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精神讲解词

发布时间:2012-04-25 23:20: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愿把青春献人民

王杰是一位解放军战士,在生死关头不顾一切扑向危险,为掩护他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王杰牺牲后,他的事迹传遍全国,他生前写的日记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他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人们心中的英雄。观众朋友们现在参观的就是有关英雄王杰生平事迹的展览——愿把青春献人民。

(王杰年谱)王杰,原名王遵明,乳名芳。194210月出生于金乡县华堌村(今金乡镇王杰村)19618月,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1965714,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执行民兵训练任务时,炸药发生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民兵和人武干部牺牲。王杰的一生,有十九年是在家乡金乡度过,四年在部队度过。他一生足迹所至,除家乡外,有部队所在地徐州、施工地连云港、沂蒙山区,抗洪救灾地天津静海,父母生活之地内蒙古阿荣旗,以及牺牲地邳州。王杰的一生是短暂的,他所踏足的地方也有限。但他的影响却是重要而深远的。

(第一单元少年时代) 这是少年时期的王杰。王杰出生于金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这是他的出生地。王杰的伯父无子,当地农村风俗讲究不灭长子。王杰八岁(虚岁)时,被过继给伯父。1958年,王杰的姐姐嫁到内蒙,全家,包括父母、弟弟、妹妹一起去了内蒙,王杰没去,留在金乡与伯父、伯母一起生活。这是王杰父母在内蒙生活过的村庄和住过的房屋,196556月间,王杰去内蒙探亲时,也曾在这里住过。

据乡亲们回忆,小时候的王杰为人实诚、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在邻居家失火时,他帮着灭火;在家乡遭遇洪水时,他帮着运送乡亲、运送财物;生产队没有记工员,他当起了临时记工员,认真办事。

据教过他的老师回忆,在学校时,王杰为人低调,不善交谈,对人非常实在,学习非常刻苦。王杰特别喜欢听故事,每天吃过晚饭王杰等同学在校园的槐树下或寝室里围着教历史的刘守庚老师,听他讲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志愿军在朝鲜抗击美军的故事。尤其听黄继光如何堵枪眼、邱少云在大火中坚守纪律、罗盛教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冰窟窿里救朝鲜儿童等英雄的故事时王杰都听得非常专注,总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心里充满了对志愿军的向往。

王杰在金乡第一完小上学时,当时每个年级五个班,王杰在五年级2班,班里有50名学生。孩子们吃住在校,每周回去一次,值日生负责抬馍箱汤桶。50名学生的饮食可不轻,王杰经常主动当起值日生,为大家送饭。王杰还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学生。1954年秋,王杰和同学辛庆文捡到一个装着26斤粮票、30元钱的信封,王杰说:咱交给学校让老师找失主,万一失主找不到这些东西,他们会挨饿的。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学校和县里的表扬。

1961年,王杰初中毕业。714 日,他写下了自己的志愿:“人一生,能服从祖国的需要为最快乐。服兵役为第一志愿。升学或参加农业生产为第二志愿。”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这是金乡县一中欢送高初中同学入伍合影留念。(后二排左起第四人为王杰)。

(介绍王杰在金乡一中读书时的学生证、校徽及初中毕业证等文物)

(第二单元 在部队的大熔炉里)

19618月,王杰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人民军队是一个大熔炉,是一个锻炼人的大学校,王杰在日记中写到,“我要把自己当做一块煤,投在斗争生活的洪炉里烧炼,使它发出时代的光和热。”他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在部队,他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在长途行军中,他主动关心新战友,帮助新同志扛枪、背背包;在抗洪救灾中,哪里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在施工中,哪里有重活,他就奔向哪里。入伍以后,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连里的干部战士这样评价王杰: “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杰。”

这是“王杰生前所在连队”,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2年所题。

这是王杰与战友们的合影,也是他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照片。

王杰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战士,与所在部队的教育紧密相关。为保持优良的革命传统,中国人民解放军非常注重战士们的政治学习,不断用优秀的作品培养战士们的高尚情操。经常组织战士们观看电影、话剧和戏剧。在王杰的日记中,就记载了许多他看过的优秀作品及感想,其中有《抗美援朝》、《南京路上好八连》、《雷锋》、《上甘岭》、《野火春风斗古城》、《白毛女》、《英雄儿女》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这是王杰的战友在1965年他牺牲后对他的生前事迹的回忆,来自1966年第一期的《解放军画报》。

