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论论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院:设计艺术学院级:艺术设计二班指导教师:牛建强
名:张建林号:11660105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思考
【摘要】高等艺术教育它在西部地区起步较晚,文章以典型西部高校艺术专业现状为调查对象,揭示其师资匮乏、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科学家钱学森有句名言:“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有艺术,因为科学里有美学。”艺术教育在构建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同时,陶冶人的性情,完善健康的人格.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近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本文拟结合甘肃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着重探讨西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旨在为两部高校公共艺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西部艺术教学艺术教育教育模式综合素质传统文化
一、西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甘肃各高校均开设艺术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教学效果、水平、深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内容上涉及了文化艺术领域的多个学科,但各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呼应,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致使公共艺术教育仍停留在一般的艺术欣赏水平上,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缺乏特色,无法帮助学生真正获得认识美、创造美以及运用美的能力。
1.教学体系缺乏规范,尚未形成完善、合理的课程结构从有关调查来看,甘肃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涉及美术、音乐、舞蹈、文学、影视五个学科,开课类别、门数参差不齐,多者四五门,少者2门,多归于综合(教育类课程或通识课程当中,主要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每门课程所占学时为20"36学时,一般规定学分为12学分。就课程性质而言,偏重艺术理论内容,技能实践课程较少;从所设课程类别来看,缺乏明确的规划,课程设置较为随意。如,兰州大学艺术课程设有唐宋诗词欣赏、西方作曲家及作品分析、音乐欣赏、中国民族音乐、公共语言艺术、形体训练等6门,没有涉及美学、美术、影视等学科;兰州交通大学仅开设美术欣赏、音乐欣赏、音乐基础乐理课程。有研究者曾对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艺术类课程进行了对比: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的各类艺术课程近40门次,覆盖了音乐、美术(视觉艺术、舞蹈和戏剧四大类,每一类课程兼顾基础知识与名作赏析、艺术实践与表演、艺术美学三个层面;学生艺术团的高水平艺术实践课程分不同系列与层次;对少数艺术技能特别优秀的学生开设了高水平的实践课程。而麻省理工学院共开设了包括音乐、剧在内的75门课程,每学期选其中若干门开课。其开设课程不仅种类多样,课程内容专业而深人,且注重对世界各地区民族音乐的研究。该学者总结说:“在课程程度上,由于中美两国在经济、文化以及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不在同一水平上,清华在此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美国,学艺术教育较为规范,在世界上领先,从而使普通大学中艺术专业教育与辅修艺术的界限较为模糊,音乐专业的学生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标准几乎没有差别。清华大学面向全校学生的艺术类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评估标准还达不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水平,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属于‘补课阶段’。”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经济水平、教育状况等影响因素,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而言,艺术教育课程是给大多数非艺术类学生提供在大学学习期间“补课”的重要途径,而对于西部高校而言,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更是捉襟见肘。2.课程定位模糊,课程指导欠缺,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为加强本科教学质量。每年各校积极申报、评选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而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的艺术课程,则被排斥在建设课程之外。对于如何促成、督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完成艺术课程的学习,各高校缺乏明确规定。如,《两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学分制教学计芄0总则(20069中规定:“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选修.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多学科综合视野,培养学生多

学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在课程设置上,“综合教育课程模块”旨在“拓展学生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素养等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该模块分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三类,作为限选课开设,要求学生第24学期在该模块中选修6学分,原则上每类选修2学分,也可在两类中修满6分。在艺术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选课出于提高艺术素养,增长知识,对艺术课程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少数学生则为了选择较易通过考试或拿到学分的课程,更有甚者为凑够学分而在临近毕业时选修艺术课程。由于课程资源有限,艺术课程基本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选修人数达到200人之多,学生知识水平不同,这无疑为授课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增加了难度,难以达到艺术课程教学的理想效果,使教师逐渐丧失对艺术课程教学的热情。在校园中流传一句话:“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素养课程所处的尴尬处境。从有关甘肃省高校艺术课程调查看。有848%的学生认为学校所开艺术课程门类少,由于学生选课空间较少,一来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艺术课程的机会,二来造成很多学生不得不为修满学分而“被迫”选课的结果。在课程教学中,基本都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多媒体教学,由于选课人数过多,学生作为被动的参与者很难积极主动地巴考。因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学,推进了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但在灵活采用多媒体手段的同时,还应适合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加强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有研究者在分析西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现状时指出,从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区域角度比较而言,西部区域高等院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有效资源配置不够,发展条件相对欠缺,展趋势有待改善,以陕西省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是全国高等教育负担最重的地区。如果说西部高校在办学经费、硬件条件、运作机制等方面难以与东部高校相比的话,是否可以思考发掘和利用两部特有的人文资源呢?如西北师范大学所设艺术素养课包括:基础集邮学、DV创作与赏析、女子艺术体操、男女健美操、体育舞蹈、书法、中国京剧艺术、交响音乐赏析、外国美术名作欣赏、视觉·影像·摄影、学校应用美术、中国美术名作欣赏、合唱艺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男、女班、芭蕾基础训练、舞蹈艺术作固20肿蜘。n喇一欣赏、桥牌、舞蹈欣赏与实践、围棋、管乐队训练等课程,从所设课程科目数量来看,在甘肃省高校中最为齐全。但根据学校“以教师教育为主,教育、艺术、文理基础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来看,要真正体现“注重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多学科综合视野”的培养目标,适应西部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在加强专业教学的同时,是否也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二、对西部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
1.制定较为规范、合理的艺术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成立艺术教育中心,加强理论研究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区别在于,前者并不以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为直接目标,而是通过课堂内的艺术课程和课外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丰富的创新能力,促使其全面和谐地发展。笔者认为,西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所以面临困境,其根源在于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缺乏具体指导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研究的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以及校园艺术教育活动。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关于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的研究和管理、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进、教学评价及指导体系;由于其无法适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际状况,造成教学两难而非教学相长的尴尬状况。因此,有必要成立艺术教育中心,针对公共艺术教育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制定规范、合理的艺术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课堂艺术教育教学明确目标,全面客观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探索对策,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管理。
2.丰富课程类别,注重西部地域特色,加强综合课程的建设与规划丰富课程类别是促

