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20 08:23: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定位

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报告

一、区域人才需求预测

(一)国家省市重点发展战略分析 2000字)

20206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和《X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布与实施,我国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25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焊接、机器人、农机装备等十个重点领域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需要大批能够对智能制造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的高级技能人才。未来十年,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宽带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在规上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关于xxx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厘清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着力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化工、建材、医药、造纸和林木加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扶持XX股份、XXX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研发,推动配套完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传统产业提质扩量。随着xxx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改造提升,需要一大批面向第一线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高级技能人才。

(二)行业企业区域社会发展背景分析

从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分类和产业链看,包括自动化设备技术、工业控制软硬件研发与应用、工业互联/物联网技术、智能检测技术、物流技术等多个关联行业,形成了以智能制造关键装备为基础、系统集成为平台、装备应用为核心的软硬并重、系统集成、互联互通的产业链,涉及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关键装备制造商,自动生产线系统集成企业,以及在汽车、3C等制造领域应用自动生产线等装备的生产企业。

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各区域的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点的分布不均衡。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工成本提高,智能制造高质量、降成本、增效率的优势,吸引许多制造类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装备的生产和应用,智能制造配套技术相对成熟;而欠发达地区的智能制造普及率还不高,部分企业实现了机器换人,但没有实现网络化。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智能制造装备系统集成是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重点,即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实现供需双方互联,形成以个性需求为主的全生命周期生产管理、智能制造和信息服务。未来,随着以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自动化焊接设备为代表的智能装备的广泛运用,利用工业控制软件,能够通过移动端监控智能生产全过程,逐步实现无人化工厂的生产模式。

(三)行业企业区域人才需求情况预测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范围宽、涵盖领域大,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预计超过1万亿元,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万亿元。从2015年产值1万亿到2020年产值3万亿,增长2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000亿元。调查发现,智能制造机械行业企业人均销售额平均值为100万元,企业工作全体人员中10%~15%为管理人员,85%以上为包括设计、生产工艺和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的技术技能人员。按照人均产值100万计算,每年需要新增40万人,得到相关增速线性曲线并拟合数据,乘以0.85后得到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总数。

1-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将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数进行研究生及以上、应用型本科、高职和中职学历分解,到2025年,全国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283.9万人,其中,高职需求量最高,达到125.37万人;本科需求量排第二,达97.1万人;中职需求量排第三,达到39.98万人;总体来看,中高职层次的从业人员需求量最大。

二、学校人才培养情况分析2000字)

(一)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智能制造专业群现有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3个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1名,学校教师XX名、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XX人,占XX%;具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XX人,双师比例为XX%

现有学生XXX人,其中包括在校XXX人,扩招生XXX人。

现有实训场地XXX平方米,主要实训设备XXX(),共有XXX个工位。其中电工电子实训场地面积XXX平方米,实训的主要设备XXX套,实训工位XXX个;机加实训场地面积XXX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XXX万元,实训工位数XXX焊接实训拥有XXX实训车间X座,实训场地X个,具有多功能焊接实训工位XXX个,能够同时满足XXX人进行实训操作

(二)专业人才供给情况分析

随着产业不断的升级转型,数控技术机电一体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形成完备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地,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了X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近些年,学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加工制造类的人才,数控技术机电一体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个专业共有XXX多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学生供不应求,学生主要就业企业有xxx电机股份有限公司、xxx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xxx)农机有限公司、XXX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以及XXX集团、XXXXXX等外地企业,主要从事机电设备使用操作、机电设备安装维修、数控设备使用操作、焊接工艺技术员、焊接生产管理技术员、生产车间技术管理、产品检验等岗位。目前智能制造专业群3个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无法满足区域内及外地企业需求,缺口较大。

(三)区域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匹配度分析

为更好了解区域人才需求情况,智能制造专业群近几年进行了多次调研,深入区域二十多家企业开展了调研,并对区域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度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产业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为一产大而不强、二产小而不精、三产量高质弱,但通过国家、省、市出台的一些列政策,有效提升了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市委提出的四大战略中工业强市这一战略将有效带动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目前农机制造、电机制造、矿机制造、化工专用装备制造和装备再制造等行业急需装备制造类人员,其中机电设备操作员、数控加工操作员、焊接工艺技术员和生产车间技术管理员是需求量最大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随着企业设备和生产线的改造升级,企业对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人运行维护员的需求也不断加大。

4-2区域经济分析情况图

本次调研了8家企业,其结果有一定的普遍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xxx周边地区校企合作企业和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统计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人才需求数据,预测未来三年本地区企业对数控技术机电一体技术和焊接工艺技术员专业人才需求量在3000人左右。

