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基本理念

发布时间:2020-04-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育教学基本理念
一、 以动为主体,现健康第一
1 体育课必须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
体育课应该使学生身体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2 体育课必须“一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一) 正确和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补虚弱。
1 体育锻炼与人的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健身体,促进人的身体发育,而且可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增进健康。 2 体育锻炼与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可以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二、 发挥体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技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一) 为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 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为他们提供不同的练习条件和练习方法,通过积极鼓励等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实现个人的学习价值。 (二)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
1、在体育学习中,要使每个学生在体育资源的占有上享有平等的条件,
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平等,使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发展。 3、在体育竞赛中,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体育技能。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1、体育教学过程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为: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教材。
2)体育教学过程的过程性要素有: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环境和体育教学反馈。
3)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有:第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第二,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第三,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第四,人际关系的多边性。 第五,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2、体育教学规律 1 认识事物的规律 2 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3 人体生理技能适应变化的规律 4 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3 体育教学原则
1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2 注重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 3 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的原则

4 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5 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 6 因材施教原则
7 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 4 体育教学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3 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4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5 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5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1 体育教学常规
2 体育教学中的队列队形运用 3 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布置 4 教学组织形式 5 体育课密度的控制 6 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控制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通过观察学生对运动负荷量度的适应情况,及时调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度,以达到合理的现实状态。 调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等。
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调整间隙时间,练习与休息交替节奏 改变练习内容的难度
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如改变练习的密度
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加条件等。 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如循环法,竞赛法或分组练习等。
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如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观察休息 7)体育课的总结 6、体育锻炼原则 1)自觉积极性原则 2)讲求实效原则 3)持之以恒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全面性原则
7、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独立意识欠缺,意志品质薄弱。调控自我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依附性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
初中学生易受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敏感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变化很大,而且十分微妙。第二,学业压力不断增大。如果学生学习负担重,得不到放松,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8、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

1)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关系
教师以什么方式对待学生、对学生是否抱有希望、在学生中有无威信、情绪感染力的大小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师生的心理交流,使心理关系处于不同状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消除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胆怯、恐惧心理
在教学中必须找到学生胆怯、恐惧的原因。如果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就应加强保护帮助,鼓励学生集中注意完成动作。如果是其他原因,就应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让学生学会自己控制情绪,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适应性训练,最后使之达到正常状态。
3)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需要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之逐步上身到有意后注意。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途径来使学生集中注意,使教学活动在轻松的情景下顺利完成。 4)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是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体育课堂效果的重要前提。 教师从三方面着手:增强课堂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以轻松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 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个性心理差异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这些差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体育学习动机系统差异 运动认知能力的差异
情感特点及意志品质的个别差异 个性类型及气质类型的差异
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9、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
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加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方面他能促使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使体育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主动适应改革的发展
一方面他能促使体育教师激发事业心和责任心。 10、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要求
制定比较详尽的教研计划,防止盲目性 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证
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教研活动 每次教研活动都要确定重点 要密切联系实际
要充分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全员参与
防止闭门教研和弄虚作假,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

(一)教学研究的选题 1、选题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 必要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2、选题的程序与选题的来源 1)选择研究课题的一般程序
选题的一般程序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选题的准备,包括确定研究方向、搜集文献资料、形成课题的初步设想 课题的系统化,主要包括三个环节:a.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论域范围
b.筛选研究方法
c.撰写选题报告(课题报告,课题的名称、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结果、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与经费预算)
课题的确定,包括课题的论证、确定课题两个方面 2选题研究课题的来源
体育教学实践、对已有教学理论的质疑、对相关文献信息的分析、体育教学研究规划。 学校体育的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a.从学术文献中寻找研究课题
b.从学校体育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 c.从有关的课题指南中选择研究课题 3)体育教学研究选题策略
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在所学专业范围内选题,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相关的课题,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二)教学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按照不同的标准,文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阅读和整理归纳。 2)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能动的进行系统的考查和描述,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3)实验法
实验的基本要素:实验对象、施加因素和非施加因素、实验效应。
实验设计方的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性原则及均衡性原则。 4)调查法

调查法师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收集研究所需要的事实材料的方法。
调查法的基本形式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5)数学统计法
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方法。
可采用简单的百分比统计,或因子分析、模糊教学等复杂数学方法,并借用专门的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10、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1)地位: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德、智、美等教育结合,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的重要途径。 2)作用和价值:
能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体育与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运动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练就强健的体魄。
学校体育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能促进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11、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发展
体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 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2、学校体育政策法规 1)法律
与学校教育和体育有关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政策和法规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于1990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对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育教师、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组织机构和管理、奖励与处罚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而且要求中小学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中国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2、正确理解《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体育与健身》课程是一门基础型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性质:提供基本的体育与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重视激发学生体育健身的兴趣。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学习过程: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全体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育人价值: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培养合作、竞争、进取的品质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13、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特征
《体育与健身》课程目标定位在学生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整体健康。 2)三类课程
《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将课程设置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由基本内容1和基本内容2组成

