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解析版)

发布时间:2020-01-17 13:27: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时的社会转型

一、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二、具体表现:

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政局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战国后期);宗法分封礼乐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

2)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私有)

3)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礼乐制崩溃 (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文化专制);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4)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5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三、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真题训练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

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2.(2019.4·浙江高考·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都有较为较为成熟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法血缘色彩,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得以创立并发展,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井田制”,使用耒耜生产,简单大规模

协作,并且日益走向瓦解,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D

【解析】材料铁器实物并非就是铁制农具,故A项错误;图中新疆地区出现铁器实物,但不能推断它与中原地区铁器实物的关系,故B项错误;图中铁器实物并没有广泛分布,可见冶铁技术还未普及,故C项错误;当时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因此图中黄河流域分布较其他地区更加广泛,可见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D项正确。

4.(2018·北京高考·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孟子强调仁政的思想,而甲骨文中的“王”指的是军事征伐,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与题目中的“仁”的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突出强调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的理念,故C项正确;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仁政无关,故D项错误。

5.(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只是提及《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它学派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故D项错误。

6.(2018.4·浙江高考·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该观点符合墨家思想主张。A项是儒家孟子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B项正确;C项是儒家孔子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D项属于道家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7.(2017·海南高考·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解析】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涉及继承问题,属于家族内部层面,而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礼器的使用,故A项错误;分封制度强调的是封邦建国,属于国家政治层面的制度,而材料只是涉及礼器的使用,属于社会礼仪规范层面,故B项错误;自商周以来,古代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诸侯使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享有的九鼎,诸侯的僭越破坏了礼乐制度对贵族日常行为礼仪的规范,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答案】D

8.(2017·北京高考·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可以研究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中“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可用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手工业、商业情况,故②③正确;通往通州的大运河是元代修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9.(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答案】B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五、模拟训练

1.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后天常常会出现阶层间的流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社会流动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

C.宗法制的破坏 D.百家争鸣的出现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封建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并未形成,故A项错误;西周统治阶层赖以存在的分封制瓦解,使得周王室衰微,诸侯叛乱,即阶层间的流动,故B项正确;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的等级制度,但宗法制主要解决贵族在财产、权力和地位方面的利益分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与阶层流动联系不大,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百家争鸣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阶层流动、诸侯争霸在思想上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乐制逐渐崩溃

【答案】D

【解析】战国时期服饰多元仅仅是种现象,服饰由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到多元化,背后显示的是宗法等级的崩溃,故A项错误;材料衣冠服饰的变化并不是等级政治走向消亡的反映,根据所学知识等级政治也没有走向消亡,故B项错误;材料与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是宗法礼乐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崩溃,故D项正确。

3.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的称呼来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一种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势力,故C项错误;人主尊号的变化和社会转型相适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4.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根源于(  )

A.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答案】B

【解析】春秋时期的采邑制发展到战国的郡县两级制,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管辖的加强,根源于生产力的提高(小农经济的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选择B项符合题意。诸侯争霸和分封制崩溃均是表象,郡县制的形成是法家思想推广的结果,但不是根源,排除ACD项。

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出现春秋战国农耕……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的现象,这主要得益于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故答案为B项。

6(2019·常州调研)王国斌在《转变的中国》中提出:国家在直接从农民征税方面越成功,政府在获得资源方面对豪强的依赖也越不重要。因为人们意识到: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出现的前提是(  )

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 B.国家减轻对豪强的依赖

C.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 D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社会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私

有制度,农民能够生存的依据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属于土地私有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D项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排除。

7.春秋时期,促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向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C.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D.奖励耕织政策的实行

【答案】 C

【解析】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发展了生产力,使小规模农业生产成为可能,推动了生产方式由集体耕作向家庭经营转变。

8.《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

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

【答案】C

【解析】案田而税说明按田亩的多少收税,实际上等于国家承认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故C项正确。

9.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答案】B

【解析】宗法制的传统没有被颠覆,与材料中分配给每个儿子不符,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有利于土地自由流转,与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相符,故B项正确;主要是农业而非工商业,与材料中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而非瓦解,故D项错误。

10(2019·苏州调研)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墨家思想,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方略,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D项正确。

1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流派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的永恒。强调以内心体验为中心,引导思想超越具体的有形的世界,直探神秘的终极世界。该思想流派应是(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答案】A 

【解析】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而治,故A项正确;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儒家主张”“等,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故BCD三项错误。

12.《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以民为本

C.以德治国 D.公正至上

【答案】D

【解析】材料主张以德、能、劳、功等为依据选贤举能,并结合举公义,辟私怨,可知体现的思想是公正至上,故D项正确。

与材料中经汉武之表彰罢黜相符,故C项正确。

13.下图漫画是《孔子镜子》,四面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

B.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合全球化潮流

C.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

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

【答案】C 

【解析】孔子在不同的范畴内有不同的形象,表明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有其借鉴价值,故C项正确。

14.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  )

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

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

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

【答案】D 

【解析】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

15.《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最能反映战国墨家兼爱的思想,儒家主张仁爱(爱有等差),强调等级差别,故A项错误,B项正确;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足寡言、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力,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6.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

A.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用仁政恢复人的善性 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思想家主张性本恶,而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故D项正确。

17(2019·江苏名校调研)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著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专制集权的巩固 B.封建经济的衰退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

【答案】C 

【解析】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强调封建伦理纲常,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使当时的服饰变得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故C项正确。

18(2019·泰州中学月考)《论语》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成为后世历代明君推崇的自我节制原则。下列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B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C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D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修身正己、自我节制的主张和要求。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的观点,没有反映修身正己的主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19(2019·宿迁中学月考)《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

(  )

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主张通过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材料主旨相符,故B项正确。

20.吕思勉先生说:(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彰罢黜,而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表彰儒学之后诸学皆绝 B.学识佳者皆成为官员

C.儒学由此得以发扬光大 D.百家争鸣从此时结束

【答案】C 

【解析】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这

21(2019·江苏名校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1787)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启蒙运动是工业化的前奏,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核心特征,并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7)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百家争鸣相比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8)

【答案】(1)核心特征:学术自由。

原因:政治、社会环境自由宽松;私学发展,讲学盛行;拥有一批有德、有才、有识并敢于表达自己不同观点的思想家;自由读书、著书之风盛行等。

(2)不同:近代色彩鲜明;凸显科学、理性;在多个国家开展;涉及领域众多。

影响:使人类步入科学和理性时代;对法国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美国独立和建国的精神武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核心特征;第二小问,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即政治上的变革、经济上的发展、文化上的繁荣等方面去分析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等信息分析不同所在;第二小问,根据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信息总结启蒙运动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b65253d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d.html

《1.春秋战国(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