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发布时间:2020-03-30 06:29: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一)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书: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 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行陋,不足雄远国

2毕,令间谍问曰

3)魏王雅望非常

4)魏武闻,追杀此使

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你认为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五、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南海__________

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七、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八、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1)仕于南方 仕: ( 2 ) 席上食菱 食:

3)欲以去热也 以: 4)欲以去热也 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十.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 其所处者焉。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居:

(2) 如入鲍鱼之肆 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近朱者赤,   

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张丞相草书而不工 2)使侄

3)侄罔然而止 4)执所问曰

2.翻译下列句子:

(1) 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十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翻译下列句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这则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

十三、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2)公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3)立有间 (    4)寡人闻命矣。

2 翻译句子:

1)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3 景公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这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有什么借鉴意义?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十四.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裁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自古而( ) (2)而固 ( )

(3)能备善( ) (4)斯不自见之 ( )

2.翻译下列句子。

1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2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内容。这个成语应该是:

十五.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吾之在鼠 ( ) (2)告其父曰:“盍诸?”( )

(3)是非若所知也( ) (4)于无鸡乎? ( )

2.联系上下文,翻译下列句子

1)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译:

2)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应该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十六.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薛谭学讴秦青青之技,自谓尽之

饯行于郊 声振林木,响行云

 2.翻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十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孤: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或: 沃:

食不给 给:

乃至被谗受贬 谗: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5.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你有什么感受?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十八.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晋平公问师旷曰臣安敢其君

孰与行乎何不烛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十九.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邻居有烛而不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

资给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十.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使弈秋二人弈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之矣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为是其智弗若与?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二一.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言未尽而王生去,盖欲拒人于千里之外。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

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
   2.在上文横线上填入一个字。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句: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二.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 作者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二三.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元方入门不顾 顾:

2翻译下列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一)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四.小时了了 《世说新语》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文举:东汉的孔融。 清称:有名誉。 中表:指的是亲戚。 伯阳:老子的号。

奕世:世世代代。 了了:聪明 踧踖 :局促不安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既通,

元礼及宾客莫不 人以其语

2.翻译系列句子。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里,孔融只是说了个前提,省略了结论。请你把它补写出来。

4.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请你写出一个。

二五.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王吹竽 为:

2)宣王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

3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二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六.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1)天帝使我百兽 2)子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

2、翻译句子。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见我而敢不走乎           2〉故遂与            

3〉其不善者而改                   4曾子之妻          

5〉学而时习 6〉见藐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三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七.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若孤

始就学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释义。

,释义 ,释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含义。

辞以军中多务 ②以丛草为林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以我为不信

4  根据下列句子,写出成语。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成语: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成语:

5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四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八.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弗食不知其              教学相       

2  翻译句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教学相长也。

译文: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五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九.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解:①值:适逢。 ②郡:此指城。 ③相视:看望你。④败义:毁坏道义。 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

1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吾欲南海 B、水陆草木

C、怅恨久 D、属于作文以记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今死矣,子速

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3)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3、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六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十.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翻译句子。

1)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2)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2 上文的大意可用成语 来概括,比喻

3.从上文看,孙山是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七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楚人有盾与矛者 2)吾盾坚,物莫能陷之。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语 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耶很多。请你举出两个来。

1

2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八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二.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则钟大不可负 2掩其耳

3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可也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5.成语 就出自这里。请你写出“”开头的两个成语。(1 2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十九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三.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兔触株,折颈而死 2)因其耒而守株

3复得兔 4)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二十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四.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宋人有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今日矣!予助苗长矣。

3其子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以为无益而之者,不耘苗者也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二十一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五.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固——固然,本来的意思。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一人蛇先成,引酒饮之 2)我能之足

3)蛇无足 4)为蛇足者,终其酒

2.翻译文言句子。

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二十二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十六、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⒈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其剑自舟中坠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3)舟已行矣,剑不行

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于刻舟求剑这样的故事,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二十三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十七、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蝉方翼悲鸣,欲饮清露 2)曲其颈,欲而食之也

3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4)童子欲弹黄雀

2.翻译下列句子。

1)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二十四

班级( 姓名( )成绩(

三十八、杞人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杞人忧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忧天地崩坠,身所寄 2)因往

3屈伸呼吸 4)其人舍然大喜

2.翻译句子。

1)奈何忧崩坠乎?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3杞人忧天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哪一句俗语大致相同?

