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00067财务管理学笔记(强烈推荐)

发布时间:2019-09-17 13:44: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一、 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0:指企业财务活动 =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以及企业财务关系 =企业资金运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1 企业资金运动存在的

社会主义经济从经济形态上看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

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又是价值形成和实现过程

价值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一定数额的货币表现出来

**物资的价值 →货币表现:资金→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企业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

2 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筹集(起点)——投放(中心环节)——耗费(基础环节)——收入(关键环节)——分配(终点&前奏)

③投出资金 投资收益、投资收回 退出

②工资及其他生产费用

弥补生产耗费、进行自我积累

资金筹集 资金投放 资金耗费 资金收入 资金分配

企业资金运动过程

3 企业资金运动形成的财务关系:⑴企业与投资者和受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投资>投资>(其他单位) {性质上属于:所有权关系} ⑵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往来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资金不足资金闲置>{性质上属于:债权关系、合同义务关系} ⑶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 ⑷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⑸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指企业在资金运动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企业财务的本质: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4 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特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收入和分配管理。

(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

: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即资金运动)所进行的管理。 具体表现:①涉及面广;②灵敏度高;③综合性强。

二、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 :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他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财务管理目标作用:⑴导向作用; ⑵激励作用; ⑶凝聚作用; ⑷考核作用。

财务管理目标特征:⑴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

⑵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包括:可以计量量化指标表现目标、可以追溯追溯有关部门/人员责任、可以控制理财目标/具体目标应是企业/部门可控制的。)

⑶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分类: 按其涉及的范围大小: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 按其涉及的财务管理对象不同:单项财务指标目标(如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资本结构目标等)

按财务管理内容分:筹资/投资/成本管理目标、收益分配目标。

单项理财活动目标: 按筹资投资对象分:股票/债券筹资目标、证券/项目投资目标

按资产项目分:应收账款/存货管理目标

总体目标、分部目标、具体目标的比较:总体目标:经济效益最大化;

分部目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目标等;

具体目标: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资金占用量

2 实现财务目标的若干具体问题:⑴经济效益最大化;(总体目标)具有合理性,但缺少可操作性,可作为理财目标的总思路。

利润最大化;指企业税后利润总额的最大化。

**作为理财目标的道理:1>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2>对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都有利;3>实际应用较简便。

**存在问题:1>不能科学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不便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比较;

2>可能使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益。

权益资本利率最大化; (综合性最强的经济指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投入的权益资本 说明盈利水平。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评价指标:股票市价or每股市价。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资产的价值。 优点: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风险与报酬的联系、克服企业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考虑了股东/债权人/经理层/一般职工的利益。

三、 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

1 资金合理配置原则——通过资金活动的组织和调节,来保证各项物质资源具有最优化的结构比例关系;

2 收支积极平衡原则——要求资金收支在一定期间问题上求得平衡,且在每一个时点上要协调平衡。归根到底取决于购、产、销活动的平衡;

实现办法:1>开源节流,增收节支;2>通过短期筹资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

3 成本效益原则——要对经济活动中的所费和所得进行分析比较,对经济行为的得失进行衡量,使成本与收益得到最优的结合,以求获取最多的盈利;

4 收益风险均衡原则——要求企业对财务活动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收益和风险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方案,在实践中趋利避害,提高收益;

**:指获得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

5 分级分权管理原则——在企业总部统一领导前提下,合理安排各级、各部门的权责关系,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财务管理中实行民主管理);

6 利益关系协调原则——在财务管理中利用经济手段协调国家、投资者、债权人、购销客户、经营者、劳动者、企业内部条部门各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有关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四、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指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阶段,它包括财务管理的各种业务手段。

特征:①循环性;②顺序性;③层次性;④专业性

1 财务预测: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

⑴明确预测对象的目的; ⑵搜集和整理资料;

⑶选择预测模型(常见有: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因果关系预测模型、回归分析预测模型)

⑷实施财务预测[常用有:定性预测法(:经验判断法、调查研究法)定量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因果预测法)]

2财务决策: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理财目标出发,在若干个可选择的财务活动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⑴确定决策目标; ⑵拟定备选方案; ⑶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常用有:优选对比法(:总量/ 差量/ 指标对比法)数学微分法(数学微分法、线性规划法、概率/损益决策法)]

3、财务计划: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学方法,对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制订主要计划指标,拟定增产节约措施,协调各项计划指标。
⑴分析主客观条件,确定主要指标; ⑵安排生产要素,组织综合平衡;

⑶编制计划表格,协调各项指标。(财务计划的编制方法:固定/ 零基/ 弹性/ 滚动计划法)

4、财务控制: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以计划任务和各项定额为依据,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占用、耗费进行日常的核算,利用特定手段对各单位财务活动进行调节,以实现计划规定的财务目标。
⑴制订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 ⑵确定执行差异,及时消除差异; ⑶评价单位业绩,搞好考核奖惩。

常见的财务控制方法:防护性/ 前馈性/ 反馈控制

5、财务分析:以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剖析的一项工作。

⑴搜集资料,掌握情况; ⑵指标对比,揭露矛盾; ⑶因素分析,明确责任; ⑷提出措施,改进工作

常见的财务分析方法:对比/ 比率/ 因素分析法

五、:是指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制度。

1 企业总体财务管理体制: ⑴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 ⑵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⑶建立成本开支范围制度; ⑷建立利润分配制度。

2 企业财务分权分层管理:⑴“两权三层”管理的基本框架;

————

————

————

⑵“两权三层”管理的内容:股东大会——长远发展和主要目标;实施重大财务战略;进行重大财务决策

董事会——着眼企业中、长期发展;实施具体财务战略;进行财务决策。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着眼企业短期经营行为,执行财务战略,进行财务控制。

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式: 主要是规定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运行方式,确定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

⑴资金控制制度; ⑵收支管理制度; ⑶内部结算制度; ⑷物质奖励制度。

(小型企业,通常采取一级核算方式 大中型企业,通常采取二级核算方式:)

财务管理权集中于厂部; 厂部安排资金/收支/成本/盈亏;单位管理部份资金。

3 企业财务管理机构: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

一、 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是财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两个价值观念。

1 :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即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

是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下的投资收益率。

1)资金时间价值存在的条件: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借贷关系的普遍存在;在社会主义资金的运动中也必然客观地存在着这种时间价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①要正确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产生原因;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才能产生~~是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不作为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货币,没有时间价值。

**全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货币/ 物质形态资金)都具有时间价值。

②要正确认识资金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要合理解决资金时间价值的计量原则

~

~

3)在我国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必要性:①资金时间价值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

②资金时间价值是进行投资、筹资、收益分配决策的重要条件。

2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1)单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本金带来利息,利息在提出以后再以本金形式投入生利。

word/media/image11_1.png:即本利和,指若干期后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的未来价值。

word/media/image12_1.png :以后年份收到或付出资金的现在价值,倒求出本金的方法计算。(由终值求现值,叫折现)

2)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复利方式下,本能生利,利息在下期转列为本金与原来的本金一起计息。复利的终值是本利和

:以后年份收到或付出资金的现在价值,倒求出本金的方法计算。

3)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收付款项

: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即每期期末收、付款的年金)。=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①后付年金终值(已知年金A,求年金终值FVA

②年偿债基金(已知年金终值FVAn,求年金A

: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务积聚一定数额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金。其计算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

③后付年金现值(已知年金A,求年金现值PVA0

:常为每年投资收益的现值总和,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④年资本回收额(已知年金现值PVA0求年金A

: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每期期初收、付款的年金)。

①先付年金终值 [n期后付多一计算期(1+i n+1期后付相同计算期数,但少付一次款A]

word/media/image21_1.png

②先付年金现值 [n期后付次数相同,但少折现一期(1+i n-1期后付相同贴现期数,但多一期不需折现的付款A]

word/media/image23_1.png

:指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的情况下,随后若干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即距今若干期以后发生的每期期末收款、付款的年金)。

m期后n期年金现值[n期年金比,相同付款次数,但需再折现m// =m+n没有付款的前m期的后付年金现值]

word/media/image25_1.png

:无期限支付的年金。(如:优先股)

word/media/image27_1.png

4)不等额系列收付款项现值的计算

全部不等额系列付款现值的计算(每次付款的复利现值,总和)

年金与部分不等额系列付款混合情况下的现值(一部分现金流量为连续等额的付款,分段计算年金现值&复利现值)

**付款终值:与①②的现值计算方法相同,只需把①②的现值系数终值系数

5)计息期短于一年的计算和折现率、期数的推算

计息期短于一年时间价值的计算

:每次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年)未作特别说明,i指年利率

Ⅰ、

Ⅱ、

▲分期计算的年利率 [规定的年利率<分期计算的年利率(即计算期短于一年)]

word/media/image33_1.png

折现率的推算

方法一:

方法二:

▲说明:

word/media/image37_1.png③期数的推算:

与折现率i的推算相同。

七、 投资风险价值:

1:是指投资者由于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又称投资风险收益、投资风险报酬。

①投资决策的三种类型:⑴确定性投资决策(如国库券) ⑵风险性投资决策(如股票) ⑶不确定性投资决策(如煤炭开发工程)

②投资风险价值的表示方法:风险收益额风险收益率

投资风险价值的金额

:风险收益额对于投资额的比率。(通常以此计量)

包括两部分:1、资金时间价值(无风险投资收益率);2、投资风险价值(风险投资收益率)。

关系式:

2、概率分布和预期收益

word/media/image38_1.png:指一事件的某种后果可能发生的机会。

word/media/image39_1.png(收益期望值):指某一投资方案未来收益的各种可能结果,用概率为权数计算出来的加权平均数,是加权平均的中心值。

3、投资风险收益的计算

①预期标准离差: (比较预期收益相同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

②预期标准离差率: (比较预期收益不同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

③应得风险收益率:

第三章 筹资管理

一、 企业筹集资金的概述:

:指企业向外部有关单位或个人以及从企业内部筹借和集中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

⑴筹资动机:新建筹资动机(新建时生产所需的铺底资金而产生的~) 扩张筹资动机(扩大生产/追加对外投资,增加资产和权益总额)

调整筹资动机(为改变资本结构而产生的~,不增减资本总额)——形式:借新债还旧债、以债转股、以股抵债。

双重筹资动机(为扩大经营又为改变原有结构而产生的~)

⑵筹资原则:①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努力提高筹资效果 <合理性>

②周密研究投资方向,大力提高投资效果 <效益性>

③适时取得所筹资金,保证资金投放需要 <及时性>

④认真选择筹资来源,力求降低筹资成本 <节约性>

⑤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保持适当偿债能力 <比例性>

⑥遵守国家的关法规,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合法性>

:指筹集资金的来源和通道,体现着所筹集资金的源泉和性质。

①政府财政资金(主要) ②银行信贷资金; ③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④其他企业单位资金;

