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十大热点

发布时间:2018-06-25 10:06: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年高考历史十大热点周年事件解读

解读:2018年高考十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

(也可供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参考)

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社会动力:对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增加,社会上兴起寻金热”③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商路;

精神动力:天主教会鼓励到东方去传播天主教。条件:科学发展,地圆学说兴起;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


2.经过:

望角__首先直航印_达伽马____

_

_西班牙大西洋美洲西印度群岛_(发现_发现美洲__

哥伦布__

_"_新大陆_"____西班牙__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_首次完成环_麦哲伦__

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_球航行__

(船队)__

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_(环球航行)___航海家__

支持国__航海路线___葡萄牙非洲西海岸非洲最南端___

葡萄牙__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大西洋好望角_→非洲东海岸印度洋印度__

3.影响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开辟新航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殖民掠夺之路:西欧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和非洲人民及美洲印第安人带来空前浩劫,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形成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周年事件2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经济:工场手工业发达;利用处于大西洋贸易中心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军事:大力发展海军,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扩张:

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②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

③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④18世纪中期,英法殖民争霸战争,打败法国,夺取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扩大在印度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启示:英国依靠大力发展工业和海军,进行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崛起为世界大国。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工业革命殖民掠夺奴隶贸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D.荷兰

数量(艘)__

国家__

葡萄牙__荷兰__英格兰__欧洲合计__

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1、君主立宪制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2、建立过程: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1640-1688年。

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成为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前提;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国王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逐渐上升,成为议会中的主导力量)

2)确立王在法下、议会至上原则: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的法案。1689年《权利法案》,从立法、行政、司法、财政、军事方面对王权做了限制。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里,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基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典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最高行政机关:乔治一世时期国王不参加内阁成为惯例;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议会行政权大增,内阁对议会负责。形成: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4)发展: 1832年议会改革。原因: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存在许多弊端,选民和被选举人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引起中小资产阶级和人民的不满;19世纪欧洲大陆革命潮流冲击,群众斗争高涨;工业革命壮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他们为谋取政权领导议会改革运动。内容:降低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减新兴工业选区。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和参政权,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1、宪法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2、宪法内容:

确立联邦政体,中央权力加强,各州又有一定独立权。

权力制衡原则:中央与地方、中央三部门之间、两院之间、南北方之间、大小州之间、两党之间等权力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国会掌握最高立法权,参众两院制,参议院每州两名,众议院由各州人口比例选出,改选办法又照顾到稳定性和流动性;最高法院掌握最高司法权,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

共和制:主权在民3、评价:

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体现的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洲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又使这个新国家有权威和军队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没有废除奴隶制,带有种族歧视。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经济基础: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2、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3、内容:《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阐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揭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资产阶级斗争。4、意义: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俾斯麦B.马克思C.圣西门D.列宁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周年事件61898年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严复翻译《天演论》;戊戌变法。

1)时间:19世纪90年代。(2)背景:

思想基础:对洋务运动的反思,出现了早期维新派,为其提供思想基础。

导火线: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瓜分的局面,民族危机加重。

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理论借鉴: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2)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3)思想主张:


变法图存(救国是首要目的);

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是政治途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经济途径);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是文化途径)。

4)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A、康有为:戊戌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初步纲领;思想特点: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宣传新思想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梁启超:主张:发表《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认为变法之本在培养人才,主张废除科举制度,改变官制。特点:比康有为更激进,也更全面;其宣传天才影响巨大。

C、谭嗣同:特点:是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属于维新派里的激进派;主张:批判专制君主是大盗,倡导男女平等。

D、严复:地位:是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主张: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主张;翻译《天演论》,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中国要变法的道理。影响:进化论思想成为戊戌变法的理论武器。

5)影响:

是一次思想运动:维新思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冲击旧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维新派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成为近代宝贵的思想财富。

是一次爱国运动:激发救亡图存精神和民族意识。

是一次政治运动: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周年事件7

①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②191811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③1918年苏俄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文化运动】1、背景:

政治:明国初年,列强侵略,北洋军阀独裁专制(袁世凯复辟帝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文化;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2、兴起:

开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为《新青年》,迁往北京)。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等

新发展: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学习俄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4、评价:意义(功绩):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思想。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新的方向。促科学文化繁荣,为五四运动爆发创造了条件。


局限: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1、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使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美、德、日实力迅速发展,英、法经济实力下降,打破原来平衡,一些国家谋求改变国际格局。)

