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素材: 消费现象

发布时间:2019-11-09 21:10: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种”好新消费这颗种子

“双11”临近,假如做一个趋势预测的话,接下来这段时间里,消费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很可能是“种草”。日前,有媒体就围绕“网红产品是否值得买”话题展开调查,指一些平台的主播或“种草笔记”已将“观众提前带入‘双11’购物狂欢的气氛中”,不过其在聚集巨大流量、带动巨额销量的同时,套路重重、乱象丛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规范治理。

稍作细致剖析不难发现,近年来流行的以网帖评测、分享或明星、网红主播推介为主要形式的“种草”,看似时下消费新玩法,并没有脱离社会属性的人在日常消费决策中互相影响的实质。在电视尚未在我国普及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会面对面谈论同事、邻居买的衣服和日常用品等,在交流评点中“种草”;后来,电视广告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反复播出向潜在的观众“种草”;再后来,网民通过看电商平台的用户评价“种草”,体现了消费决策的不断与时俱进。

不同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到一个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的时代,使得消费“种草”有了很多新变化。比如,相比于父辈甚至更长一辈,作为受网络“种草”文化影响最大的9000后一代,他们的消费已主要不再是生活必需品,具有很大的随心所欲性,同时向潮流趋势看齐,又传达出某种追求个性、品质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丰富的产品和芜杂的网络,就会产生更迫切的消费指引需求。换言之,今天电商经济时代的“种草”文化兴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更强烈的美好生活需求,正塑造着新的消费生长点。

梳理这一过程,足以让人看到今天网络“种草”文化在消费领域方兴未艾的客观必然性。近年来,以淘宝直播这样的电商平台和小红书、B站一些内容社区为代表,“网红带货”、“种草笔记”等受到新生代消费群体的追捧,恰恰回应了电商经济蓬勃发展的消费需求。有数据显示,今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每月带货规模超过百万的直播间就超过400个。

同时还要看到,在二者的互动过程中,构成了新消费和新生产模式的呼应闭环。一些企业通过品牌号直接和平台用户沟通,能够得到及时反馈信息,辅助品牌决策;一些商家开始专注细分领域,通过提高品质、打造精品来提升竞争力、吸引消费者等,助推了消费转向高品质。

令人纠结的是,正是因为今天的“种草”是由电商经济衍生出来的,也就相应地放大了一些弊端,如产品质量问题、流量造假、虚构评测等,再加上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随心所欲”消费习惯催生的消费冲动性,也就让很多人遭遇了并不如预想的消费体验,有了“网红产品是否值得买”的疑惑。

问题在于,任何对这一困惑的是与否的简单回答,都容易导致立场先行,以致得出偏颇的结论。站在消费者角度,决定一款产品是否值得购买的主要考量因素可能是必要性或者性价比;站在市场的角度,网红产品既可能是因高品质或高性价比而赢得青睐,也可能是商家包装、炒作出来的;站在消费的角度,诸如“种草笔记”等资讯,更多应该是一种决策参考,而不应该是完全以来或迷信的决策主导;站在商家的角度,只有生产高品质或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赢得口碑,成为长远生存之道。凡此种种说明,不能草率地归因于任何某个方面。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指出,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鼓励流通新模式、新机制创新,创新业态,为消费升级创造一个基础条件。如果承认网络消费“种草”的客观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让这种“种草”文化更好地促进新消费、服务消费者。

进一步,如同网络购物刚兴起那段时间一样,今天的网络消费“种草”存在的争议,不应该成为新消费趋势下因噎废食的阻碍,而是应该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一个切口。例如以“种草”知名的小红书,不久前公布了一套独存于内容发布之外的、由真实购买用户打分的产品评分体系——“小红心”,倡导真实评论和反馈。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做强做大新消费本身就是一个渐进过程,应该抱着更加审慎包容的态度,给新生事物一定的试错成长空间。

概言之,“种”好新消费这颗种子,无论是平台,还是监管者,都应该着眼于更好地促进消费、服务消费者,去完善管理、加强监管,从而回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体性、高品质消费需求,避免把孩子和水一起泼出去。

盲盒之爱:消费者不应被消费主义套路

近日,“4个月花20万买盲盒”“买盲盒一年砸70万元”“炒盲盒最高可赚40倍”的消息频频登上热搜。这不禁让人疑惑,小小盲盒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盲盒之爱,到底盲不盲?(928日《中国新闻周刊》)