⑤民间资金; ⑥企业自留资金(企业公积金) ⑦外国和港澳台资金

:指企业筹集资金所采取的具体方式,体现着不同的经济关系(所有权关系或债权关系)

①吸收直接投资; ②发行股票; ③企业内部积累; ④银行借款; ⑤发行债券;

⑥融资租赁; ⑦商业信用

: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借助于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

(广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基本特征:①以资金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②可是以有形也可是无形的市场。

构成要素:①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②信用工具(债券/股票/票据等)

③调节融资活动的市场机制。

融资方法:直接融通资金(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使用者之间的直接融资活动,不需中介人作媒介)

间接融通资金(指各单位间的资金转移,以金融机构为媒介体,)

㈡金融市场的类型:按融资对象: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按融资期限长短:货币市场(为短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为长期资金市场)

按交易性质:同业拆借市场、票据承兑和贴现市场、证券市场、借贷市场

按证券交易过程:一级市场(初级市场):投票、债券等证券的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次级市场):各项证券的流通市场

如图: 同业拆借市场

票据承兑和贴现市场

外汇市场 短期证券市场

货币市场 短期借贷市场

金融市场 资金市场 一级市场

资本市场 长期证券市场 二级市场

黄金市场 长期借贷市场

二、 :是国家对有关资本金的筹集、管理以及企业所有者的责权利所作的法律规范。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确保资本金的安全完整,维护所有者的权益。

1 :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是各种投资者以实现盈利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用以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承担有限民事责任而投入的资金。

含义:①从性质上看,资本金是投资者(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主权资金,不同于债务资金;

②从目的上看,资本金要将本求利,具有盈利性,不同于非盈利性的事业行政单位资金;

③从功能上看,企业资本金用以进行生产经营,承担民事责任,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则以其资本金有限对所负债务承担责任

④从法律地位看,资本金不同于过去国有企业的国家基金,筹集来的资本金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已注册的资本金如果追加或减少,必须办理变更登记。

接投资主体: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

2 企业资金的筹集:

㈠方式:⑴货币资金的投资; ⑵实物、无形资产等的投资。

㈡资本金筹集的期限问题,3种办法: ⑴实收资本制; ⑵授权资本制; ⑶折衷资本制。

㈢资本金的评估和验收:吸收实物、无形资产投资——照评估确认的金额or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聘请注册会计师验资,出具验资报告,企业据以发给投资者出资证明。

3 企业资本金的管理原则

㈠资本确定原则 ㈡资本充实原则

㈢资本保全原则:

具体要求:⑴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生产经营期间内,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

⑵过去企业提取的折旧要上交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的办法,实际上等于把原来的国家投资抽走,不符合资本金保全原则,国家已决定对企业计提的折旧停征“两金”。

主要要求:⑴过去企业固定资产的盘亏、损毁冲减国家基金,其盘盈增加国家基金,今后应计入当期损益,按其净收益或者净损失作为营业外收入或支出处理

材料物资因国家统一调整价格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过去都调整国家基金,今后应按其实际购入成本计入营业费用,即其价差由当期损益负担

⑶企业收回的对外投资投出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处理,不作增减资本金处理。

㈣资本增值原则

㈤资本统筹使用原则

4、企业资本金制度:是国家对有关资本金的筹集、管理以及企业所有者的责权利等所作的法律规范。

作用:①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保障所有者权益;②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保障企业生产

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④有利于正确计算企业盈亏,合理评价企业经营成果。

三、 筹资数量的预测:

1、有关条件和主要因素:⑴法律; ⑵企业经营规模; ⑶有关筹资的其他因素

2因素分析法:资本需要量=(上年资本实际平均占用量-不合理平均占用额)×(1±预测年度销售增减率)

×(1±预测期资本周转速度变动率)

3销售百分比法

㈠基本依据:根据销售额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项目短期资本需要量的方法。

㈡编制预测利润表,预测留用利润

㈢编制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外部筹资额;

㈣按预测公式预测外部筹资额:

㈤有关资产负债项目及其销售百分比变动条件下外部筹资额的调整

4线性回归分析法

预测模型:

预测过程:据资料的xy求出xyx2和各项的∑>代入方程组:>求得ab以求出需要量

四、 权益资本的筹集:

1 吸收投入资本:

⑴主体:进行投入资本筹资的企业。

投入资本的种类: 国家投资,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由此而形成国家资本金;

②企业、事业单位等法人单位的投资,由此而形成法人资本金;

城乡居民企业内部职工的投资,形成个人资本金;

外国投资者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者的投资,形成外商资本金。

⑵吸收投资中的出资形式: ①现金投资; ②实物投资(固定/流动资产); ③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投资(无形资产);

④土地使用权投资。

⑶吸收投资的程序: ①确定筹资数量; ②物色投资单位; ③协商投资事项; ④签署投资协议; ⑤取得所筹集的资金。

⑷筹集非现金投资的估价:①流动资金的估价 ②固定资产的估价; ③无形资产的估价。

(①②③方法共有: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

⑸吸收投入资本的优点:能够增强企业信誉; 早日形成生产经营能力; 财务风险较低。

缺点:资本成本较高; 产权清晰程度差。

2 发行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自有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持股人拥有公司股份的入股凭证。

⑴股票的种类: ①股票按股东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分为普通股优先股

②股票按票面有无记名,分为记名股票无记名股票

③股票按票面是否标明金额,分为面值股票无面值股票

④股票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

⑤股票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点,分为ABHNS

⑵股票发行的程序:

A、设立发行(原始股) ①发起人议定公司注册资本,并认缴股款; ②提出发行股票的申请;

③公告招股说明书,制作认股书,签订承销协议; ④招认股份,缴纳股款;

⑤召开创立大会,选举董事会、监事会、办理公司设立登记,交割股票。

B、增发新股:①作出发行新股的决议; ②提出发行新股的申请;

③公告招股说明书,制作认股书,签订承销协议; ④招认股份,缴纳股款;

⑤改先董事、监事、办理变更登记。

股票发行方法:①有偿增资——按票额/市价,用现金/实物购买股票。 具体做法:公募发行(直接/间接)、股东优先认购、第三者分摊;

②无偿配股——无代价将股票配予股东。 具体做法:无偿交付、股票派息、股票分割;

③有偿无偿并行增股——股东只需交付一部分股款,其余部分由公司公积金抵充,即可获一定量的新股。

股票的推销方式:①自销方式——股份公司直接将股票出售给投资者,不经过证券经营机构承销。

②承销方式——发行公司将股票销售业务委托给证券承销机构代理。包括:包销、代销

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

word/media/image45_1.pnga、股票价值的种类:票面价值(面值) 账面价值(净资产价值) 市场价值(市价)

b、新股发行价格的计算:

c、价格的决策:等价、时价、中间价

⑸股票发行、流通的规范化: ①总的来说,建立股份制,发行股票,发展股票市场,必须在规范化上下功夫,要制止“变形”、“走样”,反对降低标准;

②对建立股份制,发行股票采取积极谨慎的方针;

③坚持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④对股票的收益,过去同时使用股息、红利两个提法,有的规定既给固定股息,又分红利,有的还规定股息打进成本,红利从利润中开支;

⑤我国股份制企业中内部职工持股的企业占80%多,但还存在许多混乱现象,造成利益分配上过分向个人倾斜的趋向。

发行股票的筹资的优点:能提高公司的信誉; 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偿还; 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筹资风险小。

缺点:资本成本较高; 容易分散控制权。

五、 债务资本筹集:指企业向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其他企业单位等吸收的资本。

1 银行借款:

㈠、种类:⑴按提供贷款的机构:①政策性银行贷款; ②商业银行贷款; ③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⑵按有无担保: ①信用贷款;②担保贷款。

⑶按贷款的用途:①基本建设贷款;②专项贷款;③流动资金贷款

㈡、办理借款的程序:⑴企业提出申请; ⑵银行进行审查; ⑶签订借款合同和协议书; ⑷企业取得借款;

⑸企业偿还借款。

㈢、借款信用条件:⑴信用额度; ⑵周转信用协议; ⑶补偿性余额; ⑷按贴现法计息

借款实际利率:

word/media/image46_1.png  

㈣、银行借款的优点: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

缺点:财务风险较大;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额有限。

2(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宝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权的证书。

⑴债券的种类: ①债券按有无抵押品担保,分为抵押债券担保债券信用债券

②债券按偿还期限不同,分为短期债券长期债券

③债券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债券无记名债券

⑵债券发行的程序:①作出发行债券的决议; ②提出发行债券的申请;

③公告企业债券募集办法, ④委托证券经营机构承销;

⑤发售债券,收缴债券款,登记债券存根簿; ⑥按期还本付息。

⑶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发行价格高低,取决于:①债券票面价值(债券面值) ②债券利率;

③市场利率; ④债券到期日。

word/media/image47_1.png

⑷债券发行、流通的优点:资本成本较低; 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可保障控制权。

缺点:财务风险高; 限制条件多; 筹资额有限。

3 融资租赁:

是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资产租让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交易行为。

⑴、(服务性租赁):由租赁公司向承租单位在短期内提供设备,并提供维修、保养、人员培训等的一种服务性业务。

⑵、:是由租赁公司按承租单位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契约或合同期内提供给租赁单位使用的信用业务。

⑶、融资租赁的基本程序: ①选择租赁公司,提出委托申请; ②选择租赁设备,探询设备价格;

③签订购货协议; ④签订租赁合同; ⑤交货验收;

⑥结算货款(设备供应厂商委托收货款,租赁公司承付货款) ⑦投保; ⑧交付租金;

⑨合同期满处理设备。

⑷、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①设备原价; ②预计设备残值; ③利息; ④租赁手续费; ⑤租赁期间租金支付次数。

租金的支付方式:①按支付间隔期长短,分年付、半年付、季付、月付;

②按在期初和期末支付:分先付、后付;

word/media/image48_1.png③按每次是否等额支付,分等额支付、不等额支付。

确定租金的方法:①平均分摊法

②等额年金法:

word/media/image49_1.png 后付租金的计算

先付租金的计算:

⑸租赁筹资的优点:能迅速迅速获得所需资产; 租赁筹资限制较少; 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 到期还本负担轻;

税收负担轻; 租赁可提供一种新的资金来源。

缺点:资本成本高;不能享有设备残值。

4:指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

㈠形式:⑴:即赊购购商品。(按是否支付代价为三种)

