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8-12 06:15: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疫情期间我又读了1遍《正面管束》这本书,读完以后我对“和善而坚定”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态度坚持已同孩子约定的规则。其次是二者相辅相成,缺1不可,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过度控制或骄纵。

  1、寻觅不良行动的缘由

  孩子出现不良行动,是由于他们在以毛病的方式寻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出现不良行动时,极可能是由于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对孩子的不良行动,作为家长不要生气,而需自我检讨。

  2、使用正面管束的方法

  (1)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3、告知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注意:当孩子出错时,千万不要啰嗦,不要说“我早就说过……”。这样的话语,对解决当前的问题无益,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

  (2)多问启发性问题

  在孩子出错时,不直接告知孩子要怎样做,而是多问启发性问题,如“产生了甚么事?”“你觉得缘由是甚么?”“你觉得该怎样办呢?”“下次怎样避免呢?”。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引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3)积极的暂停

  当产生冲突时,给双方情绪缓冲期。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同孩子1起“暂停”,如1起浏览。如果孩子比较大,可以提早和孩子沟通,如果产生冲突时,你会先暂时离开现场,等你们都冷静下来了,再1同商量解决方案。

  (4)决定自己做甚么,而不是孩子做甚么。

  当孩子反复出现某些不良行动时,不要去唠叨孩子该怎样做,而是告知孩子你自己会做甚么。如孩子总是将脏衣服乱扔时,不要去强迫要求孩子把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面,你只需告知孩子你只会洗脏衣篮里面的衣服,并和善而坚定地实行。

  (5)教孩子从毛病中学习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把毛病当做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在出错后垂头丧气。在出错后勇于承认毛病,并积极寻觅解决方案,便是给孩子建立了正面的榜样。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毛病,接受自己的毛病,同孩子1同寻觅解决方案。

  (6)定期开家庭会议

  每周可以设定固定的1天展开家庭会议。由家庭成员轮番主持。

  家庭会议的内容以下:

  1、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并举出实例。

  2、专注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并到达全员1致意见。如未到达1致意见,该问题推延至下次家庭会议。

  3、讨论家务事分配,鼓励孩子承当家务活。

  4、计划家庭活动。

  5、分享毛病经历,并1同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常常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束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当起自己的责任,把毛病当做学习的机会,寻觅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实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当采取的正确教养方式。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毕生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束》,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触及孩子心理、行动、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收获颇丰,特别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应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美,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没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末甚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美有效的辨别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美,这1时让我10分困惑,这二者有甚么区分吗?难到我们不应当给孩子们赞美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渐渐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应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论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甚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常常会用到这么1句话赞美孩子:“你真是1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类赞美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美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他人会怎样想,怎样看”的斟酌来做事。当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构成1种完全依赖于他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他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动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样想的”、“现在该怎样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甚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构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应用的赞美可能要比鼓励更多1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少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1句赞美鼓励的话对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1样的,我们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情等真诚而恰当地赞美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束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假期读了《正面管束教师指南(A-Z)》1书,这本书主要分为了第1部份基础和第2部份的解决方案。靠前部份,介绍的是正面管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鼓励、毛病目的、嘉奖和惩罚、和善而坚定、社会责任感、分派班级事务、积极的暂停、特别时光、班会等。第2部份,是教室里常见的各种行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如果在面临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浏览,立即解决这些困难。每一个行动问题及其解决,基本都包括5个部份:

  1、讨论。就1个具体行动问题出现的情形及缘由进行讨论。

  2、建议。根据正面管束的理论和原则,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提早计划,预防未来的问题。着眼于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

