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的语言美

发布时间:2016-07-18 20:26: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沈从文《边城》的语言美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爱”与“美”的理想,是一部洋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秀丽的风景画,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者用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以恬静平淡的风格、散文的笔调,描写了一个纯粹的理想世界。小说的语言独特、鲜明,吸取了方言、书面语、文言文的特色,使边城通篇语言的恬淡、典雅、通俗简约、意境等充分体现,从语言方面分析沈从文的《边城》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 语言特色 恬淡 典雅简约 通俗 意境

【正文】

沈从文是一位多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30多个集子,大都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而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边城》原载于1934年《国闻周报》第11卷中,19349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它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秀丽的风景画,也是支持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沈从文说的很明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1而贯串在作品中的“一件普通人事”就是湘西一个古朴的爱情故事,它构成了小说的情节线索。沈从文潜心于表现“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2的人性之“常”。他认为“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3并称自己创作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4这种表现人性之“常”的创作宗旨,决定了他的创作边城的风格。文学是语言艺术本文试着从语言方面探讨一下《边城》艺术造诣,谈谈对《边城》语言美的粗浅认识。

《边城》在题材的选择上,沈从文不愿写“一滩血,一把眼泪”,而喜欢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5在语言特色上,沈从文呈现出一种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渗透进语汇,再经语法排序,最后才由语音呈现出“语言”,这便是口语。口语是人民口头上流传的语言,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为了记录人类宝贵的历史经验,文字就应运而生了。因此我们以文字为桥梁,对《边城》的语言特色进行学习,借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一、修辞格的“美”

边城里, 既有色彩鲜明的比喻, 又有自由灵活的排比,这些修辞格在沈从文的笔下运用自如。沈从文的语言之所以富有艺术魅力, 扣人心弦, 跟他善于运用这些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格是分不开的。

(一)通俗易懂的比喻

沈从文所运用的比喻, 都来自现实生活, 他就地取材, 以物比物, 用来作比喻的都是湘西人熟知的事物, 具体而又形象, 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同时, 这些描写性的比喻, 都是活泼的。例如: ( 1)溪流如弓背, 山路如弓弦, 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是作品开篇所描绘的湘西边城茶峒的自然景色, 以当地人熟知的弓和弦作喻体来比喻溪流与山路的关系, 以小喻大, 新鲜别致, 形象生动,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 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触目为青山绿水, 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 如山头黄麂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 从不发愁, 从不动气。 以水晶比喻翠翠那清澈明净的眼睛,折射出翠翠纯真美好的心灵;以小兽物和山上的黄麂这些湘西熟悉的事物来比喻天真活泼、乐观善良的翠翠, 对翠翠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二)自由灵活的排比

文中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来刻画人物, 描绘环境, 抒发情感,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排比的运用, 既自由灵活, 又具有鲜明地方色彩。例如: ( 1)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 喜欢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 喜欢把野花戴到头上, 还喜欢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 缠绵处她也领略得出。( 2)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 水是各处可流的, 日月是各处可照的, 爱情是各处可到的。这些灵活自由的排比,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常用“星子”“落日”“流星”象征死亡;以“白塔”来象征湘西人的正直、诚实、善良与淳朴的品德。

例如: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成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法,她想:“假若爷爷死了呢?”他有时便躺到门外岩石上,对着星子想他的心事。他以为死是应当快到了的,正因为翠翠已长大了,证明自己也真正老了。暗示和诗化了小说的情节,增强了老船夫形象的悲壮意味。

二、语言的恬淡美。

(一)单纯词的运用

在《边城》中,沈从文常用单纯词和合成词的重叠式来描写风景,述说故事,给人一种恬淡的美感。

比如:(1)“两岸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草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2)“小山走去,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3)“黄泥的,乌黑的,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单纯词“多”,“作”,“人”,“过”,“越”,“只”,“墙”,“瓦”的使用体现了沈从文语言的简洁,所谓“文约而事丰”,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内容。

(二)合成词的运用

沈从文还善用合成词的附加式,尤其是三音节后加式,即由词根和一个叠音后缀。

例如:湿淋淋的爬上岸,笑嘻嘻的说,声音哑沙沙的,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翠翠忽又忙匆匆的追上去,黑黝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小说中这些合成词的附加式,使用起来信手拈来,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使文章音韵和谐。

(三)叠词的运用

叠音是指音节的重叠。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叫叠音词,它在修辞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叠音词适当地运用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描绘的作用或表现旋律的功能。这在《边城》里随处可见。

如:小说中的人名——翠翠,顺顺;静静的河水,小小的竹竿,黑黑的皮肤,光光的眼睛,长长的梯子,蓬蓬鼓声,发出沙沙的声音,心子重重的,皮肤红红的,脸色惨惨的,心里软软的,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懒懒的攀引缆索,低低的学小羊叫着……这些叠词的使用,使文章披上了一层暖暖的薄纱,读来软绵绵的,更显小说的朦胧美,使文章具有优美的节奏,读来仿佛不费吹灰之力,作者向你娓娓道来,向你展示一幅湘西风情画。

读着这样的文字,似信手拈来,全不费力,又能给普通的词汇注入新意,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音韵和谐,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语言才能:朴素中透着新奇,含蓄中散发着新意。