4.从探究的角度上看,你是如何评价这位 “忧天”的杞人的?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二十五

班级( 姓名( )成绩(

四十、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

1.解释加点词:

1田登作郡,自其名2于是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译文: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二十六

班级( 姓名( )成绩(

四十一、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

1)永之氓善游 2)乘小船湘水

3)吾千钱 4)有顷,

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译文:

2)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文:

3)汝愚之甚!蔽之甚! 译文:

4)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文:

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

四十二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惜,不耻。

1.解释加点的“乃”字的含义。

1)乃掘之,遂得水。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乃至被谗受贬 4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5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老马之智可用也。 译文: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译文: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译文: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译文: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向老马、老蚁学习而感到羞耻的。

3.翻译句子: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译文:

4.请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四十三、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袖而观之,遂没。 (注解:贾人——商人 巨室——大财主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有渔者舟往救之 2一日之获几何

3而骤得十金,为不足乎 4而观之

2.翻译句子。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2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3盍救诸?

4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3.请你用四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至少写出两条。

1

2

四四.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 dié 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 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缞绖(cuī dié ):丧服。赗敛棺槨:下葬的物品。怃然:失意的样子。彻:通赒:救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2)乃寓居士人于邠

3)赗敛棺槨皆所未 4)厚赒给之,使其事

2.翻译下列句子。

1)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 上文中,哪几句话最能体现范仲淹忧国忧民情怀?清你找出来,写在下面:

4请对上文中范文正其人其事简要评价。

四五.吕文穆公① ( 蒙正 ) 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职。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②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注释:①吕文穆公: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的谥号。②孝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昔贤之所难也 B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C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D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B、闻者叹服

C魏王雅望非常                     D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1) 

(2) 

四六、一日,上谓解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 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

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

【注释】解缙:明朝人。内苑:御花园。上:指明成祖朱棣卿:你

1明成祖朱棣原来的意图是什么?

2.从上文看,解缙是个怎样的人?

四七.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宿于逆旅 ( ) ②良宵难( )

2.“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3.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四八.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或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1)过:拜访。(2)(tū):烟囱。(3)嘿:同“默”。(4)居无何:过了不久。(5)上行(hāng):上坐。

6)突:烟囱

1指出下面两句中的通假字。

①不者,且有火患 ”通“   ②曲突徙薪亡恩泽 ”通“  

主人嘿然不应 ”通“ 不弗牛酒,终无火患 ”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为曲突,远徙其薪 2余各功次坐

3使听客之言 4主人寤而请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2)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

4“主人乃寤而请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   )

A.应该首先感谢有先见之明的人。 B.不应忘记提醒过自己的人。

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     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5.除了“焦头烂额”外,文中还有一个成语是: ,它的含义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俗语是相同的,那就是:______________

四九.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如我,能几何 带兵         B.多多而善耳   更加

C.陛下不能将兵,而将将 喜欢         D.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的原因

2.上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解释。

1)“ ”通“ ”,含义:

2)“ ”通“ ”,含义:

3.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译文:

2)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译文:

4.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和韩信有一次谈论各位将领的才能,他们的看法有些不同。

B.韩信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认为自己的统兵才能要高过刘邦。

C.“上笑曰”中的“笑”,其实是冷笑,既表现了刘邦对韩信的回答的不满,也是在嘲笑韩信虽有统兵之能,却也不得不臣服于自己。                

D.韩信最后的自圆其说,一方面是无可奈何的承认自己确实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刘邦,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随机应变的机智,避免了刘邦对自己的不满和猜忌。

五十、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给上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解释加点的词:

其家穿井(                                      国人之闻之于宋君(        

3.翻译句子;

1)吾穿井得一人。 译文: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4.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1 D(应为“只是”之意)

2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3 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要大意对即可)

二.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

三.1.他狡诈,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他多疑,事毕后派间谍听消息;他残酷,怕匈奴使对自己不利,派人追杀。

2.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却持刀站立床头。接见完毕,叫人问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见于《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替别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

3.不恰当。因为匈奴使就是从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实际上却很有本领的场合。

4.能写出传神的眼神和气势,就是佳作。

五.12.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凭借

13.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

14.对比,立志。

七.1①我想要去楚国 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2、①南辕北辙或 背道而驰

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八.1.做官 用来 去除

2.菱角是生长在水里的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是知道的啊。3.(略) 15.给加点字解释

十.1.居:一起 店铺

2.比喻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3.近墨者黑 4.(言之成理即可)

十一 1.(1)喜欢 喜爱 2)抄录 3)迷惑不解的样子 4)写

2.这是什么字啊? 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连自己也不能识别。3.(略)

十二 1.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2(略)

十三1.(1)下雪(2)通“披”,穿着 3)一会儿(4)领教、受教

2.(1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

2)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后会想到别人还饿着,自己穿暖后会想到别人还冻着,自己安逸后会想到别人辛劳着。3.(言之成理即可)

十四1(1)这样 (2)轻视(3)(4)害处2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2)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4、敝帚自珍

十五1.(1)忧虑、担忧(2)赶走 (3)这不是 (4) 危害 2.(1我就会饥寒交迫,其危害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 2)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3C