1 免费信用:包括法定付款期限(收到通知三天内免费)销售者允许的折扣期限

2 有代价信用:放弃现金折扣的商业信用的资本成本公式:

word/media/image51_1.png

③展期信用:企业在销售者提供的信用期限届满后以拖延付款的方式强制取得的信用。

:单位之间根据购销合同进行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时,开具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

承兑:由有关方在汇票上签章,表示承认到期付款。(承兑人不同分)

商业承兑汇票:由销货单位或购货单位开出,由购货单位承兑的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由销货单位或购货单位开出,由购货单位请求其开户银行承兑的汇票。

⑶票据贴现:指持票人把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以取得银行资金的一种借贷行为。

word/media/image52_1.png贴现息:银行在贴现商业票据时,所付金额低于票面金额。

贴现率:贴现息与票面额的比率。

⑷预收货款:销货单位按照合同和协议规定,在付出商品之前向购货单位预先收取部分或全部货物货款的信用行为。

㈡、商业信用的优点:筹资便利; 限制条件少; 有时无筹资成本。

缺点:期限较短,取得现金折扣,则时间更短; 放弃现金折扣,则须付出很高的筹资成本。

六、 资金成本:

1 (资本成本):就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用资费用、筹资费用)

1: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因使用资本而付出的费用。

2:企业在筹措资本过程中为获取资本而付出的花费

word/media/image53_1.png(用资费用&筹得资金间的比率公式)

⑵资本成本的性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必然结果。它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

⑶作用:①资金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筹资方案的依据;(有三种形式)

1个别资本成本是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优劣的一个尺度。

2综合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依据;

3边际资本成本是比较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

②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经济标准;

③资金成本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最低尺度。

2:各种长期资本的成本。(包括: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留用利润成本)

㈠、债务成本 (债券成本>长期借款成本)

⑴、长期借款成本

word/media/image54_1.png

⑵、债券成本

㈡、权益成本(普通股、留用利润风险最大,报酬最高)

⑴、优先股成本:

⑵、普通股成本:

⑶、留用利润成本:

㈢、(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企业全部长期资本的总成本,通常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

㈣、:是企业追加新筹资本的成本。

需要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其权数须为市场价值权数。

七、 资本结构指在企业资本总额(资金总额)中各种资本的构成比例。(最基本结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

1 财务杠杆的原理:支付固定性资本成本的债券资本越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指那些仅支付固定性资本成本的筹资方式(如企业债券、优先股、租赁等)对增加所有者(普通股持有者)收益的作用。

详细:

2: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息税前利润平衡点):指两种筹资方式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

3:计算不同资本结构(or筹资方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以此相互比较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资本结构决策:⑴初始资本结构决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为最佳资本结构)

⑵追加资本结构决策

第四章 流动资金管理

一、 流动资产管理概述:

1 流动资金的概念和组成:

(营运资金):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相对固定资产而言的)

⑴流动资金的两方面:①构成要素:包括垫支于劳动对象工资其他货币支出的资金

②占用形态:生产储备资金→未完工产品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结算资金。

⑵组成:⑴货币资金;

⑵应收及预付款项;

⑶存货;

⑷短期投资。

2 流动资产的特点:⑴流动资产占用形态具有变动性(货币资金→生产储备资金→未完工产品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⑵流动资产占用数量具有波动性

⑶流动资产循环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

3 流动资金管理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⑴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加强资金管理加速周转时间,减少占用量节约流动资金:绝对节约:生产和销售任务不变下,减少资金占用量,并从周转中腾出一部分流动资金。 相对节约:以原有的资金数量来完成更多的生产和销售任务,多增产少增资。)

⑵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要求:⑴即要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又要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⑵管资金的要管资产,管资产的要管资金,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

⑶保证资金使用和物资运动相结合,坚持钱货两清,遵守结算纪律。

⑷流动资金只能用于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不能用于基本建设和其他开支。

二、 货币资金管理:

1 现金管理、㈠、持有现金的动机:①支付动机;②预防动机;③投机动机 [以上,可是货币资金、有价证券]

㈡、原则:⑴钱账分管,会计、出纳分开; ⑵建立现金交接手续,坚持查库制度;

⑶遵守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 ⑷遵守库存现金限额;

⑸严格现金存取手续,不得坐支现金。

2、转账结算方式:⑴汇兑结算方式;⑤⑥⑦

⑵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托收②③④/承付⑤⑥⑦

⑶委托收款结算方式;②③④

⑷支票结算方式;分:现金、转账支票

⑸银行汇票结算方式;

⑹商业汇票结算方式:A、商业承兑汇票;

B、银行承兑汇票。

⑺银行本票结算方式。

3 货币资金的控制:

⑴货币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①货币资金收入:A营业收入、B其它收入;

②货币资金支出:A营业支出、B其它支出。

③净货币资金流量:

④货币资金余缺:

⑵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①(机会成本):指持有货币资金而损失的利息收入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它与持有的货币资金数量成正比;

:指用有价证券等资产转换成货币资金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一般它与转换的次数成正比。

 

三、 应收款项管理: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

1 应收账款:⑴、功能:①增加产品销售的功能(赊销是促进销售的方式);②减少产品存货的功能(应收账款无需存货开支的管理/仓储费)

⑵、成本:① 指由于资金投放占用于应收账款,而放弃投资于其他方面的收益。

②管理成本:包括:各种信用费用、催收账款的费用等;

:指由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发生坏账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确认条件:一、债务单位撤销,依法清偿后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二、债务人死亡,无遗产可供清偿,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掌握有关应收账款的信息→借助‘账龄分析表’的编制→其根据未付账款时间的长短分析应收账款→显示应收账款己流通在外时间长短

2 信用政策: ⑴信用标准(放宽标准):指企业接受用户赊销条件时,用户必须具务的最低财务能力;

⑵信用期限:是企业给予用户的付款时间 ⑶现金折扣; ⑷收账政策。

其基本模式:

3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⑴调查客户信用状况:资料来源①企业财务报表; ②来自信用评估机构的资料; ③来自银行的资料;

④来自企业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需经过精选才能使用。

⑵评估客户信用状况:①C评估法:品质、能力、资本、担保品、行情。

信用评分法:先对客户一系列财务比率和信用情况评分,后加权平均。

⑶催收应收款项:信函通知→电告摧收→派员面谈→拆诸法律

⑷预计坏帐损失,计提坏帐准备金:

坏账损失财务处理方法:一、直接核销法——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计入成本、费用;

二、坏账备抵法——先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金,发生坏账时冲减坏账准备金。

方法:①销货百分比法; ②账龄分析法; ③应收账款余额比率法。

四、 存货管理:

1 存货管理概述:

㈠、: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材料、物料)

㈡、管好存货的意义:⑴对存货进行管理,可以向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单位提供管理信息

⑵只有通过存货管理,才能实现存货效益最大化

⑶存货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 存货的功能和成本

㈠、功能:⑴储存必要的原材料,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⑵储备必要的在产品,有利于组织均衡、成套性的生产;

⑶储备必要的产成品,有利于产品销售。

㈡、成本:①采购成本;②订货成本;③储存成本

3、存货资金定额的核定:

㈠、要求:①保证生产经营的合理需要,节约使用流动交错; ②存货资金计划指标应当同产销计划指标及其他计划指标保持衔接; ③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 ④核定存货资金定额工作还应当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采取群众路线的

㈡、核定存货资金定额的方法:定额日数计算法因素分析法比例计算法余额计算法

word/media/image69_1.png⑴、定额日数计算法

word/media/image70_1.png①原材料资金定额的核定:

A

1计划期日数:采用整数,年度为360天,季度为90天,月度为30天。

B原材料计划价格:买价、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库前加工整理、挑选费用。

C原材料资金定额日数包括:a在途日数 b验收日数c应计供应间隔日数 d整理准备日数 e保险日数

word/media/image71_1.png1

2验收日数:原材料运到企业到入库为止的日数;

3

(供应间隔日数:指前后两次供应原材料的间隔日数) (供应间隔系数:指每日平均库存周转储备额最高库存周转储备额的比率.)

4、整理准备日数:指原材料在投入生产以前进行技术处理和生产准备所占用资金的日期。

5、保险日期:指为了防止特殊原因原材料供应偶然中断而建立的保险储备所占用资金的日数。

在产品资金定额的核定: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品制成入库止的整个过程占用的资金。

A、在产品成本系数: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平均生产费用生产成本比率

查定方法:1、生产周期短,费用发生不规则,但可确定每日生产费用发生额的产品:

2、生产开始就投入大量费用,随后陆续均衡投入其余费用的产品:

word/media/image72_1.png 3、生产过程复杂、原材料分次投入生产的产品:按综合的在产品成本系数计算。

产成品资金定额的核定:指产品制成入库,到销售取得货款或结算货款为止的整个过程中所占用的资金。

⑵、因素分析法:(适用于品种繁多、用量较少、价格较低的材料项目。)

⑶、比例计算法:(适用项目: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

①辅助材料、燃料资金定额的核定:采用比例计算法核定,即参照查定某期各类辅助材料的实际占用水平

②修理用备件资金定额的核定:

③低值易耗品资金定额的核定:

⑷、余额计算法

4 存货日常管理:

⑴、存货归口分级管理:(归口:就是"归哪个口子管理""口子",指职能部门;即是"归哪个部门(管理)")

必要性:①有利于调动各职能部门、各级单位和职工群众管好用好存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存货管理同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财务部门面向生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存货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分管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整个流动资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做法:①厂长/经理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作为全厂管理流动资金的专业部门,对全厂流动资金进行集中管理;②根据使用和管理、物资管理和资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每项存货资金由哪个部门使用就归口哪个部门负责管理;③各归口管理部门再根据情况,将存货资金定额分配给所属单位或个人,实行分级管理;④根据权和责相结合的原则,规定管理和使用资金的权限与责任。

⑵、生产储备资金的日常管理:

A、供应部门: ①拟订材料管理办法; ②制定各项材料资金定额; ③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签订订货合同;

④做好材料收发保管工作,处理超储积压材料; ⑤执行各项材料资金定额和采购资金定额;

⑥采取措施,加速材料资金周转。

B、各项材料资金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⒈制定采购计划,搞好供需平衡,安排采购资金:

⒉确定最佳采购批量

⒊对企业全部材料实行分类管理:分ⅠⅡⅢ类→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⑶、未完工产品资金的日常管理:

A、生产部门:① 拟订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管理办法; 制定和执行在产品、自制半成品的储备定额和资金定额;

编制和执行生产作业计划; 采取措施处理超储积压地未完工产品,加速在产品资金周转。

B、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资金管理问题的做法原则:

⒈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认真组织成套性、同步化和多批次生产:

组织成套性生产;

word/media/image81_1.png 组织同步化生产:用同率考核生产的均衡性;

