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2018-03-15 11:09: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韩愈诗歌鉴赏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独具风采,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传神。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显得十分含蕴。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

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怅惘、遗憾,而是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一翻再翻,使读者如入山阴道上,有应接不暇之感。

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是一篇别开生面的佳作。

(汤贵仁)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着想之奇是前此诗中罕见的。最奇的还在于无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费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见仁见智之说。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有的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还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姑不论诸说各得诗意几分,仅就其解会之歧异,就可看出此诗确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说: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此言虽未破的,却不乏见地。写诗的灵感是由晚春风光直接触发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不过,他不仅看到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方才做入无才思的奇语,当有所寄寓。

杨花榆荚,固少色泽香味,比百般红紫大为逊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带几分揶揄的意味。然而,若就此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这星星点点的白色,你不觉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为红紫的陪衬,那雪点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说,谢道韫咏雪以柳絮因风,自古称美;亦有句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雪如杨花很美,杨花如雪又何尝不美?更何况这如雪的杨花,乃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没有它,也就失却晚春之所以为晚春了。可见诗人拈出杨花榆荚未必只是揶揄,其中应有怜惜之意的。尤当看到,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黛玉葬花词),这勇气岂不可爱?

如果说诗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说,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派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前文所引述的两种对此诗寄意的解会,虽各有见地,于此点却均有忽略。殊不知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周啸天)

游太平公主山庄

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 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 直到南山不属人。

这首诗写作上一个特点是善用微词,似直而曲,有案无断,耐人寻味,艺术上别有一番功夫。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之女,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野心勃勃的女性。她的山庄位于唐时京兆万年县南,当年曾修观池乐游原,以为盛集。先天二年(713),她企图控制政权,谋杀李隆基,事败后逃入终南山,后被赐死。其山庄即由朝廷分赐予宁、申、岐、薛四王。所游之太平公主山庄,无疑已为故址。而诗题不明言故址,是很有蕴藉的。

第一句写公主当年事。诗人游其故地而追怀其故事,是很自然的。此句欲占春三字警辟含深意。当年人间不平事多如牛毛,有钱有势者可以霸占田地、房屋,甚至百姓妻女,然而谁能霸占春天呢?欲占春自然不可思议,然而这样写却活生生地刻画出公主骄横贪婪、欲壑难填的本性。为了占尽春光,她于是大建别墅山庄,其豪华气派,竟使城阙为之色减。第二句一个压字将山庄台榭的规模惊人、公主之势的炙手可热极意烘托。故字则表明其为所欲为。足见下字准确,推敲得当。山庄别墅,是权贵游乐之所,多植花木。因之,第三句即以问花作折。诗人不问山庄规模,而问花多少,从修辞角度看,可取得委婉之功效;而且问得自然,因为从诗题看,诗人既是在游山庄,他面对的正是山花烂漫的春天;同时花与首句春字略相映带。此句承上启下,又而引出末句新意。一路看花花不尽,前面还有多少花?看啦,直到南山不属人!南山即终南山,在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而乐游原在县南八里,于此可见公主山庄之广袤。偌大地方不属人,透出首句占意。直到云云,它表面是惊叹夸耀,无所臧否,骨子里却深寓褒贬。不属人与占字同样寓有贬意,谴意。然而最妙的潜台词还不在这里。别忘了所有的一切均属当年事。山庄犹在,前面就是,但它属于谁?诗人没有说,不过早不属于公主了。过去不属人,现在却对人开放了。山庄尚不能为公主独占,春天又岂可为之独占?终究是年年检点人间事,惟有春风不世情呵。这事实不是对欲占春者的极大嘲讽么?但诗写到不属人即止,让感慨见于言外,使读者至今可以想见诗人当年面对山花时富有深意的笑影。

(周啸天)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 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 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 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 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 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 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 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 岂必局束为人?

嗟哉吾党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归!

