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戏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3-04-26 10:33: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西方戏剧比较研究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悲剧为例 “祝家有女初长成,乔扮男装上学堂…”一曲《梁祝》引得多少人潸然泪下,情不自禁,控诉社会的不公。

“宴会偶遇生情缘,怎知生在两仇家…”一幕《罗密欧与朱丽叶》又勾起多少人伤心回忆,情难自已,感叹命运的多舛。

一、 两部作品相似或相同点世界上很少优秀的作品来源于民间流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作品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却在故事的取材、情节和主题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取材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家喻户晓。该故事起源于江南地区, 曾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故事虽然发生在中国,但其内容和精神已经跨越国界流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起源于五世纪的希腊短篇小说。之后,在l 5 6 2年,英国的诗人Arthur Bruk写了长篇叙事诗Romeo and Juliet sorrow history,使故事传遍了整个欧洲。l 594年至l 595年间,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根据这篇叙事诗写了Romeo and Juliet。此后,该故事以多种形式出现在舞台上, 深受大众喜爱。 ()情节

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的主题是靠情节的步步推进而表现出来的,这与喜剧的情节结构是不一样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从英台女扮男装去求学、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英台抗婚、楼台相会、绝望殉情到双双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从二人一见钟情、热烈相恋、秘密结婚、流放外地、服药假死、服毒殉情到两家和解,故事的主题是按照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情节步步推进而表现出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局“化蝶”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血染墓穴”并不就此结束,就如鲁迅先生曾经形象地对比过悲剧与喜剧,他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并引发观众去思考更多的闯题。两部作品都描绘了相似的殉情情节:从自由恋爱,到家长的激烈反对,再到彼此相爱的双方不能终成眷属的情况之下的殉情选择,而且都是男方先亡,女方追随而去。男女主人公用自己的生命宣誓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家长专制、封建婚姻包办制度的抗争,以年轻的生命演绎了对爱情的热烈执着和惊心动魄的绝唱,歌颂了青春、爱情和美好幸福的生活,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l、《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出生在中国浙江一个富裕的乡绅家庭,聪明美丽,任性而主见。她女扮男装到万松书院读书,结识了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梁山伯,两人同居一室,兄弟相称。同窗三载,祝英台收到家中急函,父亲病重。回家之际,梁祝1 8里相送,祝英台柔情似水,但梁山伯却没有意识到。回到家中,祝英台被迫嫁给富家子弟,反抗无力,而此时的梁山伯终于意识到自己深爱着祝英台,他悲痛莫已,最终死于思念,葬于青岛山下。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祝英台被迫嫁人。当新娘轿子来到青岛山脚,刮起了龙卷风,梁山伯坟骤现,坟墓裂开,祝英台走进去了。两只美丽的蝴蝶在坟墓上飞舞,形影相随。

2、《罗密欧与朱丽叶》

开普赖特家族和蒙塔文易广梅古家族世代不和,然而,蒙塔古家族的罗密欧和开普赖特家族的朱丽叶彼此相爱, 由于家族的不和,他们请劳伦斯道士为他们秘密举行婚礼,决定逃离维罗纳。当罗密欧与朱丽叶进退两难的时候,劳伦斯想了个办法:让朱丽叶吃下毒药假死,4 8小时后醒来便与罗密欧逃走。然而, 罗密欧不知道整个计划,看到朱丽叶已死,他选择自尽。朱丽叶醒来后发现爱人已死,自杀殉情。最后,两个不和的家族知道了真相,结束了不和局面。

() 主题

这两部作品故事的发生就都是因为男女主人公的自由恋爱。第一个相同之处便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在主题上都追求一种严肃性这种严肃性与喜剧轻松的风格相比,更显得庄重、沉重。《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求学,与梁山伯同窗三载,山伯居然不知道她是个女儿身。分别之际荚台利用比目鱼、鸳鸯戏水、金童玉女、月下老人等意象几经暗示,山伯还是像只呆头鹅一样不解其中意,这种愚钝、傻乎乎的憨相让人啼笑皆非。聪明机灵的丫鬟银心和憨厚老实的书童四九也演绎了许多逸闻趣事,让观众沐浴在欢快的氛围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充满了许多比喻意象的唱词;朱丽叶之父凯普莱特在家里举行舞会对来宾说:“足趾上不生茧子的小姐太太们要跟你们跳一区舞呢。”还有朱丽叶的奶妈那个小人物,说话虽颠三倒四,老朽迂腐,但不乏风趣与幽默的表演让观众在紧。张、悲壮的氛围中偷偷地乐上一乐,偶尔笑出一两声,但与喜剧轻松的风格相比,悲剧更显得庄重、严肃、沉重。

