棚遮阳.

7.在圈舍内安装风扇,强行排出舍内的暑热浊气,加强空气流通.

8.中午高温时,将刚打上来的深井水用喷雾器对圈舍空间喷洒,或冲洗房顶和外墙壁,以加强散热.

种鹅的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种鹅的利用年限一般为3~5年。一般情况下,当种鹅在经过一个冬春繁殖期后,必将进入夏季高温休产期。为了做到既降低休产期的饲养成本,又保证下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必须根据成年种鹅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进行饲养管理。

  休产前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的工作要点是人工拔羽、种群选择淘汰与新鹅补充、逐渐减少精料用量。一般地一只成年种鹅可拔羽绒200克左右,按目前每500克羽绒收入20元计算,1000只种鹅可增加纯收入8000元。需注意的是,试拔大羽时,只有当羽根完全干枯了才可正式开始拔羽,拔羽前要禁食、禁水4小时,场地环境清扫消毒1次。拔羽 12小时内种鹅不得下水,以防感染。种群选择与淘汰,主要是根据前次繁殖周期的生产记录和观察,对繁殖性能低,如产蛋量少、种蛋受精率低、公鹅配种能力差、后代生活力弱的种鹅个体进行淘汰。为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和生产计划的连续性,还要及时培育、补充后备优良种鹅,一般地种鹅每年更新淘汰率在 25%~30%。饲养管理上,精饲料用量要在产蛋繁殖期用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

  休产中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主要需做好防暑降温、放牧管理和保障鹅群健康安全。要充分利用野生牧草、水草等,以减少饲料成本投入。夏季野生牧草丰富,但天气变化剧烈。因此,在饲养上,要充分利用种鹅耐粗饲的特点,全天放牧,让其采食野生牧草。农作物收获后的青绿茎叶也可以用作鹅的青绿饲料。只要青粗料充足,全天可以不补充精料。管理上,放牧时应避开中午高温和暴风雨恶劣天气。放牧过程中要适时放水洗浴、饮水,尤其要时刻关注放牧场地及周围农药施用情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鹅群损害。这一时期结束前,还要对一些残次鹅进行一次选择淘汰。

  休产后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种鹅的驱虫防疫、提膘复壮,为下个产蛋繁殖期做好准备。为保障鹅群及下一代的健康安全,前10天要选用安全、高效广谱驱虫药进行一次鹅体驱虫,驱虫一周内的鹅舍粪便、垫料要每天清扫,堆积发酵后再作农田肥料,以防寄生虫的重复感染。驱虫7~10天后,根据当地周边地区的疫情动态,及时做好小鹅瘟、禽流感等一些重大疫病的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夏季过后,进入秋冬枯草期,种鹅的饲养管理上要抓好青绿饲料的供应和逐步增加精料补充量,可将夏季过剩青绿饲料经过青贮保存后留作冬季供应。精料尽量使用配合料,并逐渐增加喂料量,以便尽快恢复种鹅体膘,适时进入下一个繁殖生产期。管理上,还要做好种鹅舍的修缮、产蛋窝棚的准备等。必要时晚间增加2~3小时的普通灯泡光照,促进产蛋繁殖期的早日到来。

肉用子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用子鹅的生产具有投资少、收益快、获利多等优点,一般肉用子鹅9周龄~10周龄体重可达3千克以上,即可上市出售,所以,养鹅业的主要产品是肉用子鹅及其产品加工。子鹅(亦即雏鹅)是指出壳0日龄~21日龄以内的小鹅,其特点是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因此,子鹅的培育是养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育雏过程中要降低子鹅早期死亡率,提高成活率,须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

饲养季节的选择要适当

饲养肉鹅要考虑当地的气候、青草和水草等青饲料的生长情况,以及三麦和水稻收割的时间,以利于缩短饲养期,降低饲养成本。

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育雏舍要求温暖、干燥,保温性能良好,空气流通,无贼风,所以育雏舍要在进雏前半个月整修门窗及育雏设备。进雏鹅前2天~3天,清扫育雏舍并用消毒药液消毒:墙壁用20%的石灰乳刷白消毒,有条件的地面抹上水泥,用2%的热火碱水或用5%的漂白粉混悬液喷洒消毒,密封条件好的育雏舍可熏蒸消毒,将水槽、饲槽、用具洗刷干净后搬入舍内封闭门窗,将室温升到20℃以上,相对湿度75%,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密闭门窗熏蒸48小时,密封条件不好的育雏舍的饲料盆、饮水器等先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料(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天~2天。同时还要准备好优质的饲料和必需的药品。进雏前1天~2天,对育雏舍要预温。

