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9-12 18:44: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标签:

杂谈

 

   我们认为,阅读和写作,就像一对亲兄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必然会对他的写作有直接的帮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基本阅读能力都没有的学生,他的作文能写得好。

    因此,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最终可以通过其写作水平来检验。从这个意义说,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有好多老师都说自己班级的孩子语文阅读能力差,特别说是,孩子们在考试时,阅读题扣分严重,直接影响了语文学科的考试成绩。这个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呢?我曾经在期末考试后对每个年级的一个班级的期末考试卷做过抽查统计。还真是发现,相当多的孩子对于一些阅读题感到无处下手。总之,什么样的问题都有。结果丢失了很多的分。统计结果,阅读题答得比较好的同学寥寥无几,不丢分的太少了,可见,目前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更应该找出解决的办法。

说到孩子们在语文考试时阅读题容易扣分这个问题,我认为,其中既有学生本身阅读能力(含分析判断能力)问题,也有答题的技巧问题,而这两种能力又不是靠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它需要经过一段专业而系统的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学语文,除了接受课本里的人文教育、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接受思想感情的熏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或叫语言表达能力)。其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考衡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的重要试金石。

孩子们阅读能力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根据孩子们目前的学习实际和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一)让学生爱读书。阅读也是为写作打基础,要学会说话,就必须先听别人说,从而进行模仿,再加以反复练习,才能说出一口生动流利的话语。同样道理,如果要学会写作,就必须先多读别人的文章,不断积累词句,感悟写作章法,丰富知识底蕴,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就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相助。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开始并不宜在字上下工夫,而应该在字上做文章。以读引写,这是发展写作能力的一般规律。就像养蚕一样,我先把他们喂饱喂胖,为他们日后吐丝积聚养分。

   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在班上设立了图书角,专门腾出一节语文课作为自由阅读课,书都是学生自己带的,写上自己的名字,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书非借来的不能读也我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让他们互相借着读,还开展看谁读得多的读书活动,我要求他们用一个读书笔记本,把所读的书目记录下来,每星期上交一次。然后让班干部每周统计一次,再编好排行榜,贴到公布栏上。对那些读书量达到要求的同学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在班上营造一种争先恐后去读书的氛围,让每个同学都在这种氛围中自觉地吸取书本中的营养。

(二)让学生会读书。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为了让学生会读,我通过设计固定格式的读书笔记来引导学生如何从书本中积累知识,如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或者简单概括文章的大意,又或者写几句简单的读后感。然后每个星期都把他们的读书笔记收上来审阅,及时地加以指引。我最喜欢批改他们的读书笔记了,因为我从中看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闪光的思维火花,我发现读书不但能使他们的语言越来越生动精炼,使他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书本能教会他如何做人。因为我从他们的读后感中,我读到了他们善良、诚实、自信、天真的个性。我想这一点对他们日后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是很有帮助的。另外,我还通过开展语文课前一分钟演讲,讲故事,成语接龙,朗诵等竞赛活动,强化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积累书本中的知识。

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慢慢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像一只只幼嫩的雏鹰,自觉地而又贪婪地从书本中吸取精华,使那对写作的羽翼越来越丰满,为日后的腾飞积蓄力量。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孩子有正确预习的方法

    现在,有不少语文老师在上一篇新课文之前,一般都会布置学生回家先预习一下课文。有的老师很认真,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会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甚至还会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查。我们说,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值得提倡。但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预习任务,却不是那么简单。

对于一篇没有学过的课文,应该怎样去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应该做哪些事情?应该按怎样的步骤去预习?应该完成哪些预习任务?这都需要事先确定好。也就是说,预习的目的要明确。

完成一篇新课文的预习,一般来说,起码应该完成如下预习内容,以一般的记叙文为例子说说吧:认真通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自学生字新词、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可以有选择地从文章的标题、结构、语言、开头和结尾、故事性等方面去分析),另外,你通过阅读,有哪些方面的收获?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等。这都是预习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当然,以上要求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要求高了一些,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就更应该就这些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以上预习任务,必须要完成。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认为,一定要培养好他们预习课文的好习惯,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此外,老师和家长还要对孩子们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这里,可以推介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个方法其实已经有不少老师在采用。这个方法就是为孩子们设计预习笔记,可以是分类别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预习笔记本。让孩子们按照老师设计项目的要求去完成,更提倡孩子们自己创新,提倡增加预习的项目,只要是孩子自己喜欢的就可以,重要的是要认真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独立去思考,独立去完成的,他对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刚开始也许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提高孩子的能力.拿过来一篇文章孩子就知道从哪下手去分析去理解了.老师在时间、精力容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对孩子们的预习笔记本进行批改和讲评,效果绝对好!即使没有时间也要让孩子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把本子放在桌子上,你在讲课中的一个关注的眼神甚至是你巡视中对他无意思的一憋孩子们也会很知足的。

 三、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是口头运用。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许多老师往往不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能不讲的就不讲,能少讲的就少讲,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学生一经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五、 培养阅读能力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尊重学生,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教师都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标准答案去取代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教师若是仅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不关注学生,不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就会熄灭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扼杀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作交流,没有师道尊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已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在学生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枯萎,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只有感到阅读有用,有意义,才会越读越起劲,越读越愿意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更大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68d5edb8f67c1cfad6b88c.html

《小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