组织小批量、多批次生产;

⒉控制生产周期,促进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平衡,保持生产的均衡性。

其管理形式:① 生产流动卡管理形式;② 实物周转券管理形式;③ 台份管理形式;④ 看板管理形式。

⒊控制生产消耗,节约生产费用:① 控制材料费用;② 控制工资费用;③ 控制管理费用;④ 控制废品损失。

⑷、成品资金的日常管理:(定额包括:产品库存、发运、结算)

A、销售部门:①拟订产成品和外购商品管理办法; ②制定和执行产成品和外购商品的储备定额和资金定额;

正确制定销售计划,认真执行销售合同; 采取措施,加速成品资金周转。

B、加强销售过程各环节的衔接配合,共同管好产成品资金:

正确指定产品销售计划,严格执行销售合同;

加强成品库的管理,监督产成品的合理储存;

搞好销售结算工作,及时收回销售货款。

第五章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一、 固定资产的概念、特点和管理要求:

1 :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2 固定资产价值周转的特点:(周转:固定资产的购建→价值转移→价值补偿→实物更新)

⑴使用中固定资产价值的双重存在——一部分仍是其实物形态、一部分转化为货币准备金;

⑵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性和回收的分散性——购建固产需一次全部垫支资金,价值收回分次逐步实现。;

⑶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是条件和最终目的的关系。

3 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价:

⑴、分类:①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②按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的未使用的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③按所属关系,分为自有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按我国现行财务制度,综上分类法,分为:a、生产用固定资产(其中再按经济用途进行明细分类) b、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c、租出固定资产; d、未使用固定资产; e、不需用固定资产;

f、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g、土地。

⑵计价:①原始价值——企业在购置、建造或获得某项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必要支出;

②重置价值——指目前情况下重新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所需发生的必要支出。;

③折余价值(净值)——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

4、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和要求: ⑴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 ⑵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果;

⑶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 ⑷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有计划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⑸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

二、 固定资产折旧管理:

1 :固定资产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上去的那部分价值,叫固定资产折旧。

2 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

、平均年限法:(常年或基本上均衡使用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设备)

、工作量法:(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

1、按行驶里程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2、按工作小时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国民经济中且有重要地位、电子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企业等的机器设备)

、年数总和法(变率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

**采用加速折旧法原因:①新设备效率高,企业收益多,应多提折旧费,符合费用与收益配比的原则; ②可尽快收回原投资的大部分资金,便于利用; ③从资金时间价值看,早收回的投资比晚收回价值更高; ④前几个分摊较多折旧费,可推迟部分税款的缴纳期限,等于使用了无息贷款; ⑤以免无形损耗带来的风险和意外事故提前报废所造成的损失。

、年金法:(把固定资产投资的利息考虑进去计算)

3 固定资产折旧计划:

按固定资产类别确定指标:⑴计划年度期初固定资产总值

⑵计划年度期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车辆/工具;融资租入/出租的固定资产

⑶计划年度内增加固定资产总值;包括:基本完工/专用拨款购建/购入/租入/盘盈固定资产。

⑷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

⑸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⑹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总值;包括:报废/卖出/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

⑺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

⑻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⑼计划年度期末固定资产总值

⑽计划年度期末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

⑾计划年度期内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⑿计划年度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三、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1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⑴单项投资数额大; ⑵施工期长; ⑶投资回收期长; ⑷决策成败后果深远。

基本建设投资:增建生产场所、新添机器设备

更新改造投资:对现有设施更新和技术改造。

2 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战术性投资战略性投资——指只涉及企业某一局部的具体经营业务的投资; 指涉及到企业的整体方向的规模的投资。

相关性投资独立性投资——指生产技术上密切联系的投资; 指不管其他投资项目采纳和实施与否,其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均不受影响的投资。

先决性投资重置性投资——指须对其投资后,才能使同时或其后进行的投资项目实现其效益的投资;指用发挥同样性能作用或更有效发挥同一性能作用的机器设备,以取代现有的。

3 固定资产需用量的核定:

⑴、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的要求:①搞好固定资产的清查; ②以企业确定的计划生产任务为根据;

③要同挖潜、革新、改造和采用新技术结合起来; ④要充分发动群众,有科学的计算依据。

⑵、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的基本方法

步骤:① 计算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

word/media/image96_1.png

全年制度工作日数=全年日历天数节假日10公休日104 =

:连续生产的设备,全年年制度工作日数按日历日数计,每日制度工作时数按24小时计算。

每日开工班数:按一班、两班或三班计算。

每班工作时数:一班制按8小时计算;两班制平均按7.5小时计算。

word/media/image98_1.png计算完成计划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

a、生产任务产量:种类繁多时归类→选代表产品→其他产品按换算系数成为代表产品的产量

b、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c、

生产能力与计划生产任务的平衡:

word/media/image102_1.png

b、生产面积决定生产能力大小

4 固定资产投资可能性预测:

⑴预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测计划(年度、中期或长期计划)期内需要需要哪些固定资产,增加多少,何时增加。

⑵拟订固定资产投资方案;通过研究解决的途径拟定:一、外延扩大再生产;二、内含扩大再生产。

⑶预测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进行投资决策;

word/media/image104_1.png

1、现金流量:指与项目投资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基础性指标)

A、构成:①初始现金流量:包括投放固产的资金、垫支流产的资金、投入设备的维护修理费等。

②营业现金流量:指固产投入使用后,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营业收入)和流出(营业支出和税金)的数量。

③终结现金流量:包括固产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原有垫支在流产上的资金收回等。

B、计算: 投资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计算表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计算表

**现金流量作为评价投资项目效益的基础,原因:1、有利于考虑时间价值因素; 2、能使固产项目投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2、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指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

①投资回收期(PP):指回收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单位:年。

A、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NCF)相等:

word/media/image106_1.pngB、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NCF)不相等,根据每年年末回收的投资额确定。

②平均报酬率(ARR):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

(优点:简明/易懂/易算; 缺点:没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word/media/image108_1.png3、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①净现值

计算步骤:一步、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二步、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将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将终结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计算未来报酬总值。

三步、计算净现值:

(优点: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能反映投资方案的净收益; 缺点:不能提示各方案可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

②获利指数(利润指数、现值指数)PI

(优点: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能反映投资项目的盈亏程度,有利于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间进行对比;

缺点:这一概念不容易理解)

4、提出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概算和筹划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基本建设投资贷款、长期贷款、公积金、吸收外资、企业提取折旧进入营运资金中可用投资性支出的金额。

四、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1 固定资产分口分级管理:①、按固定资产类别实行分口管理 (即各类固产分别交由各有关职能部门管理)

②、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实行分级管理 (即固产交由各单位掌握使用,建立起单位保管使用责任制)

a保管使用责任制方法:设备定号、保管定人、管理定户、建立保管折。

2 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⑴新增固定资产,要参加验收:①清点数量; ②检查质量; ③核实造价。

⑵调出固定资产,要参加办理移交:①核对调拨手续;②核对实物;③对外调的固定资产,移交前按质论价,移交后现场办理交接。

⑶报废固定资产,要参加鉴定清理:①核对实物; ②依靠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鉴定;

③查明报废原因; ④对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估价,做好残料交库工作。

⑷清查固定资产,要到现场查点实物:①查物点数,核对账目; ②检查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和维护情况

五、 无形资产管理:

1: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或:指不具有物质实体,能给企业提供某种特殊的经济权利,有助于企业在较长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财产。

A、作无形资产核算的项目还应同时满足的条件: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 无形资产的内容: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商誉等

3 无形资产的特点:①不具有物质形态; ②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③它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4 无形资产的分类:⑴按形成来源,分为自创无形资产(自创的专利/非专利技术/商标/商誉)购入无形资产(外购专利权/商标权)

⑵有无法律保护,分为法定无形资产(专利权、土地使用权、商标权)收益性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⑶按能否辨认,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作用权、特许权、商标权)不可确辨认无形资产(商誉)

⑷按是否有固定生效期,分为可摊销无形资产(专利权、特许权、商标权)不可摊销无形资产(商誉)

5、㈠、计价:①作资本金投入的,按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确定; ②购入的,按实际支出的价款计价;

③自行开发并申请取得的,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 ④接受捐赠的,按发票金额或市价;

⑤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

㈡、摊销:涉及无形资产成本、摊销开始月份、摊销方法、摊销年限、残值等因素。

6、无形资产的处置:㈠、出售:指转让无形资产的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获益权、处置权。

㈡、出租:指将部分使用权让渡给其他单位/个人,出让方仍拥有这项无形资产,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

7、㈠、后续支出:指无形资产入账后,为确保该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预定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支出,如宣传活动支出。

㈡、投资:指企业用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对其他企业所进行的长期投资。投资额按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

第六章 对外投资管理

一、 对外投资概述:

1 企业对外投资的种类:⑴按对外投资形成的企业拥有的权益不同,分为股权投资债权投资

⑵对外投资按投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投资(实物投资)间接投资(证券投资)

⑶对外投资按投出资金的收回期限,分为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a、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界限有两个:短期投资是能够随时变现的以及准备随时变现的

b、出于长期投资的目的:控股投资;企业联营;投资于有价证券和其他财产

出于短期投资的目的:提高暂时闲置资金使用效率。

c、长期投资向短期投资转化情形:①时间性转化;②管理性转化。

2 对外投资的目的和功能:

⑴目的: ①企业扩张的需要; ②完成战略转型的需要; ③资金调度的需要; ④满足特定用途的需要。

⑵功能: ①对外投资有利于企业闲置资金、资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②通过对外投资,在企业外部,尤其是在外地或外国开发能源、材料来源,可以保证企业能源、材料成本低廉,供应稳定,较好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某些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③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开辟企业新的产品市场,扩大销售规模; ④通过合资、联营,便于从国内外其他单位直接获取先进技术,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档次; ⑤利用控股投资方式,可以使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实现企业的扩张; ⑥在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调研、合资联营谈判、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有利条件,及时捕捉企业有用的各种信息。

3、对外投资决策的依据:

⑴对外投资的盈利与增值水平;

⑵对外投资风险:①利率风险; ②通货膨胀风险; ③市场风险; ④外汇风险; ⑤决策风险。

⑶对外投资成本:①前期费用(调查/评估/准备费用) ②实际投资额(联营投资额/股票债券的购买价格)

③资金成本(筹资手续费/利息/红利股息) ④投资回收费用。

⑷投资管理和经营控制能力;

⑸筹资能力;

(指对外投资的变现能力与速度,其要求是对外投资的资金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较快的速度转换为货币资金)

(指企业内外各种影响企业对外投资活动的因素总和)