  4、用班会解决问题。用班会解决相应问题的真实故事。

  5、激起灵感的故事。用正面管束工具解决相干问题的真实故事。

  总结起来就是从发现问题开始讨论到解决再到总结的1个进程,其实刚开始看到书名里的“管束”两个字,明明是个中性词,但我看着有1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奇怪感觉,仿佛平时生活中很少直白的用到这个词的缘由么,就是平时会说尽可能去引导,去沟通,但管束来讲被管理者好像从心理上会有1种抵牾情绪的模样。看了本书后的感觉则是,这或许就是“正面管束”与“不正面管束”地区分吧,就是在行动上语言上的1些小小的差别可能就会造成很大差异的结果。其实对教学中所遇到的1些问题,或对学生进行1些要求或建议时,不,抛开学生,就算是成年人有时候对他人的1些建议,如果方法方式等缘由不恰当也会本能的谢绝,比如说也就是说有人下棋1时不知道怎样决定,边上有另外一个人非要说这么下就输了,有很多人他不会听,然后可能想明白了要输也不会改变主张,事实上人有时候就是这么不理智,更何况面对1群青春期的学生。所以面对问题1定要正面的去管束。

  1、感受比较深的就是鼓励与自尊,看了书我觉得可以更多的关注是在进步这1点上,并在这1点上让学生有归属感,让他们保持自己的自尊,而不是1种需要他人认可来维系的自尊。这样他们才有动力,也有出于自己做出的选择。

  2、沟通与尊重,坚定而和善,只有在1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学生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毕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3、关注解决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且也要教孩子把毛病看成1个学习机会,下次遇到是否是能够改正,学到了甚么,从而铭记。

  总之本书让我收获颇丰,读得浅显,书中很多教育方法理解也10分不足,有毛病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近段时间读了《正面管束》这本书,也看了邓老师写的读书心得,当时很是心动,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束和善而坚定的理念,认为与我的组织上课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统、完善、深入的太多了。后来由于上班期间太忙,1直没能有时间仔细读这本书。后来,我迫不及待地买来这本书,仔细研读了1个多月,1边读,1边勾划,1边回顾和反思,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觉自己之前的认识真是太浮浅了,此次浏览,对正面管束有了1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现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整理下来。

  《正面管束》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1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毕生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束是1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束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1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毕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应用正面管束方法使孩子取得这类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知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和为何这样做背后深层的缘由。书中使人佩服地讲授了家长和老师为何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和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毛病行动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点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当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当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非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取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抱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则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照,否则就要遭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辞的责任。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1个荒谬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我很受震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动,劝阻不起作用时,我1向认为“做错了就应当遭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1样被惩罚确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何“不长记性”。

  正面管束不以任何非难、羞辱、或痛苦(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鼓励手段,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会为1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对照有效管束的4个标准,特别是对管束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取的教育管理方法,其实不都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1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斟酌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逼迫他做1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尼尔森告诫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甚么或说了甚么更重要,我们做了甚么永久不如我们怎样做的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气力,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动?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当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量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没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1个行动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确切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励不是赞美,鼓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产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样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平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须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是简单到1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束的教育理念。心底忘我,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渐渐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1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应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外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已收获的喜悦,但是它却承载着别有的1份美丽,让我眷恋……11月中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将1起跟随Linda老师带来的《正面管束》开启4期的课程,可以说是为我们带来1场身心的洗礼,为了我们学习的有效性,领导还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管束》书籍及践行工具卡。在学习中我们1开端脑风暴、1起分组讨论、1起分享收获、1起参与各种游戏。4次的学习让我们彼此拉近了距离,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温暖彼此、最后到欣赏彼此……以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态利用工作之余浏览完这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毕生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束》。对学习正面管束,我有以下体会:

  1、先联结情感、认同感受再纠正行动。

  之前我在工作中在解决孩子问题上会直接去纠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毛病和不足。有时候,乃至还会讲1大堆的`道理,认为这些道理你应当都懂,由于我是为了你好。乃至我们还天真的认为,我们这样纠正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犯一样的毛病,可事实是:不良行动1直存在。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何孩子就是听不进我们的话呢?今天我学习正面管束以后完全明白了,原来都是由于自己没能和孩子建立好联结。