经济原因:生产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原料、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资本输出成为该阶段主要经济扩张手段)对其更具有意义。

政治军事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竞争加剧,三对矛盾催生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矛盾:

英德之间:双方争夺世界霸权,是最主要矛盾(英国是世界殖民地国、海军第一,德国渴望重新分割世界,经过扩军备战,海军跃居世界第二);另外,双方也围绕着欧洲大陆霸权问题对抗,英国一贯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即光荣孤立),不愿德国过于强大,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法德矛盾:围绕欧洲大陆霸权(法国视德国为最大敌人,德国怕法国崛起,拼命扩充陆军)和历史积怨(普法战争)展开。

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势力范围,俄国打着斯拉夫主义旗号渗透,两国的争夺加剧了该地区的矛盾。

2)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形成过程:1879年俾斯麦推动德奥结盟,共同对付俄国;1882年,德国利用意大利与法国争夺北非殖民地的矛盾,拉意大利入盟,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是核心国。

三国协约形成过程: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法、俄缔结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英国为对付德国,1904年与法国协约,1907年与俄国协约,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并演变为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

2、过程

第一阶段:1914年,主要在西线。(战争有三条战线:西线是英法对德国,东线是俄军对德、奥匈,南线是塞尔维亚对奥匈。)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俄国退出战争:十月革命后,1918年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勒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德国摆脱两线作战,1918年发动四次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协约国对苏俄增加了仇恨。

德国投降,战争结束:1918年德国爆发11月革命,德皇出逃,德国在福熙车厢签订停战协定,标志着大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

【性质】整个大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定一系列秘密协定,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困难:外有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内有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4.特点:兼有战时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5.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军事斗争,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违背经济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是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新经济政策开始。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周年事件81938年春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10月武汉会战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一)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1931.9

19319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开始。

(二)全民族抗战开始:七七事变1937.7

193777日,日本进攻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史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开始。

【难点解析】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


历史因素:侵略中国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继续,是既定国策。

现实因素: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把对外侵略作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出路。

有利时机:中国国民党政府竭尽全力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国际环境:英法美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背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成为民族要求。

建立:①193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②1937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开始。

③19379月,国民党中央发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民党事实上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保障。(四)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_抗战路线__

国民党__

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_队而不发动民众的抗战路线。__淞沪会战,_太原会战,_徐州会战_(台_儿庄大捷)__武汉会战,_粉碎日军速_决战计划。__

缅甸战场,与英美军队合作保卫缅_共产党__

全面抗战路线:_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__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__敌后战场__

八路军、_新四军深入敌后,_开展广泛的游击_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__

百团大战,_抗日战争中,_中国军队主动出击_日军的大战役。__

1944_年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_1945__8__15_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__

两个战场__正面战场______防御_阶段__相持_阶段__泰公路国际交通线。__阶段__

_

__反攻_(五)抗战争的胜利

标志:19458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胜利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抗战。中国是大国,坚持持久战中共坚持人民战争抗战路线。

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2017年天津卷)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周年事件9

①1948年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②19389月辽沈、11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军主力。

【两极格局】1、背景:

雅尔塔体系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极大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力量对比,美苏实力均衡。

概念: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经济割据、军事对峙等。

措施:

1)政治:19473月,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同年9月,苏联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与之对抗。

2)经济: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通过对欧洲的经济援助,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稳定资本主义世界。1949年,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帮助东欧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3)军事:1949年,美英法等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对抗集团,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两级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这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4、评价:

1)实质:两极格局实质上是美苏两分天下。(2)影响:

美苏冷战造成世界的认为分裂,双方为争夺势力范围,干涉他国内政,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但因美苏实力均衡,相互制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了世界的相对和平。

为了在两极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双方都注重发展经济,进行改革,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仍存,严重影响着许多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不利于人类的互信和合作发展。

【解放战争】


1(2017年北京卷)10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4(2017年新课标全国)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经济:十年文革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徘徊状态。

政治:文革的教训使党和人民认识到,要保障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思想: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严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为必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奠定思想基础。

2、召开: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

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方针。

经济: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政治: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成为新中国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


相关文档:

1:高考历史家教

2:高考历史考前辅导

3:高考历史辅导

更多文档请访问:

https://www.ggdoc.com

用心打造免费、绿色、专业、海量的文库网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52cda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4.html

《2018十大热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