二、 对外间接投资(包括:证券投资中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信托投资、金融衍生工具投资)

㈠、:企业通过购入债券成为债券发行单位的债权人,并获得债券利息的投资行为。

可以一级市场(发行市场)或二级市场(交易市场)上进行。

⑴、特点:①投资时间看,长期和短期债券投资,都有到期日,债券必须按期还本;

②投资和类看,因发行主体身份不同,分国家债券投资、金融债券投资、企业债券投资等;

③投资收益看,债券投资收益且较强的稳定性,通常是事前预定的,尤其体现在一级市场上投资的债券;

④投资风险看,债券要保证还本付息,收益稳定,投资风险较小;

⑤投资权利看,各种投资方式中,债券投资者的权利最小,无权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只有按约定取得利息、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

⑵、决策:1、是否进行债券投资的决策。(考虑3个因素):①债券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各项税后净收益率、净收益作标准)

②债券投资的其他效果(其他附加的优惠条件) ③债券投资的可行性

2、债券投资对象的决策。(2个依据):

①债券的信誉(判断方面:1.资信评估机构所确定的企业的信誉级别;2.债券发行企业赢利能力;3.自有资本的比率;4.企业发展前景)

②企业可用资金的期限。

3、债券投资结构的决策。(问题包括:①债券投资种类结构:投资于不同种类,以分散风险,稳定收益。

②债券到期期限结构:分散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债券,短期/长期合理搭配)

⑶、收益的计算:

①、票面收益率(名义收益率):表按票面价格计算确定的收益率。事先确定,固定不变的。

②、最终实际收益率:指债券发行认购日至最终到期偿还日止,投资者获得的实际收益率;

word/media/image110_1.png

③、持有期间收益率:从债券购入日到卖出日为止这段时间的年利率。

  

④、到期收益率:指对己在市场上流通遥旧债券,从购入日起到最终偿还期限止这段时间的年利率。

  

㈡、:企业通过认购股票成为公司股东并获取股利收益的投资。

⑴、特点:①投资收益看,股票投资收益不能事先确定,具有较强的波动性

②投资风险看,债券投资按事先约定还本付息,收益较稳定,投资风险较小;

股票投资因投票分红收益的不肯定性和股票价格起伏不定,是风险最大的有价证券。

③投资权利看,各种投资方式中,股票投资者的权利最大(优先投除外),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⑵、决策:1、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内在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者对某种股票进行分析后确定的估计价值。(3)

①长期持有、每年不变的股票。(前提:企业一旦购入普通股,将长久地持有;股利收入金额若干年内保持不变。)

②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条件:股利按固定的年增长率g增长;增长率g总低于企业期望收益率K)

word/media/image116_1.png

word/media/image117_1.png

③短期持有、未来准备出售的股票。(条件:每年股利发放率相同;每股收益按固定的复利增长率增长。)

word/media/image118_1.png

2、股票投资决策要点

①是否进行股票投资的决策。(投资收益、其他效果、可行性)

②股票投资对象的决策。(优先股投资安全性高,股息收入稳定,但无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经营管理、普通股投资风险大,收益不稳定.

③股票投资时机的决策。(基本法则:低价进,高价出)

④股票投资结构的决策。(基本要求:分散投资中长期股票投资侧重于安全性,短期投资侧重于收益性)

⑶、的计算:指企业从股票投资中所获得的收益或报酬,包括:股利收益股票价格变动收益

1、股利收益

:指企业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之比。 若同时发行优先股,则

word/media/image119_1.pngword/media/image120_1.png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是企业利润净额与平均所有者权益之比。

③每股股利:(考核每股能获税后股利收益多少的指标)

2、买卖差价收益(资本利得)计算其收益率

㈢、基金投资及信托投资:

Ⅰ、:是一种金融信托方式,由众多不同的投资者出资汇集而成,后交专业投资机构(一般是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专业投资机构再把集中起来的资金投资于各种产业和金融证券领域,获得收益按基金证券的份额平均分配给投资者。

⑵、基金投资的特点:①基金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②基金投资只需支付少量的管理费用,就可获得专业化的管理服务; ③基金种类众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 ④基金的流动性好,分散风险功能强。

⑶、基金投资的种类:①:指基金的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事先确定发行总额,筹集到这个总额的80%以上时,基金即宣告成立,并进行封闭,在封闭期内不接受新的投资。(不退资,可流通)

流通方式: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按基金的报价在基金管理人确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可追加发行,可要求赎回)

交易方式:基金单位在基金管理公司直销或代销网点(主要是银行营业网点)通过申购与赎回进行,

投资者通过这些网点的柜台、电话或网站进行。

⑷、投资基金投资的管理要点:①要仔细阅读基金的说明书或投资基金公司的章程; ②了解基金的实际管理和运作人员的情况; ③与股票投资一样,投资基金投资也要重视运作方式。

Ⅱ、 信托投资:(2种类型:商业信托——以商品物资为对象的信托;金融信托——委托他人运用资金/买卖证券/管理财产等业务的信用活动)

:信托机构按委托单位要求,将其交存的资金向其所指定的单位、项目进行的投资。

(信托公司不承担经济责任,仅收手续费)

按投资对象分:(指委托企业以货币资金/实物的形式投资到企业。常是合资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指委托单位以委托信托机构购其指定企业的股票或债券的形式进行的投资。)

:企业作为委托人将其资金交给信托机构代为管理和运用。(信托公司承担全部责任,负责还本付息)

与企业银行存款投资的不同点:①存款利率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②其期限固定,很行存款的存取使用较灵活。

⑶委托贷款投资:信托机构按委托单位的要求,将委托单位提供的资金按照指定的贷款对象、期限、利率等发放贷款。

(信托公司不承担贷款风险,仅收手续费)

按委托单位的要求不同分:一般委托贷款投资、专项委托贷款投资

㈣、金融衍生工具投资

⑴、:是在股票、债券、利率、汇率等基本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的新的金融合约种类。

⑵、基本类型:

1 :指交易双方达成的、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某一特定方式及预先商定价格买卖、交割特定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协议勤务合约。

如:远期外汇合约、远期利率协议、远期股票合约、无期债券合约等。

2 :指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日期交割标准数量的特定金融工具的协议。

包括: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

3 (选择权合约):指合约双方中支付选择权(期权)购买费的一方有权在合约有效期内按照敲定价格与规定数量向选择权(期权)卖出方买入或卖出某种或一揽子金融工具的合约。 种类:股票期权、债券期权、货币期权等

4 :指两个/两个以上的交易当事人按照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音乐会一系列支付款项的金融交易合约。

包括:货币互换、利率互换

⑶、风险特征:①总体风险特征: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

②个别风险特征:a、金融远期合约的投资风险(特点:既锁定风险又锁定收益)

市场风险极小;没有流动性;机会成本高,流动性风险大;交易规模小,流通转让性差。

b、金融期货合约的投资风险(特点:对风险与收益的完全放开)

c、金融期权合约的投资风险(特点:双方风险收益的非对称性)

d、金融互换合约的投资风险(特点:既锁定风险又锁定收益。类似a,但灵活性大于a)

三、对外直接投资——并购投资:

㈠、投资: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重组活动。

⑴、概念包含::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其他形式(如承担债务、利润返还等),投资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改变法人实体取得对企业决策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指企业用现款、债券、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的投资行为。(法律意义: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和资产)

1、 收购与兼并相似表现:①基本动因相似;②都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都是企业重组的基本方式。

2、 收购与兼并区别:①兼并企业的法人实体不复存在; 收购企业可仍以法人实体存在,其产权可是部分转让。

②兼并企业成为被~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是资产、债权、债务的一同转移;

收购企业是被~企业的新股东,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风险;

兼并多发生在被~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生产经营停滞或半停滞时,~后一般需调整其生产经营、重新组合其资产; 收购一般发生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产权流动比较平和。

⑵、目的:①谋求管理协同效应。

②谋求经营协同效应。 由于经济上的互补性、规模经济,两个/两个以上企业合并后可提高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③谋求财务协同效应。 可带来财务方面的收益:a 财务能力提高; b 合理避税; c 预期效应

④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 通过2种途径:内部积累、外部并购

⑤获得特殊资产。 如获取土地、目标企业的有效管理队伍 /优秀研发人员 /专有技术 /商标 /品牌等无形资产。

⑥降低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包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剩余亏损

⑶、类型:1.按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①横向并购:双方处同一行业、生产/经营同一产品,并购使资本在同一市场领域集中。

②纵向并购:生产工艺/经营方式上有前后关联的企业的并购 /生产、销售的连续性过程中互为购买者和销售者(即生产经营上互为上下游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

③混合并购:是对处于不同产业领域、产品属不同市场,且与其产业部门不存在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的企业进行并购。(可分散投资,达到资源互补,扩大市场范围)

2.按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①承担债务式并购; ②现金购买式并购(2种情况:足额现金购买全部资产、购买股权);

③股份交易式(2种情况:以股权换股权、以股权换资产)

㈡、并购投资的: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资产)购入或出售作出的价值判断。

⑴、价值评估对并购的意义:①从并购的程度看,分:目标选择与评估阶段准备计划阶段公开或协议并购实施阶段。

②从并购的动机看,为了:谋求管理、经营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获得特殊资产及降低代理成本等。

③从投资者角度看,股东与出资人均希望交易价格有利于已方。

⑵、方法:1.:根据目标企业的收益和市盈率确定期价值的方法。

步骤:①检查/调整目标企业近期的利润业绩。

②选择/计算目标企业做人收益指标。(采用其最近三年税后利润的平均值作为做人收益指标)

③选择标准市盈率。(有几种市盈率:在并购时点目标企业的~;与目标企业具可比性企业的~;所处行业的平均~)

④计算目标企业的价值。

2(收益现值法):基本原理“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将来可获得的收入现在值多少钱”

word/media/image126_1.png

3:用贴现现金流量方法确定最高可接受的并购价格,需估计企业进行投资市场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报酬率。(适合评估成长型企业)

word/media/image128_1.png4:是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代表这些股票的资产重置成本之间的比率。是反映证券市场上价格偏高/偏低的一个指标。理论平均值是1

注:

5.净资产法:(净值或净资产)指资产负债表上总资产减去负债剩余部分

⑶、支付方式。

1:指兼并方向目标公司的股东支付现金以取得目标公司的股权。(对被兼并方较有利)

①按支付的时间不同分: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

②决策前,应考虑的问题:a 资产的流动性; b 融资能力; c 资本结构。

2(股票收购):并购方并购目标企业是由并购方向目标企业定向发行新股。兼并企业按规定增加发行本企业的股票,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

①特点:一、买方不会因当时收购行为产生大量现金流出,不会影响兼并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