诗以开头山石二字为题,却并不是歌咏山石,而是一篇叙写游踪的诗。这诗汲取了散文中有悠久传统的游记文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叙写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在韩愈以前,记游诗一般都是截取某一侧面,选取某一重点,因景抒情。汲取游记散文的特点,详记游踪,而又诗意盎然,《山石》是有独创性的。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述游踪,很容易弄成流水账。诗人手段高明,他象电影摄影师选好外景,人物在前面活动,摄影机在后面推、拉、摇、跟,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在我们眼前出现。每一画面,都有人有景有情,构成独特的意境。全诗主要记游山寺,一开头,只用山石荦确行径微一句,概括了到寺之前的行程,而险峻的山石,狭窄的山路,都随着诗中主人公的攀登而移步换形。这一句没有写人,但第二句黄昏到寺蝙蝠飞中的到寺二字,就补写了人,那就是来游的诗人。而且,说第一句没写人,那只是说没有明写;实际上,那山石的荦确和行径的细微,都是主人公从那里经过时看到的和感到的,正是通过这些主观感受的反映,表现他在经过了一段艰苦的翻山越岭,黄昏之时,才到了山寺。黄昏,怎么能够变成可见可感的清晰画面呢?他巧妙地选取了一个蝙蝠飞的镜头,让那只有在黄昏之时才会出现的蝙蝠在寺院里盘旋,就立刻把诗中主人公和山寺,统统笼罩于幽暗的暮色之中。黄昏到寺,当然先得找寺僧安排食宿,所以就出现了主人公升堂的镜头。主人公是来游览的,游兴很浓,升堂之后,立刻退出来坐在堂前的台阶上,欣赏那院子里的花木,芭蕉叶大栀子肥的画面,也就跟着展开。因为下过一场透雨,芭蕉的叶显得更大更绿,栀子花开得更盛更香更丰美。大和肥,这是很寻常的字眼,但用在芭蕉叶和栀子花上,特别是用在新雨足的芭蕉叶和栀子花上,就突出了客观景物的特征,增强了形象的鲜明性,使人情不自禁地要赞美它们。

时间在流逝,栀子花、芭蕉叶终于隐没于夜幕之中。于是热情的僧人便凑过来助兴,夸耀寺里的古壁佛画好,并拿来火把,领客人去观看。这当儿,菜饭已经摆上了,床也铺好了,连席子都拂拭干净了。寺僧的殷勤,宾主感情的融洽,也都得到了形象的体现。疏粝亦足饱我饥一句,图画性当然不够鲜明,但这是必不可少的。它既与结尾的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相照应,又说明主人公游山,已经费了很多时间,走了不少路,因而饿得很。

写夜宿只用了两句。夜深静卧百虫绝,表现了山寺之夜的清幽。夜深而百虫之声始绝,那么在夜深之前,百虫自然在各献特技,合奏夜鸣曲,主人公也在欣赏夜鸣曲。正象鸟鸣山更幽一样,山寺之夜,百虫合奏夜鸣曲,就比万籁俱寂还显得幽静,而静卧细听百虫合奏的主人公,也自然万虑俱消,心境也空前清静。夜深了,百虫绝响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清月出岭光入扉,主人公又兴致勃勃地隔窗赏月了。他刚才静卧细听百虫鸣叫的神态,也在清月出岭光入扉的一刹那显现于我们眼前。

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尉迟汾,时间是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农谚有云:二十一、二、三,月出鸡叫唤。可见诗中所说的光入扉的清月,乃是下弦月,她爬出山岭,照进窗扉,已经鸣叫头遍了。主人公再欣赏一阵,就该天亮了。写夜宿只两句,却不仅展现出几个有声有色的画面,表现了主人公彻夜未睡,陶醉于山中夜景的情怀,而且水到渠成,为下面写离寺早行作好了过渡。天明以下六句,

