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发布时间:2018-08-12 12:42: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定风波》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2、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3、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

一、导入: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这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风波》。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二、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一以及题记,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风波〉

四、首先要读准字音,有哪些字音和词义无法把握的,请同学们提出来

徐行:慢慢地走  芒鞋:草鞋  胜:胜过、超过(尽、完 刑人如恐不胜) 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遇雨的处所) 向来:方才、刚才

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怎么比马还要快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蓑衣,不是说雨具先去了吗?为什么这里还用“一蓑”呢?

“轻”和“蓑”有疑问?

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

五、请旁边的同学来点评,你同桌读得怎样?

声音洪亮,字音清晰,有感情,但在节奏处理上有些欠缺。那节奏应该如何处理呢?同桌交换意见,如何划分节奏,我请一些同学把最有把握的一、两句读给大家听听。(两位同学)用斜线把你认为需要停顿的地方划出来。

节奏是按照词义和语法结构来划分,避免产生歧义。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停顿时要注意一个小小的技巧:停而不断。

我来示范节奏的处理。

全班同学一起来。

六、节奏是作者心中的鼓点,要吟唱出最美的音乐还要把握好作者的情感。

作者用文字向我们倾诉,我们通过诵读来还原和再创造作者的情感,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词呢?苏轼这首词是在黄州写的,而在他被贬官之前是在浙江湖州当太守,相当于湖州的市委书记,那也是人上人啊,而且还是文坛领袖,如今却变成了阶下囚,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人生的痛苦莫过于失落的痛苦,被剥夺的痛苦,过去那些地位、荣誉,统统被剥夺掉了,在心里产生了强大的反差,所以这个时候他非常失意。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的袭击,他想:与其像女孩那样倚着窗沿,惆怅满腹地听雨打风声,不如……

有哪些句子描绘出苏轼当时的姿态、神态是怎样的呢?请划出来。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象,向同学们描述一下苏轼当时的形象?(迎着风雨,畅怀高歌,仰天长啸。心情的轻松,愉悦,是否含有“无官一身轻”的感觉在里边。“莫听”“何妨”“轻胜”要重读)

苏轼在吟唱着什么?哪些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谁怕,(重读,藐视困难,怕什么啊?)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任由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蓑: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心中所想)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四大皆空吗?悠然、闲适,外在任何东西都影响不了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七、请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来有感情地诵读〈定风波〉,这里,有个小小的请求,请同学们站起来。

八、自由诵读,开始背诵。揣想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会了感情之后,回到开头的问题:九、从苏词当中读到旷达豪迈的精神之美。“无情未必真丈夫”其实苏轼在更多词作中表现出来的还是婉约,请看〈江城子〉,这是一首悼亡词,苏轼追念谁呢?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带着这种情感来诵读全文?自由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十、苏轼借这首词来悼念他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六岁的王弗与比她大三岁的苏轼结婚,婚后两人恩爱,有道是恩爱夫妻不到头,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年,就因病永远地离开了苏轼。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故人之情,化作一梦,在不经意时,又袭上心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遗憾的是,死者长已矣,而生者不知又遭受了多少挫折,经历了多少风霜,于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只因“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一切仿佛还在从前。可是种种情怀,不及细说,早已泪满衣襟“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梦已逝远,只能惆怅而叹“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请听——

十一、诵读《江城子》跟《定风波》有明显的区别: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总而言之,诵读时要注意对作品风格加以仔细的体会,都是苏轼的作品,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首是豪放、洒脱、轻快,一首是婉约、沉郁、哀怨;在诵读的处理上(停顿、语速、重音、语气)就要作出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十二、这两首词都体现了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外出遇雨/梦中忆妻——所咏虽小意蕴甚深)对妻子的感情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执着,对仕途的宠辱得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

十三、布置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9a8d5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e.html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