十六 1.①向 ②尽\ ③大道 ④阻止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3.(供参考)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技术,都应该精益求精,不能自满。百尺竿头,尚需更进一步,何况是技艺不精的人呢?虚心方能让人进步,傲慢只能阻止自己前进的步伐。 4薛谭身上当然也有可取之处。他能够及时地知错改过,向老师道歉,并永远不说回去之类的话,这说明他认识到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道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十七1.①幼年丧父 ②有时 ③供给 ④在背后说坏话 2B 3.有时候,在夜晚(读书读得)眼睛昏花,疲惫困倦,(他)就用冷水冲头洗脸。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4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5.(略)

十八1①向②戏弄③昏暗④点燃 2.(1)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2)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3.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十九1①到,此指照射过来②报酬③把④就

2①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家的光亮照过来,拿着书映着灯光来读书。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练。

4①学习要主动——匡衡凿壁借光,主动创造条件来学习,其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他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十1教诲,教导这样引,拉及,比得上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能说(难道)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二一1①zhì;同 ②shuì;劝说 ③xuán;同,转身 ④cuō tuó光阴消逝

yuè 通“悦”,高兴,愉快 yùn 恼恨,怨恨 2B 3善于学习的人不会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是希望听到真理啊!

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4D 5学贵善思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二二1 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2 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字,把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二三1约会 约定 丢弃 丢下 回头(看) 2①不是人啊!跟人家约定好一同走的,却丢下朋友独自离开了。 ②(你)到了正午却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不讲礼貌。34.(略)

二四1①拜访 ②走上前 ③感到奇怪 以……为奇(认为……奇怪)④告诉

2李元礼和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未必出色。

3.难怪大后,如此不佳。4.机智聪慧,能言善辩。 孔融让梨

(译文: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气,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见的都是些英俊有名的人或者是亲戚,他们才能通报进门。孔融来到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之后,进了门,他就走上前去,坐了下来。李元礼问他说:“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啊?”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和您的祖先伯阳有师弟关系,所以,我和您是世代之好呀!”李元礼和宾客没有不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到,有人把孔融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未必出色。”孔融(听了后就对他)说:“推想你小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陈韪非常尴尬。)

二五1.(1)替 \ 2)通“悦”,愉快 \ 高兴(3 喜欢\喜爱

2.滥竽充数 3.管理混乱,职责不明;领导昏庸,优劣不辨。4.(略)

二六1做首领认为对的逃跑 2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①助词,无义 它,代狐狸 它,代缺点或错误 ⑤它,代学过的知识 ⑥的4.狐假虎威 狗仗人势 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5.(从正反两面评价都可以)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还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二七1①广泛阅读②谁,哪一个③就,于是④到,等到 2①“邪”通“耶”,吗 ②“耳”通“尔”,罢了3①用 ②把 ③凭(凭借) ④认为 4①吴下阿蒙 ②刮目相看(待)

5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供参考)时间就如海绵力的水,要挤总是会有的;读书不一定求精,广泛阅读对丰富一个人的见识总会有好处的;读书能够改变人。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二八1①味美②zhǎng 促进,提高2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互提高的。3.教 教学相长 4 嘉肴,至道,教学相长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二九1B 2、(1)我现在要死了,你赶快离开。(2)(我)从老远的地方来看你,可你却让我离开,使我成为一个不讲道义而只顾求生的人,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3 朋友有病,(我)不忍心丢下他(独自离开)。3、友情无价。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赤城的友爱,它比生命还值得人们珍惜。

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   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朋友的性命。”   胡兵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于是撤回大军。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

三十1.(1)乡人的儿子因没有考上心情很不好,而孙山的名字写在举人榜上的最末处,他就先回家了。(2)举人榜上最末一个名字是我孙山,而你的令郎还落在我的后面呀。2.名落孙山,投考不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 3.幽默诙谐,滑稽风趣

三一1.(1)卖 2)助词,无义 3)同时存在2.(1我的矛很锋利,锋利得没有一样东西不能被刺穿的呀。2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3.自相矛盾 4.瞠目结舌 目瞪口呆5.(略)

三二1.(1)逃跑(2)马上,立即(3)害怕,担忧(4)钟声2.(1)害怕人家听到来夺取自己(已经偷到手的钟),就立即捂住自己的耳朵。(2)担忧人家听到,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担忧自己听到(就捂住耳朵),这就大错特错了啊!3.捂住自己的耳朵,并不能捂住钟声,人家照旧可以听到的,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4寓意: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5掩耳盗铃 掩过饰非 掩旗息鼓 掩人耳目 掩过(恶)扬善

三三1.(1)逃跑,奔跑 2)放下 3)希望 4)被

2.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可是自身却被宋国人耻笑。3守株待兔4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三四1.担忧 劳累 赶去 放弃 2.(1)天下不想帮助秧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2)(这样做)不只是毫无益处的,还会害了秧苗啊。3拔苗助长 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4.(略)