写离寺早行,跟着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的迈步向前,画面上的光、色、景物在不断变换,引人入胜。天明独去无道路,无道路指天刚破晓,雾气很浓,看不清道路,所以接下去,就是出入高下穷烟霏的镜头。主人公天明出发,眼前是一片烟霏的世界,不管是山的高处还是低处,全都浮动着蒙蒙雾气。在浓雾中摸索前进,出于高处,入于低处,出于低处,又入于高处,时高时低,时低时高。此情此境,岂不是饶有诗味,富于画意吗?烟霏既尽,朝阳熠耀,画面顿时增加亮度,山红涧碧纷烂漫的奇景就闯入主人公的眼帘。而时见松枥皆十围,既为那山红涧碧纷烂漫的画面添景增色,又表明主人公在继续前行。他穿行于松栎树丛之中,清风拂衣,泉声淙淙,清浅的涧水十分可爱。于是他赤着一双脚,涉过山涧,让清凉的涧水从足背上流淌,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了。诗写到下山为止,游踪所及,逐次以画面展现,象旅游纪录影片,随着游人的前进,一个个有声有色有人有景的镜头不断换。结尾四句,总结全诗,所以姑且叫做主题歌。人生如此,概括了此次出游山寺的全部经历,然后用自可乐加以肯定。后面的三句诗,以为人的幕僚生活作反衬,表现了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无限向往,从而强化了全诗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为传统的纪游诗开拓了新领域,它汲取了山水游记的特点,按照行程的顺序逐层叙写游踪。然而却不象记流水账那样呆板乏味,其表现手法是巧妙的。此诗虽说是逐层叙写,仍经过严格的选择和经心的提炼。如从黄昏到寺到就寝之前,实际上的所经所见所闻所感当然很多,但摄入镜头的,却只有蝙蝠飞、芭蕉叶大栀子肥、寺僧陪看壁画和铺床拂席置羹饭等殷勤款待的情景,因为这体现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跟为人的幕僚生活相对照,使诗人萌发了归耕或归隐的念头,是结尾主题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据。关于夜宿和早行,所摄者也只是最能体现山野的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那些镜头,同样是结尾的主题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据。

再说,按行程顺序叙写,也就是按时间顺序叙写,时间不同,天气的阴晴和光线的强弱也不同。这篇诗的突出特点,就在于诗人善于捕捉不同景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天气里所呈现的不同光感、不同湿度和不同色调。如用新雨足表明大地的一切刚经过雨水的滋润和洗涤;这才写主人公于苍茫暮色中赞赏芭蕉叶大栀子肥,而那芭蕉叶和栀子花也就带着它们在雨后日暮之时所特有的光感、湿度和色调,呈现于我们眼前。写月而冠以清字,表明那是新雨之后的月儿。写朝景,新奇而多变。因为他不是写一般的朝景,而是写山中雨后的朝景。他先以天明独去无道路一句,总括了山中雨霁,地面潮湿,黎明之时,浓雾弥漫的特点,然后用出入高下穷烟霏一句,画出了雾中早行图。烟霏既穷,阳光普照,就看见涧水经雨而更深更碧,山花经雨而更红更亮。于是用山红涧碧加以概括。山红而涧碧,红碧相辉映,色彩已很明丽。但由于诗人敏锐地把握了雨后天晴,秋阳照耀下的山花、涧水所特有的光感、湿度和色调,因而感到光用红、碧还很不够,又用纷烂漫加以渲染,才把那山红涧碧的美景表现得鲜艳夺目。

这篇诗,极受后人重视,影响深远。苏轼与友人游南溪,解衣濯足,朗诵《山石》,慨然知其所以乐,因而依照原韵,作诗抒怀。他还写过一首七绝: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诗。诗意、词语,都从《山石》化出。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他的《中州集》壬集第九(拟栩先生王中立传)说:予尝从先生学,问作诗究竟当如何?先生举秦少游《春雨》诗为证,并云: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校之,则《春雨》为妇人语矣。可见此诗气势遒劲,风格壮美,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霍松林)

雉带箭

韩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 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 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 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 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 五色离披马前堕。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韩愈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幕中。秋,被辟为节度推官。本诗写随从张建封射猎的情景,寥寥十句,波澜起伏,神采飞动,短幅中有龙跳虎卧之观。(汪琬《批韩诗》)宋代苏轼非常喜爱这诗,亲自用大字书写,以为妙绝。

