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室友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3-07-31 14:23: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和室友的故事

眼下2013年高考招录正在进行之中,不久之后数百万大学新生就将走出家门,开始他们的大学集体生活,结识性格各异的室友。同窗情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珍视的友谊之一。从五湖四海相聚到同一屋檐下,更是妙不可言的缘分。曾有一个段子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上下铺。”很多人深以为然。

今年以来的不少事件令室友这个词突然沉重起来。从“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到“睡在我上铺的敌人”,从亲密无间到同室操戈,一时间随处可见“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戏谑。同住一个屋檐下,矛盾与互助总是相伴相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室友间的矛盾,家长、学校、社会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身。宽容、忍让、勤沟通、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都是让同窗情谊浓厚稳固的良方,需要大家不断探索。

学生论坛

室友相处有艺术

吉首大学 王鹏芝

我和我的室友来自不同的地方,我是湖南的汉族女孩,而她们来自西藏和新疆,是藏族和维吾尔族女孩。我们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在一起生活快一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过不适应,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

有一次,我友好地拍了一个藏族室友的肩膀,没料到她却立刻回头用充满敌意地眼神看着我,当时我特别不解和委屈,后来才听另外一个藏族室友说,她们不允许别人随便拍肩膀。

还有一次,我高中同学从家里带了很多腊肉给我,足够我吃一个星期,但是想到来自新疆的室友小木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我没法把腊肉带回寝室,只得“忍痛割爱”送给其他同学吃了。

和不同文化的室友住在一起,虽有不适,但更多的是欢乐。很感激我们能够相识并住在同一间寝室,这不仅让我对各个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还让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心要宽容

河南大学 张皖凌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确实感觉到大学寝室室友之间相处有困难。

室友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环境、脾气秉性各有不同,这些造成了很多时候会产生分歧,有时相处并不那么愉快。很多人都说,大学不像高中,找不到那么单纯的友谊,不抱很大希望就不会失望。其实,我觉得这是没有学会宽容他人。

很多时候,学习累一天了,回到宿舍室友之间很少交流。有的玩手机,有的上网,总之在各做各的事,不可能大开“卧谈会”。有时候有人遇到惊喜的事情,难掩兴奋在宿舍里讲起,却得不到期待的反应。要么没人理,要么慢半拍。久而久之,在宿舍大家都变得越来越沉默。

大学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缺少交流容易产生误会和矛盾,校园惨案的发生很多都源于此。有些人可以通过电话、电脑对着远方的好友诉说衷肠,却不愿正眼看一眼身边的人,不愿给予室友一些正能量。要知道,学会与人相处,是一门大学问,我们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和平与人相处,让身边人每一天都过得舒心,让室友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协商规定让宿舍关系更和谐

上海大学 石敏杰

我们宿舍,以往中午休息时段,常有人忙于业余活动很晚回宿舍,有人则是喜欢早早上床睡午觉,因此不免有些摩擦。后来,我们经过开诚布公地讨论决定,中午12:40之后回宿舍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影响他人休息。这样,大家做出了一点牺牲,却收获了更多方便。关于宿舍卫生方面,我们也是制定了详细的值班表,分工清楚合理,大家都十分赞同,宿舍也保持得十分整洁。

因此,我认为在宿舍成员之间制定一些合理、清楚的规章制度对于维系室友间的感情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捷径”,它可以让宿舍关系更和谐。

室友不和的原因

华东政法大学 裴汕汕

室友之间不和,我觉得往往原因有三:,沟通较少。平时虽然一个屋檐下,相互进行的互动却很少,交集和圈子不重复;二,个别同学一直以来没有形成正确的与人相处的能力,独生子女那种自我为中心,往往在上了大学之后没有收敛,在碰壁之后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三,大学班级集体感普遍不强。由于大学选课比较自由,辅导员也只是指点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较少有直接进行动员的活动。

我认为,大学本该就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大部分人经过学习,具备了为人处世的能力;而极少数人,仍处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其实大家都本性善良,只是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而被同学们隔绝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而被封闭太久的人,往往不堪于自己的缺点暴露于阳光之下。于是一些同学无心的调侃,就成了他犯错的导火索。这种环境并不是在大学多组织几次集体活动就能够缓解的。我们需要的是宽松的教育体制,开明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心理治疗。

有问题立即沟通

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 高进

其实,室友之间引发误会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但是这些琐事如果不及时处理,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进入大学已经三年了,我们寝室的关系一直处得很好,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出现过矛盾。大刚入学时,我依旧习惯高中的作息,晚上11点准时关灯睡觉,第二天7点前起床晨读,但是一位广州的同学一直都是打游戏到凌晨三四点。自然相互有影响。我们通过交流之后改变了原来的状况:晚上他游戏戴耳机且两点前睡觉,我早晨起床动作轻并去室外晨读。像这种小事情只要及时沟通,相互理解,其实很好解决。

我们寝室四个同学,来自不同地域,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影响不可避免,但是一直秉承有问题立即交流的原则,防微杜渐,相互理解,自然和睦相处。

推己及人方能融洽室友关系

湖南农业大学 何龙

我是独生子,上大学前,父母告诉我,到学校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坚持“推己及人”的原则,将心比心,就一定能化解矛盾,融洽关系。

我们10人住一个宿舍,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各异,习惯不同,难免因为生活琐事磕磕绊绊。记得有一次晚上,我去洗衣房洗衣服,回宿舍时忘了带钥匙,手里端着脸盆,敲了半天门,里面的同学才把门打开,我有些生气,说了几句难听的话,我们当时就吵了起来。

