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鉴赏

发布时间:2020-03-20 14:29: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至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他心胸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勇于进言的人品征服世人,而且他旷达闲适的词风,高超娴熟的文学创作技巧,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厚重的印记,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苏轼《定风波》词为载体,以该词情随境生、移情入境的意境交融方式为侧重点,在赏析该词独特精妙的叙志方式的同时,也进一步感受苏轼本人令人称道的为人处世心态。

关键词:苏轼 定风波 情景交融 闲适旷达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为苏东坡词之代表作,它不仅是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自我叙志之词。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东坡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触景生情,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十分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慌、笑对风雨、“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态度,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定风波》也正是以其闲适从容的文风,乐观豁达人生态度历来被人们所品味和赞扬。

那么,为什么这首词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他又凭什么能够感动千千万万人,除了有作者真挚旷达的情感以外,与苏轼高超的艺术手法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那个君主专制的时代,有着千千万万官场失意的文人,他们或许有着与苏轼同样的愁苦与郁闷,也有着与苏子一样的大彻大悟,但唯有苏东坡能够以其神来之笔,将内心之感受叙述得酣畅淋漓而又朴实无华,也让后来众多文人的官场失意归隐之作黯然失色。

作者写词之前先是交代了即兴起词的梗概:在一群人匆忙的赶路途中,遇到了大雨,而作者却不与其他人一样争先赶路,躲雨。却是利用这上天的赐予的雨水来涤荡自己的心灵,向大自然表露自己的心声。待到雨过初晴,作者的自信更是自然流露,这也为全词奠定了一个较好事件背景和感情基调,为正词的写作做好了铺垫。

先看上片前两句: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光这莫听两个字便见了作者的真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表明了风雨之势呈猛烈之态,风雨交加,众人纷纷躲雨(小序中已经描写),是客观存在,那么在此时此地弹出莫听二字,就体现出作者认为外物不足挂齿,风雨不足畏的坦荡胸怀。紧接着,作者再一句何妨吟啸且徐行,这算是对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一个颇有韵味儿的反问: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何妨二字透出的淡定和大气,写出作者自我敢于挑战自我,挑战自然风雨的非凡气度。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竹杖芒鞋”透露出词人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谁怕”一句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苏公披蓑烟雨行吟图。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早已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隐隐之中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历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妙句来。若非深察人世无常,历经社会坎坷,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得失无意的。

纵观全词,词中描写的风景并无特别突出的特点,即作者在意象的选取上随其自然,并没有半点刻意的雕琢,而是随景随事,自己亦以其坦然之心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但同时,作者的自我感情与所描写之景观,旁人之事又浑然天成,融合得十分贴切,丝毫不给人以“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觉,并没有将自我感情强行嫁接在这春风春雨之中,情景交融手法的在该词中得到了极好地运用,总结起来,该词在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写景,景中寓情:全词所述之事、所抒之情,均被词人巧妙的置于“风雨”这一环境之中来展开。风是什么样的风?“料峭春风”,“微冷”的春风。雨是什么样的雨?春风轻拂,略带凉意的沙沙小雨,是“烟雨”。也正是这种微风、细雨,才决定了虽无雨具,也不觉得狼狈。其实,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来看,初春的风雨应该还是很冷的,更不宜在初春的风雨中没有雨具行走。而词人在这里所要表达的知识一种体验,一种感觉。这里有个比较,此人在序中有言: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何”余独不觉“呢?东坡正式在这风雨中,接着风雨来冲刷心中的块垒。这类似乎在表达,政治上的大风大雨都挺过来了,这自然界中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还有”山头斜照“在前方相迎呢。要说此时东坡的心态与刚贬谪时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叹,多了一份缓和、宁静。

二、抒情,冲淡平和:一切景语皆情语。所写之景,所状之物,均为所发之情服务。同时,词人有事通过虚词和动词的巧用来完成的。“莫听“两字将那些风风雨雨抛在一边,“何妨”“徐行”二词似在劝别人,实际是在劝自己:这样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呢?它不但不值得逃避,反而应该让人好好地享受一下。如果不是经历了大风大雨,焉能如此?“谁怕?”一词掷地有声;“微冷”则准确传达出词人此时的感受:带着一种欣赏去感受冷风。最后,全篇的情感都归结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上面。这一句是众口流传的佳句,以“晴”谐音“情”,巧妙地将自然之景和词人心中之情结合起来,了无痕迹,而“无”字在一句之内被反复使用,不仅仅音韵铿锵,更是将词人那种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冲淡平和之情充分地表露出来,虚词和动词的巧妙使用,有效地传达出此人心间的平静和冲淡。
读罢全词,我们头脑中可以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颇显老的中年人,在料峭的春风和微冷的细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时而低吟,时而高唱,从容而坚定地走在泥泞的沙湖道中,他表情淡然,,因为在他心目中,这世上原本就没有风雨。如果有,那么也是他能从容面对,视之为可以欣赏的风景。这幅画面清新、唯美,这又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一幅简单的画。当你把他当成一首词来看,在感叹和佩服于作者的豁达情怀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勾勒出一幅美丽、清新的春景;当你将它转化成一副画面时,你又能从这画中读出太多太多,想象太多太多,而不是把它仅仅当成一幅景色美丽的画。这正是苏轼所独有的品质,这位热爱大自然的词人,他是真正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心交给了自然,而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将自然之景与自我志向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原因。

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总之,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坎坷,仕途多舛。可面对人生的挫折,诗人坦然处之,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山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任其自然。究其根源在于苏轼兼容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把他们内化到人生实践中去。在人生得意时,以儒家的积极用世来处理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人生失意时,便用道家的无为超脱和佛家的空灭来排解胸中的块垒,修炼自己的品性。所以,苏轼一生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活得有味。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风雨,读了东坡词作之后,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因此,苏轼为我们撑开了一把遮蔽人生风雨的“伞”,撑出了一片笑对人生的晴朗天空,愿我们也能活得像他那样乐观,那样豁达,那样自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55e8631ed9ad51f01df26c.html

《苏轼定风波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