进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院校在保证基本必修课程或限选课程以及主干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更多的艺术类任选课程,打造艺术教育精品课程。对于西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而言,加强有西部特色的课程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而在当前各高校的艺术课程中,忽视了对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如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道,黑山岩画、伊斯兰建筑、宗教石窟艺术、临夏的“花儿”、西北的秦腔等,为我们提供了难得而宝贵的艺术课程资源。当前该省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多数来自两部农村,他们对民间乡土的曲艺、民间工艺等自幼耳濡目染,十分熟万方数据悉。在大学的艺术课程方面,除了向他们传授两方的音乐知识、油画艺术、芭蕾基础外,也应对他们以往所接受的民族民间艺术加以梳理,使他们对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培养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此类特色课程的加强,不仅会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继承和保护西北地域文化资源,推动西北经济文化发展。近年来加强多学科间的沟通与交融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为了使学生能接触到多种艺术形式,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可开设艺术类系列课,如在“艺术鉴赏”课程中。可把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书法、工艺、摄影等分成多个既独立又联系的专题,由多位教师组织教学。部分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水平较低,但他们具有较扎实的综合知识和较强的理解、领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优化课程信息,加强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关系与各自特征的研究。如音乐与美术、音乐与建筑、美术与文学等,推动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如,在美术作品欣赏的教学中,以美术发展的历史为线索,依托文学、历史、地理、物理等学科与美术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印象主义绘画的同时播放德彪丙的曲子,使学生对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印象主义音乐有所了解。也就是说,将艺术理论与作品的介绍同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广泛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加深对社会、文化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尽快编写适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通用艺术课教材美国学者布鲁纳在1960年首次发表的《教育的过程》一书中,强调学习的最佳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课程基本思想及其结构的积极性。在此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洛根、艾弗兰与史密斯等人认为,学校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方面应当引入感知技能、历史知识和批评判断等学习和探讨活动,另一方面要把艺术课当作一门涉及多重目的、内容和方法的科目予以讲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鉴赏和评判艺术作品的能力。从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和艺术师范院校,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虽比较扎实,但艺术选修课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院系,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许多艺术学科之外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专业水平高,还应具有全面的文化修养与知识结构,以适应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需求。
应该重视的是,目前我省院校尚无专门适用于普通高校艺术课程的实用教材,所用教材多为专业教材的“压缩版”,这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此应尽快编写从内容和表述的方式上适合普通高校学生使用的教材。
4.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教育模式,将艺术课堂、学生艺术团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还应注重分类指导,课内与课外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讲求实效,避免学生仅仅为拿学分而参与艺术类课程学习和艺术实践的现象。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需求,可为社团或部分艺术爱好者开设较为专业的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课程。“弦乐演奏技法”“手风琴”“吉它演奏”“书法”“中国画”“油画”“摄影艺术”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部分大学生提供锻炼和增长才干的机会。此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艺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如各种艺术讲座、竞赛、展览、演出等,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总之,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普通高校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1朱汉城,穆礼弟.普通大学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与学科分布——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
院普通艺术类课程比较分析U1.中国高教研究.2004(1072
2】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书IM20087
3】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7届研究生呼宁硕士学位论文
4】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20
5】梁志.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思考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d9036d1172ded630b1cb697.html

《艺术导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