首句写猎场的情境: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四周围静悄悄的。一个静字,传出画面之神,烘托猎前肃穆的气氛,由此可以想见从猎人员屏气静息,全神贯注地伫伺猎物的情态。这是猎射前的静态,与下文猎射时和猎射后的动态,成强烈的对照。次句把读者注意引向猎射的对象雉鸡,笔墨简捷精炼,衔接自然紧密。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吓得急忙又躲藏起来。出复没三字形容逼肖,活现出野雉惊惶逃窜的窘态,与下边惜不发呼应。阁本李谢校改作伏欲没,就索然无味了。两句是猎射前的情景。

三、四句入猎射,写将军的心理活动和猎射时的风度、神采。将军出猎自然不是单纯为了觅取野味,而是要显示自己的神功巧技。所以,他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强劲的弓,又舍不得轻易发箭。近人程学恂《韩诗臆说》评道:二句写射之妙处,全在未射时,是能于空际得神。所谓空际得神,就是不在实处作穷形极相之语。诗人不写将军如何勇猛敢决,也不写他如何纵横驰骤,呼鹰嗾犬,白羽交飞,围场中惯见的情景全部略去不提,而只选取了盘马弯弓这一特定的镜头,以突出将军矜持、自信、踌躇满志的神态。这里的巧,不仅指射技的精巧,更主要的是写人的智谋,写将军运筹的巧妙。这位将军不专恃武功取胜,他盘马弯弓,审情度势,选择着最能表现自己精湛射技的时机。他要象汉朝飞将军李广那样,度不中不发,发必应弦而倒,要一举使众人折服。一位有血有肉、有着鲜明性格特征的将军形象,便显现在我们眼前。两句笔势顿挫,用意精深。

接着两句写巧。野雉隐没之处,地势渐渐狭窄,野雉处于人稠网密,地迫势胁(曹植《七启》)的窘境,要继续窜伏已不可能;观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饶有兴味地观赏将军猎射。这是将军一显身手的时机。正当野雉受惊乍飞的一刹那,将军从容地引满弓,嗖的一声,强有力的箭,迅猛而准确地命中雉鸡。雉惊弓满箭加,一惊一满一劲一加,紧凑简炼,干脆有力,巧字之意于此全出。

诗写到这里,似乎意已尽了。然而诗中忽起波澜,那只受伤的野雉带箭冲人决起百余尺,向着人猛地冲起百多尺高,可见这是只勇猛的雉鸡。侧写一笔,更显出将军的绝妙射技。红翎白镞随倾斜,野雉强作挣扎之后,终于筋疲力尽,带箭悠悠而堕,染血的翎毛和雪亮的箭镞也随之倾斜落下。这正是樊汝霖所谓读之其状如在目前,盖写物之妙者,非亲历其境者不能道。诗写到这里,才直接点题,真是一波三折,盘屈跳荡。以写长篇古风的笔法来写小诗,更觉丰神超迈,情趣横生。

末两句在热烈的气氛中关合全诗。先以仰笑二字,极为传神地突现将军个人的性格特征,一位地方主帅骄矜得意的神气跃然纸上,接着以军吏贺照应前面伏人,写出围观的军吏敬服将军绝妙的射技,为他的成功庆贺。末句接写雉带箭——一只五彩缤纷的野雉,毛羽散乱地堕向将军的马前。诗戛然而止,然余响不绝,韵味无穷。

清人朱彝尊《批韩诗》评云:句句实境,写来绝妙,是昌黎极得意诗,亦正是昌黎本色。道出了韩愈善于捕捉艺术形象以描述客观事物的高超艺术手腕。

(陈永正)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 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 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 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 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 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 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 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 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 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 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 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这首诗以接近散文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不用譬喻,不用寄托,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衷情共诉,洒脱疏放,别具一格。

诗里写了张署的君歌和的我歌。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署之口,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块垒不平。