这是王杰事迹组图,其中许多是名家作品,如:董希文是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古元是延安时期就闻名的版画家;崔开玺、胡焕文是著名军旅画家;董辰生是“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19部连环画的作者;洪炉创作了大量宣传画和人物组画,除王杰外,还有《张思德》、《焦裕禄》、《张志新》等。

王杰的事迹,总结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在对待他人上,以雷锋为榜样,处处为别人着想,乐于助人,乐于做好事。在施工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时刻冲在前面;在生活作风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王杰搜集的部分牙膏皮。王杰平时见到牙膏皮都要拣回来,积少成多,交给废品收购站。新战士以他为榜样,也注意将牙膏皮拣回来交给班长,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王杰还乐于学习,也善于学习。他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也在其他书本和影视作品中学习、思考,从而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王杰请韩义俊代购毛泽东选集的汇款单。196310月,王杰委托同乡韩义俊购买《毛泽东选集》,送给战友阅读,收到书后,将购书款邮寄给了韩义俊。王杰牺牲后,在邮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韩义俊从众多的汇款单据中找到了当年王杰的汇款单,为英雄保留了一份珍贵的遗物。)在业务上,他刻苦钻研,是技术能手,还经常思索进行创造发明。王杰制作的信号雷。他制作的信号雷就是从《人民工兵》上学会的。王杰自制的量角仪。王杰制作的增加地雷绊线控制环。特别突出的是,在军事训练中,他总是从实战出发,要求自己和战士们把平时当作战时。埋雷时,他要求大家在坚硬的坦克训练场地上练习,进行爆破训练时,他首先考虑的也是实战效果。训练民兵时,也不例外。

介绍王杰生前用过的部分型号地雷,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用过的部分型号地雷,指出这些地雷都是王杰生前所在部队装甲二师提供的。

(第三单元 生死关头 奋不顾身)196572,王杰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执行民兵训练任务,714日上午,王杰组织民兵进行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训练。王杰在训练中认真讲解,细心操作。约730分,突然拉火管发生意外,炸药瞬间就要爆炸,把炸药挖出扔掉已来不及,叫民兵闪开也来不及。有丰富爆破经验的王杰,此时只要身体向后一仰,就可以脱离危险。但在这万分危急关头,王杰猛然扑向炸点,用身体盖住了炸药包。随着一声巨响,王杰倒在了血泊之中,以23岁的年轻生命保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

这是王杰用生命保护的十二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们当中有一人受重伤,一条腿被截肢,七人受不同程度的轻伤,治疗后很快就出院了。

王杰牺牲后,组织了王杰事迹调查组。这是196585调查组在王杰牺牲现场按民兵原来的位置进行模拟调查,当时民兵就是按这样的位置进行训练的。

这是民兵和王杰的战友回忆他牺牲时的情况。济南军区装甲兵关于王杰牺牲的调查报告调查了当时的情形:炸药响后,王杰当场牺牲,面向上躺在地上,头部距炸点2·1,脚部距炸点3·7,王杰左手腕以上约15公分处,右手腕以上约6—8公分处,坐右手都未找到,左腿膝盖以下30公分膝盖以上10-14公分(除后边一条皮肉连着)全被炸断。王杰右胸炸烂1012公分面积。

这是王杰的战友辛庆文保留了45年的王杰的血衣布。辛庆文是爆炸后第一时间跑到现场的王杰的战友之一,他将从王杰军裤上撕下的布片夹在笔记本里,放在家里的一个大木箱的底层,很多年都没有动它,直到金乡羊山景区筹办王杰纪念馆,他的战友韩义祥与他联系寻找王杰资料时,才翻找出来,成为一件珍贵的王杰遗物。

在处理王杰的后事时,邳县张楼的民兵和家属,以及当地群众向部队请求将王杰安葬在他的牺牲地,这是邳县人民在王杰墓前吊唁

(王杰牺牲后,全家于内蒙古阿荣旗合影)失去了心爱的儿子,王杰父亲王儒堂的悲痛可想而知。但他抑制悲痛,深明大义。1965729写信给王杰生前所在部队,说:“王杰虽然牺牲了,我认为是光荣的,应该这样做,这是党和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结果,我一定把悲哀化为力量,更好的工作,不给党和国家找麻烦,不用政府照顾我。”