拓展型课程,是供学生、教师和学校选择的课程,找眼于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健身兴趣和多元发展的需求。

研究型课程,是着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的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的体验。 3)课程内容与学习模块
基础型课程由基本内容1和基本内容2组成:拓展性课程由拓展内容组成;研究型课程由学校自主设定。每个课程内容都由学习模块组成。学习模块由具体的内容主题形成,
其中包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不同范畴,形成学习模块的多元结构。
基础内容1由基础知识、基本活动或基本运动、核心健身项目3个学习模块组成。基本内容2:一至五年级为1个学习模块,六至九年级、十至十二年级各为4个学习模块。拓展内容:一至五年级为1个学习模块,六至九年级为2个学习模块,十至十二年级为4个学习模块。拓展内容中的“基础知识”不作单独选择,相关内容穿插在其他学习模块的教学之中。 4 学习内容
依据基础性与发展性、健身性与兴趣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的要求,设计学习内容。一至五年级以基本活动为主,六至九年级采用基本运动与健身项目、十至十二年级采用基本运动与运动项目相融合的方式设计学习内容。 5 学习水平
为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考虑学生年龄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基本内容1设置两级学习水平,其中“A”表示基本学习水平,B”表示较高学习水平。 6 课程目标
总目标从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进行分解,形成阶段目标,反映课程方案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阶段目标按总目标所含的四个方面,针对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阐述。
阶段目标是针对不同学段提出:围绕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一至五年级目标”“六至九年级目标”和“十至十二年级目标”三个阶段目标。 7 课程设置
《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课程设置为教师提供了课程结构和各年级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8 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具体划分为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2、拓展内容和研究型课程内容四个方面。基本内容1《体育与健身》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身基础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基本方法,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每位学生必修的基本内容。 14、课程实施
1)教学目标的把握 2)教学计划的定制 3)教学组织形式
一至五年级一般采用按自然班教学的形式,六至九年级,特别是十至十二年级,可按男女分班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小班化的教学。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差异和体育设施等不同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 4)教与学的活动 15、教学评价
1)明确学习评价的目的 2)遵循学习评价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操作性原则

*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一、制定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计划是教师依据《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
特点和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他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也是体育教师基本能力之一。
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计划的组成部分,是落实体育课程计划不可缺少的文件,是课程执行力的具体体现。制定教学计划能使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计划有机练习成一个整体。
1、学年工作计划
1)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概念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是一个年级全年级教学工作的纲领,是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前提和依据。
2)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1)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概念: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学期教学进度,是根据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将规定的教学内容按一个学期的教学周次和课次进行合理安排,形成每个学期的教学进度,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体现科学性和计划性,并为制订单元教学计划做好准备。 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确定被学期教学内容。根据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一步分类。
二、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 1 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概念
单元教学计划也称单项教学计划或单元教学流程,是实现主题内容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与课时计划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单元教学计划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教学内容主题和基本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策略和方法 2 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
制订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划分教学单元 教学策略和方法
3 体育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制订
课时计划(教案)是教师根据学期进度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教学实际,为实施课堂教学而精心设计与编写的教学方案,他是实施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课时计划的主要基本要素包括: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内容
学练方法与指导 组织形式和练习队形 运动负荷
4 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制订
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指导思想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领导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事件安排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的措施与要求 课外体育活动评价和考核 三、撰写教学方案
(一) 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 (二) 学情分析 (三) 教材分析
(四) 课时计划的撰写
程序是: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分析学习重点、难点——选择学习法知道内容和教法——安排课时的组织形式、练习队形(包括练习时间、次数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安排课的开始和结束。 (五)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六) 教学媒介、背景音乐的运用 四、规范教学运行 (一) 教师语言 1 提问技巧
2 动作示范(肢体语言)
教师的示范动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示范目的和时机要明确及时 示范必须正确
示范方向和位置要正确 示范必须与讲解相结合 (二) 教学组织(导入、口令) 1 课堂导入
2 口令、口哨的运用 3 课堂组织
(三) 教学方法运用 1 课堂教学方法运用
教学方法趣味化 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学方法情景化 教学方法科学化 2 保护与帮助
保护帮助是指体育教师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或无法独立完成动作技能时,为了防止教学意外和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相应的手段与方法,直接或间接协助学生完成动作的教学能力。 1 他人的保护 2 自我保护 3 利用器械保护
帮助分为直接帮助和间接帮助 (四)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教学后反思 2 自我总结
(了解) 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 1 运动训练的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 系统训练原则 周期安排原则 事宜负荷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 直观性原则 适时回复原则 2 运动训练方法 分解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 间歇性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 变换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 比赛训练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eb1199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7.html

《教育教学基本理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