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语录

发布时间:2010-12-29 17:48: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先秦诸子语录

诸子的语言技术

论语 以当时的口语为主,明白易懂,只述观点而不加论证,富于哲理和启发性。

孟子 通俗流畅,喜欢使用排比句式,行文富裕气势。

荀子 论断缜密,结构严谨 巧譬博喻 反复论证

老子 无所修饰而有深意

庄子 善于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

墨家 质朴实用 墨子 以语言质朴条理清晰而著称

重点句及翻译

子曰:“为正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而众星共之。《论语 为政》

共: 同拱,环抱围绕

直接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集中,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岂有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雍也》

其: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恐怕。病:为难,不足。诸:“之乎”的和音。近:就进,指自身。取譬:即引譬连类,由己及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为仁

虽:即使。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社会

指出了社会与各级的关系,孔子追求和而不同。

和:和谐、协调。同:这里指单一、一律。“和而不同”以为技能和衷共济,又不强求一律,承认和容许个体的独立、自由。同而不和:至表面一致而实际勾心斗角。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下》

提出仁政主张。

以:意动用法,以为乐 然:这样。 王:用作动词,以仁政治理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孟子 尽心下》

提出民贵君轻学说。

社稷:指代国家。社,土神;稷,谷神。丘,古代的土地单位,一丘等于十六井。丘民,指老百姓。变置:废旧立新。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能,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子,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 王制》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的指出了君与民的关系。

骇:受惊。舆,车。庶人:平民,老百姓。 笃敬:忠厚,指忠厚的人。弟:通“悌”,尊敬兄长。 则:能够。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批判了当时富者益富,贫者亦贫的社会现实。

天之道:自然界的规律。其:大概。张弓:开弓。与:语气词。抑:压低。人之道:社会的规律。这里指统治者的惯常做法。

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曰:有本之者,由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 非命下》

体现了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了民众的利益。

表:标准,准则。本:根据。原:推求,察究。废:通“发”。

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名丘,春秋时期,孔圣,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这可以说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逻辑起点。政治:主张为政以德,用德行来行政。 明确提出“仁政”主张的是有儒家“亚圣”之称的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提出“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并由之提出著名的“民贵君轻”说。 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名况,战国时期。对民本思想有所涉及,特别是他所转述与肯定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喻,成为后世较为开明的君王的龟鉴。

道家:老子,名聃,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开创者,揭露统治者“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富者愈富贫者益贫,富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庄子,顺道思想。一切顺其自然。

墨家:代表平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提出兼爱的政治主张,比儒家的“仁爱”涵盖面更广,创始人墨子,名翟。

君子于役 《诗经》

《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大约西周初至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各地的民歌,160篇。《颂》:《周颂》、《鲁颂》、《商颂》40篇。《雅》分大雅、小雅,来自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歌,共105篇。

《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多用重章叠句,回旋复沓,讲求节奏和用韵。赋:铺成叙事。比:比喻,打比方。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词。此诗运用的是比兴。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葛至哉?鸡栖于埘,日子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葛其有佸?鸡栖于桀,日子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曷:何,什么。勿:不。佸:聚会。下括:下来;括:到。苟:副词,大概,也许。

作品 主旨 这是一首思妇盼归之作——在家的妻子怀念在外久役的丈夫。

黄昏意象(或者 找出诗中描写农家晚归景象的句子,说说这些景象中包含着思妇怎样的感情。)

日子夕矣,羊牛下来 日子夕矣,羊牛下括

简单而朴素,但却感人至深。“日子夕矣,养牛下来” “日子夕矣,养牛下括”——每当夕阳西下时,牛羊家畜缓缓归来的乡村晚景中,妇人最深切的思念,最浓挚的哀愁哀愁尽在这日常的景致中。此诗中“黄昏”的确是思妇情感的出发点,全诗最感人的情绪和力量都淡淡归入了“夕阳暮归”这衣服古老农耕社会中最平常最生活的画面之中了。

此诗用了重章体(重章叠唱,各章结构、语言基本相同,只是换几个字)体现了诗的主题,另一方面情感不断变强化,对久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对统治者无休止的兵役或徭役的哀怨。

从“如之何勿思”到“苟无饥渴”,思妇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变化说明什么?

变化的句子暗示出感情的变易。“如之何勿思”在殷盼中还带着一点希望,“苟无饥渴”,便变为无可奈何、退而求其次的祈愿。有希望到失望,在失望到祈愿,情感不断变化。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使得归。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下沾我衣。

汉乐府:原为汉朝创设的朝廷音乐机构,后来将这个机构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辞也成为汉乐府或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制的《乐府诗集》中,其中的民歌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部分。汉乐府的叙事诗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其总体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阿:语助词,无意义。 冢:高坟;累累:众多的样子。 雉:野鸡。 旅:指不经播种而生。一时:一会。 贻:送给。

本诗的艺术特色:1.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略写老兵的一生,只用了两句话即交代完毕;详写老兵的归乡回家,将笔墨集中在其所问、所见、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摄取最典型的细节来写。 2、全篇描写以“家”为聚焦点,而写“家”又突出其家世残破,亲故无遗来渲染老兵的无家可归,具有强烈的控制力量。

主题 这是一首微型叙事诗。通过三个场面(1、与乡人对话 2、家世荒无 3、烧饭做羹)勾勒出他极其悲惨的一生,控诉了当时惨无人道的兵役制度和统治者的残酷寡恩。

对家中有阿谁和不知贻阿谁的看法

家中有阿谁,可以想象到老人那满怀悲怯、犹存侥幸。、终归绝望的心情。不知贻阿谁,可以体味到他那盼亲情,渴求慰藉却又举目荒坟的孤凄处境。这真是惨不忍闻的人间悲剧!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的妙处

通过细节描写渲染了悲哀和凄凉的氛围,是作品详略得当。

移居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41岁时退隐农村,长期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写了不少田园诗,风格平易自然,和谐优美,对后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诗人心地率真、平易近人饿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和他的友邻们不是优游笑傲之徒,而是一批有头脑、有见解的人物。

诗的前六句,以实当虚,用移居原因的表白展示诗人的心理活动,以此表现他内心欣悦的情感。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厌:满足、厌倦。无为忽去兹:不要轻易的离开这里。兹:指南村。纪:经营。不吾欺:“不欺吾”的倒装。谓力耕必有收获,不会徒劳。

衣食必须自己经营,而努力耕种则可以获得衣食,这也是非常实在的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ee7868a45177232f60a2c3.html

《先秦诸子语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