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8-09 21:21: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

18 《孟子》两章

【导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字难词。

(1)字音

米粟(sù)   亲戚畔(pàn)之   域(yù)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城: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寡助之至 之:动词,到。至:极点。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指粮食。

多:充足。

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2)通假字

亲戚(,背叛。)

(3)古今异义

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委而(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因婚姻或血统联成的关系。)

(4)词类活用

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交流点拨】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翻译重点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交流点拨】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交流点拨】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交流点拨】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合作探究 深悟文本

步骤三 理清思路 把握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交流点拨】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课文论证方式如下: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论证: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步骤四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

1.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人和。

2.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交流点拨】例一: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例二: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

3.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交流点拨】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但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绝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4.文章的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5.文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什么句式?将得道者失道者作比较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课文从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2.拓展延伸

积累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附: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战争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 治国也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叛之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有一个经典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却死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找答案吧。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字音

(shùn)  孙叔敖(á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ɡé) (xī) 法家拂(bì)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发:起,被任用。

举:被选拔。

士:狱官。

市:集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任:责任,使命。于:给。是:这。

人恒过 恒:常常。过:犯错误。

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乱:扰乱。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 征:表现。色:脸色。发:发出。

喻:明白,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国外。

(2)通假字

益其所不能(,增加。)

于虑(,梗塞,不顺。)

法家(,辅佐。)

(3)词类活用

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词的使动用法,通,使……坚韧。)

(4)一词多义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国恒亡(国家。)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死于安乐也(在。)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交流点拨】(1)/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提出疑问,教师点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指出论点。

合作探究 深悟文本

步骤三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

1.第一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有什么共同点?

【交流点拨】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

2.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交流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交流点拨】第二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1自然段中的排比。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对比。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通过陈述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证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2.拓展延伸

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孟子语录积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与民同乐。

【交流点拨】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他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

孟子是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遭到挫折也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

【附:板书设计】

造就

人才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

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生于

忧患

 治理国家,——

居家思危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死于安乐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3dace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27.html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导学案新版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