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之美

发布时间:2023-02-07 20:37: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荒诞之美作者:杨朦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9摘要:荒诞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在所有的审美范畴中,荒诞是最纯粹的美,在不断的生成,类似于原道本真,大美、大生命、玄或时间。老子之,是从宇宙本无为太一应玄观,生发出有无之荒诞境域,自然生机与人之灵性相应生化的动态妙悟。本文尝试从形式之变化,反观常无原初之荒诞。关键词:荒诞;美学范畴;特征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玄和荒诞,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人类世界,但建立的有序的世界崩塌了,原初之美呈现出来。现代社会只是呈现了荒诞,并没有产生荒诞。荒诞感的作品揭示的是一个有序世界的崩溃,揭示出根本世界的原初境域。而荒诞,就是原初之美,一片混沌,荒诞释放出一种情景,让人进入一种玄的状态。道教《太平经圣君秘旨》曾经说到真人生命本真守一的知觉变化:守一明之法,未精之时,瞑目冥冥,目中无有光。守一复久,自生光明,昭然见四方,随明而远行,尽见形容。出阴入阳,无事不通。1)真、善、美由一原初贯三,由原道直至大美,中国古人持观象味真,从人的生命灵性常性的变化形式感应外化无常之不变的活动,回归玄妙和一种混沌的状态,从而品出荒诞的美感。荒诞的实质是反逻辑,或者说是反定向逻辑。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而上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之后,人的行为变得没有意义。也就是说,隔绝先验性以后,没有预设的必然的本质或者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容易陷入虚无,荒诞指向的是无意义。人类和动物不一样,动物活着不需要意义,而人活着需要意义。那为什么人活着需要意义呢?道德上的意义都是人类建构出来的,是文化社会所赋予的一些道德上的意义界定,意义的建构好像非常有利于我们人类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活着是有目的的,这是人活着需要的意义。如果我们回到自然的层面,从根本层面来讲,这个世界是没有意义的。那么荒诞是什么?荒诞是指向无意义,其实就是把现实世界中我们所虚构出来的那些虚假的意义给打破,他指向的无意义恰恰就是那个真正的世界。当我们在注视荒诞的时候,会有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就是荒诞感,是人在面临虚无深渊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失望。这种荒诞感就像梅洛庞蒂在《塞尚的疑惑》中,认为塞尚感觉的那个世界的时候,是冷冰冰的、纹丝不动的、没有人类的情感和思想,觉得压抑和窒息。在人们观察世界的时候,观察到最后会发现风景本身是不动的,水也不像我们看到的波光粼粼,风也不是那样的温柔和煦,其实这一切都是非常的压抑,在看不到人们感情那一层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所以,人们在看荒诞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中让人不自在的一面,感觉这个世界很冰冷。由此可以大致归纳出荒诞的四个基本特征:首先,荒诞作为丑的极端化形式,展现为一个无理性、不正常、杂乱无章的世界。美丑之分是带有预设性的,如果把对美的追求作为艺术先验的意义,那在荒诞主义者看来,丑可以成为他们打破先验的手段。真实生活的本质就是乏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和单调,从根本层面来说,这个世界的实质就是荒诞无意义的。荒诞派艺术作品追求再现真实生活中的乏味和单调,荒诞的审美价值在于打破逻辑、突破传统理智,从而彰显生活的本来面目。康德提出的本体不可知论,关于宇宙本体是不可说的问题,这是永恒的问题。从荒诞的原初境域来看,荒诞的对象是不确定化的,更接近宇宙本原的混沌和神秘。其次,荒诞是把人的一切变得无意义,但从这种无意义中恰恰体味出特定的意味来。荒诞的艺术内涵有某种哲理性,表现方式具有非直接性,对象也非确定性,象征、暗示、隐喻、梦幻等成为荒诞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我们从姜文的电影中可以品出荒诞和生命的味道,在《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中蕴涵着深刻的生命哲学,从开始说,谈到记忆,让国家的通过无始无终的梦生发出来,以梦幻的形式诉说中华民国的记忆,这个记忆不是人的记忆,而是整个国家的记忆和历史,进入了一个完整的原初世界。