  德雷克斯说:“爱不是1种情感,而是1种关系”,先联结再纠正是要我们通过传递爱的信息,建立密切和信任,而不是距离和敌意。这其中常常透着这样态度:“我爱你,而答案是不”;“我爱你,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1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场闹着要买东西,可家里的这类玩具已很多了,你又不想纵容孩子这类出门就要买玩具的坏习惯。那末,就要在纠正孩子毛病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认同感受,建立良好的关系,再去积极的影响孩子,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简单的来讲: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1旦有了情感联结,孩子们就会愿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纠正了。

  这里的纠正行动,是在尽量的情况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或和他们1起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买玩具这件事情,就能够和孩子就买玩具达成共鸣,而当孩子感遭到被尊重和爱时,彼此之间才更可能达成共鸣并容易履行。由于,此时,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下面的这个案例是我应用Linda老师讲的认同感受的“你感到……是由于……你希望……”句式来帮助孩子解决了分离焦虑:周2早上我们班有个小女孩高高兴兴走进教室,把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里,接着跑回班级门口,往外张望着,这时候脸上的笑容已变成了两行眼泪,最后终究忍不住号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来帮她擦拭眼泪,与她说话:“宝贝,程老师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心理很伤心,很难过,是由于你还没有来得及跟妈妈说再见,妈妈就走了对吗?”孩子听了我的话用力地点点头,哭的更伤心了。“那你希望我为你做点甚么吗?”我抚摸着她的背接着问。

  这时候孩子的情绪和缓了1些,对我说:“小程老师,我想让你抱抱我。”接着我给孩子1个大大的拥抱,又和孩子约定下次先和妈妈说再见,再进教室。孩子就高兴地去吃早餐了……拥抱是最天然的动作,是最能表达爱的密切接触,也是情绪控制和抚慰最有效的动作,在我的拥抱里,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爱。相信孩子在这1整天里都不会再由于这件事产生压力了,由于她内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惧。其实,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联结,爱人,亲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联结!

  2、含糊的赞美不是鼓励

  德雷克斯1直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这个词来源于1个法语词根,其意思是“将心给与”,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增强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励,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让你的鼓励很具体。比如,1个孩子刚完成1个泥工作品拿给你看,而你对孩子说:“哦,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作品,你简直太利害了!”那末你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末大,你教给他的多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悦他人,这是1个危险的人生信条。告知这个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欢红色和黄色,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吗?”这样,就会打开交谈和1起学习的大门。不过,我个人感觉这部份有点难,略微不注意就又说成赞美的话了。所以,这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的练习才行!

  “甚么是正面教育“?这是书中曾提到的1个思考题,这本书虽然说还未读完,但是对这个思考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大体就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即:“甚么是正面教育“和”怎样进行正面教育“。作为1个8零后,其实在我上学阶段接受的是非常”中国式教育“,传统教育观下的我从未体验过新型的教育理念。我在学生时期,印象最深入的不过就是每次考试都想第1名,由于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家长高兴,其实说白了,不是为了我自己。为的是不想看到父母和老师脸上失望的表情从而做事谨慎翼翼。我想大部份90或是80年代的孩子都有相同感受。作为书中提到,正面教育不是在孩子出错的时候去惩罚他们,而是要让孩子将每次毛病都当做1次成长,在毛病中学会经验。

  但是正面教育其实不是对孩子的毛病视而不见,而是通过这类方式使孩子不是由于惧怕惩罚去改过自新,而是由于本身反思检讨去纠错改正。这不由让我想到近代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自然后果律“,即:当儿童犯了毛病或是过失时,没必要直接制止或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所犯下的毛病和过失带来的后果。本书中提到的正面教育和卢梭的自然后果律虽不是完全1样,但是他们都是没有直接在孩子出错的时候去制止和惩罚。而是用另外1种方法引导。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管时作为家长还是教师,要将孩子可谓1个个体,将判断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孩子,我们只需要略加引导,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在这个进程中学会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9f94a9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a.html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