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0-04-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品教育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
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就是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种子,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种族)
2.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第二课 种植我们的植物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2.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在观察记录表上。
5.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日期记录下来。
-可编辑-
精品教育
6.观察凤仙花,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法写观察日记。 第三课 我们先看到了根
1. 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 根总是向下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 3. 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
研究的问题:植物根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我们的假设:植物的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实验器材:试管、植物油、带根的植物、水、记号笔 实验方法: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 .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 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4. 植物根的作用?
答: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可编辑-
精品教育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第四课 种子变成了幼苗
1.植物的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为植物生长提供“食物”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4.光合作用可以表示为:
5.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6.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答: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7.绿叶是怎样为植物提供养料的?

答: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8.为什么绿化好的地方会感觉空气清新?
答: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绿化好的地方植物多,放出的氧气也多,所以空气清新。
9.如右图所示:空气不流通,小老鼠怎么没有被憋死?
-可编辑-
精品教育
答:因为植物会制造氧气,为小老鼠的呼吸提供了条件;而小老鼠呼出的气体也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保持了相对的平衡,所以小老鼠不会被憋死。 第五课 茎越长越高
1. 凤仙花茎的颜色与凤仙花花的颜色一致;凤仙花茎会越长越硬。 2. 我们的问题: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被运输的?
实验设计: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将芹菜放入烧杯中。过一段时间观察芹菜的变化。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芹菜叶子的叶脉变成了红色,横切面上有一些红色的小点。 实验结论:芹菜叶中有一些运输水分的管道。 3. 植物茎的作用?
答: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株体的各个部分。 第六课 开花了,结果了
1. 凤仙花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2. 凤仙花的果实是有(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里有(种子) 3. 植物开花与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答:植物开花与结果有联系。植物的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可编辑-
精品教育
4. 凤仙花的花蕾长在叶腋里。 第七课 我们的大丰收
1. 凤仙花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 凤仙花的果实未成熟时是(绿色的),成熟的果实是(黄色的),形状是(纺锤形的)
3. 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 →发芽 →幼苗 →开花 →结果→新的种子。 5.凤仙花( 高度) 生长规律?
答:凤仙花植株的高度从芽出土到长出花蕾生长很快,长出花蕾后高度生长变慢。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一课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1.
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 出生、生长到死亡 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 生命周期 。对于不同的动物,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变化)是不同的。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差异)
2. 蚕是一生要经过( 多次) 变化的( 昆虫
-可编辑-
精品教育
3. 蚕的生命是从 (卵) 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4. 蚕卵 (近似圆形)(小米粒)宽约1mm厚约0.5mm刚产下的是(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
5. 蚕卵孵化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6.
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长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第二课 蚕的生长变化
1.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眠) 刚孵出的蚕是一龄蚕,以后蚕每蜕一次皮就增大一龄,它共蜕(四次)皮,最大的蚕叫五龄蚕,从一龄蚕到五龄蚕是蚕的(幼虫)。五龄蚕才开始吐丝结茧。蚕茧是(椭圆形)的,白色。现在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培养出彩色的蚕,抽出彩色的丝。 3.蚕的身体外形是圆筒形的,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六个小黑点是它的(眼睛),有一个(咀嚼式口器);胸部分3个体节,有三对足,用来(把持桑叶);腹部分10个体节,有五对足,前四对足用来爬行,后一对用来(固定身体)。身体的两侧有小黑点,这是蚕呼吸的地方,叫(气门)
-可编辑-
精品教育
6.在吐丝前,为它搭一个小架子,或用纸作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第三课 蚕变了新模样
1. 蚕茧里蚕的形态叫做(蛹)。蚕蛹体型(粗短),像个(纺锤)(深褐色)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足和翅)(腹足和尾足消失)
2. 抽丝的方法:
把蚕茧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下,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
3. (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第四课 蛹变成了什么
1. 蚕茧里钻出来的是(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小球状,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全身长有白色的鳞毛,不会飞,也不吃东西。
2.
蚂蚁、蚕蛾、蜻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昆虫。 3. 蚕蛾是昆虫吗?为什么? 答:1)蚕蛾是昆虫。
2)凡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可编辑-
精品教育
动物都是昆虫。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所以蚕蛾是昆虫。 第五课 蚕的生命周期
1.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 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大约为56天。
4.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食物、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来维持它的生命。
第六课 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用流程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例如蚕的生命周期: 蟾蜍的生命周期:
2. 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动物的(寿命)


-可编辑-
精品教育
3.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4. 动物的分类方法
变态
动物
不变态
动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
从卵孵化而来
动物
有母亲直接生下来
熊猫 蝴蝶 蜻蜓 蟾蜍 乌龟 山羊 熊猫 蜻蜓 蟾蜍 蝴蝶 青蛙
5. 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第七课 我们的生命周期
1. 所有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2. 从出生到死亡,人的生命会经历(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 3.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幅(恒牙)
4.
(人)的生命周期和植物、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共同的四个阶段。
5. 我们该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准备呢?
-可编辑-
精品教育
答: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足够营养,充足的睡眠。

第三单元 温度和水的变化
第一课 温度和温度计
1. 物体的冷热总是在发生变化。
2.
用触觉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准确,不可靠。要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必须用(温度计)测量。
3.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4. 温度计是由(刻度、细玻璃管、玻璃泡)组成。
5. 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6. 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第二课 测量水的温度
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3f51ea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07.html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