三五1.(1)将要(2)替、给(3)本来(4)失去、得不到

2.(1)几个人喝这杯酒不够,一个人喝这杯酒又有多。(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3.画蛇添足 4.为人处世,不能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十分了不起,于是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否则,对人对事,总是有害的。多此一举,往往会让你失去很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六1.到 它,代剑 可是,但是2.(1)这是我们的剑坠下去的地方。(2)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的吗? 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4、(略)

三七1.展开 夺取(这里有“捕捉”的意思) 抬(起)、伸长

2.(1)螳螂正想吃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后面,伸长脖子,正想啄食它呢。

2)小孩子正想(拉开弹弓)去弹黄雀,却不知道前有深坑后有截断的树桩。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①为人处世,应该有长远的打算,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②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侵害别人的人,也往往被他人算计。

三八1.(1)通“无”,没有(2)告诉,使人明白 3)你 4)放心的样子 2.(1)为什么要担忧天会迸裂、地会塌陷呢? 2)大地是由土块和石块组成的,它们充满着四方,没有一处地方是没有土块和石块的。3.讽刺的是生活中那种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没根据更没必要忧愁的人。它与俗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含义大致相同。 4.(略)

四十1.忌讳 全,整 2.于是整个州都把灯说成是“火”。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4.专制、蛮横、独裁,不顾老百姓生活的胡作非为的昏官。

 故事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名,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怎么写呢?用上字,要触犯太守;不用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字改成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的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老百姓,平时对于田登的专制蛮横无理已经是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忿忿他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无效灯,许人人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释义: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比喻反动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四一1.(1)都、全部(2)渡(横渡)(3)腰上挂着(4)更加

2.(1)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怎么会落在最后面呀? 2)(那个人)回答说:“我的腰上挂着许多银子,太重了,因此落在后面了。”(3)你真是太愚蠢了!太糊涂了!(4)自身都要被淹死了,还要那些银子做什么用呢?3.讽刺那些要钱不要命(嗜财如命)的人。

四二1)于是、就 2)你的 3)竟然 4)是 5)才 2B

3.现在的人却不知道用他们愚笨的心思去学习圣人的智慧,这不也是很过分的吗?(不也是一大过失吗?) 4.老马识途

四三1.(1)用(2)多少(3)还(是)(4)卷起袖子

2.(1)刚才(你)许诺给(我)一百两银子的,可是,现在却只给我十两银子,这大概不可以吧!(2)你是一个渔夫,一天能得到多少(银子)呢?(3)为什么不去救他呢?(4)这就是那个许诺给银子又不愿偿付的人啊!3.许金不偿 4.(略)

四四1.空闲时(休息日) 准备 完成2.(1范文正公听后十分伤感,当即就撤消了酒宴,拿出钱救济给他,并让人为这位读书人办完了丧事。(2)在座的宾客们感动叹息,以至于有流下眼泪的。(不能译成坐着的 3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4.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致或相近的评价即可。

四五1C 2C 3(1)他的弟弟等待到机会后就神态自若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2)喜欢一样东西却不被这件东西所牵累的人大概是很少的,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啊! 4.(1)严以律己,秉公处事;(2)胸怀坦荡,不为物累。

四六1.“本欲诡言以困之”,想难住他。2.反应敏捷,心智聪慧。

四七1.①旅店排遣,消遣(意思对即可 ) 2此题能答出隔墙下棋之意即可。示例:婆媳隔墙下棋,手中无子,心中有棋,进退取舍,全凭记忆。 3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天外有天,不可孤芳自赏。(或艺海无涯,不可夜郎自大。)

四八1(1)—— (2)—— (3)—— (4)—— 2.(1)改(更改)(2)按照 3)通“向”,先前(4)才 3.(1)把它改为弯曲的烟囱,把那些柴草移到远处去;否则,将会有火灾发生。(2)先前如果听从那位客人的话,那么,就不必破费这么多的酒肉了,也始终也不会有火患。4D 5.曲突徙薪 防患于未然

译文: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四九1C 2“常”通“尝”;“禽”通“擒”3.(1)(你说你是)越多越好,那么,为什么你会被我捉住的呢?(2)这就是我韩信被你陛下捉住的原因啊。4D

五十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等到 议论 3.(1)我打了一口井,多出了一个人的使用。(2)是多出了一个人的使用,而不是从井里得到了一个人。4.宋君怀疑这种说法,认为不大可能是这样的。 5.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话是不足为信的。流言止于智者。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题:

1、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4、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5、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7、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10、我们怎能被困难吓倒呢? 12、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呢?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15、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

16、那平静的“湖面”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18、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19、咱们不是早就分好了吗? 20、游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是一条道吗?

22、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 23、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0abf1e81c758f5f71f67d1.html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