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课堂实录

发布时间:2019-12-20 06:40: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捕蛇者说》课堂实录

西吉回中

授课老师: 评课老师:王小玉 马彩霞(以下依次简称“王”、“马”)

经典回放 品读点评


(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上一节课,我已经布置同学们自读了《捕蛇者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捕蛇者说〕作者是谁?

生:(集体)柳宗元。

师:(板书:柳宗元)现在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自读的情况。大家把书翻开。(学生翻书)我抽第一段请同学们来讲讲看。哪一位同学把这一段的意思讲一讲?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做到每字每句都讲清楚了。他讲完以后,大家提意见,看有没有字句没有讲好。哪一位同学来讲讲看?(学生举手)

师:好,请x x说。

生: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不同于一般的蛇,黑的底色,白的花纹,触到草木——草木都死去了。

师:什么都死去?

生:草木。

师:“尽死”前面省略了什么?

生:主语。

师:对,省略了主语。继续讲下去。

生:遇到它咬人,没有什么能够抵挡的。然而捕到了它,把它晾干之后,用来作为药

马:对公开课,我们似乎习惯了出奇制胜,以为倘无出人意料之“奇”,便无以有制胜之“宝”。

王:李老师这堂课的开场似乎没有什么“奇”。以自读为教学的起点,是真正的“以学定教”,此乃“真”语文也。

王:面向全体,检查自读,对“讲者”、“听着”有不同要求。但都不离“字句落实”,为本课定调,是为“实”语文也。

马:先讲文段意思,再落实字句,“反弹琵琶”,研读文本,为下面读薄文本,概括蛇之“异”铺垫。

饵,可以医治大风、挛踠、瘘、疠;杀去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三种寄生虫。(稍停)其始,开始。太医就用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募集能够擒捉这种蛇的人。“当其租入”,用它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去做这件事。

师:这种蛇要咬人,表示“咬”的是原文哪个字?

生:啮。

师:对。坐下去。在讲法上,谁有不同意见?(学生举手)好,你讲。

生:“三虫”不一定就是三种虫。

师:“三虫”不一定指三种虫,那么这个“三”字是什么意思?

生:“三”虚指。

师:是虚指,对。“三虫”不是三种虫。那么这句话应该怎么解释呢?我们先把书上的注解看一看。①“三虫”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我们怎样来解释“杀三虫”?要把这个“三”字的虚指的意思包括进去。(学生议论,举手)你说说。

生:人体内各部分的寄生虫。

生:各种寄生虫。②

师:是“各种”的意思。“杀三虫”,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还有表示“医治好”的是哪个字?

生:“己”。

师:这个“已”字本来是什么意思?(指定学生)你说。

生:停止。

师: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医治好。

师:这里是把这些病医治好的意思。这是从原来的“停止”引申出来的词义。同学们要注意词的本义和引申义。③

王:看课文注释,是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

王:一个“三”字真是细节处显精神!一个语文人的语文精神!

马:检查自读,立足语段整体,解决重点实词、省略句式、数词用法、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等等,可谓细致入微。

王:是啊,阅读教学,绝不应该冷落基础的历练。

王:李老师在进行历练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无痕的点化、无形的熏陶。

自读检查就到这里。同学们自读得不错。

师:下面我提些问题,看同学们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不是真正理解。①永州之野的蛇是很特别的,这从哪个字上可以看出来?

生:(部分)“异”。②

师:从“异”字可以看出来。(板书:异)这种异蛇""在什么地方? 有哪些地方是“异”的?

(学生举手)好,xx起来说。

生:“黑质而白章”。

师:“黑质而自章”,这是一个异处。还有异处吗? 你说说看。

生:“触草木,尽死”。

师:“触草木,尽死”。那么咬了人呢?

生:“以啮人,无御之者”。

师:这是第二个异处。坐下。

(学生举手) x x说。

生:“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师:对了。一共有三个不同的地方。一处是什么呢? 它的颜色不一样:“黑质而白章”(板书:色)第二个异处是什么呢?

生:(齐声)毒。

师:对,毒得不得了。(板书:毒)还有一个异处呢?是它的用途,(板书:用)也与众不同。这三个方面都非常特异,与众不同。(教师指板书“色、毒、用”三个字)同学们考虑一下,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他要突出的是哪一个字?

