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迪

发布时间:2019-08-17 09:13: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迪
作者:郭绍影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2年第12

         要: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表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克服了以往对人性理解的片面性。人性是历史的、客观的、唯物的,考察人性及其本质应当回归社会的关系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观点去分析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人的自由自觉性;人性论;人的可塑性

        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他在劳动的基

        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确立了解决人性、人的本质这个问题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人,因而使其人性学说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具有一种属性: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点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摆脱动物性,即自然属性,人来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其次,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存在物,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当人从动物界分离和提升出来时,人也以社会存在物存在着。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存在,自然要以社会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对象,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运行的规律都会对他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第三,人具有精神属性。人的意识性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和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的意识既从实践中来,又指导着人的生活实践,它对社会生活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它最能体现万物所没有的灵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现实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合三为一的整体,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了人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对人的属性关系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理论,从而使马克思关于人性理论的认识更深入和更有创新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要认识人的本质,必须从社会关系的一切方面来考察人。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着社会历史,同时也就改变着自己。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作为人类历史的前提、产物和结果的人的本质也必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永恒不变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7f721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a.html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