科学潮口与开食

雏鹅出壳后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亦称初饮开水,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要采取先开水、后开食的原则。

潮口

在雏鹅出壳后16小时~36小时,一般在24小时为宜,当育雏室内有2/3雏鹅有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进行潮口。要饮清洁的温开水,水温以25℃为宜,可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10%的葡萄糖水和含适量复合维生素B液的水。将雏鹅放入篮中,将鹅篮浸入清洁的浅水中(以不淹到雏鹅的胫部为合适),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3分钟~5分钟,如果有部分雏鹅不会饮水,饲养员可抓住雏鹅的头部将嘴多次按入浅水中,让其学会饮水。然后,将鹅篮提出水面放到温暖的地方,让鹅理干绒毛。也可在室内用小盆盛水潮口。经几次调教,雏鹅便可以自由饮水。

开食

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开水后即可开食,开食的饲料一般用清水淘洗干净蒸成八分熟的碎米,或用开水浸泡约2小时不黏不烂的小米,喂前将水沥干,开食时可先把饲料撒在牛皮纸、草席或塑料布上,也可撤一些在雏鹅身上,引诱雏鹅啄食,慢慢地全群雏鹅都会来啄食,第一次饲喂不要求雏鹅吃饱,只要能吃进一点饲料即可。过2小时~3小时,再用同样方法调教,经几次调教后雏鹅就会自动采食了。然后再喂青绿饲料。青饲料要求新鲜,幼嫩多汁,以莴苣叶、苦荬菜为最佳,青料也应清洗干净后沥干,再切成细丝。这样既可以满足雏鹅对营养的需要,又可以防止因吃食青料过量而引起腹泻。

育雏阶段雏鹅的饲料应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精饲料与青绿饲料的比例:10日龄前约为1∶2,以后逐渐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10日龄后比例改为1∶4,精饲料应是全价饲料。饲喂次数要少量多餐饲喂:0日龄~10日龄,每天喂6次左右(夜间喂2次~3次);11日龄~20日龄,每天喂6次(夜间喂2次),21日龄后,每天喂4次,随日龄增加,饲喂次数可递减,并且要注意供应充足饮用水。

做好保温和防湿工作

保温

温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育雏期间切忌温度时高时低,以免雏鹅患病,要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给其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情况下,育雏温度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周29℃26℃,以后每周下降2℃,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温度降到20℃以后就要靠自温,温度掌握要灵活。

防湿

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如湿度过大,则病原微生物容易在饲养环境中生存,诱发球虫病、曲霉菌病、大肠杆菌病等;如湿度过低,舍内干燥,雏鹅体内水分散失,绒毛发脆,脚趾干瘪,食欲不振,雏鹅受寒冷侵袭,易患呼吸道疾病,因此育雏舍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切勿使饮水外溢,要经常打扫卫生,垫料潮湿应及时清除,换上干净、干燥的新垫料,加强通风,保持室内干燥。一般要求育雏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第一周龄为65%70%,第二周龄下降到65%,以后可保持在60%左右。

合理强弱分群

强弱分群,是将弱、病雏挑出单独饲养。以免弱、病雏因吃食、饮水、运动迟钝而被挤死、压死、饿死,对病雏要进行治疗,精心饲养。在雏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第二天根据雏鹅采食情况进行第二次分群,将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在育雏期间要定期根据雏鹅体质强弱、体重大小等进行分群,一般每群以100只~150只为宜,群内再分若干小栏,应注意安排适宜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饲养数:1日龄~5日龄20只~25只,6日龄~10日龄15只~20只,11日龄~15日龄12只~15只,15日龄后8只~10只。

控制好育雏舍的光照

适宜的光照可促进雏鹅采食和饮水,在育雏期一般舍内昼夜都要开灯照明,光照强度要求每40平方米的育雏舍使用一盏40瓦灯炮,灯炮悬挂在舍中间离地面高约2米处,18日龄~20日龄可逐渐减少照明时间。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对提高雏鹅活力,保证鹅群健康十分重要,卫生防疫工作包括环境消毒和卫生、人员与用具等管理以及雏鹅的免疫与防病。

搞好卫生工作

保持育雏舍清洁、干燥,每天进行一次彻底清扫(特别注意要及时清除粪便、垃圾和更换垫料)和消毒,消毒药可选用百毒杀、过氧乙酸、苛性钠、漂白粉等交替使用;饲槽、水槽及用具要用2%苛性钠水溶液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后使用,以保证雏鹅的饮水、饲料清洁、卫生;同时,要防止鼠、蛇等敌害动物伤害雏鹅。

