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讲)-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3)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20-04-23 20:54: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重难点“精讲”】

一、“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结构图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1.条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膨胀,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2)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苏联的政治军事力量不断壮大,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形成。

2.过程

(1)从二战后期开始,美苏等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原则,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

(2)随着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苏联采取一系列对抗措施,建立情报局,成立经互会,组建华约组织。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三、冷战的发展:美苏争霸中三阶段的较量

1.第一阶段的较量

(1)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

(2)重大事件:“和解”——1959年的赫氏访美与戴维营会谈;美国艾森豪威尔的两手政策。

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最具代表性的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2.第二阶段的较量

(1)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尼克松主义的外交方针和勃列日涅夫的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70年代外交政策的首位),也有对抗。苏联力争军事优势的积极进攻战略。

(2)重大事件:a.“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苏(缓和的高潮)和1975年欧安会的召开;b.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霸权政策的顶峰;美国提出武力遏苏的“卡特主义”和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美苏关系紧张。

3.第三阶段的较量

(1)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

(2)重大事件:a.“缓和”: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收缩力量,不干涉东欧和与西方缓和);b.1987年与里根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双方进入“第二次缓和”期。

4.冷战的结束

1991年12月21日,苏联完全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

四、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及其规律

1.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

(1)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1945~1947年)

①表现: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的原则,在惩治法西斯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划分美苏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处置战败国等措施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原因: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从根本上动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是唯一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2)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1947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

①表现:美、西欧通过“冷战”对苏、东欧实行遏制,如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分裂德国、扶持西德等。苏联、东欧实行反遏制,如成立共产党情报局、成立“华约”、扶持东德等。

②原因: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1)两大阵营瓦解(50~60年代)

①表现:资本主义阵营表现为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社会主义阵营表现为中苏关系的恶化。

②原因: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是因为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80年代末)

①表现:按照美苏攻守形势的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美攻苏守时期、苏攻美守时期、美攻苏守时期。

②原因:随着战后苏联军事、经济力量的壮大,对外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争霸世界。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不结盟运动分别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原因:根源于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直接加快了多极化趋势。

4.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要力量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

五、归纳美苏在争霸时期各自对中国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1)美国:因为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中国的发展壮大恐惧不安,采取孤立、反对中国的政策。

(2)苏联:因为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采取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1)美国:因为在争霸中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2)苏联:由于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对中国存在军事威胁,酿成边境武装冲突,苏中关系严重恶化。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1)美国:因为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

(2)苏联:因为开始全面收缩,同中国改善关系。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苏三个大国(特别是美苏两个大国),凭借各自的经济、军事实力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与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依据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重要国际会议做出的一系列影响战后世界秩序的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等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雅尔塔体系主要是讲美苏如何在欧洲、东亚划分势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美苏关系由战时合作演变为战后对抗。两极格局只是指美苏走向全面对抗后的国际格局。可以说,雅尔塔体系包括美苏合作和美苏对抗两个阶段,而两极格局则是指雅尔塔体系框架内美苏关系的第二阶段,即对抗阶段。

【素质拓展】

1、史料与史证(1)

史料主题: 两大阵营的形成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

史证 材料反映了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在地理上东欧靠近苏联,容易受其影响;苏联试图控制东欧,在东欧各国建立亲苏政府。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2、史料与史证(2)

史料主题: 20世纪70-90年代的美苏关系的变化

材料

【解题技巧指导】

影响类非选择题解题技法

(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①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

②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及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

③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回答。

④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2)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3)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①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②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技巧体验:1. 如图一、二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1945年的德国 图二 1948年的德国

(1)分别说明图一、二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2)概括指出图二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 原因:图一: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英、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 影响: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解析】

(2) 本题影响属于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造成德国分裂、加剧世界紧张、冷战加剧等角度概括。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冷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b6aed74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7.html

《专题04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讲)-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