二、收购完成后,目标企业的股东不会失去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

3.金融机构信贷:①与1.2.比,金额大、偿债期间长、风险高、需较长的商讨时间;

②优势:融资成本低; 缺点:高负债将增加公司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

4.卖方融资(推迟支付):①对卖方好处:税负分段支付,使期享有税负延后的好处,还可要求收购方支付较高的利息。

5.杠杆收购:指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与股本之比。杠杆收购是通过增加企业的财务杠杆来完成兼并交易。

是一个企业通过借债来获得目标企业的产权,然后从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中偿还债务的兼并支付方式。

①基本做法:

②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运用职工持股计划。

③基本特征:A、收购公司用以收购的自有资金远少于收购总资金,比例一般20%~30%间;

B、收购公司的绝大部分收购资金是借债而来;

C、收购公司用以偿付贷款的款项来自目标公司的资产/现金流量;

D、贷出收购资金的债权人只能赂目标公司求偿,收购公司不负担进一步投资的义务。

④是种高风险、高要求的收购支付方式。

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

一、 成本费用的概念和作用:

㈠、: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

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1

2

3.成本和费用的区别:①计算范围不同——费用发生在,成本计算在

②计算期间不同——费用按会计期间划分,成本按一定对象生产经营过程是否完成划分。

㈡、 成本费用的作用:⑴成本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具;

⑵成本费用是补偿生产耗费用尺度;

⑶成本费用可以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是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杆;

⑷成本费用是制订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

㈢、成本费用的分类:

⑴、按是否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分类:

①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分;产品成本、期间成本。

②应计入资本支出的费用——1、对内长期资产投资的支出;2、对外投资的支出;3、各种筹资费用。

⑵、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

1、生产经营费用要素(概括可分) :劳动对象费用、主要劳动手段费用、活劳动费用、其他费用。

(具体可分):①外购材料; ②外购燃料; ③外购动力; ④工资; ⑤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⑥折旧费; ⑦利息支出; ⑧税金; ⑨其他支出。

⑶、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1、产品成本——①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等);②直接工资(生产人员工资/资金/津贴等)

③其他直接支出(生产职工福利费);④制造费用(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运输费等)

2、期间费用——①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发生各项费用);②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况损失、银行及金融机构手续费);③销售费用(包括:因销售发生的费用、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销售机构经费)

⑷、其他分类:①按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②按照费用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分:变动费用、固定费用

③按照费用是否被某一责任单位所控制,分:可控费用、不可控费用。

㈣、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和原则。

1、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 ⑴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是扩大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

⑵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使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⑶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为社会主义国家积累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成本费用管理的原则:⑴正确区分各种支出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

⑵正确处理生产经营消耗同生产成果的关系,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最佳结合;

⑶正确处理生产消耗同生产技术的关系,把降低成本同开展技术革新结合起来。

二、 成本预测:

㈠、成本预测的意义和内容:

⑴意义:①成本预测是全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正确编制产品成本计划的前提;

②成本预测能为企业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③准确地预测企业成本指标,能为企业领导者正确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⑵内容:①新建和扩建企业的成本预测(即预测该项工程完工投产后的产品成本水平); 确定技术措施方案的成本预测(即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措施,为选择最佳方案而进行的成本预测); 新产品的成本预测(即预测企业从未生产过的新产品经过试制投产后必须达到和可能达到的成本水平); ④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有产品的成本预测(即根据计划年度的产销情况和计划采取的增产节约措施,预测原有产品成本比上年可能降低的程度和应当达到的水平)。

步骤:提出初选的目标成本→初步预测生产水平,找出与初选成本的差距→分解目标成本→提出降低成本方案→对比/分析成本方案经济效果→选择最优方案并确定正式目标成本。(具体如下)

㈡、目标成本预测:

⑴、制定目标成本:指事先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要努力实现的成本值。工作主要方面:一是市场调查;二是资料分析。

①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特点:保证利润,挤出成本)

  ②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

③根据本企业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的成本降低任务测算目标成本:

word/media/image136_1.png   

⑵、成本初步预测

1、按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测算预测期可比产品成本

2、根据3年可比产品成本资料测算预测期可比产品成本

①简单平均法:

word/media/image139_1.png

②加权平均法:

word/media/image140_1.png

⑶、目标成本的分解:方式:①按产品的结构分解——各种零件/部件成本、装配成本;

 ②按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各种半成品成本;

 ③按产品成本的经济用途分解——原材料、燃料与动力、工资、制造费用等。

⑷、各部门、各单位提出各种成本降低方案

1)、改进产品设计,开展价值分析,努力节约原材料、燃料、人力等消耗;

A表明:每一无产品成本能获多大的产品功能。

提高比值途径:①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②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 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④成本增加不多,而产品功能有较大的提高; ⑤消除过剩功能,而成本有较大降低。

B)功能成本预测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选择分析对象,掌握数据资料;

  第二步,开展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做法)

将对象产品分解为零部件,后分类排列,并按其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算出各类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简称功能系数);

将各类零部件的实际成本全部零部件的总成本相比,计算出各类零部件的成本系数

将各类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相比,计算出各类零部件的功能成本比值系数(也称价值系数),以表明零部件功能与其成本的协调情况。

第三步,确定最优方案,预测经济效果。(2种方法:优缺点列举法、定时评价法)

 

2)、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合理组织生产。

3)、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努力降低管理费用。

⑸、对比、分析各种成本方案的经济效果(测算方面:节约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利用设备、节约管理费用、减少废品损失等)

1、测算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两个因素:材料消耗定额的高低、材料价格的变动)

2、测算直接工资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两个因素: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  

3、测算制造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两部分:固定性费用、变动性费用)

 

4、测算废品损失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5综合计算可比产品(指以前年度正式生产过的产品)成本降低率。

⑹、选择成本最优方案并确定正式目标成本

三、成本费用计划:

㈠、成本计划的作用和内容:

⑴作用: ①成本计划是组织群众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有效手段; ②成本计划是建立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基础;

③成本计划是编制其它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

⑵内容: ①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②全部产品成本计划; ③期间费用预算。

㈡、成本计划的编制要求和步骤:

⑴要求:①要以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定额为依据; ②要同企业其他计划指标紧密衔接,编制成本计划;

③要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⑵步骤:①在广泛收集和认真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②进行全厂成本计划指标的初步预测确定计划期的目标成本,并拟定和下达各车间/部门的成本控制指标;

各车间、各部门发动群众讨论成本控制指标,编制各单位的成本计划或费用预算,制订增产节约的保证措施;

财务部门审核各单位的成本计划或费用预算,进行综合平衡和汇编全厂的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

㈢、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一级编制(小型企业)、分级编制(大、中型企业)

⑴、编制车间成本计划:

①编制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A根据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和提供劳务的计划数量、单位产品或劳务消耗定额计划单位价格计算; B根据规定费用开支标准计算; C根据上期实际发生数预计发生数调整确定; D根据其他计划中的有关项目确定,如工资、折旧费等,可直接根据有关的计划资料确定。

②编制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A按成本项目计算车间各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计划数; B编制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预算;

C根据各种产品的直接费用和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计算各种产品的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以及按成本项目计算的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⑵、汇编全厂成本计划:①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②编制全面产品成本计划; ③编制期间费用预算。

四、成本费用控制:

㈠、成本控制概述:

⑴、: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既定成本目标,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包括以下基本程序:①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据以制定各项节约措施;②执行标准,即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

③确定差异; ④消除差异; ⑤考核奖惩。

⑵、成本控制的标准:①目标成本; ②计划指标; ③消耗定额; ④费用预算。

⑶、成本控制的手段:①凭证控制; ②厂币控制; ③制度控制。

㈡、建立以成本责任为基础成本费用控制体系

⑴、成本费用责任中心:指只发生成本/费用而不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 只能对可控成本负责。

符合可控成本条件:①责任中心能够能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将要发生的成本; ~对成本进行计量; ~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成本加以调节和控制。

⑵、成本费用责任中心的分类:

1、按管理范围划分:①生产车间或分厂; ②仓库; ③管理部门。

2、按管理层次划分:①车间——班组——个人三级成本中心; ②仓库——保管人员两级成本中心;

③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两级成本中心。

㈢、产品设计成本寿命周期成本的控制;

⑴、产品设计成本的控制;

⑵、的控制:指用户为获得某种功能而耗费的成本。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产品的购买成本——设计成本、开发成本、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

运行维护成本(使用成本)——运行成本、维修成本、保养成本。

㈣、采购成本的控制:

⑴严格控制材料消耗数量:①改进产品设计,采用先进工艺; ②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

③控制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材料损耗; ④回收废旧材料,搞好综合利用。

⑵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①严格控制材料购买价格; ②加强材料采购费用管理; ③合理采用新材料和廉价代用材料。

㈤、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的控制:都属于综合性费用共同特点:项目较多,内容较复杂,涉及面广,大部分开支不与生产量成比例变动。

⑴、实行费用指标分口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单位;

⑵、制定费用定额,按月确定费用指标;

⑶、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日常开支。抓住三个环节:①采用费用手册,实行总额控制;②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审批制度;

③建立必要的费用报销审核制度。

五、成本费用分析与考核:

㈠、全部产品成本分析:(全部产品成本包括:可比产品成本、不可比产品成本)

综合下列123得,实际比计划少降低2200元:产量变动影响降低额 + 结构变动后影响降低额 + 单位成本变动影响降低额 = -2200

成本降低率低于计划1.2864%:结构变动后影响降低率+ 单位成本变动影响降低率 =-0.0271%-1.2593% =-1.2864%

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因素分析

word/media/image155_1.png

如:计划降低额=(6)- (7)=185600-182800=2800元; 计划降低率=2800/185600×100%=1.5086%

实际降低额=(8)- (10)=270000-269400=600 元; 实际降低率=600/270000×100%=0.2222%

⑵、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分析:(主要因素:产品产量、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单位成本)

影响成本降低额的因素:产品产量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产品单位成本变动。

影响成本降低率的因素:产品品种结构变动、产品单位成本变动。

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word/media/image156_1.png

如:产量变动后计划降低额=1.5086%×270000=4073.22 元; 产量变动成本降低额的影响=4073.22-[(6)- (7)]= 4073.22-2800=-73.22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

如:结构变动后的计划降低额=(8)- (9)=270000-266000=4000 元; 结构变动后的计划降低额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4000-4073.22=-73.22

结构变动后的计划降低额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73.22/270000×100%=-0.0271%

3、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word/media/image158_1.png

如:单位成本变动后计划降低额=实际降低额=(8)- (10)=270000-269400=600 元; 单位成本变动成本降低额的影响=600-4000=-3400 元;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3400/270000×100%=-1.2593%