() 在道德观念上都追求一种认同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人公山伯老实厚道,与人友善,勤奋好学。英台聪颖伶俐,恪守妇道,虽对山伯爱慕有加,但并未挑明自己的身份。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临行前,她在庭院里亲手栽了一棵树,并起誓自己一定能保持贞洁,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家里的树就要枯萎。实际上她是带着一份“保证书”外出求学的。“十八里相送”英台敞开千百年来女子重锁紧闭的心扉,呼唤着对方心灵的共鸣,但她也只是借物喻人,拐弯抹角地含蓄暗示,性格上虽有些叛逆,但封建伦理道德的烙印在其身上更甚一筹,确切地说,她只是封建婚姻制度不彻底的叛逆者;当山伯发现英台的女儿身并已许配给马家时悲痛欲绝,但他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不顾一切地去争取,而是无可奈何地离去,从此卧床不起,他只等英台这个救命良方,而英台并没有给他送去“良方”,只是在绝望中慢慢等待。假如英台不顾一切地与山伯私奔,这将会大大有损女主^公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的。正是这种敢于追求真爱,又有不彻底的叛逆性使祝英台成为完美的道德形象的化身,使悲剧显得更悲。但从悲剧根源的角度看,他们自身的弱点也该对他们的悲剧负起一定的责任。在西方的悲剧中,每一部悲剧都蕴涵着理想的、成功的因素和内质,这些因素甚至附在悲剧情节的全过程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人公罗密欧英俊洒脱,朱丽叶美貌多情,两人一见倾心,当得知对方是仇人家的孩子时,二人都愿意抛弃自己的姓氏追随爱情。他们敢于冲破世仇的樊牢倾心相爱,最后由于阴差阳错愿望未遂,双双殉情,二人的鲜血换来了两大世仇家族的和解,这是人文主义者的胜利。从悲剧外在的情节结局来看,中西戏剧似乎不同,但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看,两者却是一致的,都是要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因此。中西戏剧在道德认同上、在对悲剧的深层理解上是完全一致的。(五)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成功运用

一部作品的成功单靠内容是无法实现的,作者创作作品除为了反映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外,更为现实的意义应该是能够得到读者的接受,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作品的表现手法如何也是其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就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即都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个体文人创作,素材来自意大利民间的真实故事并参照许多青年男女的不幸故事和传说写成,因此其所创设的背景和环境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却充满了鲜明的理想色彩:封建贵族之间积怨颇深的世仇就因为主人公殉情的悲剧而从此消除,爱情的理想仿佛仅仅依靠两条生命就可轻易得胜。

《梁山伯与祝英台》属于全民众的集体创作,故事原型也来自民间的真实故事。虽几经流传中传播者对文本的润色和增减,但我们依旧不难从作品看到当时封建社会的影子,比如封建婚姻制度、礼法制度和社会风情习俗等。而故事的最终结局:从梁祝两人惊人的合葬反而引起化蝶双飞,把难以解决的矛盾在幻境迎刃而解,使整部作品富于诗情画意,达到浪漫和写实相结合表现手法的极致。所以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两部作品中都浑然融为一体。

二、两部作品不同之处

(一) 情节上的差异

中西悲剧的不同很大程度地体现在情节构拟的不同上。西方悲剧重视事件的偶然性及个人失误造成的恶果,而中国悲剧侧看重情节的必然性和强大势力影响。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盛大华丽的宴会上的一见钟情引起两人的热恋和秘密结婚,是意外事件导致劳伦斯的信没有送到罗密欧手中,让罗密欧误认为朱丽叶已死,自己也在朱丽叶坟前服药身亡并导致朱丽叶随后拔剑自杀。命运阴差阳错,使得两个年轻人在不到半个钟点的时间内先后追随死神而去。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的爱情悲剧固然与封建世仇和封建家长的专制分不开,但与罗密欧的急躁也不无关系。可以说不幸结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人公自身的某些弱点造成的,偶然的成分占了很大的分额。因此,罗密欧在杀死提伯尔特后不得不说“我是受命运玩弄的人”。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谓的悲剧实际是性格悲剧。

而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自由爱情在现实中没有存在的可能性:梁祝的自由爱情和当时整个社会制度格格不入,祝家深厚牢固的封建家长专制和封建婚姻思想,马家财大气粗,甚至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言行也可以说是始终在肯定传统的以媒妁之言和父母包办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婚姻制度。比如祝英台一定要回家等梁山伯来提亲,而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身并已许嫁马家之后,他也只能回家患相思。两个人的自由爱情在人间没有结果,最终也只能通过以死“化蝶”这种驰骋自如的浪漫色彩收尾。在典型的封建社会背景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死已经成为一对代表思想和社会传统背道而驰的小人物同整个具有根深蒂固封建意识的社会集体之间的较量,并且以小人物的失败而形成结局,是一种社会悲剧。

()功能上的差异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血染墓穴,看似矛盾冲突以美、善的毁灭为结局,但它带来了两个世仇家族的和解,给观众带来振奋和鼓舞,体现了人文价值,是一种构成了整个悲剧快感的“崇高的悲痛”。所以西方的悲剧对于人的心灵具有深刻的净化、升华的作用,不只是停留在怜悯的层面上。而中国的悲剧则更看重对悲剧境遇的直接描写,把能引起观众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憎恨放在首位。那些代表美、善的弱小势力让人怜悯,代表丑、恶的庞大势力让人憎恨,观众心头的压抑感只有通过外在的力量去排解。《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蓓营还没有开放就被恶势力扼杀在摇篮里,这个恶势力就是以马文才为代表的封建婚姻制度,无数的小人物是无力与之抗争的,只有靠虚幻的境界来实现心头的愿望,于是便出现了“化蝶”的结局,这与西方悲剧情感的内在转换是很不一样的。

三、结语《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非常感人的爱情悲剧。它们流芳百世的真正价值除了爱情悲剧的共性,还有其独特民族文学色彩的个性与特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人们都有着同样的“爱”的诠释。就像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广大读者奉为西方的《梁祝》,所以说,这两部爱情悲剧有着它们同样的内涵。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伦理的差异,作品人物性格和作品创作者思想的不同,也让这两部经典的爱情故事各具独特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910463a98271fe910ef9a2.html

《中西方戏剧比较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