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30 19:03: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项脊轩志》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这一个单元重在赏析所选散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色。《项脊轩志》作为归有光的名作,向来享有“明文第一”的盛誉,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寄托作者的真情实感,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读赏结合,感受其形象鲜明、笔法细腻、情感深沉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真挚情感

2.学习抓住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重难点】

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结合优化设计充分预习,完成导学案预习案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情感充沛的文学世界里,亲情,是永恒的话题。一首孟郊的《游子吟》唱出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李密的《陈情表》写尽了祖孙情深。而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文章历来因其风格朴实、感人至深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传世名作《项脊轩志》。

二、字词检查

1、解释词语

1)室仅方丈

2)雨泽下注

3)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4)又北向

5)使不上漏

6)垣墙周庭

7)室始洞然

8)冥然兀坐

2、翻译下列句子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设计意图】:复习第一课时字词句基础内容

三、初读,感知内容

1、请全班同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的感情。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表明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中心句)

2、请思考:作者叙写的 “可喜”的、“可悲”的内容分别在第几段呢?

可悲的——第1

可喜的——第25

3、清朝的梅曾亮曾概括本文“借一阁以记三世之遗迹”,第一段文章围绕“一阁”写了哪些可喜变化呢?

修葺前:写小 写旧 写暗

修葺后:写明 写雅 写静 写趣

4、文章围绕“三世”又回忆了哪些可悲的人事呢?

忆母亲——嘘寒问暖表关爱

忆祖母——速送象笏表期望

忆亡妻——相伴读书表深情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找出中心句,把握文章情感变化

四、再读,品味语言

归有光特别擅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琐细细,家常之语,也就是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景物、事件,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睹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请全班同学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或令自己感触颇深的描写,找出一两处,加以点评。

明确:学生在课文中勾画自己喜欢的描写,点生点评。

举例:

1、景物描写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万籁有声”,以声衬景,反衬出环境的幽静。“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派和谐景象。

2、事件描写

诸父分家——“内外多置小门墙”、“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说明大家庭内部的不和;“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呈现了一幅杂乱的生活图景,暗示大家庭的衰败

3、人物描写:

母亲: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以指轻叩,怕惊吓到孩子,可见母亲之慈爱)

祖母: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用手轻轻关门,表达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同时,看到孙儿孙儿如此发愤,想见将来必有成就,喜悦之情不能自已,因此喃喃自语,祖母的话中充满了重振家门指日可待的喜悦)

妻子:“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重点研读)

明确:文章结尾,贵有余味。这篇课文的结尾,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这一句话,托物寓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

【设计意图】归有光善于抓取生活中的琐细、平凡小事来表达对亡人的深切 怀念,这也是他的散文最动人之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再读赏析品味感人至深的语言美。

五、三读课文,体会深情,写作提升

1、三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得朗读、(时间允许的话可点生读)

2、写作练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归有光这篇感人至深的名作,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乏这样感人的情景,母亲的一句叮咛、父亲的一个眼神、祖母的一缕白发都承载着他们的期许和盼望。请选取你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感人场景,写一段有关亲情的生活细节。要求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

【设计意图】片段写作,学习本文细节描写的手法,拓展提升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项脊轩志》明白了文章中有时最平易、最琐细的语言,往往是最好的语言;生活中,最细微的动作、最不经意的语言往往饱含着最真挚的情感,愿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学情分析】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都较高一长足发展,且对于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都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这一课时主要是学习文言知识之外,更深刻地体会文中真挚的亲情,提高写作能力。
 

【效果分析】

1、 在本课的教学中,较好地落实了文言知识点的梳理与把握,有效地抓住了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2、 在梳理文言知识点,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3、 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抓住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进行写作。这节课通过学习《项脊轩志》,不仅教授学生具体的文言知识,更引领学生欣赏平易感人的语言,体会其中的深情,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通过片段练习提升写作水平。

【教材分析】
《项脊轩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中的自主赏析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篇幅都不长,形式自由活泼,内容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有情趣。本单元的赏析要点是赏析古代散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的代表作,是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追忆。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感受它的生活气息,感受其中的情趣,欣赏它的摆脱拘束、务去陈言。学生通过对它情感脉络的把握,感受深情;通过赏析语言能够从具体的细节、意象中准确理解感情,进而进行片段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评测练习】 

1、一词多义

1)始

①室始洞然

②庭中始为篱

2)过

①日过午已昏

②大母过余曰

③从轩前过

3)以

①以当南日

②以手阖门

③能以足音辨人

④执此以朝

2、写作提升

选取你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感人场景,写一段有关亲情的生活细节。要求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

【课后反思】

《项脊轩志》是一篇融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的优美散文,它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向来享有“明文第一”的盛誉。作者“借一阁寄三世之遗迹”,文章以忆三代故人为脉络。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把握文章“言喜写悲叹志”的感情脉络。其次,归有光特别擅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琐细细,家常之语,也就是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景物、事件,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睹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通过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或令自己感触颇深的描写,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学生各抒己见,表现活跃。最后,三读课文,体会深情,写作提升。通过学习文章,再次阅读学过的有关亲情的名篇名作,回忆学生生活中平凡小事中的感人场景,写作片段。高二的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已经很明确,但是平时写作中往往忽视具体可感的细节描写。通过这次授课,很多学生展示了自己写的片段,目标达成都不错,写作水平得到了一定水平的提高。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文言文阅读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实践中运用要在弄清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60bcc8dd3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1.html

《高中语文 -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