过后,我冷静下来,想起父母告诉我的话,感到自己做得很不好。室友已经睡着了,而且在上铺,起床需要时间,换成我是他,不也一样吗?何况我自己大晚上出门不带钥匙也不对。于是,我马上找他道歉,他连声说自己也不对。后来我们俩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要与人相处,很多时候,干成事业需要个人努力,更需与人合作,需要他人支持配合。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才能赢得友情,赢得人心,才有可能成大事。

我的室友情

江南大学 王玲

我的大学生活中,宿舍生活部分不是太成功。和室友们初次见面受某些根植于内心的偏见所影响,觉得1号床长得像某个我以前讨厌的人,2号床看起来不太好相处,3号床就是个没内涵的人。性格的差异加之随后生活中的某些误会,使得一开始的不太亲近演变成后续的“零交流”氛围。四个人各成一派,分别与其他宿舍的同学走得很近。

年少轻狂让我一直以“话不投机半句多”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为自己辩解。尴尬的宿舍氛围持续了两年,引发我无数思考,最后终于得出结论:并非我们做错了什么,恰恰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像陌生人一样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没有珍惜这份缘。

于是一个月之前,我决定从自己开始做出改变。我开始对每个人微笑,对以前我嗤之以鼻的行为抱以容忍的态度。慢慢地,我们聊的话题也不再是我刻意提出了,而是各种跟我们学习生活有关的话题,大家各抒己见,变得开始有了共同的话语。那些我们互相之间缺乏沟通所带来的误解都烟消云散,宿舍氛围开始变得越来越温暖。
希望这样的觉悟不算太晚,敞开心扉,世界就会变得更加明媚。

旁观者言

父母责任重大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刘勤

最近,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一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这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孩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根源在哪里?我觉得与我们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20多年前的我们,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是兄弟姐妹几个,父母教育我们:大的要让小的,哥哥姐姐要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要尊敬哥哥姐姐,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孩子视如心中宝,照顾无微不至,说不得,训不得,由着孩子的性子长,造成有些孩子目无尊长,唯我独尊,凡是自己想得到的,只要得不到就不择手段。进入大学,这些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看不惯别人,生命教育的缺失更令其不惜采取残忍的方式对待他人,造成一幕一幕的悲剧上演。

为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各方需共同努力,其中父母的责任基础也最大,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勇于承担,敢于负责,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

老师观点

和谐相处不“选边”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彭艾凡

进入大学后,我就迎来了集体宿舍的生活。经过一段时期“小心翼翼”的熟悉和磨合,我很快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室友打成了一片,一起上课、吃饭、自习,相处十分融洽,感受着大学生活的快乐。

随着彼此深入了解,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就开始有所显现,住在一起难免会磕磕绊绊;我的观点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少说几句、多考虑他人,而且,与所有室友都友好相处,不搞“选边”“站队”。所以,尽管有的同学之间偶尔会发生小矛盾、小冲突,但大家对我都十分友善。

大四时,寝室从四人间变成了八人间,室友多了,加上找工作的焦虑情绪,矛盾冲突爆发的几率就更大了,经常会有些不愉快的口角发生,这时我都好言相劝:大家从各地来,成为室友是缘分,不要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和气。听闻此言,不愉快往往很快就会消退。

不过,有一位室友不知道是不是性格太孤僻还是行为太怪异,导致其他六位室友集体与她“为敌”,不是集体同她吵架,就是集体针对她搞“恶作剧”,只要她在,寝室里就充满了“火药味”。由于我是一个好脾气的人,无论是对“这六位”还是“那一位”,都没有恶意,都保持友好和善的态度,她们都对我也不错,我也不时进行“调和”,可惜无济于事,我只好作罢。直到毕业,她们都没能和好,甚是遗憾。

工作以后,无论是当班主任时,还是现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我都要求学生们珍惜难得的同学情特别是室友情,尽量把自己的个性的“棱角”藏起来,尽量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处理事情,这样就能与大家友好相处;面对室友间的矛盾冲突,不要参与其中,更不要“火上浇油”,而是多当“润滑剂”、多做“和事佬”,这样就能促进同学间矛盾的化解、友情的浓厚,让学校生活、寝室充满更多的温馨与真情。

观点集萃

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只有在心理上成熟了,才能适应学校生活、集体生活,才能有资格踏入社会,获得真正的友谊。

——新疆塔城市 林治谷

我们寝室发生口角后一般是冷战,一段时间谁也不理谁。过段时间,有时彼此能说开,有时直接问:“喂,一会儿咱们去吃什么?”双方相视一笑,昔日的不快便烟消云散。这种示好求和的独特方式缓解了很多小矛盾。

——吉林省 丛宇

有时谁家送来了吃的,或罐花生米,或罐干鱼,或罐咸菜,送菜的人刚出门,我们便你一筷子我一勺,狼吞虎咽起来,经常是送菜的人才出公寓大门,我们桌上的罐子便见了底。

——江西省都昌县任远中学 沈晓霞

我们宿舍例行的“卧谈会”,谈出了每个人的心声,谈少了每个人的误会;谈出了每个人的志向,谈掉了每个人的堕落;谈出了每个人的信念,谈没了每个人的盲目。这也正是当今“象牙塔”越来越缺少的。

——湖北省鹤峰县下坪民族中心学校 熊世炬

我和室友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几乎24个小时腻在一起,都快被人误会成“同志”了。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过被误会做“同志”的挚友,这也是一种幸福。

——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火电中学 杜思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63857ff524de518964b7dfa.html

《我和室友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