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专题1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发布时间:2014-09-08 09:16: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2012上海T102分)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生成

乳酸 ②乙醇 ③氨基酸 ④脂肪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以糖类的代谢为切入点,涉及到人体无氧呼吸的类型、转氨基作用及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难度不大。人体细胞中葡萄糖无氧分解可产生乳酸,不会产生酒精(乙醇),但可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氨基酸;此外,糖类可以相互转化脂肪,脂肪分解可以形成脂肪酸。综合上述,C选项正确。

22012上海T232分)图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正确。.

3. 2012上海T282分)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答案:A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引起尿量减少,A错误;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C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D正确。

4. 2012江苏T3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 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答案:D

解析: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使水分过多地存在于组织液中而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钙离子过高能抑制神经兴奋,进而影响肌肉的伸缩,表现为肌无力;过低时,肌肉收缩过强而舒张不够,表现为抽搐,B正确。过敏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C正确;腹泻引起的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D错。

5. 2012江苏T253分)糖耐量受损(IGT) 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 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 餐后60 min 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 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 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 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 人群胰岛 B 细胞的分泌负担

答案BCD

解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其分泌下降会导致血糖浓度有所升高,这样实验组的结果应该高于对照组,但图示告诉我们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所以A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A错误;由图可知: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 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B正确;餐后适度运动使IGT 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从90—120min提前到45min,血糖浓度下降,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餐后适度运动可以适当减小胰岛素分泌的峰值,这样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 细胞的分泌胰岛素负担。

6.2012全国新课标T36分)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干后期受到的次级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冲吸收作用减弱

答案:B

解析:哺乳动物脱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从而产生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收水分,所以B正确。

7. 2012海南T102分)下列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等,同时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故ABD正确;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而不是下丘脑,C不正确。综上,本题选C。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下丘脑的作用,涉及到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对节律的调节等考点,难度不大。

8. 2012海南T122分).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答案C

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故 A项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故B项错误;血浆pH的稳定与HC03-H3PO4-等离子有关,故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D项错误。

非选择题

1. 2012山东T249分)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X物质为 。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 中进行。

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 ,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 以储存能量。

3)胰腺中 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4)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答案:1)丙酮酸 线粒体 2)肝糖原(或肝糖元) 脂肪

3)胰岛A细胞 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间信息传递)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血糖调节过程及细胞膜的功能。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能力,难度较低。

1)由题干“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与水彻底分解成CO2[H]”知该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则该物质为丙酮酸,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3)综合考查血糖调节过程,当血糖浓度升高,最终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合成肝糖原,进入肌细胞后合成肌糖原,还可以转化为肺糖物质,如脂肪、氨基酸等,但题干要求答储存能量的物质,因而为脂肪;当血糖浓度降低,最终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为调节信号分子,其作用过程体现了教材中细胞膜的第三个功能细胞间信息交流。(4)根据分泌蛋白的概念知该白蛋白为分泌蛋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31a859a89eb172ded63b78b.html

《2012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专题1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