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5 06:58: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李艳波

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23

        摘要:《悲怆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杰作,这部是贝多芬早期作品巅峰之作,表现了青年时期对命运和社会地位不公平的愤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本文是对其第一乐章曲式结构的分析。

        关键词:贝多芬 奏鸣曲式 c小调 曲式与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001-03

        路德维希··贝多芬(LudwlgvanBeehtoven1770-1827),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第八钢琴奏鸣曲》(op.13),写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是他早期钢琴奏鸣曲中的巅峰之作。C小调是贝多芬叙写悲情乐章常用调性,充满了戏剧张力和悲剧色彩。本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各部分主题明确,乐思统一,结构又高度高度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水平。

        一、作品了解

        《悲怆钢琴奏鸣曲》(OP.13)共三个乐章,此文分析的是第一乐章,该乐章的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1],并有引子和尾声,充分为我们展现了鲜明的情感洗礼和充满推动力的情感布局。第一乐章中引子创作技法的用法在整首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也是第一乐章的主题思想,并贯穿于展开部和尾声中。先由是一段长的具有悲怆情绪的极缓板为前奏引入,后转为快板,悲怆情绪的旋律中露出坚强不屈,充满着强烈的悲剧色彩,表达了作曲家对命运的悲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精神以及对命运的顽强抗争。

        二、结构分析与研究

        引子为c小调,主副部元素及调性先现,采用了极缓板(Grave),是一个准平行开放乐段。1-5小节在技法上采用了发展模进和重复的手法,左右手形成柱式和弦式连续进行,经过两次分裂模进停在主和弦上,另外沉重的节奏、旋律音调营造出了悲壮的情绪,展现出动机主题的悲剧色彩。第一小节采用重属七和弦代表着变化不确定色彩与级进上行附点音的悲情音调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奠定了引子发展基础。第6-12小节采用了连句式的发展和模进,织体节奏的变化以及八度叠加和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进行,结尾有即兴式的快速半音终止在属和弦开放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184480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1.html

《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