盲盒的走红,充分证明了新消费时代消费者消费心理与商家营销心理的契合,是消费主义语境下两者的一次“合谋”。

盲盒,最初源自日本,就是一个小的纸盒子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一般每一种盲盒都会成系列按照季节售卖,每个系列都会有12个左右的款式,每个盒子上没有样式,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盲盒的单价并不算高,一般在39-69元之间,一个系列一般七八百到一两千。但盲盒的魔力就在于会不知不觉中把消费者的钱包掏空,这是因为商家牢牢地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

首先是许多消费者倾向于不确定消费,打开盲盒之前,没有人知道自己会抽中什么,这种不确定性能够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其次是物以稀为贵的消费理念,大量玩偶的重复和对隐藏款执着的渴望自然而然地发酵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再者就是成系列的持续更新,一系列的占有能带给人们许多心理安慰,盲盒以系列方式推出,便很容易让爱好收藏的人不屈不挠,致力于集齐大业。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盲盒的推出与消费和其他的消费品的消费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性区别,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从商家的角度来看,盲盒不过是市场选择和商业逻辑下的又一次实践,是对利润最大化的市场法则的遵循。单从市场运作的本质来看,商家逐利,消费者获取使用价值与心理满足无可指摘。

如果只是从盲盒中解解压,享受一下生活的小确幸,满足自己的消费心理,这对年轻人来说无非是一种无害的消费行为,毕竟,生活有时候需要一点仪式感和小惊喜。然而,在消费主义的风潮下,盲盒却成了一些人生活的全部乐趣所在,他们放纵自己,毫无约束,沉溺于拆盲盒带来的短暂愉悦感。

消费主义最大的特征就是追求象征价值与无限的欲望的满足。Z时代的年轻人成长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相比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他们更加注重其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相比于普通的工业产品,盲盒的价值更低,且没有任何收藏价值,所有溢价皆为泡沫。但当大家都开始了解和接触盲盒后,盲盒就具备了基本的社交价值,这种产品也就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只要大家都无法集齐全套盲盒玩具,社交属性中的虚荣部分就会一直保持,从而推动消费者不断消费。除了对象征价值的盲目追求,年轻人对于自己欲望的无限冲动也萌发了不理性消费。他们认为,拆到什么可以凸显自己的幸运程度,因为概率是随机的、不可控的,每个人都想成为被概率女神眷顾的幸运儿,而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不可控的概率之上,却让人慢慢地陷入一种“盲盒心态”。

其实,我们不能简单地断定盲盒之爱的性质,从而为其贴上个性或盲目崇拜的标签,因为盲盒之爱这一表征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思维、理念逻辑甚至是复杂的时代逻辑。“盲盒大玩家”有些人纯粹是觉得盲盒玩具可爱、好看,有些人则是因为拆盒子的过程因为未知而充满惊喜,抑或是通过拆盒获得某种心灵的满足与寄托。对于追寻快乐,满足自我,找到依托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目标与追求,但事情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对盲盒这个圈子保持清醒与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超过了正常的底限。盲盒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就是盈利,消费者的热爱与购买行为本身就是消费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买不买,买多少,选择权与决定权掌握在每个人手里,这种行为难以通过政策去引导,也难以通过市场去调节。我们年轻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陷入“盲盒心态”,随波逐流,沉溺于及时满足,娱乐至死。“盲盒大玩家”背后的年轻人要知道,一切爆品的背后,都是消费主义下商家深谙人性,迎合人性所作出的行为。如果不想被消费主义逻辑多套路,就得理解自己,甚至逆自己而行。

“开正门”有风险,百亿消费贷还需深思考

日前,湖北银保监局发表声明,为遏制“非法校园贷”,将按照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标准,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亿元至100亿元消费信贷,满足大学生正常消费信贷需求,“以正规金融供给驱逐非法校园贷毒瘤”。(920日《湖北日报》)

“开正门,斩黑手”,湖北省政府的初衷值得肯定,但这高达百亿的消费信贷是真的能遏制住校园贷的毒瘤,还是变相的贷款消费诱导?这个“正门”开得有风险。

在许多银行机构的金融业务中,为学生提供贷款是件风险极高的事,基于学生还款能力的现实评估,银行也缺乏相应的供贷动力。大部分大学生仍未实现经济“断奶”,学生贷的主要还款源依然来自家庭和家长。而校园贷则是瞄准了正规业务需要监护人签字认可的大学生心理漏洞,由此乘虚而入。从这个角度看,湖北省开放消费贷的方式就需要审慎观察——一方面,如果以降低资质审核标准的方式提供借贷,银行将面临还款的棘手难题;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家长背书,那么是否依然无法与放款标准极低的非法校园贷相抗衡,使驱逐非法校园贷的初衷打折?