(生小声议论:毒。)

师:对,作者要突出“毒”字。(在板书“毒”字外面加口)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毒”字是主要的?

(学生举手)好,你说。

生:是为了写出后面的赋敛之毒。

王:文言文的教和学都应言意并重,言为基础,意是升华。

马:是啊,言意兼得,方是文言文教和学的旨归。

王:由言及意,言意融合,始终不离文本。

马:聚焦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迅速把握语段的核心内容。节省了课堂笔墨,是大手笔。

王:说“异”是为了引出“毒”、突出“毒”,迂回曲折之中,学生又将文段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梳理了一遍。

王:不得不佩服李老师的用心之“巧”、蓄势之“妙”。

师:说得对,写蛇毒是为了写后面的赋敛之毒,为了突出赋敛之毒比这种蛇更毒,所以这个“毒”字是作者特别着重写的。①

师:同学们自读了文章以后,能从整篇文章来考虑,很好。那么,既然这种蛇这么毒,为什么永州之人还要“争奔走焉”——大家争着去作这件事?为什么? 稍停,学生举手)xx,你说。

生:因为捕到这些蛇,可以抵其租入。

师:可以“抵其租入”——可以抵租。作者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了。一件是什么呢?捕蛇。(板书:捕蛇)还有一件是什么呢? 纳税。(板书:纳税)捕了蛇可以怎么样?(生:不纳税〕不捕蛇就要怎么样? 就要纳税。这就起了对比作用,把两件事联系起来了。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这两件事。②

师:看来大家对第一段基本上掌握了,对后面的文章也大体上理解了,说明大家自读得比较好。现在大家把第一段齐读一遍。

〔生齐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刚才xx讲的时候, “去死肌”的“去”字没有讲对。他解释为“杀去”,不对。应该解释为什么好?

生:(部分)去掉。

师:应该是“去掉”的意思,不是“杀去”的意思。还有,“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个“焉”字是什么意思?(学生举手)xx说。

生:代词,代替捕蛇这——这件事。

师:还有“奔走”的“走”是什么意思? xx你说说看。(指定学生)

生:“跑

师:对,这个“走”在文言文中是“跑”的意思,不是现在说的“走”的意思。这里是赶忙去作某件事的意思。③

师:现在我们看下去。第二自然段,我们

马:“毒”字是作者为文重点,教师重锤敲击,引导学生深入叩问。

王:教师“点得”极为精当,足见“导”之功力与功效。

王:将“捕蛇”和“纳税”两件事联结起来。离文本主旨又近了一步。

马:主旨与主线合二为一,有机交织,让课堂顿时充满智慧的光芒。

王:就一个文段,阅读、理解、研讨,探究,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王: 在言意之间自由从容转换,结合语境,咬文嚼字,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先读一遍。

(学生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一段有几个字,我们先来解释一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什么叫“专其利”?(学生举手 xx

生:享受这种特权。

师:什么样的特权?

生:捕蛇。

师:捕蛇而不纳税,这对蒋氏来说是什么?是有利的事。①

师:还有一个字,大家解释一下。“问之,则曰”这个“则字是什么意思?大家动动脑筋看。(学生举手)

生:却。

师:解释成“却”,还有别的解释吗?

生:(部分)就。

师:“就、“却,你们觉得解释“就”好,还是解释为“却”好?

(学生议论)

生:(部分)“就”好;(部分) “却”好。

师:为什么? 讲道理。(学生举手)好, xx,你说。

生:解释成“却”好。因为前面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是件好事,后边却是说不好的事,说他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他的父亲也死在这件事上。这里有转折的意思。

师:好,这里有转折的意思。请坐。前面写的是“专其利三世矣”,三代受到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后边讲的是什么?是受其利吗?

生:(齐声) 受其害。②

师:是受其害。“专其利三世矣”,其实

是受其害三世矣,中间有明显的转折关系。在自读的时候,同学们提出这个问题来,有

王:“利”是一个意蕴丰富,教师捕捉到了,并鲜明地把它呈现于学生面前,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

马:很好地印证了曹明海先生的一句话:“语词是沉默而孤立的,当它处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时,这个词就会被另一些词唤醒,具体的意义开始觉醒。”

马:“则”字的研讨,一举两得,既正确理解了文言虚词,又将对文意的理解深入一层。

王:充分放手,引导比较品味,富有实效。

王:以面带点,由意索言,训练有法。

的解释为“就”,有的解释为“却”。我叫你们自己想想看,同学们想得很好,也讲得对。

师:刚才xxx 〔指生〕,讲受其害也讲清楚了。他的祖父呢,“死于是”。“是”代什么?