三、语言的典雅简约美。

沈从文小说语言的外在形态上,常给人一种诗性的古雅之美,有一种鲜活的灵动之气。按凌宇先生的概括就是“格调古朴、形式简峭,主干突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又厚实,朴讷却又传神”。6汪曾祺觉得沈先生的语言受魏晋人文章影响较大。可见沈从文小说语言与传统文章的文字趣味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传统的文学审美趣味大大地影响了沈从文小说创作。

(一)典雅美

《边城》“在描写中流露出唐宋气质,在叙述时突显着魏晋风骨,行文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此观点为泰山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的宋阜森、谢玉兴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边城》之所以能赢得如此赞誉,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沈从文灵活运用了承载其思想的语言艺术。

《边城》语言的典雅性得益于沈从文在文化性的继承上。沈从文深味唐人山水小品的精髓,行文中注重骈散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具有诗一般的语言。“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让人不由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意境如此相似。《边城》语言运用的真谛便是《世说新语》里语言的简约含蓄,朴素生动,优美传神,体现魏晋风骨。

(二)简约美

苏雪林说沈从文“用字造句,虽然力求短峭简炼,描写却依然繁冗拖沓。有时累累数百言还不能达出‘中心思想’。有似妪谈家常,叨叨絮絮,说了半天,听者尚茫然不知其命意之所在;又好像用软绵绵的拳头去打胖子,打不到他的痛处。他用一千字写的一段文章,我们将它缩成百字,原意仍可不失。……我常说沈从文是一个新文学界的魔术家。他能从一个空盘里倒出数不清的苹果鸡蛋;能从一方手帕里扯出许多红红绿绿的缎带纸条;能从一把空壶里喷出洒洒不穷的清泉;能从一方包袱下变出一盆烈焰飞腾的大火,不过观众在点头微笑和热烈鼓掌之中,心里总有‘这不过玩手法’的感想。”7事实上,他很少用“的”“了”等虚词,既有浅近文言的简约凝练,又有口语的生动活泼。语言简约,比喻新奇,简古有力度,很耐咀嚼。

例如:《边城》首篇用不足百字就交待了小说的环境和人物:“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极具简约风格,开篇一段三句话,用了七个一字,为读者营造出了一种单纯、简单、原始,如世外桃源般美丽、悠远的中国传统山水意境。

四、语言的通俗美

沈从文一再宣称:“我实在是个乡下人——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懂诡诈。”8这就决定了《边城》里所有的对话,真正的都是群众语言,那些话可以使你嗅出泥味和土香,语言中多了些山野气息,却又不失新鲜与活泼。它的语言根植于我国劳动群众语言的肥沃土壤里,采用表现乡土人生的乡土语言,以湘西地方话为母体,加工提炼,予以书面话,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一)方言

方言的使用,使《边城》呈现出恬静、和谐、优美的乡村风情。

例如:“翠翠太娇了,我这人就是这么一个打算,‘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唉,这两句话恰是古人为我说的!”。“下棋有下棋的规矩,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若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若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的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这些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用朴实的语言展示了湘西边地风情,回荡着湘西人的乡音,使人油然而生真实,亲切之感。

(二)风俗

作者还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几乎占了整个作品三分之一的篇幅。爷爷、翠翠与傩送兄弟俩的相识,傩送对翠翠的一见钟情,“碾坊”与“渡船”作为“陪嫁”归谁的矛盾等,这一切都发生在先后几个端午节里。作为渡船人的老船夫和翠翠,只有过节才有可能离岗进城,所以端午节作为小说的背景与轴线就显得自然而贴近生活。

五、语言的意境美

万事万物在沈从文的印象中,呈现为“现象”与“想象”浑然不分的状态。他不写则已,如果写,那语言文字也必然既能抓住现象,又能在现象上宕开跃入想象,否则便没有写出他的真实感受。

上面提到的《边城》的开头一段:

如果把这一段压缩一下,可得这样的句子:“官路山城小溪塔老人女孩黄狗家”。似乎是将温庭钧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融合在一起而成。沈从文由“官路、山城、小溪、塔”而来,落脚点却在“老人、女孩、黄狗、家”上,即天、地是舞台是背景,人是角色是前景,体现了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意识。这是一种画面感很强的语言,但不是逼真的西洋油画,而是淡笔留白的中国水墨画。画中的事物既是“现象”呈现在我们眼前,又是触媒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想象”。

“先以歌咏田园诗般的散文笔调缓缓地展开对湘西人纯朴风情的细致描述,最后却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一下子打断前面的歌咏,把你推入对人生无常的强烈预感之中:这就是沈从文个人文体的最显著的形式特征。”9《边城》就是这一文体成熟的最出色的体现。它不但体现了沈从文文体“形式”特征的成熟,同时体现了沈从文语言的成熟。

《边城》在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中,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小说的语言恬淡,典雅,简约、通俗,既有色彩鲜明的比喻, 又有自由灵活的排比, 这些修辞格在沈从文的笔下运用自如。在这样一篇美丽的文字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因此,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注释: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45页。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

2)沈从文:《湘西散记。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沈从文文集》第9卷,第254页。

(3)沈从文.《创作杂谈。给志在写作者》《沈从文文集》第 12 卷,第110页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

(4)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42页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

5)沈从文:《废邮存底。给一个写诗的》,《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303页。

(6)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第318页,三联书店1985年版。

7)苏雪林:《沈从文论》,《苏雪林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41版,第304-305页。

8)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43页。

(9)王晓明:《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王晓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1版,第122页。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45页。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496581a98271fe900ef928.html

《沈从文《边城》的语言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