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3-01-19 14:56: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志成中学初中部八年语文导学案 课题:第27 曹刿论战 课型: 新课 编写:谢微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 2011


27 曹刿论战
——《左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资料链接】
1出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而又详备之编年史,60卷,18万字,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写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间的许多史料(即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左传》的特点: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的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长于叙事,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将它按年代顺序附在《春秋》的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的经义的。 3《左传》虽然是《春秋》的注释,但其述范围、时间、空间和内容方面都较完备,是一部比《春秋》更成熟的编年史,加上文笔生动,独具一格,因而深深影响后世史学家,在史学上有着不朽的地位。
4、长勺之战背景简介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更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一、速读课文 解决字词
刿( 又何间焉( 鄙( 弗敢专也( 小惠未编( 玉帛( 小信未孚( 公与之乘( 辙( 轼( 旗靡( 一、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1 齐师伐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肉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肉食者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衣食所安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弗敢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小惠未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小信未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神弗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必以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忠之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齐师败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下视其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登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既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彼竭我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惧有伏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故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成中学初中部八年语文导学案 课题:第27 曹刿论战 课型: 新课 编写:谢微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 2011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理清思路
本文有几条线索?按照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 研习第一段 1“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那些内容?“我”指的是什么? 2曹刿请见时,乡人阻止的理由是什么?曹刿是怎么反驳的?从中可见曹刿怎样的精神品质?

3、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4、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 研习第二段
1 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2 在写长勺之战的过程时,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 研习第三段
1 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2 鲁国此次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分析人物
1、从课文的情节中找出关于曹刿的人物描写,从中分析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2、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请你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拓展 知识升华 曹刿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结合历史上其他以少胜多的战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古今异义:
1、牺牲: 古义: 今义: 2、伐: 古义: 今义:
3 间: 古义: 今义: 4、鄙: 古义: 今义:
5、信: 古义: 今义: 6、可以 古义: 今义:
7、师 古义: 今义: 8、狱 古义: 今义: 相关成语
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 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77b7503c1ec5da50e27081.html

《《曹刿论战》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