诗的前四句描写八月十五日夜主客对饮的环境,如文的小序:碧空无云,清风明月,万籁俱寂。在这样的境界中,两个遭遇相同的朋友怎能不举杯痛饮,慷慨悲歌?韩愈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曾表示过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他不仅有忧时报国之心,而且有改善政治的能力。贞元十九年(803)天旱民饥,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关中徭赋,触怒权贵,两人同时被贬往南方,韩愈任阳山(今属广东)令,张署任临武(今属湖南)令。直至唐宪宗大赦天下时,他们仍不能回到中央任职。韩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张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参军。得到改官的消息,韩愈心情很复杂,于是借中秋之夜,对饮赋诗抒怀,并赠给同病相怜的张署。

诗的开头在描写月夜环境之后,用一杯相属君当歌一,引出了张署的悲歌,是全诗的主要部分。

诗人先写自己对张署歌的直接评论:说它声音酸楚,言辞悲苦,因而不能听终泪如雨,说明二人心境相同,感动极深。

张署的歌,首先叙述了被贬南迁时经受的苦难,山高水阔,路途漫长,蛟龙出没,野兽悲号,地域荒僻,风波险恶。好容易十生九死到官所,而到达贬所更是幽居默默如藏逃。接着又写南方偏远之地多毒蛇,下床都可畏,出门行走就更不敢了;且有一种蛊药之毒,随时可以制人死命,饮食要十分当心,还有那湿蛰腥臊的海气,也使人受不了。这一大段对自然环境的夸张描写,也是诗人当时政治境遇的写照。

上面对贬谪生活的描述,情调是感伤而低沉的,下面一,而以欢欣鼓舞的激情,歌颂大赦令的颁行,文势波澜起伏。唐宪宗即位,大赦天下。诗中写那宣布赦书时的隆隆鼓声,那传送赦书时日行万里的情景,场面的热烈,节奏的欢快,都体现出诗人心情的欢快。特别是大赦令宣布: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当然使韩、张二人感到回京有望。然而,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写到这里,诗情又一折,尽管大赦令写得明明白白,但由于使家的阻挠,他们仍然不能回朝廷任职。坎轲只得移荆蛮,只得二字,把那种既心有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了。地是荆蛮之地,职又是判司一类的小官,卑小到要常受长官捶楚的地步。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天路幽险,政治形势还是相当险恶啊!

以上诗人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自己不平的遭遇,心中的郁积,写得形象具体,淋漓尽致,笔墨酣畅。诗人既已借别人的酒杯浇了自己的块垒,没必要再直接出面抒发自己的感慨了,所以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接一,写出了自己的议论。仅写了三句:一是写今夜月色最好,照应题目的八月十五;二是写命运在天;三是写面对如此良夜应当开怀痛饮。表面看来这三句诗很平淡,实际上却是诗中最着力最精彩之笔。韩愈从切身遭遇中,深深感到宦海浮沉,祸福无常,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生由命非同他,寄寓了极深的感慨,表面上归之于命,实际有许多难言的苦衷。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如镜,悬在碧空蓝天,不开怀痛饮,岂不辜负这美好的月色!再说,借酒浇愁,还可以暂时忘掉心头的烦恼。于是情绪又由悲伤而旷达。然而这不过是故作旷达而已。短短数语,似淡实浓,言近旨远,在欲说还休的背后,别有一种耐人寻思的深味。从感情上说,由贬谪的悲伤到大赦的喜悦,又由喜悦坠入量移荆蛮的怨愤,最后在无可奈何中故作旷达。抑扬开阖,折变化,章法波澜曲折,有一唱三叹之妙。全诗换韵很多,韵脚灵活,音节起伏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使诗歌既雄浑恣肆又宛流畅。从结构上说,首与尾用酒和明月先后照应,轻清简炼,使结构完整,也加深了意境的悲凉。

(张燕瑾)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 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 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 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 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 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 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 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 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 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 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 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伛导我掷, 云此最吉馀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 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 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 星月掩映云朣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 杲杲寒日生于东。

贞元十九年(803),京畿大旱。韩愈因上书请宽民徭,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属广东)令。永贞元年(805)遇大赦,离阳山到郴州(今湖南郴县)待命。九月,由郴州赴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诗中深沉地抒发了他对仕途坎坷的不满情怀。