王杰牺牲后,坦克二师最初是作为事故上报的。后来,王杰是怎样成为英雄,他的英雄事迹是怎样发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位关键人物,他在了解了王杰的事迹和日记后,认为王杰的行为是英雄行为,并及时向军区报告,这就是时任济南军区青年部副部长的崔毅,请看他对这个事情的回忆。

为确实认证王杰的英雄事迹,曾组织了王杰事迹调查组,对他平时的表现和牺牲的情况进行了详实的调查,还组织了爆破实验,认定了王杰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这是王杰事迹调查组进行爆炸实验时的实施人季家祥的回忆。

从最初的事故上报,到确定在全军区宣传王杰的英雄事迹,济南军区做了大量调查、取证、实验工作,以确保英雄的事迹准确无误。王杰的事迹和日记最初在济南军区《前卫报》登出,很快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进行了报道,一场学习王杰的活动在全国展开。这是陈学源、吴云龙、傅庆徐等十一位王杰生前的战友回忆坦克二师学习王杰活动开展情况。

在本单元中,辛庆文保存的王杰血衣布、济南军区装甲兵的报告、王杰牺牲调查报告等文物,王杰事迹调查组的照片,王杰战友回忆王杰牺牲时的情况以及崔毅、季家祥及陈学源、傅庆徐等十一人的回忆都是在展览中首次公布。

(第四单元 英雄的名字传遍中华)

王杰牺牲后,根据他生前愿望,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济南军区前卫报最先对王杰的事迹展开宣传,196510910日,前卫报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王杰的事迹和日记。 103031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刊登和广播了王杰日记摘抄。11月上旬,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连续发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5篇社论。新华社记者、解放军报记者联合撰写的通讯“革命青春的赞歌——记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据统计,仅1965年第四季度,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日报等各大报刊发表的王杰相关报道就多达约1300篇幅。这是当时的报道。这是济南军区关于开展向王杰学习活动的部分文件。

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陆定一等为王杰题词。周恩来的题词是:“座座青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录王杰诗)”实际上,这是经过改动过的,王杰原诗的第一句是:“沂蒙高山耸入云”。这首诗是19642月,王杰在沂蒙山区施工时写的。发表时,考虑到国防施工地点的保密性,将“沂蒙高山”改为“座座高山”。

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向王杰学习。1127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代表国防部向“王杰班”授旗。这是命名大会、第一代“王杰班”战士合影、“王杰班”的锦旗(复制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向王杰学习。一个波澜壮阔的学习王杰精神的热潮在全国展开。王杰,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这是全国各界学习王杰的情形,王杰生前所在连队每天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其中既有普通百姓写来的,也有一些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集体,如:“董存瑞班”、“黄继光班”、“杨根思连”等给“王杰班”的信。王杰的名言被当时的人们传颂、学习。许多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王杰牺牲地和墓地。这是1967年清明节,宿迁职业学校学生被王杰事迹感动,到王杰墓前瞻仰时的留影。

王杰坚持记日记。在整理王杰的遗物时,战友们发现了王杰生前写下的日记本。这些日记记录了他生活和思想的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日记中有他日常生活、训练的记载,有他学习的心得和感悟,有他对自身的检查和反省,有战友之间的激励和帮助。王杰的日记发表后,在全国激起了强烈的反响。王杰日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这是《王杰日记》中文、英文、日文、法文版本,及朝鲜文、蒙古文版本。

这是王杰日记配图,这里展示了王杰日记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有他的第一篇日记,也就是他写在笔记本上的初中毕业后的志愿,也有他的最后一篇日记,还有从未发表的日记。这些图选自有关王杰的连环画、宣传画和当时的报刊杂志。著名诗人贺敬之读了王杰日记后,心潮澎湃,写下了《回答今日的世界——读王杰日记》。著名剧作家曹禺也说,他那沸腾的革命感情,坚定质朴的语言,纯洁无私的思想,使我激动,使我感奋。我放不下它,读到深夜,不能入睡”。

(第五单元 家乡人民的怀念)

王杰是从金乡走出去的好青年,他牺牲后,乡亲们无不悲伤惋惜。他又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和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家喻户晓,成为乡亲们教育后代的宝贵财富。1968年,家乡人民为纪念王杰,将其故里华堌村更名为“王杰村”,并在村东建王杰烈士纪念馆每年王杰的忌日和清明节,县里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来纪念馆瞻仰、学习。全县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经常组织来馆里学习王杰精神。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到纪念馆缅怀王杰。