生:〔部分) 死在捕蛇这件事上。

师:他的父亲也“死于是”。他自己捕蛇十二年怎么样? (学生议论) xxx你起来说。生:“几( jī) 残者数( shuò)矣”。

师:什么意思?

生:差不多死去好几次了。

师:! 有两个多音多义词,是哪两个?

生:“几”和“数”。

师:〔板书:几、数〕“几”是什么意思?

生:几乎。

师:“数”呢?

生:屡次。①

师:很好。从这一自然段来看,正因为蒋氏受其害三世,所以他讲起这件事的时候,不是高兴,而是怎么样?

生:(齐声)“貌若甚戚者”。

师:“貌若甚威者”的“戚”是什么意思?

生:(齐声) 悲伤。②

师:悲伤。那么文章里的“余”,也就是作者自己,他听到了蒋民这样的话,看到了蒋氏的这种表情,他的态度怎么样?

生:(齐声)同情。

师:下面一个自然段怎么讲的?

师、生:余悲之。③

师:作者是同情他的,因此就向蒋氏提出了一个建议:“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若毒之乎?”什么意思?

生:(部分)你怨恨这件事吗?

马:对文言实词的落实,从音到义,将细微事情做到了极致,真是教学无小事啊!

王:李老师对语言的训练就是在每节课、每个环节中春风化雨般地渗透。

王:这样的训练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奠基工程,养正工程。

“戚”字复言捕蛇之“害”,为突显赋敛之“毒”铺垫。

“悲”字再言捕蛇之“害”,为突显赋敛之“毒”再次铺垫。

师:哪一个字解释成“怨恨”?

生:(部分)毒。

师:“毒”字解释为怨恨。这个“毒”字与前面的那个“毒”字〔指前面板书的“毒”字〕的用法一样吗?

生:(齐声) 不一样。

师:这里的“毒”字解释为怨恨,你们在字典上可能查不到。这种解释为怨恨的用法在我们家乡的土话里还有。比如我们恨某一个人,心里恨得不得了,拿我们家乡话来说,就叫心里“毒透毒透(学生笑声)

师:这一段里作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更若役的“更”是什么意思?

生:(部分) 更换。

师:“复若赋”的“赋”字是什么意思?〔学生举手) x x x,你说。

生:赋税。

师:对,这个“复若赋”的“赋”跟前边“岁赋其二”的“赋”比较,你看词义是不是一样的?词性是不是一样的?

生:“岁赋其二”的“赋”是“征收”的意思,动词。

师:另一个呢?

生:赋税,名词。

师:两个“赋”字意思上有联系,词性有区别。照理说,蒋氏听到这样的建议以后,他应该很高兴,应该很感激。为什么?因为他受其害三世。但是,蒋氏的表情怎么样?

生:(齐声)“大戚”。

师:不仅“大戚”,而且还怎么样?

生:(齐声)“汪然出涕”。②

师:“汪然出涕” (板书:涕)流出了什么?

生:(齐声) 眼泪。

马:亦庄亦谐皆语文。

王:“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李老师早已践行这一理念了。

王:“貌戚”而不“毒之”,复赋却“大戚”、“ 汪然出涕”,教师抓住蒋氏神情的一系列变化,让学生明晰捕蛇之“利”“害”。

马:至此,赋敛之“毒”呼之欲出。

师:注意这个“涕字,是眼泪,不是鼻涕(笑)。这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代讲鼻涕有另外一个字。一个什么字呢?(板书:泗) “涕泗流”——杜甫有一句诗:“凭轩涕泗流”,那是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来。蒋氏光有眼泪,没有流鼻涕〔笑声〕。①从蒋氏的表情,从他的自述可以看出来。他的所谓捕蛇之利,(边讲边在板书“捕蛇”之后板书:之利? 其实不是利,正是什么?

