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末课文复习 阅读理解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11 11:34: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一上语文期末复习

一《跨越百年的美丽》

1.本文既运用了正面描写又采用了侧面烘托。同时运用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深化了主题。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的信念与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被世人牢牢铭记,才会“跨越百年”,直至永恒.

2.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美丽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1)题中“百年”实指1998年是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2)“百年”又是虚指意为居里夫人的美是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是永恒的,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3.课文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首段运用具体数字,交待人物、事件以及写作的原因(内容);(2)点明题目跨越百年(结构);(3)引出下文100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国科学院奖台的历史性场景(结构)

二.《边城》

1. 课文节选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 边城描绘了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作者深情的歌咏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的美丽,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和人物的善良心地。边城: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偏远封闭。

2.人物形象

爷爷:善良慈祥,以诚待人,坚强达观

翠翠:真淳朴、善良乖巧,健康美丽

3.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营造氛围(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湘西风情) ②衬托人物形象 使得自然美与人性美相照应

③ 烘托故事的气氛 ④烘托人物得心理活动,使得自然景物的描写成为人物情绪的延伸和扩散 ⑤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合欢树》

1.作者史铁生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写出作者对已故母亲饱含深情的缅怀,使读者感受到一个全心照料,支持残疾儿子的母亲的坚忍意志毫不张扬的爱

2. 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而用《合欢树》为题?

①合欢树是母亲的化身,母爱的象征,象征着母亲的芳泽恩德造福于子女(象征母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眷眷之情)

②合欢树是由母亲一手栽种,呵护,培养的,是作者的个人命运的写照(象征)。(也象征子对母亲深深思念,拳拳之心)

③合欢树也是作者与他母亲情义的见证者,隐喻了合家欢愉。

因此以合欢树为题,更能表达母子之间至深的情义,也更能表现作者在有所成就后,真正理解母亲的爱,却又无以为报的悲痛和内疚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这样写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用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母爱是普遍的 ②母爱又是独特的。起到 含而不露,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

(①表现生命的轮回,每个孩子都拥有母亲和合欢树般的故事---即母爱是普遍的,又是独特的。②作者把母子合欢的期望寄托在小孩身上。希望自己还是孩子,可以看合欢树和亲近母爱.③又将悼念亡母之情化为对所有生命的关注,寄托心中的纪念,物是人非了,母爱却恒在)。

四.《最后的常春藤叶》

1.请写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及其一篇代表作品:

莫泊桑 《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契诃夫 《套中人》《变色龙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

2.欧·亨利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欧·亨利的作品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3.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中享有盛名。他一般先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些铺垫,埋下伏笔,但对最重要的事实却一直保守秘密;结尾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向读者揭示整个故事的真实过程、人物性格、行为和品质以及作品的全部意义,使读者在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的合情合理,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

4.这篇小说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 相濡以沫 的友情,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 、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的画家形象,歌颂了以贝尔曼为代表的普通人的高尚。

5.从全文看,贝尔曼是作者所要竭力赞美、讴歌的人物,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在刻画该主人公时,作者运用了先 的对比手法,在对比中揭示了贝尔曼(人物)平凡普通的外观下所深藏的热爱他人 富于同情心 自我牺牲 精神的美好心灵。

6.在小说结构上,作者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具体表现在哪两方面?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①欧·亨利式的结尾。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竟是贝尔曼画上去的这一最重要的事实,到小说结尾才作了交代,使读者在发出意料之外的惊叹之余,又不得不承认故事发展得合情合理。作者在前文已作了必要的铺垫,设下了伏笔。如贝尔曼尽管脾气暴躁,缺乏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等

②“情节空白”的运用。文章虚化了贝尔曼绘制常春藤叶的情节,对于风雨之夜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的情形,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而理想化,升华了贝尔曼形象,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

8.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具体表现在 用幽默、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幽默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以启迪---含泪的笑

9.小说的情节为

十一月 琼珊病倒 第二天早晨 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一天早晨 琼珊病危 第三天天刚亮 琼珊病情好转,贝尔曼进医院

这天夜里 贝尔曼画叶 第四天 琼珊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五《邂逅霍金》

1.在剑桥访学期间,他在散步时与霍金匆匆见上一面,这一见面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印象最深的不仅是霍金“独特的形象”,还有周围的人面对霍金时的那份“平静、剑桥大学那种看似冷淡却隐藏着大爱的人文 环境。作者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现实,要告诉人们的是,天才的成长除了科技因素以外, 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2.全文不仅对霍金克服病痛攀登科学最高峰 的毅力精神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还对培育、涵养了霍金的 人文环境 给以高度赞美。

3.本文脉络

首先从《时间简史》一书写起,意在突出霍金的杰出成就,表达自己对霍金的深深敬意

然后写作者在剑河边第一次见到霍金时第一层震撼——霍金的身躯是如此的弱小和残疾,霍金的行动如此的不便,霍金的语言如此的艰难,而霍金所取得的成就却是如此的巨大

再写作者内心的第二层震动: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他,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最后,作者抒发了自己对霍金现象的感慨和对科学事业的祝愿。由培养霍金的土壤,联想到中国的现实,告诉人们,天才的成长除了科技因素以外,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希望中国也能有这样的人文环境,希望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

六《一碗阳春面》

1.《一碗阳春面)是日本(国家)作家栗良平写的作品,文题具有写实和写虚双重含义,写实是指“一碗阳春面”构成全文线索;写虚是指这“一碗阳春面”在全文中有象征意义,具有团结、不屈、向上、奋争等多种美好含义。

2.本文通过塑造主要人物母子三人和主要情节四次吃阳春面揭示出团结奋斗者必能成功的生活哲理。小说描写了母子三人在遭遇厄运后积极勇敢地直面生活,顽强奋斗渡过难关的经历,表现了母子三人亲密无间,自强不息的精神(刻画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_相互关怀鼓励的美德。

3.为什么说二号桌是幸福的桌子?