这是王杰牺牲后,金乡开展学习王杰活动的照片。这是王杰的养母一边纺棉花,一边向部队战士讲述王杰小时候的事情。

王杰牺牲四十五年来,金乡人民开展学习王杰的活动,一直延续。正如一位金乡的老师在纪念王杰牺牲四十周年的诗作中写到的那样,“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四十年的风雨兼程,您的音容笑貌犹在,您那瞬间的壮烈永恒。”这是1985年,金乡举行纪念王杰牺牲二十周年大会这是金乡的孩子们在王杰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是2010714,为纪念王杰牺牲45周年,金乡县举行主题为“弘扬王杰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的座谈会。

(文物介绍) 这是一组从1965年到2001年金乡开展学习王杰活动的文件。这19894月,共青团金乡县委、金乡县总工会、金乡县妇联、金乡县科协发出的学习王杰倡议书。这是曾经悬挂在金乡的政府办公室的王杰“三不伸手”格言,时刻提醒工作人员要像王杰那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20097月,金乡又投资两千八百余万元,在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兴建占地69亩,主题建筑3000平方米的王杰纪念馆。让子孙后代都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

(王杰和他的未婚妻)王杰家非常关心他的婚事。王杰和未婚妻赵英玲是中学同学,也是双方父母早已确定的王杰在部队期间,两人书信往来,互赠诗词,情投意合。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王杰家里多次来信,说母亲患病需要照顾,弟、妹尚年幼,催他回家结婚,好照顾家里。赵英玲也希望早日完婚。王杰一时有些犹豫,但后来还是认为在青春时期,应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多贡献一点力量,不要只为个人着想。这是他在日记中记载的关于婚姻问题的想法。

王杰给未婚妻和家里写了信,让他们努力克服暂时的困难,支持自己的工作。196411月,赵英玲从家乡来到山区看望正在施工的王杰。196556月间,王杰去内蒙阿荣旗探亲,与赵英玲团聚了一段时间。7月,王杰牺牲,终未能和心爱的人成婚。后来,赵英玲也去了内蒙生活200511月,赵英玲来到阿荣旗,将她珍藏了四十年的王杰送给她的礼物赠送给阿荣旗王杰纪念馆,并献上23朵玫瑰

(第六单元)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行

王杰以青春和生命实践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四十多年来,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在家乡金乡、在所在部队驻地徐州、在牺牲地邳州、在第二故乡阿荣旗,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王杰,学习他的精神。这是位于徐州王杰生前所在部队的王杰烈士事迹陈列馆。这是徐州的王杰中学。这是王杰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和领导在徐州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共同缅怀英雄的照片。

以王杰的名字命名的“王杰班”,一代一代地将王杰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新兵一入伍,就唱着《王杰的枪我们扛》,将学习王杰融入日常的生活、训练中,成为一个取得众多荣誉的优秀集体。这是王杰班的历任班长。

四十多年来,王杰一直活在被救的民兵和张楼人民心中。位于邳州的王杰烈士陵园和王杰墓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他们精心地守护着,为来自各地的人们讲述王杰的故事。图为当年的民兵班长李彦清。王杰牺牲后,他决心以自己的行动延续王杰的精神,他带领的“王杰民兵班”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全省民兵先进集体。19735月,因掩护进行实爆演练的女民兵受伤,两个眼球被摘除。多年来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学习、写作,宣传王杰的事迹

2009年,王杰被评为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这是有关报道。

王杰用自己生命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革命传统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典范。王杰牺牲后,《人民日报》于1965118发表社论《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学习王杰同志一心为革命的崇高精神》,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此,“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就成为了王杰精神的高度概括。这是当年的《人民日报》社论。1969年,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后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两不怕”精神作了题词和讲话,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将它们镌刻在军营王杰广场上,时刻激励着广大官兵学习王杰、争做英雄。

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鼓舞下,在王杰的家乡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平时品德优秀,助人为乐,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为抢救他人、为工作和事业、为祖国的利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张先军、刘丙军、刘联合、李目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和王杰一样,永远活在金乡人民的心中。

“愿把青春献人民”,王杰用生命实践了他的誓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王杰的事迹和他弘扬的“两不怕”精神对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激发整个民族的建设热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王杰为共和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共和国的历史将永远铭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9819648852458fb770b565e.html

《王杰精神讲解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