生:(齐声)正是害。②

师:对,正是害。(在板书 “之利”后,板书“之害”)作者开头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他的捕蛇究竟是利还是害? 引起读者——

(齐声) 思考。③

师:蒋氏为什么一提到捕蛇这种有""之事要那样“甚戚?后来还要“大戚”,还要流出眼泪? 这就引起我们思考。这就是文章的妙处! 我们必然想:为什么蒋氏会这样? 下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师:我们继续看下去,看蒋氏所以“大戚”的原因。从下面几行文字中,你们找一句话来说明蒋氏“大戚”的原因,为什么他要“汪然出涕”?(学生看书、议论,然后举手)xxx说。

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师:好!“句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请你把这个“向字解释一下。

生:从前。

师:从前。从前如果我不干这件事,那么早就“病矣”。“病”字是什么意思?

生:困苦不堪。

师:对,困苦不堪。这一句找得好。是不是还可以找其它句子,表示比较关系的句子。④(学生举手)好,xx说。

生:“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

王:适时拓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认识,开阔语文视野。

马:对,而且语言幽默,令学生印象深刻。

王:是“利”实是“害”,抓住关键语,为突破文本关键处蓄势。

马:两个“思考”既引导品味行文妙处,又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王:静水流深,课堂因思考而有深度。

王:先放后收,学生思考研读后,提出更高要求,使学生的理解臻于完美。

马:两次寻找相关语句,明确不同要求,导之有法。

王:“比较关系”指向下的语句寻找,为下面认知“对比”巧设铺垫。

之甚也。”

师:请把两个“不幸”作比较。哪两个“不幸”你再讲一遍。①第一个是什么“不幸”?

生:“则吾斯役之不幸”。

师:“斯役之不幸”。“斯役”指什么?

生:这个差事。

师:指捕蛇这个差事。②还有个什么“不幸”?

生:“复吾赋的不幸”。

师:这两种不幸相比,哪一种更不幸?

生:(齐声) “复吾赋”。

师:对!“复吾赋”更不幸。这句话就说明了蒋氏所以要“大戚”的原因。蒋氏为了证实他的这个话。下面他就进行了一连串的对比。他把哪两者相对比呢?一个是捕蛇者(边讲边在板书“捕蛇”之下板画:——的不幸,还有一个是纳税者的不幸。(边讲边在板书“纳税”之下板画:——把捕蛇者的遭遇和纳税者的遭遇进行对比,用这种对比来证实他的这句话:纳税者的不幸要更甚于捕蛇者的不幸。③

师:下面这部分比较长,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读。一个是六十年当中的变迁存亡,再有一个呢,讲了逼租的时候,两种人的不同处境,还有一个呢,是讲平时有的快乐,有的忧愁。这三方面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是六十年存亡,一个是逼租时安危,一个是平王时忧乐。(边讲边板书:六十年存亡 逼租时安危 平王时忧乐)(学生纷纷记录)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把两种人进行了对比。同学们先看看这三层如何划分。第一层到哪儿? 第二层到哪儿? 第三层到哪儿? (稍停) x x x已经划分好了,你说。(指定学生)

生:第一层到“而吾以捕蛇独存”;第二

王:追问,使“不幸”对象更明确了。

马:补充,使指代对象更具体清晰了。

王:紧扣“核心句”,层层追问比较,点明原因,承前启后。

王:教师的讲解,由学生的结论生发,突出强调“复吾赋更不幸”。

马:“对比”由教师明示,主导适时精当。

马:根据语段特点,先对内容稍作提示,再让学生划分层次,以简驭繁。

层到“则弛然而卧”;第三层到“又安敢毒耶”。

师:对了,是这样三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我们先看第一层。大家先把第一层齐读一遍。第一层对偶、排比较多,读起来很顺口,请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一下,读出文章的气势!

生:(齐声朗读第一层)

师:这一层中有好几个句子,请同学们注意:第一个是“乡邻之生日蹙”,我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这个“蹙”字。谁来解释一下。

(学生举手)好,xxx 讲。

生:一天天地。

师:“蹙”字怎么讲?

