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的故事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滥竽充数的故事

古代有一种跟笙相似的乐器叫做竽,吹奏起来很动听。齐宣王特别喜爱听竽的大合奏。
宫廷里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常给国王演奏。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也混进了这个乐队。
演奏的时候,他学着别人的样子双手捧着竽,摇头晃脑,装着在吹奏的样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谁也没有发现,他同样得到齐宣王的奖赏。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这位新国王恰好相反,喜欢听竽的独奏。他把乐队的人找来,叫他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先生看到这种情况,怕真象暴露,犯欺骗国君的大罪,中途悄悄地溜走了。
成语“滥竽充数”来自这个寓言。“滥”是不加选择,不加限制,引申为蒙混的意思;“充数”就是凑数。“滥竽充数”可用来表示自谦,就是自己不行,仅仅是凑个数罢;也用来说明有些人冒充有本领,其实是在混饭吃;还比喻拿质量不够标准的东西来凑数。【发音】lànyúchōngshù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多贬义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簧管乐器;充数:凑数。[1]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者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近义词】
①名不副实注释:副:相称,相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②鱼目混珠注释:只比喻以假乱真,而不指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③掩人耳目注释: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反义词】
①货真价实注释: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实在在的。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②名副其实注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③鹤立鸡群注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灯谜】南郭先生吹竽。打一成语谜底:滥竽充数
相关人物介绍:
齐宣王约前350-301年,约50岁,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
314年,燕国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夺回权力,反而被杀。齐宣王乘此大乱,派匡章率军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成肉酱。312年,齐宣王杀王后,后娶钟离春为后。相传钟离春是一位样貌奇丑的女子。随后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导致燕人叛乱,不久齐军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则共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齐宣王感叹:"甚惭于孟子。"
齐宣王算不上是个明君,但毋庸置疑,在他执政期间,齐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他设立了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造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f9aff5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38.html

《滥竽充数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