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和鲁迅

发布时间:2014-02-28 09:14: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鲁迅、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

姓名:杨璐 班级:10汉语本2 学号:100212021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日记体小说。早在1834年果戈理就写过一篇《狂人日记》,这两篇小说题目相同,题材和形式相同,在写作手法上,鲁迅明显受了果戈理的影响和启发。

这两部小说创作时的社会背景是非常相似的,作者们都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果戈理面对的是俄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其写作表现出了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精神,这一点与鲁迅所面临的旧中国千疮百孔的面貌,与鲁迅弃医从文思想救国的思想,与鲁迅“为人生”、“为社会”、“为祖国”是如此的相似。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狂人,都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形象。但是,从其实质在讲,这两个人非但不是狂人,疯子,反而是不同程度上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典型。这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叛逆和觉醒,才会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被看做是“非正常人”,被社会里的未觉醒者视作疯子。作者都借助了狂人的形象揭露、批判了封建制度,控诉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两篇小说都采用了借狗喻人的手法,出现在小说里的都是人格化的狗,是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奴才,作者通过狗喻人,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两篇小说在结尾都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喊声。

这两篇小说在很多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就其思想和内涵而言,鲁迅的《狂人日记》都要更胜一筹。

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是忧郁致狂,这个狂人只是个九品文官,陷入了对司长女儿的爱恋,他的狂来自于官场大人物对他的轻蔑,他们认为狂人根本没有资格爱上高贵的小姐。对这样的现实,狂人难以接受,并对以官阶、权势、金钱为评判标准的社会表示强烈不满,认清了一些社会现实。鲁迅笔下的狂人则是个反封建的战士,是个民族觉醒者、叛逆者,他的狂是革命的象征。鲁迅笔下的狂人是被封建制度迫害而发狂。他对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全盘的否定和批判。鲁迅笔下的狂人具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他不仅是个批判者还是个预言家,他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他对新的社会有着强烈的期待。这是果戈理的狂人所不具备的。

两篇小说虽然都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但思想深度却有很大的不同。果戈理写的个人悲剧,虽然发出求救的呼声,但却是可怜兮兮的个人哀鸣,表现的是个人的痛苦和哀怨。鲁迅所控诉的是整个黑暗的社会,他发出的“救救孩子”指的是拯救整个社会的青少年,希望新一代人能摆脱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束缚。鼓励青年们去推翻封建制度,这是反封建的呐喊,不是个人的自怨自艾。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果戈理对社会只能做到批判,但却找不到社会的出路,他就像自己笔下的狂人一样,无力抗争社会的黑暗,成为了一个道德说教者。鲁迅则不同,他虽然也苦闷彷徨过,但却是一直前进向上的。各种思想潮流冲击着鲁迅,鲁迅一直在思考国家未来的出路,并在写作上达到唤醒中国人的目的。鲁迅不是个道德说教者,他积极参加现实斗争,他的身上一直有着革命的精神。所以他的作品无情的揭露社会黑暗,唤醒了国人。这些是果戈理无法达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aa9b0810661ed9ad51f3c6.html

《果戈理和鲁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