按免疫计划进行防疫接种

要想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1日龄,对无母源抗体雏鹅,每只肌肉或皮下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毫升~1毫升,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鹅,暂不注射高免血清,在该病高发区要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1毫升~3毫升。7日龄~10日龄,每只肌肉或皮下注射小鹅瘟疫苗毫升(用5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在该病高发区,可直接注射小鹅腺高免三联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1毫升~3毫升,并要及时监测鹅群抗体水平。10日龄~14日龄,给每只鹅肌肉注射副黏病毒、鹅瘟二联油苗毫升~毫升。60日龄,给每只鹅肌肉注射禽霍乱灭活苗毫升。

对于预防细菌性疾病,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雏鹅流行性感冒等,可在0日龄~7日龄雏鹅的饮水中加%的氟苯尼考、电解多维、%的维生素C

春季雏鹅安全高效管理要点

人们常说:春鹅好养,春雏难育。规模生产中,0日龄~21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较高,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率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引起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如下:

温度管理

  鹅是恒温动物,而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养育雏鹅的温度要求适宜而均衡:0日龄~7日龄的雏鹅要求舍温在28℃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每周下降2℃,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

湿度管理

  雏鹅对环境湿度的要求亦不能掉以轻心。实践证明,当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雏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这样的雏鹅大多发育不良,生活力、抗病力减弱,日后容易成为僵鹅,失去饲养价值。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滋生,饲料和垫料容易霉变,鹅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同时还会引发雏鹅的热射病。

喂饲育饮管理

  随着体内剩余卵黄逐渐被吸收,雏鹅的新陈代谢日益旺盛。因雏鹅的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以要求所供应的饲料品质好、易消化。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

  刚出壳的雏鹅机体含水分75%左右,如果24小时内不给雏鹅饮水,雏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局部皮肤皱缩等症状。因此,对幼雏来说,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旦开始饮水,就不能无故中断。

有害气体管理

  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每千克毫克、氨气的含量超过每千克21毫克、硫化氢的含量超过每千克毫克时,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伏。如果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雏鹅则会出现眼角膜浑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绝,并出现动作失调等神经症状,最后仰头、抽风、瘫痪而死。

  造成雏鹅二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室温较高、育雏舍通风不良、雏鹅饲养密度过大等。引起雏鹅氨气和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育雏舍潮湿、通风不良、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没有及时清除等。

挤压和鼠害

  育雏室保温条件不好、雏鹅突受惊吓、雏鹅在装运过程中遭受颠簸、不定时喂料饮水、饲养密度过大等常会引起雏鹅挤压致死。

  鼠害对3周龄内的雏鹅影响最大,不但会引起雏鹅死伤,还会传染疾病,危害其他畜禽,必须严加防范。重点要堵塞育雏室的鼠洞,注意关闭门窗,严防老鼠进入。

防药物中毒

  由于多用药、滥用药造成雏鹅中毒伤亡在养鹅过程中很常见。其主要原因是饲养户缺乏现代饲养观念,从雏鹅开食起就盲目地使用硝基呋喃类(痢特灵等)、抗生素类、磺胺类药物等,引起药物急性或蓄积性中毒。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由于习惯于人们长期的传统粗放饲养,鹅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雏鹅。实践证明,只要能经常保持育雏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适宜,个体分群合理,通风换气良好,并定时定量喂给新鲜干净的饲料和饮水,雏鹅就能健康成长,且不易发生普通病和寄生虫病。至于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黏病毒病等传染病,采用药物防治均无济于事,唯有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种鹅和雏鹅定期进行免疫,才能避免发病,保证生产安全。

鹅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球虫病是危害养禽业的原虫传染病,其分类约有16种之多,其病原体是艾美耳球虫。当球虫侵害肝脏细胞时,导致肝细胞坏死,侵害小肠时引起消化吸收机能紊乱,严重的造成死亡。

症状 患肝球虫病的鹅精神沉郁、贫血、消瘦,粪便稀带有白色黏液,吃料少、喝水多,阴雨天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剖检 肉眼可见肝脏有黄色点状、星状病灶,肿胀、变硬;十二指肠黏膜增厚,内容物中有黄色液体,黏膜表面有一层坏死性白色荚膜,肠盘浆膜层有出血点,直肠、盲肠有出血灶。

治疗

方一:料中加入地克朱利预混剂,每袋100克加料200千克,连吃5日为一个疗程。

方二:料中加入清瘟败毒散”,每袋250,拌料50公斤,连吃5日为一个疗程,同时加饮抗球188。每日2,连用5日。

方三:急性病例可注射青霉素抢救,按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同时加饮口服补液盐或免疫增强剂,提高解毒能力。

