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摆脱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窘境

发布时间:17140819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初学作文,或者作文水平不太好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有个瓶颈难以突破,那就是无话可说。无论是小学生作文还是中学生参加中考高考,都有个字数要求,500600700800,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人们总是告诉学生:要多读呀。要多写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胸有诗书气自华啊。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而事实上呢,现在的学生,有几个读书很少?比起古代的抄书而读,借书而读,现在的学生真不知道要比古人多读多少书了。加上现在这信息时代,电视的普及和英特网的入户,还有谁不是学富五车?很多的男生女生,他们在闲聊时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而写起作文来了又比挤牙膏还艰难,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综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及对这些学生作文的观察,发现他们都有一种作文不同于说话的观念。一到写作文,他们总是端起架子,怎样开头,又怎样结尾,这样一套,那样又是一套。而结果呢?写了第一行,不知道怎么写第二行。

怎么摆脱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窘境呢?我觉得下面几种办法可以一试。

一、 意识流动法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后来人们发展了它并用来创作小说。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英国作家伍尔夫都是意识流小说作家,我国的王蒙也写作意识流小说。以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和王蒙小说《春之声》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按照意识的流动写作,把相关的内容写进小说,用以表达主题。

细读《墙上的斑点》,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种事物中的相互连贯。在《墙上的斑
点》一文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两种流动方式,一种是跳跃式流动,一种是连环式流动。跳跃式流动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平行跳跃流动,即事物与事物之间处于一种平行的关系。例如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弹子戏球台、手摇风琴、珠宝等,这些事物可以随意编排,不存在排序上的先后。另一类是层进式的跳跃流动,即事物之间存在着浓淡深浅高低大小早晚等关系,例如斑点——钉子——肖像画——房子——旧房客——火车上所见等等,这些事物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意义,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是不能任意排列的。连环式流动,类似于我们修辞学上的顶针,即由前一个物象引出后一个物象。例如古冢——坟墓或营地——白骨——收藏家(收藏白骨——牧师(与收藏家通信——老伴(借考证带老伴旅行——樱桃酱、书房(此时老伴正想做樱桃酱或收拾书房——营地或坟墓(牧师的希望等,可以说这些物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件事引发出另一件事,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连环关系。

同样,王蒙的《春之声》也是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创作的。我们来看一段文字: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回过家乡了。谁让他错投了胎?地主,地主!一九五六年他回过一次家,一次就够用了——回家呆了四天,却检讨了二十二年!而伟人的一句话,也够人们学习贯彻一百年。使他惶惑的是,难道人生一世就是为了做检讨?难道他生在中华,就是为了做一辈子检讨的么?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斯图加特的奔驰汽车工厂的装配线在不停地转动,车间洁净敞亮,没有多少噪音。西门子公司规模巨大,具有一百三十年的历史。我们才刚刚起步。赶上,赶上!不管有多么艰难。哞,哞,哞,快点开,快点开,快开,快开,快,快,快,车轮的声音从低沉的三拍一小节变成两拍一小节,最后变成高亢的呼号了。闷罐子车也罢,正在快开。何况天上还有三叉戟?

看吧,这种随着意识的流动而写作的方法,不是很好学习吗?

下面是学生仿写的一段题为我多想有一片自由天地的文字:

一张51分的数学试卷。一张53分的化学试卷。监考老师严峻的脸。又是可恶的一元二次方程,把人吓死了。电视节目是《京都记事》,父亲不让看。闷热的夜让人烦躁,蚊子在灯下乱飞,啪!多疲劳啊!硫酸铜分子式,氧分子有两个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只有一个脑子,却要记这么多的文字!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df9924c852458fb770b562a.html

《怎样摆脱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窘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