㈡、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包括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基本分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对单位成本影响的分析。

⑴、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基本分析:①原材料费用的分析:受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数量原材料价格两个因素的变动影响。

②工资及福利费的分析:受单位产品所耗工时每小时工资费用两个因素的变动影响。

③制造费用的分析:对其结成进行分析(与材料消耗有关,照①分析;与人工小时相关照②分析)

⑵、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对单位成本影响的分析:(如材料材料率、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产量增长率、产品合格率等)

㈢、成本费用的考核

⑴、成本费用的考核指标:

①、主要产品单位成本:

②、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指标特点:a 综合性; b 可比性; 但只反映可比产品成本。

③、全部产品成本降低额:

word/media/image161_1.png

指标特点:综合反映能力强,包括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

④、百元产值成本:指标包括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

word/media/image164_1.png⑤、行业平均先进成本:

⑵、成本责任中心的考核:

①成本中心的考核:指负责产品生产的生产部门及劳务提供部门。代表:制造业工厂、车间、班组等。

②费用中心的考核:负责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的各管理部门。包括:一般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开发部门、某些销售部门。

③成本业绩报告:列示可控成本的实际数、预算数、及两者差异。预算数>实际数,为有利差异(F);反之,为不利差异(U)

第八章 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

一、销售收入管理:

㈠、 ⑴、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⑵、:指企业应当根据何种原则,于何时确认经济利益己经流入企业。

⑶、销售收入的影响因素

①价格与销售量:(主要因素:销售收入=价格×销售量);

②销售退回:(是收入的抵减项目,冲减当期的收入)

③销售折扣:1.现金折扣:给客户在规定日期前付款的价格优惠。 目的: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增加销售收入。

2.商业折扣:给客户一定比例的价格折扣。 目的:稳定客户关系,扩大销售量。

④销售折让:商品不符合合同规定,经与客户协商,在价格上予一定比例的减让。

⑷、销售收入管理的意义:①销售收入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

②销售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

③加强销售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业了解市场变化;

④销售收入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

㈤、销售收入管理的要求:①加强对市场的预测分析,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 ②根据市场预测,制定生产经营计划,组织好生产和销售,保证销售收入的实现; ③积极处理好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㈡、销售收入的预测:

⑴、程序:①确定预测对象,制定预测规划; ②搜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 ③根据预测对象,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提出数学模型,对销售情况作出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 ④分析预测误差; ⑤评价预测效果。

⑵、方法:(判断分析法、调查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本量利预测法等)

1

2

3、趋势分析法(历史引申法):[适用于产品销售比较稳定,销售变化有规律的企业]

4、因果分析法(回归分析法):①简单回归分析法(回归直线法) 即:预测销售量=固定销售量+系数b*相关因素值 [适用销售量主要受某一重要因素影响的产品]

word/media/image174_1.png②多元回归分析法:

[适用销售量的变化与几个因素相关的产品的预测]

㈢、销售收入计划的编制:(按时间长短分为:长期(5年以上) /中期(5年内) /短期计划(1年内))

1、要求:①编制销售计划要以明确的经营目标为前提; ②要做到全面性、完整性;

③要充分估计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要留有余地。

2、方法:通过预测的销售量计算其销售收入

㈣、销售收入的控制:①调整推销手段,认真执行销售合同,扩大产品销售量,完成销售计划;

②提高服务质量,做好今后服务工作; ③及时办理结算,加快货款回收;

④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二、产品价格的制定:

㈠、产品价格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⑴、产品价格的概念:①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转移价值;(物质消耗支出)

②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劳动报酬支出) ③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税金和利润)

⑵、合理定价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管好价格,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采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

管好价格,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管好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各项财务收支情况;

管好价格,不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稳定市场和安定人民生活,也有重要意义。

㈡、产品价格的分类

⑴、按照产品的生产部门分类: ①消费资料工业品价格(轻工业品价格); ②生产资料工业品价格(重工业品价格)。

⑵、按照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环节分类: ①出厂价格; ②批发价格; ③零售价格。

⑶、按照价格的调节方式分类:①国家规定价格(统一价格); ②国家指导价格(浮动价格); ③市场调节价格(协议价格)。

㈢、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的原则和方法:

⑴、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的原则:

以国家有关产品定价的法令、规定和条例为依据,严格掌握企业自行定价产品的范围;

以产品价格为基础,使产品价格基本上符合产品的价值;

遵守价格政策,兼顾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坚持按质论价,注意相关产品的比价关系;

根据供求情况和其他有关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价格。

⑵、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word/media/image176_1.png ①成本加成定价法(顺加定价法):

 

word/media/image177_1.png ②反方向定价法(倒扣定价法):

 

㈣、价格运算策略:

⑴、浮动定价策略: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趋势,在不同时期将产品价格上下浮动。 高价、中价、低价三级。

⑵、折让定价策略:为鼓励客户大量购买产品而采用价格折让的策略。 主要形式折扣:单价 /数量 /现金 /推广 /季节折扣。

⑶、保本定价策略:以保本为底线定价。 适合推销过时产品、积压滞销产品,从而盘活积压产品占用资金。

⑷、心理定价策略:根据购买者的消费心理制定价格。 包括:声望定价、尾数定价、双位定价、高位定价

⑸、价格线定价策略:将产品按一定标准分组,对每组规格相近的产品制定相对统一的价格。

⑹、寿命期定价策略:分为试销推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三、 税金的计算和缴纳:

㈠、工商税制度

⑴、工商税制度的演变:195013个税种——199332个税种——199424税种

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

⑵、现行工商税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建立统一的流转税制; 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盐税并入资源税;

③改革所得税制; ④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遗产和赠与税;

⑤取消一些与形式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如筵席税、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等。

税种分类:1、流动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2、资源税类:资源税、城填土地使用税。

3、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4、财产和行为税类:房产税、车船使用税、遗产和赠与税、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屠宰税、契税。

5、特定目的税类:筵席税、城填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

㈡、销售税金的计算:

⑴、增值税: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出口商品税率为0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进项税额=从销售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⑵、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征收:

  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⑶、营业税:主要是第三产业。税率一般为3%5%;对娱乐业规定了5%~20%的浮动税率。

⑷、资源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7个税目

⑸、城市维护建设税。

㈢、税金的缴纳:⑴根据企业条件,采用核定的缴纳办法; ⑵按照规定期限,及时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0天;

⑶加强纳税管理,认真执行税法。

四、利润的预测和计划:

㈠、企业利润的构成:

⑴、销售利润(营业利润):

①、

②、

⑵、: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

⑶、:是指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的数额。

㈡、利润预测

⑴、(损益平衡分析法):即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法。

1、损益方程式:

2、边际贡献方程式:(贡献毛益、创利额):指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word/media/image180_1.png 性质:反映某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即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可提供的贡献毛利。

 性质:反映每1元的销售收入所提供的边际贡献。

word/media/image181_1.png

⑵、相关比率法:根据利润与销售收入、资金占用总额间的内在关系,对计划期间的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

⑶、因素测算法:在上年利润水平基础上,考虑计划年度影响销售利润变动的各因素,测算企业计划年度产品销售利润数额。

确定上年度产品销售利润额成本利润率

预测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数量变动增加减少的利润:

预测由于计划年度产品品种结构变化增加减少的利润:

测算由于计划年度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增加的利润:

测算由于计划年度降低期间费用增加的利润:

word/media/image190_1.png 测算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价格变化增加减少的利润:

word/media/image191_1.png 测算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税(价内税)税率变化增加减少的利润:

㈢、利润计划: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计划汇总编制而成。

2004年度 单位:万元

五、 利润分配:

㈠、利润分配制度的沿革

⑴企业基金制度;

⑵利润留成制度:①留成比例的确定; ②利润留成的提取条件和方法; ③利润留成资金的使用。

⑶利改税制度:①把原来的工商税按照纳税对象,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

②开征资源税,以调节由于自然资源和开发条件差异而形成的极差收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和合理利用国家自然资源;

③征收国有企业所得税;

④对大中型企业,除征收所得税外,还要征收调节税;

⑤恢复和开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四种地方税;

⑥企业留用利润要建立五项基金,即新产品试制基金、生产发展基金、后备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

⑷企业承包经营的利润分配:①承包经营利润分配的原则:“两包一挂”; ②上交国家利润的承包基数; ③上交国家利润的承包形式。

㈡、利润分配的原则

⑴、基本内容:①恢复国有企业所得税; ②税后分利; ③改税前还贷为税后还贷。

⑵、基本原则:①坚持全局观念,兼顾各方利益; ②统一分配制度,严格区分税利; ③参照国际惯例,规范分配程序。

㈢、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

⑴、依法缴纳所得税:

①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可在5年内以税前利润弥补;5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

②投资收益中已纳税项目或需补交所得税的项目,以及国家规定其他应调减或调增计税利润的项目;

③应纳税所得额:

  

④应纳所得税税额。

内资企业税率33%;利润额3万元以下税率18%;利润额3~10万元内税率27%

⑵、税后利润分配:①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款 ②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③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④提取公益金

⑤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

㈣、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

⑴、利润分配特点:①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应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②应尽可能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

③应当考虑到企业未来对资金的需求以及筹资成本; ④应当考虑到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⑵、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1、股利无关论(MM理论) 2、股利相关论( ①一鸟在手论;②信息传播论;③假设排除论 )

⑶、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1、法律因素:①资本保全的约束:公司只能用当期利润/留用利润分配股利,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②企业积累的约束:分配股利前,当按法定程序先提取各种公积金,为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维护投资者利益。

③企业利润的约束: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全部弥补完后,有剩余利润,才能用于分配股利。

④偿债能力的约束:分配股利时,必须保持充分的偿债能力。

2、债务契约因素:债权人为防止企业过多发放股利,影响其偿债能力,增加债务风险,而以契约的形式限制企业现金股利的分配。

3、公司自身因素:包括:现金流量、举债能力、投资机会、资金成本。

4、股东因素:①追求稳定的收入,规避风险; ②担心控制权的稀释; ③规避所得税。

⑷、股利政策的类型:

1、剩余股利政策:指企业确定的最佳资本结构下,税后净利润,首先要满足投资的需求,后若有剩余利利润才用于分配。

决定分配额的步骤:①根据选定的最佳投资方案,确定投资所需的资金数额; ②按照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确定投资需要增加的股东权益资本的数额; ③税后净利首先用于满足投资需要增加的股东权益资本的数额;

④在满足投资需要后的剩余部分用于向股东分配股利。

2、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实施理由:①有利于股票价格上升; ②有利于投资者有规律地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 ③可以降低投资者对该公司风险的担心,从而使股票价格上升。