生:窘迫。

师:“日蹙一天天地窘迫。坐下。这句话容易念错,“生”跟“日”字不要连在一起念,念成我们过“生日”的“生日”,就错了。“而乡邻之生——日蹙”,这样念才对。②另外,我们再来看几个句子。后边有几个句子同学们要特别注意!“殆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殆” “竭” 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一样)

师:是一样的。还有“其地之出”与“其庐之入”也是一样的吗?是指一回事吗?(生:一回事)是指的一回事。这两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同,因为他的地里出产的,也就是他家里收入的——是一样的,他们是种田的嘛。但是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写,从修辞上来看,这种形式是什么形式?(学生举手)xxx,你说。③

生:对仗。

师:对仗。在诗里边叫“对仗”,在一般文章里头就叫“对偶”④。为什么要这样写,要用对偶句? 这样可以把意思表达得更充

王: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结合文段语言特点——对偶、排比,扼要指导朗读。

马:文言教学,“言”为基础,李老师的训练可谓“面面俱到”,细致扎实啊!

王:从语意入手品赏语言形式,有法又有味。

马:一字之改,尽显教者教学严谨之态。

分,念起来很顺口。①下面一句是“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这个“顿”字,我请同学们查过字典,什么意思呀?(学生小声议论:劳累。) xxx,你说。

生:困顿、劳累。

师:困顿、劳累。“踣”是什么意思?

生:跌倒。

师:这两个字你们解释出来了。但是你们看看书下面的一条注解,值得研究。它是怎么解释的?你们觉得这样解释怎样?(学生举手)好,你说。

生:“劳累得”外面的括号是多余的。

师:为什么?

生:“顿”字本身就有“劳累”的意思。

师:“顿”字就有劳累的意思。可书上的注解在“劳累得”外面加了括号。我们知道,在翻译文言文时用括号表示什么?

生:加进去的意思。

师:括号表示括号中的是加进去的意思。这里“劳累得”不是加进去的意思,所以不要括号。同学们讲得很好。②

师:还有一句:“触风雨,犯寒暑”——“犯”字的解释注释上有的,是什么意思?

生:冒。

师:触”字怎么解释?(学生举手)x x x,你说。

生:顶。

师:——“顶”也可以。“顶着风雨, “冒着严寒酷暑,两个字的意思其实也是差不多的。还有一个句子我也讲一下,就是“今其室十无一焉”。我讲讲文言文里分数的表示方法。现在我们说十分之一,要用“分”、“之”两个字,文言文里表示十分之一往往略掉这两个字,就用“十一”。(板书:十一)“十一”表示十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二、三

王:用设问,使学生知“对偶”,更知“对偶”的作用效果,但要言不烦。

马:看似平淡,实乃奇崛。注释、思考题、插图等,也是教材。可惜,很多时候,教材被我们窄化成了“课文”。

王:是啊,课文要细读,教材的其他部分焉能一扫而过、浮光掠影?

王:一个课文注释的“推敲”,是一种批判精神的培养。

就怎样表示?

生:( 部分) 十二三。

师:十分之四、五呢?

生:(齐声)十四五。

师:对!就是十四五。这是文言文里表示分数的方法。这个你们前面学到过——在《王涉世家》里学到过。大家还记得吗?(学生翻书)大家翻翻看,看谁先找到。(有学生迅速举手)你说。

生:“戌死者固十六七”。

师:什么叫“十六七”呀?

生:就是十分之六、七。

师:那么“十无一”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到十分之一。①什么样的人家不到十分之一呢?(学生议论,稍停)跟他祖父住在一起的那些人家,现在剩下的不到十分之一。书上的注解,我觉得也可以研究一下。我们来看一下注解,它说 “现在十家中剩下不到一家了,那是半家,(学生笑声)还是什么?总之,觉得不大恰当。怎么翻译好? 是不是就按照这个句子本来那样去翻译。“现在那些人家剩下的不到十分之一了”。我觉得这样表达比较清楚一些。②

师:我觉得这一层描写纳税者的悲惨遭遇很形象,读起来很顺口,感觉到作者表达得很动人,很有力,这主要是因为用了些修辞手法。刚才我们举了对偶句,你们看,在这一层中还有对偶句吗? 大家找一找。③(稍停)有没有?(学生举手)xxx,你说。

生:“触风雨,犯寒暑”。

师:还有吗?

生:“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师:呵,那是在下面一层了。我是讲在这一层。还有两句,你没有找出来。是这两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除了“对

马:关于文言“分数”的知识讲解“知新温故”,举一反三。

王:一个知识层层训练,指向清晰,终归于“十无一”。

王:教者对教材解读细致,见解独到,大胆质疑。

马:是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惟其如此,才能完善课文翻译。

王:“信”、“达”、“雅”才是准则。

马:看来李老师是要将“对偶”进行到底了!

