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发布时间:2018-04-04 14:05: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和山东省、滨州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素质教育推进的实际,特制定程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一、评价内容 
1.检测性学科评价(50%)。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所开设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美术、音乐、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根据学生各类作业的检查、各项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性检测、学期末的考试,以及学生的其他表现,实行等级制进行评价。 
2.考查性学科(项目)评价(50%)。 
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内容以我们中国传统的艺术项目为主,有花样跳绳、转手绢、剪纸、球类、竹竿舞、丝网花、折纸、串珠等项目。学生们选修活动项目,学校效果评分为入门(D)、合格(C)、优秀(B)、特长(A)四级,学期末学生自主申报验收,成绩计入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2)地方课程:各门地方课程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意见制定的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 
3)综合实践活动:依据每次活动效果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A)、良好(B)、及格(C)、不及格(D)。 
4)读书工程:依据各年级等级考评细则确定学生等级,特级、五级=A,四级=B 三级=C 二级、一级=D 
5)成长记录袋评价:按成长记录册中设计的栏目,让学生定期认真填写,教师要写好综合性的鼓励性评语。评价结果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优秀(A)、良好(B)、一般(C)。 
6)参与各类竞赛活动:依据活动结果等次转化为ABCD四级计入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二、评价形式 
1.检测性学科评价。 
学生检测性学科评价按时间关系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终结性评价指学生在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结束时开展的集中性评价。评价方式分为书面测试和非书面测试两种,书面测试和非书面测试都贯穿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中。 
2.考查性学科(项目)评价。 
学生考查性学科(项目)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级评价、综合评价的形式。 
1)学生自评。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反思品质,自评正是促进学生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自评,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步和努力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自我提醒、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促进成长。 
2)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作为评价的主体,也是被评价的对象,通过互评,全面、真实地形成对被评价者的认识,看到他人眼中的自我,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对自身也进行反思。 
3)班级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班主任任组长。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在学习、活动、生活等过程中的了解和观察对全体同学进行等级评价。 
三、评价结果的运用 
在评价过程中,单项科目直接进行等级评定,综合评价时采取等级——分数——等级方式转换。其转换方法一般为:单项科目ABCD等级分别转化成4321分(重要科目提高分值);检测性学科和考查性学科评价结果最终分别按50分转化。综合评价时,把以上两项得分相加后再转化成等级:低年级90分以上为优秀(A),75——89分为良好(B),60——74分为及格(C),60分以下为不及格(D);高年级85分以上为优秀(A),75——84分为良好(B),60——74分为及格(C),60分以下为不及格(D)。 
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填写《学生素质报告手册》。《学生素质报告手册》放假时交给学生拿回家向家长或监护人报告,并由家长或监护人写上家长的话和签名,开学后学生把《手册》拿回学校交给班主任保管。 
通过两学期的运行,本办法激起了师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信心和激情,教法、学法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和校内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了学校健康、科学、和谐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132411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2.html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