预防 鹅是草食家禽,对艾美耳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应加强鹅群的管理,提高天然抵抗力。在球虫繁殖的季节,应做好消毒卫生管理工作,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夏天每周应饮用一次消毒药,或用酸性消毒液浸泡一次饲用工具。最好接种球虫疫苗,提高特异性免疫力。

如何鉴别初生雏鹅雌雄

外形鉴别法一般情况下雄雏体格较大,身子较长,头大颈长,眼较圆,翼梢无绒毛,腹面稍平,站立较直;雌雏体格较小,身子短圆,头小颈短,眼椭圆形,翼梢有绒毛,腹下垂,站立时身体倾斜。雄雏受惊动叫声高、尖、清晰,雌雏叫声低、粗、沉浊。这种鉴别方法主要是经验性的,准确率不太高。

 

  翻肛法翻肛时,捉住雏鹅颈部,腹部朝上放置在桌面上或操作者膝部。将尾部向背侧分开,暴露泄殖腔。一手指戴上指套并涂抹凡士林后,伸入泄殖腔厘米,轻轻做圆周按摩,使泄殖腔括约肌松弛。然后向下按压打开泄殖腔,有突出阴茎者为雄雏,只有三角瓣形皱褶者为雌雏。雄雏生殖器官长约厘米,呈螺旋形。翻肛鉴别较为准确,但初学者不容易翻开,而且容易传播病菌,在生产中没有普遍采用。

  捏肛法捏肛法是鉴别水禽雌雄的传统方法,操作速度快,准确率比较高,是值得推广的鉴别方法。操作时左手捉鹅,雏鹅背部朝上,虎口贴在腰荐部,鹅颈固定在小拇指一端,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在鹅肛门外靠中下部轻轻一揉捏,感觉有芝麻粒大小突起者为雄雏,否则是雌雏。注意突起处位于肛门口下方。

  顶肛法顶肛法是捏肛法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的升华技术,非初学者能够掌握。操行方法为,左手固定雏鹅同捏肛法,右手中指从肛门下端轻轻上顶,感觉有芝麻粒大小突起者即为雄雏,没有便为雌雏。

鹅群放牧七防关键

鹅是草食水禽,一般采取放牧为主,适当补喂精料的饲养法。在鹅群放牧中,应注意以下七点: 

  

  1、防止传染病。严禁到疫区放牧,如发现牧地有疫情,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2、防止中毒。喷过农药、施过化肥的草地、果园、农田,要在15天以后才能放牧。不到有工业污水的沟渠及有毒草地去放牧。

  

  3、防止潮湿。鹅虽然喜欢戏水,但放牧中途休息的场地要求干燥凉爽,尤其是5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要注意防潮湿。

  

  4、防止雨淋。40—50日龄的中雏鹅,羽毛尚未长全,抗病力较差,一旦被雨水淋湿,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疾病。

  

  5、防止追赶鹅群。鹅行走较缓慢,尤其是雏鹅最怕追赶,故在放牧过程中,切勿猛追猛赶。

  

  6、防止惊群。鹅生性胆小、怕惊,放牧时要远离公路、铁路,以防汽车、火车等鸣笛声使鹅惊群。

  

  7、防止鹅群体力消耗过大。从场舍到饮水处和牧地,放牧里程应控制在500m以内。在放牧过程中,边放牧边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鹅的生长发育。

如何提高鹅种蛋受精率

一、种公鹅选择

  种公鹅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种蛋受精率的高低。种公鹅要求体大毛纯,颈、交粗长,两眼有神,叫声洪亮,行动灵活,雄性特征明显。

  二、公、母鹅配比

  公、母鹅配比应根据鹅的体型大小及品种特性而定。一般小型鹅种公母比例为168,中型鹅种为146,大型鹅种为134。公鹅过多,不仅浪费饲料,还会相互争斗、争配,影响种蛋受精率;公鹅过少,也会降低种蛋受精率。

  三、配种管理

  鹅大多在水中自然交配。一天中,早晨和傍晚是种鹅交配最活跃期。因此,在种鹅产蛋季节,早晨和傍晚应延长放水和配种时间,使母鹅获得较多的配种机会,以提高种蛋受精率。对舍饲鹅,要每天早、晚放水,使之在早晚多交配。

  配种环境的好坏,对种蛋受精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每只鹅应有1~平方米的水面运动场,水深1米左右。水面过大,鹅群分散,配种机会少;水面过小,鹅群过于集中,公鹅会相互争配,降低受精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ee92d28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8.html

《鹅的饲养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