偶”以外,还有排比。(学生纷纷看书,找排比句。举手)好,xxx说。

生:“囊与吾祖王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王者,今其室十元二三焉;与吾王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师:对!是排比句。这一层用了对偶,用了排比。句子一对对一排排地出来,文章显得很有气势。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势”。(边讲边板书:势)本文写得很有气势,把纳税者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形象,念起来也感到很琅琅上口。这一点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特别体会。①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层。先读一遍,从“悍吏之来吾乡”读到“弛然而卧”——预备念。

(齐声朗读第二层)

师:这几句把悍吏来吾乡的情况写了出来。他们来干什么?②

生:(齐声) 逼租。

师:对,来逼租。文章把“悍吏来吾乡”的时候两种人的安危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先看纳税者。有一句话,同学们注意:“哗然而骇者”根据书上的注解是谁在“哗然而骇”?谁呀?③

生:(齐声) 悍吏。

师:悍吏。这个“骇”字你们有没有查过字典? 是什么意思?

生:(部分) 惊动。

师:惊动?(学生举手) x x x,你说。

生:害怕。

师:惊吓、害怕。解释“害怕”的话,那么解释成谁“哗然而骇”比较准确?

生:(部分)乡邻。

师:还有从上下文来看,“哗然而骇”的应该是谁?

马:“势”字点得好。

王:悟语句之深意,赏排比之精妙。

王:这一层语段研读,从悍吏“逼租”切入,引出对两类人物“安”“危”的感性认知。

王:李老师教学方法真是灵活多样啊。

马:再次组织质疑探究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

生:(齐声) 乡邻。①

师:对,乡邻。书上这条注解也是值得研究的。“哗然”是什么意思?

生:(有的) 闹;(有的) 吵; (有的)叫。

师:吵嚷,大声喧闹。乡邻为什么“哗然而骇”呢? 因为“悍吏之来吾乡”。悍吏骚扰得厉害嘛!“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东西”“南北”这里指的是什么?

生:(齐声) 到处。

师:各处都闹。东西南北写得更具体:村东、村西、村南、村北,到处鸡飞狗跳,叫叫嚷嚷,所以乡邻“哗然而骇”,这样解释就比较顺。书上这条注解是不十分准确的,大家可以再想一下。②

师:“哗然而骇者”,不仅村民是这样,“虽鸡狗不得宁焉”,这个“虽”字是什么意思?

生:(部分) 即使。

师:即使鸡狗也不得安宁啊,可见骚扰得厉害。纳税者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捕蛇者怎么样呢?“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学生应和) 两者相比之下,一个安,一个危,对照鲜明。这里“恂恂”、“弛然”都写得很形象。③这又是一层,是第二个对比。我们再来看第三个对比,是讲他们平时生活情况的对比。平时这些捕蛇者有没有危险?有没有啊?

生:(部分) 有。

师:几次?

生:两次。

师:一年只有两次。为什么只有两次? 前文哪一句话可以说明只有两次?

生:“岁赋其二”。

师:对,“岁赋其二”,因为每年只征收两次。这两次他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其余时候怎么样?“熙熙而乐”。那么那些纳税者

王:从“部分”到“齐声”,李老师的轻点妙拨,使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有了质的提升。

马:发现、质疑、思考,而非简单、迷信、盲从,这是教者与学者对待文本应有的态度和精神。

王:在体悟“纳税者”教学环节用墨如泼,在“捕蛇者”这一环节则惜墨如金,匠心独具啊!

马:对,在“纳税者”的“危”上做足了文章,“捕蛇者”的“安”,自能一望而知了,扶放有度。

怎么样?

生:(部分) “旦旦有是”。

师:什么叫“旦旦有是” ?“旦旦有是”的“是”指什么?(学生举手) 好,你起来说。

生:指冒死亡的威胁。

师:对!是指冒死亡威胁的事。“旦旦” 就是天天,旦本来是“早晨”的意思,这里代“天天”。这是一种什么方法?