3、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企业每年从净利润中按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发放股利。(易使股价波动较大)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多时,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⑸、股利的种类:①现金股利: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给股东的股利。 对股价产生直接影响,除息日后,股价一般下跌。

②股票股利:没有改变企业账面的股东权益总额和股东的持股结构,但会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因此会使股价成比例下降。 作用:一.扩张股本;二.起股票分割作用。

③财产股利、负债股利等

⑹、股利发放程序:

①宣布日:发放股利的日期。一般在年末、年中分配,一年发放一次/两次股利。

②股权登记日: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

③除息日:除去股利的日期(即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分开的日期)。为股权登记日的前4

④股利发放日(付息日):将股利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

第九章 企业的设立、购并、分立、清算

一、 企业的设立:

: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㈠、企业组织形式: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

⑴、:依法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特点:①唯一一个出资者;②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③独资企业收益纳入其他收益一并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

⑵、:依法设立,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全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组织。

法律特征:①有个以上合伙人;②有书面全伙协议;③全伙人以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劳务、其他合法财产及财产权利出资,④重要事务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⑤企业利润/亏损,由合伙协议约定比例分配/分担。 ⑥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⑶、:依照《公司法》登记设立,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1:由2~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法律特征:①资本总额不分为等额股份; ②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不发股票; ③股份转让有较严格限制;

④限制股东人数; ⑤股东以其出资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⑥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2:其全部资本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法律特征:①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②股份采取股票形式; ③同股同权,同股同利;④可依法转让所持股份; ⑤股东不得少于规定的数目,但没上限; ⑥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特点:①承担有限责任;②永续存在;③易于筹资;④重复纳税。

㈡、企业设立的程序:

1、筹建包括:①开设临时帐户,筹集所需资金; ②招聘员工; ③购置生产所需要原材料等各项生产资料;

④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手续; ⑤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㈢、企业设立的条件:

⑴、具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⑵、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权利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⑶、具有企业章程: 企业的名称、性质、宗旨、所在地、注册资本及来源、订立章程的日期、法人代表、管理机构及生产办法和权限、财务会计制度、利润分配制度、股权转让制度、章程修改程序、解散清算程序等。

⑷、具有资本金: 可是货币、实物、无形资产形式。

⑸、具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确定的场所设施

⑹、具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㈣、企业组织机构:

⑴、股东会:分定期会议、临时会议。

职权:“选举/更换董事、监事 审议批准报告、方案 公司重大事情做出决议 修改公司章程。”

⑵、董事会:董事任期每届不得超过三年,但可连任。

职权:“召集股东会,对股东会负责 制订重大方案、制度 聘任/解聘经理、财务负责人

⑶、监事会:由股东代表、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

职权:“检查公司财务 监督董事、经理行为,有权要求其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二、企业的购并:是企业收购和兼并的总称。

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㈡、企业购并的动机:⑴、提高企业效率:①规模经济;②管理。

⑵、代理问题的存在:①为降低代理成本;②管理层利益驱动;③自由现金流量说。

⑶、节约交易成本:①企业通过研究/开发的投入获得产品——知识;②商誉运用会遇到外部性问题。

③需要大量的专门中间产品投入;④需要大量的促销投资;⑤形成一个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市场体系。

⑷、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

⑸、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①取得实现本产业合理化的比较有利的地位; ②对抗外来竞争;

③使某种非法联系“内部化”。

⑹、降低投资风险和避税。

㈢、企业购并的决策:

⑴、购并原则:①购并企业须能为被购并企业做出贡献; ②企业想通过购并来成功开展多种经营,需要有一个团结核心;

③购并须是双方自愿的; ④购并企业须能为被购并企业提供高层管理人员; ⑤购并应以经营战略为基础。

⑵、购并方式:①承担债务式购并;②购买式购并;③吸收股份式购并;④控股式购并。

⑶、被购并方企业资产的评估作价:(3种方法)

①重置成本法:指在资产评估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完全重置成本,减去应扣损耗/贬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②市场法:按市场上近期发生的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③收益法:按预期利润率计算将来收益的现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⑷、购并决策的操作:分设职能部门、购并小组、专门工作组

三、企业的分立:指一个企业依法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经济行为。

㈡、企业分立动机:①满足公司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需要; ②消除“负协同效应”,提高公司价值; ③企业扩张;

④弥补购并决策失误或成为购并决策中的一部分; ⑤获取税收或管制方面的收益; ⑥避免反垄断诉讼。

㈢、企业分立程序:

四、企业的清算

㈠、企业清算的原因和分类

⑴、清算的原因:①企业经营期满,投资各方无意继续经营; ②投资者一方或者多方未履行章程所规定的义务,企业无法继续经营; ③发行严重亏损或因不可抗拒的灾害造成严重损失,企业无力继续经营; ④未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企业今后又没有发展前途; 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企业被依法撤销;

⑥合并或者分立,企业需要解散; ⑦企业破产; ⑧法律、章程所规定的解散企业的其他原因已经出现。

⑵、清算的分类:1、按企业清算的不同性质,可分为自愿清算行政清算司法清算

2、按企业清算的不同原因,可分为解散清算破产清算

㈡、清算机构及其工作程序:

1、法律地位:自愿清算、行政清算、破产清算中的地位不同。

2 清算机构的工作程序:⑴清查债务;⑵清查财产和债权;⑶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⑷编制清算报告,办理停业登记。

㈢、清算财产的变现:

1、清算财产的范围:⑴、宣布清算时企业所拥有的可用于清偿无担保债务和向投资者分配的全部账内和账外财产

包括:各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其他资产。

⑵、清算期间按法律规定追回的财产

2、清算财产的原则:①凡能整体变现的财产应尽量整体变现;

②法律禁止或限制自由买卖的财产不得上市出售;

③应采用多种方式尽可能高的售价变现财产。如拍卖、招标等

④清算企业对外投资的实物性资产不得要求退还原物。

3 清算财产的变现:(变现方式:整体变现、单项变现)

⑴、不需要变现的财产:①现金和各种存款; ②抵销财产; ③直接转给债权人的担保财产;

④不能变现或不需要变现的无形资产; ⑤直接以实物形式分配给投资者的财产。

***结算财产担保财产估价与变现的特点:

⑴结算财产的估价与变现:①盘存财产估价受市场物价和供求状况的影响较大,而结算财产的估价不受市场的影响; ②盘存财产的估价往往会偏离账面价值,即高于或低于账面价值;而结算财产的估价一般不会偏离账面价值,只可能发生坏帐损失。

⑵担保财产的估价与变现:①先以企业的现金偿还担保债务,然后将担保财产与无担保财产一起处理; ②将担保财产交付担保债务人自行估价变现,所得款项大于担保债务的数额交付清算企业,并入清算企业的清算财产,不足部分列为无担保债务; ③由清算机构与担保债权人协商对担保财产估价变现,所得款项大于担保债务的金额并入清算财产,不足部分列为无担保债务。

㈣、清偿财产的分配:

1、债务的清偿:⑴支付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等;

⑵缴纳应缴未缴的税金;

⑶清偿各项无担保债务。

3 剩余财产的分配:⑴、独资企业的剩余财产全部归原投资者所有; ⑵、有限责任公司、国内联营企业、中外合营企业的剩余财产,按投资各方的出资比例或企业章程、协议所规定的办法进行分配; ⑶、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财产,应先按优先股份面值分配给优先股东;然后按普通股东的股份比例分配给普通股东。

第十章 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概述:

⑴、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民展趋势。

主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理人员、供应商、政府部门、雇员和工会、中介机构。

2、意义:⑴开展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

⑵开展财务分析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和债权人制定信用政策;

⑶开展财务分析有利于国家财税机关等政府部门加强税利征管工作和正确进行宏观调控。

⑵、财务分析的原则和要求

1、原则:①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臆断、结论先行,搞数字游戏。

②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一分二,反对片面地看问题;

③注意事物的联系,坚持联系地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④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坚持宣分析为主。

2、要求:⑴、财务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资料要真实可靠;

⑵、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正确选择财务分析的方法;

⑶、根据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⑶、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⑴、: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静态报表)

作用:反映企业某时点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⑵、: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动态报表)

提供的信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企业盈利能力;考核企业管理人员业绩;企业发展趋势。

:反映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哐亏损弥补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

作用:反映净利润的分配去向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⑶、: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随时可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

: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短期投资。常指3个月内即到期/可转换为现金的投资。

作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现金结算的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资金管理政策。

二、 财务分析的方法:

1 :指将某项财务指标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方法。

⑴、指标评价标准:①绝对标准——被普遍接受和公认的标准; ②行业标准——所在行业的特定指标数值;

③目标标准——即财务管理的目标; ④历史标准——方式:期末与期初;与历史同期;与历史最好水平对比。

⑵、注意的问题:①实际财务指标与标准指标的必须保持一致; 指实标包含的内容、范围与标准一致。

②实际财务指标与标准指标的必须保持一致; 指实标的计算期限与标准一致。

③实际财务指标与标准指标的必须保持一致;指计算指标的程序、影响指标的各项因素。

绝对数指标比较与相对数指标比较必须同时进行。

2: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方法。

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动态比率。⑴、相关比率:是指同一时期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

⑵、结构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个别项目数值与全部项目总和的比率。

⑶、动态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某个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

3 趋势分析法:指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方法。

⑴、具体做法:①编制绝对数比较财务报表; ②编制相对数比较财务报表。

⑵、注意的问题:①掌握分析的重点; ②分析时既可以利用绝对数比较,也可以利用相对数比较;

③分析时既可以采用定基比较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环比比较的方法。

三、财务比率

㈠、偿债能力比率: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㈡、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

⑴、应收账款周转率:

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⑵、存货周转率:①存货周转次数:

②存货周转天数:

⑶、获利能力比率:①销售净利润率:

②资产净利润率:

③实收资本利润率:

④净资产利润率:

⑤基本获得率:

⑥每股收益:

注意问题:1、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 2、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经济上不等量,所含净资产和市价不同; 3、每股收益多并不意味着股东得的股利多,还取决于股利分配政策。

⑦每股股利:

⑧市盈率:

四、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㈠、杜邦分析法:

⑴、杜邦分析图:

⑵、局限性:①对短期财务过分重视,可能助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忽略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

②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但目前,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大,此法无能为力;

③不能解决无形资产和估值问题。

㈡、综合评分法:

⑴、遵循程序:1、选定选定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比率。

2、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其标准评分值即重要性系数。

3、规定各项财务比率评分值的上限和下限

4、确定各项财务比率的标准值;

5、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值;

6、计算出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得分=关系比率×标准评分值;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67ff8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c.html

《自学考试00067财务管理学笔记(强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