周觅在电影中饰演的疯妈影片中有很多隐喻,虎头绣花鞋石头房子是母亲的记忆世界,这个世界是活泼泼的,有生命质感的,疯妈多次爬上树呼喊阿廖沙,别害怕……”,她时常自言自语,疑神疑鬼,对着物说话,人和物之间就像流体一样,在不断地交换和转化之中。人在现代社会里受到威胁的不只是一个方面或对世界的一定关系,而是人的整个存在连同他对世界的全部关系都从根本上成为可疑的了,人失去了一切支撑点,一切理性的知识和信仰都崩溃了,所熟悉的亲近之物也移向了远方,留下的只是陷于绝对的孤独和绝望之中的自我。2疯妈的很多行为是疯狂的、不合理的、荒诞的。所以我们看姜文的电影,总有一种云里雾里,似真似幻,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甚至有一点不知所措的不适感,这就是姜文电影中的荒诞美学,给观众营造了一个无限的不可捉摸的梦幻世界。第三,荒诞的不适感中有一种痛感,混合着悲喜,是一种让审美主体哭笑不得的情感体验,荒诞常常以喜的方式表现悲的主题。荒诞的本意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它的形式是怪诞、变形,它的内容是荒谬不真。从形式看,荒诞与喜相似,但荒诞的形式是与内容相符合的,并不像喜剧那样揭示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相违背或形式所造成的假象,所以荒诞不可能让人发笑。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与悲,因为荒诞展现的是与人敌对的东西,是人与自然、社会的最深的矛盾。但荒诞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无法像悲剧对象那样去抗争与拼搏,更不会有对抗与超越。因此,荒诞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作为现在审美形态的荒诞,不像悲那样通过理性达到超越,荒诞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不可理解的,它包含的是人生存在意义的虚无感和无助感。从哲学意义上看,现代的西方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已经从本体论转向对人类的生存意义的探究,而荒诞正是起源于人对生命与生存意义的怀疑与追问。第四,荒诞注重营造一种玄的情境,在形态上的表现是平面化、平板化以及价值削平,但荒诞自身的形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荒诞的需要借助理性思索不断进行,从而化玄为妙,涅槃之境,成为永恒的优美。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电影中擅长营造一种荒诞的玄的情境,在他所架构的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中,每个人也只能以一种极其荒诞的状态来维持生存。但昆汀电影存在的问题是,他的电影作品仅仅呈现出荒诞的美学特征,借助荒诞来表现暴力,没有突破和超越荒诞这一层,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所提倡的至乐的境界。就像电影编剧追求的不再是再现真实,而是再现近似的真实。再现近似的真实大致是前面说到的超越这个世界冰冷的、悲的层面,突破荒诞,发现世界的一切都是美的,这也正是电影的神奇性质的证明。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结语荒诞感就是对于原初世界的一种感受,不知道如何诉说,近似于玄感。荒诞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焦虑感、痛感、不安全感,强度很大,理解力和想象力无法适应,变化与生成的速度极快,瞬息万变。求知的基础是感性直观,但对于宇宙本体,需要上帝的智性直观。在荒诞来临之时,人类没有智性直观,无法理解世界和宇宙的本体,玄性和荒诞感自然生成。佛教引导人走向空性,走向玄,走向混沌,即無所住处而住其心。荒诞之美,似乎更像是一种对立的圆融统一,宇宙中的所有物体在不适的两极中扭转,最终达到荒诞状态中的平等,众生万物皆可在自我升华中,体味荒诞,回归原初。注释:杨寄林编:《太平经》,中华书局,2013施太格缪勒:《现代西方哲学主潮》上卷,第182页,商务印书馆,1986参考文献:[1]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一研究[M].九州出版社,2014.[3]李广元.艺术灵性生成[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5ea9f2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fe.html

《荒诞之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