数控技术机电一体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3个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加工制造行业,从事农机制造、电机制造、矿机制造的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与维护、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与编程、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生产安装、船舶建造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200人左右,不能完全满足区域人员需求;企业用工希望学生能够直接上岗,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而毕业生企业经验欠缺,直接参与生产有一定困难。调研企业中,对传统岗位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计划占50%,现有生产线改造升级的计划占75%,暂时没有升级改造计划的占25%。升级转型企业急需工业机器人运行维护、柔性制造加工生产线运行操作人才,毕业生的自动化水平还需提升,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足。通过调研对比数据分析可知区域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匹配度达75%左右,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提升。

4-3企业传统岗位和生产线改造计划情况图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智能制造专业群2017-2019数控技术机电一体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XXX人、XXX人、XXX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100%,应届毕业生在本省就业比例为65%60%63%。综合以上数据,数控技术机电一体技术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毕业生需求量较大,但本省就业率偏低,主要是因为本省就业岗位较省外少,另一个原因就是本省就业薪资偏低,难以留住人才。

智能制造专业群招生就业统计表

年度

就业数据

全日制高职招生专业数(个)

全日制高职招生计划数(人)

全日制高职实际录取数(人)

招生计划完成率(%

全日制高职实际报到数(人)

实际报到率(%

应届毕业生人数(人)

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上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

应届毕业生在本省就业比率(%

2.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智能制造专业群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产一线的操作岗位,如:机电设备使用操作、数控设备使用操作、机电设备安装维修、数控设备安装维修、焊接操作技术工人、焊接设备维护员等岗位,这也是企业需求量最大的岗位;第二类是销售管理岗位,如生产现场管理、机电产品营销等;第三类为生产设计技术人员,主要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工作,这部分企业工作人员比较稳定,岗位变动小,需求量不是很大。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将在基础操作岗位工作,销售管理岗位、生产设计技术岗位提升的不多,需要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渗透,以保证学生未来岗位的可持续发展。

4-4 智能制造专业群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结果

三、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

(一)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

1.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定位

根据X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东北经济振兴、xxx市农机、电力、汽车、机械制造等产业政策指引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将主要服务区域装备制造业,附带区域外制造业,形成区域内外结合、特色发展的格局。

2.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定位

根据行业企业同类院校调研,明确培养方向及服务面向。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确定了智能制造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3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为: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面向机械、汽车、农机等制造行业生产第一线,能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与编程、柔性制造加工生产线运行操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与维修、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设备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方面素质,掌握焊接工艺、结构设计、焊接生产管理、焊接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焊机及焊材销售与技术支持工作的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智能制造专业群各专业服务面向定位为面向农机制造、电机制造配套、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生产安装、船舶建造、建筑等产业,数控技术专业主要从事数控设备操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数控编程、质量检验等岗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自动生产线运维、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岗位;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主要从事焊接工艺、焊接生产管理、焊接产品检验、质量管理及一线焊接自动化生产等岗位。

XXX省开设数控技术专业院校统计表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计划招生数

就业

1

数控技术

30

2

数控技术

30

3

数控技术

30

4

数控技术

30

5

数控技术

30

6

数控技术

30

7

数控技术

30

8

数控技术

30

9

数控技术

30

10

数控技术

30

XXX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院校统计表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计划招生数

就业行业企业

1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2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3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4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5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6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7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8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9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10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14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XXX省开设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院校统计表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计划招生数

就业行业企业

1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0

2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0

3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0

4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0

5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0

6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0

综合高职招生情况及就业面向等方面分析,大部分同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集中在XXX及省外,而xxx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凭借地域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面向本地主要产业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专业群在XXX省东部地区具有很大影响力,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智能制造专业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 特色专业集群及人才培养规模

数控技术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是XXX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同属装备制造大类,具有相同的工程对象和相近的技术领域同时也是智能制造产业相关专业,围绕国家、省、市产业形势,学院组建以3个专业为主体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发挥集群效应,提高群内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智能制造专业群对接地方的装备制造企业,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合理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技术人才。未来三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800人。

(二) 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定位论证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论证

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对我们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求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制造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之一,企业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希望学生能通过员工培训机制和职业上升通道在未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规格: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4.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正确的劳动观点

XXX省经济稳步发展,工业产值逐年攀升,企业为长足发展,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设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更新,趋向自动化、智能化,要多求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的岗位能力和技术水平。

数控技术专业相关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

1.具备零件尺寸误差和主要形位误差的测试能力;