衡山耸立在湖南衡阳盆地北端,气势雄伟。山上的衡岳庙,是游人向往的名胜。诗的开头六句,写衡岳的形势和气象,起笔高远,用语不凡。先总叙五岳,再专叙衡岳,突出衡岳在五岳中的崇高地位。按古时帝王的祭典,五岳都相当于爵秩最高的三公。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各镇东、南、西、北四方,而嵩山则处在中间。衡岳在炎热而荒僻的南方,古人以为这里有很多妖魔鬼怪,天帝授予岳神权力,使它能专力雄镇一方。诗人一连采用四个叙述句,从五岳写到衡岳,竭尽铺垫之能事。紧接二句,便一下子把衡山形势的险要勾勒了出来:衡岳半山腰中蕴藏着云雾,不时喷泄出来,虽有山顶,又怎能攀登上去呢!一句中连用喷、泄、藏三个动词,来描绘平日衡山云雾浓重不散,既奇突,又贴切。

以下八句写登山。我来二句,是叙事,亦是写景,写出了秋雨欲来的景象,给人一种沉闷和压抑之感。欲扬先抑,诗意推起一道波澜。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说衡岳有灵,使天气由阴而晴,诗意陡。云雾全消,众峰顿现,原是自然界本身的变化,而诗人却说是自己潜心默祷、把正直的神明感通的结果。正直二字寓有深意。往下连用两联,描写众峰由隐而现后的景象。须臾一联,写出了山间景色变化之快:霎那之间,浮云扫尽,众峰显露,仰面看去,那高峻陡峭的山峰,就好比擎天柱支撑着天空。这一联是虚写,给人以豁然开朗、奇险明快之感。据《水经注》载:衡山有三峰,自远望去,苍苍隐天。所以晋代罗含的《湘中记》也说:望若阵云,非清霁素朝,不见其峰。紫盖一联,描写紫盖峰连延着与天柱峰相接,石廪峰腾跃起伏,堆拥着祝融峰。这是实写。汪佑《南山泾草堂诗话》说,是登绝顶写实景,妙用‘众峰出’领起,盖上联虚,此联实,虚实相生;下接‘森然魄动’句,复虚写四峰之高峻,的是古诗神境。上下诗意来看,此说不无道理。

森然以下十四句,写谒庙,是全诗中心所在。诗人通过对祭神问天的描述,倾吐其无处申诉的悒郁情怀。森然二句,点出谒衡岳庙的题意。目的地已经到达,险峻的山峰,使人惊心动魄,不由得下马揖拜。沿着一条松柏古径,急步走向神灵的殿堂。既反映了诗人当时肃然起敬的感受,也烘托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粉墙二句,写走进庙门后四壁所见:雪白的墙壁和朱红的柱子,交相辉映,光彩浮动;上边都用青红的彩色,画满了鬼怪的图像,写出寺庙的特征。升阶以下六句写行祭。诗人登上台阶,弯着腰向神像进献干肉和酒,想借这些菲薄的祭品来表明自己的虔诚。掌管神庙的老人很能了解神意,眼瞪瞪地在一旁窥察,鞠躬致礼。他手持占卜用的杯珓,教给诗人投掷的方法;而后又根据卦象,说是得到了最吉的征兆,那是其他人所不易得到的。但是,正是云此最吉馀难同的结语,却引出了诗人一肚皮牢骚:自己在阳山贬所没有被折磨致死,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今后只求衣食粗安,就甘心长此而终,哪里还存什么侯王将相之望!神明纵然想赐福保佑,恐怕也难奏效了。这一段描写和牢骚,既真实,又动人,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当时内心的不满情绪。诗人关心自己的前途,当然希望占卜能得到一个非常吉利的答复。但是,当他得知是一个最吉的答复之后,他倒反而产生了怀疑,以致大发起牢骚来了。这大概与他当时对朝延政治斗争的形势有所了解有关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5f54c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8.html

《韩愈诗歌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