生:(部分小声) 借代。

师:对,是借代,用早晨来代“天天。纳税者平时是“旦旦有是”,捕蛇者则“熙熙而乐”,对照十分鲜明。这是第三个对比。①

师:从三个方面的对比,我们看到这种情况,捕蛇是一种害,捕蛇者三代受其害,但是在这一段中着重描写了纳税的什么呢?(边讲边在板书“纳税”之后,板书:之惨)纳税之惨,纳税者的悲惨遭遇。本来捕蛇是一种有害的事情,但是通过对纳税之惨的渲染和描写,这个""反而成为什么呢?

生:(齐声) 利。

师:对,反而成为“利——“专其利三世矣”。所以我们说,这里通过三个方面的鲜明对比,使捕蛇之害变成了捕蛇之利,“利和“害”就是这样变化的(板画:}三方面的对比得到这样一个结果。②在得出这么一个结果之后,所以蒋氏这么说:“今虽死乎是,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什么叫“则已后矣”呀?

生:(部分) 已经晚了。

师:“虽死”中的这个“虽”是什么意思?

生:(齐声) 即使。

师:“即使”表示什么?

生:(部分) 假设。③

师:“今虽死乎是,是假设自己现在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

马:以“岁赋其二”与“旦旦有是”为第三层对比重点,强化捕蛇者的“害”,纳税者的“惨”,“危”之程度自显。

王:李老师始终紧扣文本特点,据意悟言。

王:适时小结,及时巩固。

蓄势足,“利”“害”理解自然轻松了。

王:充分研读三个对比,领悟“专其利”之深刻内涵,由博返约。

马:紧扣语境,理解“虽”

字含义,有效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

矣”——比起我的乡邻的死已经晚了。因为前边他已经说过“与吾王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所以最后他说“又安敢毒耶 ——又怎么敢怨恨呢? 这句跟前边的哪一句照应?

生:(部分)“若毒之乎?”①

师:! 这一段是文章的重点。我们在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其中的对照的描写。下面,我们继续看下去。

师:下面一段,是作者通过以上一连串的层层对比、铺王排比而得到的结论。我们先请同学从下面一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哪一句话可以表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纷纷看书,然后举手)好,你说说。

生:“孰知赋敛之毒——————是蛇者乎!”

师:再读一遍。

生:〔再读,仍不大连贯〕

师:读的语气不大连贯。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

师、生:〔齐声朗读〕

师:什么叫“是蛇”?

生:(部分) 这种蛇。

师:“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是作者得到的结论。〔边讲边板书: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指板书〕同学们,这里应该注意一个字——哪一个字呀?

(齐声) 毒。③

师:(在板书“毒”字外,板画:口)这里有两个“毒”字要注意一下,开头写什么“毒”?

生:(齐声) 蛇之毒。

师:接下来,经过很多描写、对比,突出了赋敛之“毒”。蛇之毒对于赋敛之毒来说

马:两个“毒”字前后照应,教师适时回归,使教学主线更为清晰。

王:扶翼”得法,阅读语段方向性、目的性明确。

王:卒章显志,此时,文本之“志”,学生已了然于胸。

马:反复诵读文章中心句,咀嚼体味,最后聚焦“毒”字。

起了什么作用?

生:(部分) 衬托。

师:对,衬托的作用。(板画:↓ 同时板书:衬托)通过蛇之毒来衬托了赋敛之毒。作者这样写要阐明什么观点?即《捕蛇者说》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齐声) 赋敛之毒。

师:这个道理是通过蛇毒的衬托,通过两者(边讲边板画:毒)的对比,自然而然地引出来的一个结论。①这种写法很特别。

师:有人评论这篇文章的特点,有八个字,叫“立意非奇,奇于蓄势”。(板书:立意非奇,奇于蓄势)就是说这篇文章的立意并不奇,它奇在什么地方呢?“蓄势”。②什么叫"蓄势"呢?古人写文章非常讲究“势”,说明一个问题,不是直接说,而是先用很多笔墨蓄“势”,最后水到渠成地加以点明。对于“蓄势”这个问题,我打个比方来说明。你们见过气功表演吗?我看到过一次,叫“手劈石碑”,〔做手劈的姿势〕我看到他表演的时候不是举起手来就劈,而是先怎么样?

生:(部分) 运气。

师:对,运“气”,用“功”,先绕着石碑走两圈,这样走两圈与他运气、劈碑有没有关系呢?〔生:有关系。〕有关系,其实他是在运""啦,把""运到手腕上去。然后呢?瞅准一个时机,突然之间,“啪”地一声,把石碑劈断。我们说这个劈石碑是一个关键性的动作,他先作什么?