2.具备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零件图、装配图、数控设备电气原理图的能力;

3.能正确选用合适的切削刀具、量具和夹具;

4.具备准确检验加工产品质量的能力;

5.具备数控机床维护、保养和使用操作能力;

6.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中的一种或多种机床;

7.具备手工编制和使用一种常见的CAD/CAM软件自动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的能力;

8.能熟练使用一种常见的CAD软件和3D打印机的能力;

9.具有对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单元进行运行管理、维护和调试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相关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

1.具有机械电气识图和绘图能力。

2.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能力。

3.具有典型机电设备操作能力。

4.具有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能力。

5.具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能力。

6.具有对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单元进行运行管理、维护和调试能力。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相关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

1.掌握机械制图、企业用电及与焊接加工生产过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焊接工艺、焊接生产及检验、焊接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了解焊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状况。

4.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焊接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条、焊剂、焊丝、保护气体的能力;

5.具有熟练运用焊接工具、辅助设备以及工艺装备进行焊接与切割加工的能力

6.具有运用常用焊接方法进行各种位置焊接操作的能力

7.具有根据不同金属材料选择焊接材料及制定焊接加工工艺的能力

8.具备“1+X”特殊焊接技术的操作能力。

企业重视自身发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掌握先进制造技术,具备自动化系统、智能化设备运用能力,掌握新工艺,具备创新意识。

智能制造专业结合企业需要确定培养规格,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开设智能制造方面相关课程,如柔性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使用、工业机器人编程、自动化生产线操作与编程、精密测量检验、多轴加工技术焊接机器人等,通过学习学生具备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编程、运行调试能力,具备复杂工件的加工,具备焊接机器人设备使用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论证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国制造2025》提出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多元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创新的能力素质等。

2019年教育部启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思路,践行基于1+X的“基础强化、能力递进、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特殊焊接技术、轨道交通装备焊接、轨道交通装备无损检测,X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书证融通,促进学历教育与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融合强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XXX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良好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对装备制造业需求很高。智能制造专业群深入了解产业发展情况,针对企业人才的需求,遵循“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基本思路,把数控技术专业分为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两个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两个方向,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分为焊接技术和焊接自动化两个方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体系,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企业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具备创新能力,能推动企业向“智造”方向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区域产业调研,与xxx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深入研讨,成立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分析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分解职业能力要求,按岗位工作任务,调整课程内容,融入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X证书标准,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实现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内容的融合。建立起“课程模块化、内容项目化、项目岗位化”的课程体系架构模型。构建由通识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四大模块组成的重基础强能力的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课程尽量与1+X证书相匹配,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定期研讨、论证,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更新情况动态调整。

4.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改革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及学生问卷调查反馈,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再能很好引导学生学习了。需要调整教学模式及策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课程平台作用,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应用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及精品在线课程与资源,以实际训练及完成项目为载体,以完成各项任务过程为主线,以学生能力递增为目标,推行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5.专业评价模式改革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

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化参与的多维质量评价体系,在内容上突出行为和技能养成;在维度上突出学习能力、岗位能力、道德素养、生活能力和专业能力;在载体上突出知识掌握、技能掌握、生产能力掌握;在过程上突出过程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突出学校、企业、社会及1+X认证部门多元参与的综合评价,使学生培养质量及教学质量评价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反馈性。

6. 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改革

(1)数字化资源

加大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引进和开发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焊接技术等专业课课件库50GB;试题库900MB;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数控编程仿真、普通铣床加工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焊接实训等微课500多个。同时参与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资源库升级改进项目,将完成《焊工实训》课程资源建设。

(2)教材资源

编写出版《数控车削一体化教程》、《数控铣削一体化教程》、《金属材料焊接》、《焊接结构与生产》,编写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焊接工艺与操作技术》,选用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用书。

(3)图书文献配备

配备了《维修电工技术手册》、《PLC编程手册》、《钳工实用技术手册》、《电气工程师手册》、《数控加工速查手册》、《数控编程手册》、《数控编程实例》、现代制造技术》、《FUNAC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焊接检测》、焊接实训》等技术资料,此外学院建有图书馆,有大量的专业类图书文献方便供师生查阅。

7.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智能制造专业群现有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3个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XXX名,学校教师XXX名、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XXX人,占45%;具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XXX人,双师比例为86%

专任教师队伍由中青年教师组成,高中级职称结合,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18:1。

智能制造专业群将建立校企联合“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机制,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鼓励具备双师型资格的教师继续深入到企业参加技能提高训练和生产实践;通过大师工作室等途径加强教师综合技能培养,通过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和校内外先进设备操作训练提高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8%。

