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发布时间:2018-06-30 03:33: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杜甫《不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诗】: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李生指李白。匡山指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四川绵竹。此时李杜二人已有十五年未见面了。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翻译】:我很久没有见到李白了,他怀才不遇而佯装疯狂真是让人哀怜啊! 世俗的人都想找个借口杀掉他,只有我心里是真的喜爱他的才华。 他才思敏捷,数千首诗传唱世间,自身却漂泊在外,只有借酒浇愁。 现在年纪大了,头发都白了,还是回四川匡山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归隐吧 【赏析】: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本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阅读训练】: 1.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2.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3.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了一种并作赏析。(4分) 5.简要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6.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4分) 7.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二: (1)诗中描写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作出分析。(4) (2)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本诗在抒情方式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 3)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3分) 4)杜甫和李白有着深厚的友情,听到李白获释,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思想感情。(3分) (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2"佯狂""飘零 ?????й?杜甫 不见 诗词欣赏 ??????"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3.①对好友的挂念; 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4 示例①对比手法。(1分)颔联通过"世人""""皆欲杀""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3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②直抒胸臆。(2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2分)(意思对即可) 5.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结合具体词句得2 6.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但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诗人(2分)。"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1分)。"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1分)。 7. 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李白同样遭遇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 二: 1)诗中的李白是一个怀才不遇、纵酒销愁、飘零抑郁的诗人形象。(2分)"敏捷诗千首""怜才"一句说明了李白的才情。"佯狂""酒一杯"写出了李白内心有无限悲愤,外在的痛饮、狂放不羁不过是他内心痛苦的另样表现。"世人皆欲杀""飘零"写出了李白无人理解的孤寂和生活上的艰难。(2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深的同情和牵挂,希望李白能在晚年回到四川,过上安稳的日子。(2分)在抒情方式上最大的特点是直抒胸臆,质朴自然的语言,看似平常,却最能表达深厚真切的情感。(2分) (3) 示例:①对比手法。(1分)通过 "皆欲杀""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1分),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1分) ②对比手法。(1分)李白敏捷的诗才和飘零天涯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了杜甫对李白的哀怜。(1分) ③直抒胸臆。(1分)杜甫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直说"不见""""怜才",情真意切,质朴自然(1分),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1分) (4) ①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④希望好友相聚。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满分。) (5).要点:①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 的哀怜和同情。(2分)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b7176d4b7360b4c2f3f644a.html

《杜甫《不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