生:(齐声) 蓄势。

师:对!蓄势!③

师:写文章也是这样。你们看这篇文章为了写出“赋敛之毒”,它从哪里开始蓄势? 谁说说看?

(学生看书、议论,纷纷举手)

马:始终围绕“毒”字,展开教学,课脉清晰,整体感强。

王:转换教学内容,转出一片新气象。

马:以“奇于蓄势”概括文本写作特点,又以巧妙的比喻,并辅以手势,将抽象的语言阐释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王:文本写法决定读法,写法读法决定教法。

王:“蓄势”,既是文本写作特点,也是本课教学特点,教者很好地找到了两者的契合点。

师: xxx,你说。

生:从文章的开头就开始了。

师:对!文章一开始就在蓄势。文章开头就渲染这种蛇的毒,毒得怎样呢?“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正是为了衬托“赋敛之毒”。蛇越是毒,对人的危害越是大,就越显出“赋敛之毒”的不一般。这是不是在蓄势呢?

生:(齐声) 是的。

师:是在蓄势。那么通过毒蛇之毒和赋敛之毒的这种对比,写捕蛇之利、纳税之害,突出纳税之惨,是不是在蓄势呢?

生:(齐声)是的。也是在蓄势。①

师:在前边先有许多渲染,很多描写,很多铺王,最后呢? 最后作者水到渠成地说明自己要说明的道理,这就是蓄势。另外,为什么说这篇文章“立意非奇”呢?因为它的“立意”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立意”很平常。x x x同学在自读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来,跟哪一篇文章比较?

生:(部分)《苛政猛于虎》。

师:跟《苛政猛于虎》比较。xxx同学,你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指定学生)

生:这篇文章比起《苛政猛于虎》更进一步,是抄袭《苛政猛于虎》的。

师:他说这篇文章是抄袭《苛政猛于虎》(学生笑声)是不是抄袭呀?

生:(齐声)不是。

师:这不叫抄袭。这叫什么呢?(板书:脱胎)这叫“脱胎”。这篇文章的“意”是脱胎于《苛政猛子虎》的。这不叫抄袭,因为它的写法跟《苛政猛于虎》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哪一点相同?( 学生举手) xxx说。②

生:都是揭露当时残暴的统治。

王:教师具体分析“蓄势”,加深学生印象。

王:是啊,让学生从“蓄势”入手,回溯文本,再度认知。

马:拓展比较,温故知新,了解“立意非奇”,进而强化学生对“奇在蓄势”的认知。

师:对! 两篇文章都是揭露当时的残暴统治。一篇是揭露苛政,一篇是揭露赋敛。也就是说,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怎么样?(生:一样)是相同的。那篇是“苛政猛于虎”;这篇呢,请同学们把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凝缩成跟“苛政猛于虎 类似的句子。(学生议论,举手)xxx说。

生:赋敛之毒甚于蛇。

师:再想一想。

生:赋敛之毒一猛于蛇。

生:(有的) 毒于蛇。

生:赋敛之毒毒于蛇。

师:要改成字数一样的(学生举手)好,xxx说。

生:赋敛毒于蛇。①

师:这就对了。这一篇的中心思想是“赋敛毒于蛇;另一篇则是“苛政猛于虎”。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写法不同一一不一样在哪里?(学生议论)那,(指板书“奇于蓄势”)就是这句话。《苛政猛于虎》当然也有蓄势,但比较简单。而这一篇呢?特别讲究蓄势,所以人家评论它“立意非奇,奇于蓄势”。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师:现在我们布置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去做。(在板书“立意非奇,奇于蓄势”之下,板书:——《捕蛇者说》简析)把这八个字作为标题,加个副标题:《捕蛇者说》简析,回去写一篇文章。要求把这一篇《捕蛇者说》

跟《苛政猛于虎》比较一下,找出两者在立意和蓄势方面的异同点。②

我们这堂课就上到这儿。

马:用凝练的语言表述文本中心思想,训练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

王:模仿迁移,斟酌取舍中提升语用能力。

王:阅读与写作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作业设计别具一格。

王:比较阅读和写作,有利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马:读中悟写,以写促读,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读写互动,是阅读教学指向体验和表达的一种深刻的课程自觉和担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f0f3c9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79.html

《捕蛇者说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