8.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

校企深度融合,成立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教学质量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适时召开工作例会和信息反馈会议。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就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调整与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研讨。

专业教学质量委员会

任:

副主任:

员:

责:校企合作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调整与设置、专业建设等。

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教学质量委员会成员

姓名

学历

职称

工作单位

(2)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智能制造专业群教学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使各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

(3)条件保障

智能制造专业群通过多年建设现已具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都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占45%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86%。

现有实训场地XXX平方米,主要实训设备XXX(),共有XXX个工位。其中电工电子实训场地面积XXX平方米,实训的主要设备XXX套,实训工位XXX个;机加实训场地面积XXX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XXX万元,实训工位数XXX焊接实训拥有XXX实训车间XXX座,实训场地XXX个,具有多功能焊接实训工位XXX个,能够同时满足XXX人进行实训操作

四、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

(一)专业结构分析

1.专业规模与发展

智能制造专业群下设3个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技术方向、智能制造方向)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XXX人,双师比例高达86%,现有学生XXX人。

计划经过三至五年的调整与建设,向先进制造、智能化方向改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3个传统专业,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突出重点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专业群

3.就业趋势发展分析

XXX省经济稳步发展,工业产值逐年攀升,近几年,地方大中型企业为长足发展,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设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安装、操作、维修越来越复杂。

通过对xxx地区8家企业的调研大多数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装备制造企业对人才需求最急需的四个岗位是:机电设备使用操作、数控设备使用操作、焊接设备使用操作、生产车间技术管理。地方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设备和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更新,xxx电机股份有限公司、xxxXXX实业有限公司等占比50%的企业有对现有生产线改造升级计划和75%的企业有现有生产线改造升级的计划,这都要求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的技术技能水平。而现有的岗位操作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技术落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具备创新能力,能推动企业向“智造”方向发展的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学生有非常大的需求和很好的就业前景。

(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思路

目前智能制造专业群有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3个专业,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具体思路如下:

1.数控技术(智能制造方向)

数控技术(智能制造方向)在现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增设《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3D打印技术》课程。

在三年内,智能制造专业群向先进制造、智能化方向调整,在五年内,申报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

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基础,是智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按照“课、岗、证融通”的思路,在现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有机融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删减部分课程,增加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和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课程,设置“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综合训练模块,使学生成为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通用知识和技能,又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智能控制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3.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在现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缩减部分课程,增加焊接自动化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焊接机器人的编程与使用,同时在课程体系中有机融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

(三)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规则

智能制造专业群各个专业结构调整规则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执行,职业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强化办学特色,实现“五个对接”。“五个对接”指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是指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指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指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指大力推行“X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指根据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四)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

未来五年专业设置将形成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专业群。职业面向区域产业各个层次优质人才的输送,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校企联合构建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由通识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四大模块组成的重基础强能力的课程体系,增强人才培养成效,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智能制造专业群按照集团《专业设置与专业动态调整管理办法》成立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动态调整领导小组,制定《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动态调整制度》。

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动态调整领导小组

任:

副主任:

员:

专业动态领导小组真研读有关文件和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及《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为标准,与企业共同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新增专业、拟招生专业的论证、申报。

(六)专业设置与评价管理

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智能制造专业群的专业设置、建设和评价管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2015〕10号,结合学校实际,校企联合制定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设置与评价管理办法

智能制造专业群的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智能制造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产业、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管理

(七)重点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群)

智能制造专业群计划通过5年建设形成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形成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生产、技术、服务、质检、管理的教育生态。

五、保障措施1000字以内)

1.组织保障

按照省教育厅黑教职函【2020107号关于开展地方属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的通知和xxx职教集团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智能制造专业群成立双论证领导小组 ,确保论证工作高效开展。

智能制专业群双论证领导小组

任:

副主任:

员:

姓名

学历

职称

工作单位

2.条件保障

xxx职业学院占地面积xxx万平方米,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xxx,全日制在校学生xxx,成人教育学生xxx余人;学院内设智能制造专业群、交通运输系、建筑工程系、焊接系、信息工程系、管理系、教育系、艺术系、成人教育部xxx系部,开设机电工程等八大专业体系xxx专业。

全日制学生就业率98%其中对口就业率86%,学生双证率达100%。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xxx间,校内实训基地xxx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xxx亿元。

3.项目保障

智能制造专业群在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多年来已完成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建设项目,在建项目有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数控技术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通过已完成的建设项目、在建项目、新申报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建设基础,确保双论证工作高质量完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e20e355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8.html

《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