①母子三人大年夜在这二号桌上吃“一碗阳春面”,因而这二号桌有团结、顽强、奋斗、向上的象征意义②二号桌也代表了老板夫妇对母子三人的祝福,希望他们一家生活好起来。③也是人与人之间温情的象征。

4.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①阳春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一碗阳春面折射出母子三人在逆境中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③一碗阳春面又寄托了作者对新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5.赏析“……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的表达效果

运用语言描写,句中用省略号表示那女人说话时断断续续,支支吾吾,“一碗”放在后面,表明难以启齿,这些显出女人的难为情,不好意思。

6.文中写老板夫妇听母子三人的对话,有两次流泪的描写,这两次哭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次,表达的是老板夫妇对母子三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亦被他们齐心协力感动,洒的是悲伤之泪、感动之泪;第二次是老板夫妇为母子三人摆脱了厄运而由衷的高兴,洒的是欢乐之泪。

7.分析文章结尾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表示故事已告一段落,以白雪、明净的窗子营造了温馨祥和的氛围,预示美好光明的未来,烘托了团结奋斗必能成功的主题;以此收束全文,引人思考:这美好的未来不仅是母子三人间的。

七《香菱学诗》

本文节选自曹雪芹(人名)写的《红楼梦》作者霑,雪芹四十回高鹗所续

1、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叙述香菱因仰慕大观园的众姐妹结成海棠社作诗、吟诗的雅事,拜黛玉为师 苦心学诗终有所成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执著、不服命运安排以诗作抒发自我的聪敏伶俐、勤勉好学 的女性形象。

2、小说在塑造香菱这一人物形象上,既正面描写了她苦志学诗时的苦学、痴学,又通过侧面 描写宝钗、宝玉对她的评价,烘托出她学诗的执著和苦心,揭示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群英会蒋干中计

1.本文节选自元末明初(朝代)的作者 罗贯中(人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作品名),作者号湖海散人。本书语言特点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章回体小说开山之作,历史小说。

2.周瑜的形象:足智多谋、豪放自信、洒脱干练。

3.蒋干的形象平庸无能、急功近利 自作聪明(的政客)

4.曹操的形象老谋深算,急躁多疑、刚愎自用、机智老练、狡诈、权变

5.概括小说的情节:

1-2毁书斩使、初战告捷 3偷窥曹寨、欲除蔡张。 4蒋干来访,周瑜定计。

5先发制人,封蒋之口。 6大会群英,使蒋慑服。 7入帐共寝,诱蒋入套。

8蒋干中计,窃书不疑。 9曹操中计,错斩蔡张。 10反间成功,周瑜大喜。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文学常识填空: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水浒》为其代表作。这是一部我国古代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书中塑造了“及时雨”宋江、“智多星”_吴用、“行者”_武松、“花和尚_”鲁智深、“豹子头”林冲、“_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叙述了“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_”“大闹野猪林”等许多生动的故事,广为流传。

2.小说的主题本文叙写了林冲从逆来顺受到报仇雪恨的经过,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3.林冲的形象: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嫉恶如仇、扶危济困善良。

4.概括小说情节---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与结局:沧州遇旧-----买刀寻敌——接管草料场——雪夜报仇(荒庙借宿---真相大白---奋起杀敌)

5.风雪的作用雪构成了情节,推动了故事,渲染了环境,营造了气氛,有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没有雪就没有一环扣一环的故事,没有雪也就没有林冲的用武之地,没有雪也就烘托不了林冲的怒火

种树郭橐驼传

1、郭橐驼种树之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本文把种树和治民进行类比,借传立说)

2、本文含蓄委婉地阐述了顺民之性以养民 的道理。揭露并讽剌了 统治者的繁政扰民,提出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3.课文通过记叙郭橐驼的种树之道,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根本法则,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地说明了为官者对待人民应该仁爱,要顺乎民性,采取休养生息的方针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繁政扰民,提出居官为民要“顺天致性”的主张

十一《病梅馆记》

1、文章主旨:本文是一篇 托物言志 (写作手法)的文章,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的 摧残 ,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 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 的罪行,表达了要求 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这与他所写的诗《己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字面意

言外意(比喻意)

字面意

言外意(比喻意)

人才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病梅

遭受摧残、打压的人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斫.删.锄.夭.病.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摧残梅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鬻梅者

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疗梅的措施:购.泣.疗.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

拯救人才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社会(1):绳.斫.养.删.锄.夭.病.遏---摧残扭曲 梅--人才

作者(2.3):购.泣.疗.贮.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哀痛疗救 梅--人才

十二《促织》

1、文章主旨促织是整篇小说的聚焦点,也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线索。本文故事情节由征虫、觅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环节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情节曲折离奇,语言准确凝练。形象而深刻的表明封建官僚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不平之感。结尾“异史氏曰”一段是作者对故事所作的评论。 这段评论主要有三点:第一,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寄讽谏之旨; 第二,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以酬长厚者”,反映了 善恶有报 的思想,寄予了对百姓的同情之心;第三,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的说法,形象而深刻地表明 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抒发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 愤懑不平 之感,抨击意。

2、本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文中有两个情节是虚幻的,它们是求神问卜而得佳虫 儿子身化促织而轻捷善斗

3.文中为什么要运用这两个神鬼怪异的情节?

这两个神鬼怪异的情节,将人间悲剧幻化成喜剧的形式,不但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相反蕴含着更为深沉的悲哀,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谴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d6e2b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9f.html

《高一上期末课文复习 阅读理解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