相比起国家已兜底保障了的助学贷款,消费贷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值得商榷。

湖北银保监局称,此举是为了满足大学生“正常的消费信贷需求”。而作为尚未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要依靠贷款来满足的消费需求是否还在“正常”的范畴内呢?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在正确消费观下显然无需担忧日常支出;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需要贷款满足“正常消费需求”,那么还款能力也有待商讨,可以寻求更稳妥的长期借贷方式。事实上,在目前曝光的大多数校园贷案件中,也难寻觅仅仅为了满足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的贷款,归根结底,还是歪曲的消费观念催生了校园贷的毒瘤。

湖北银保监局所提出的“开正门”思路,不仅需要为银行做还贷风险的预警和评估,更要警惕在满足正常消费的初衷下,出现客观上刺激甚至诱导大学生贷款消费的问题。政府需要有能力、有预案地对这些风险进行必要的规避。无论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培养健全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端正思想,才是真正打开大学生消费的“正门”。

让“孤独消费”成为幸福消费

民政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超过7700万为独居成年人。还有一些调查显示,孤独人群中57.69%的人表示会为排解孤独产生消费;75%的孤独者每月至少会花1000元来排解孤独。(911日《中国青年报》)

单身成年人以及独居青年数量的众多,为单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人份”的生活需要的是相对应的“一人份”产品,无论是火锅还是KTV都有了迷你款,一个人的生活并不代表着要自己宅在家中,相反,孕育出了更多的市场商机,“孤独消费”被用来排解孤独,是独居青年为幸福买单的一种方式。

“孤独消费”是新时代下合理的消费方式,需要我们正确看待。想象一下,想吃火锅,却只有自己一个人,鼓起勇气去了火锅店,却被周围桌的热闹映衬出了自己的形单影只,此时内心不免有些凄凉,而一人份火锅贴心的提供了较私密的空间,让你即使是一个人却丝毫没有尴尬,并能够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这种“孤独消费”不仅满足了独居人士的需求,而且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值得我们称赞。

但是,要想在“孤独经济”中长久地占据一席之地,商家仅仅通过改变消费环境、缩减商品份额这样的“表面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消费者需求和产品品质上,努力为享受独居的人士带来幸福,为渴望摆脱单身的人群提供广阔的交友空间和丰富的交流方式,这样的“孤独消费”才是值得的,这样的“孤独经济”才是良性的;消费者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专注自身需求,不跟风不攀比,通过合理消费提升幸福,而不是在疯狂氪金中倍感孤独。

独自一人并不是让人尴尬的事情,享受独居生活同样也会带来幸福,“孤独消费”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相信随着“孤独经济”市场的更加完善,孤独消费也会趋向于更加合理,我们的幸福感也会得到提升。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为何愈演愈烈

近日,一个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她希望母亲给自己每月4500元生活费,但遭到了母亲的断然拒绝。她觉得自己很委屈,认为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根本不够花。

又到开学季,随着新生入学、老同学返校,一个消费高潮周而复始,席卷各地高校,成为家长们长吁短叹,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每学期生活费在1500-2000元之间,少部分学生在1000-1500元之间,个别学生在3000元以上。2018年全国校园市场总规模近万亿。

事实表明,在庞大的数据背后,弥漫着部分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雾霾。由于缺乏合理的消费规划,盲目追求个性化时尚,陷入各种套路贷、校园贷泥沼的大学生时有所见。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消费群体,独生子女占比较高,不少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强,更没有形成消费自律的习惯。所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或多或少都存在非理性消费的毛病。当商家通过网络广告、横幅、海报、传单等,对校园进行地毯式“轰炸”,拼命传递所谓引领消费潮流的信息时,他们一般很难控制住情绪化的消费冲动。如此一来,隔三差五,“母亲大人,前线告急”之类微信,就绝对不是虚拟的搞笑段子了。

非理性消费,对少数家境殷实的大学生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绝大多数工薪阶层而言,父母背负的经济压力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在消费上盲目跟风,一味攀比,可能往整个人生之旅投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日见其烈,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作为客体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采取各种制度化措施,逐步阻断商家对大学生发起的消费心理战,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身为主体的大学生,则应该摒弃享乐主义、“吃喝文化”等的影响,时刻念及父母挣钱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至于大学生家长,对开口每月就要四五千生活费的子女,不妨向报道中的那位母亲看齐,把孩子的奢侈念想毫不犹豫地给挡回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c84a7b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27.html

《2020高考作文素材: 消费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