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2020年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10-24 12:25: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2020年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在一定条件下,12g碳和20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最后容器内的气体为(  )

ACO2 BCO CCOCO2 DCO2O2

2.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18表示原子个数

3.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3 C+2 D+5

4.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5.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6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7.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8.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A BB CC DD

9.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10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 mL,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

B.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

C.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进入锥形瓶中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磷元素:Pt B钾离子:K2+ C高锰酸钾:K2MnO4 D5个氮原子:5N

12.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

B量筒量取蒸馏水

C试管中倒入约蒸馏水进行加热

D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

13.下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14.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15.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④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②⑤属于金属元素

C④⑤均具有稳定结构

D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

16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1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18.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实验室药品都是有害的,不能碰

1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钙离子:Ca+2            B2个氢原子:H2

C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Na2O D3个氯分子:3Cl2

20.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仪器①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______

4)如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面的空气对测量生成CO2的体积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5)图G和图B都可用作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_______(填序号)。

2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

2)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氧化铜,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______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一种暗红色固体,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______

23.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COH2C都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或氧化铜等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分成了三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对炼铁产生了兴趣,他们所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杂质不参与任何反应)。请回答有关问题:

(1)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再装入药品。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 CO,作用是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A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停止加热后,还要再通一会儿CO,除了将A装置中的CO2送入 B 装置的溶液中,另一个作用是______

(4)若将B装置改成C虚线方框内装置,则该装置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5)若反应过程中装置A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所取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g

()乙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水的组成 (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假定AC装置能完全吸收相应的物质)

反应后测得B中玻璃管 (含药品)质量减少agC中洗气瓶 (含药品)质量增加 bg。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用含 ab的式子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下列因素中,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的是_______ (填序号)

A 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 B 缺少A 装置

C 氧化铁不干燥 D 有部分氧化铁被还原成了四氧化三铁

()丙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究,并利用铁丝网罩集中火力,以获得反应所需的高温。

(提出问题)

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组成不变,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

①CO②CO2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M1

M2

△m1 (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

M3

M4

△m2 (M4-M3)

(1)△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正确,理论上△m1△m2的关系是:△m1___________△m2(“=”)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69.8g

65.4g

△m1

烧杯+澄清石灰水

118.8g

122.6g

△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成立。根据这个结论,该实验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你觉得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填序号)

A 装置漏气

B 生成的CO2 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 装置内还残留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24.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浓硫酸可作为干燥剂;草酸晶体(H2C2O4•2H2O )的性质见下表:

熔点

沸点

热稳定性

其他

101℃~102

150℃~160℃升华

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

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1)下图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 c.若选装置 a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若选装置b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

(2)下图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COCO2的装置.

①装置A的作用是___,气囊的作用是___

②证明存在CO2的现象是___,证明存在CO的现象是___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___

25.根据图 1 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___

2)写出以纯净物为原料用装置A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用 G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NH3,氨气应从 ________口进(选“b”“c”),若检验 NH3 是否集满,需将湿润的________色石蕊试纸放在 ____________管口。

4)医用H2O2 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需要控制该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填装置序号)。

某学生利用烧杯、球形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等组成制取氢气的装置(如图 2),根据图2回答以下问题。

5)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6)实验前,该装置 B 处应放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

7)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只需回答一点)。

8)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________来实现(写出操作过程)。

26.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

1)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从图甲中选择仪器组装一套便于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为_______(填仪器编号);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按图乙操作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需用试管收集不同体积比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现用(1)中组装的正确装置制取氢气,如何用试管(假设试管容积为10mL)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写出其操作方法:______

3)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结果如表:

序号

氢气与空气体积比

点燃现象

1

91

安静燃烧

2

82

安静燃烧

3

73

弱的爆鸣声

4

55

强的爆鸣声

5

37

强的爆鸣声

6

19

弱的爆鸣声

7

0.59.5

不燃烧不爆鸣

分析上表信息,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

27.现用下面两种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说明:实验二中集气瓶内壁的铁粉除氧剂是用水湿润后均匀涂附上去的,其中的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

1)实验一中,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一、实验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对应下面图1、图2,依据图1、图2信息,_________(实验一实验二”)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实验一或实验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写两点)

28.下列是初中化学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可以选用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只能用此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能用BF装置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如将发生装置B改成D,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炔(C2H2)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电石(CaC2) 固体与水反应来制取,当电石与水接触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同时生成一种叫熟石灰的固体。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乙炔气体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用如图装置来收集乙炔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ab)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氧气不足时,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此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4;而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由于密闭容器内碳与氧气的质量比=12g20g35,可判断此时12克碳和20克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选C

2.A

解析:A

【解析】

A、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正确;B、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错误;C、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错误;D、16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错误。故选A。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不正确;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正确;

D、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不正确。故选A

5.D

解析:D

【解析】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说明金属x比金属Y和Z活泼;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说明金属Y比Z活泼。A、X氧化物的化学式不一定只能表示为XO,故A错误;B、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错误;C、Z在自然界中不一定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化合物 形式存在,故C错误;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故D正确。

点睛金属在自然界中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物 形式存在。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该元素的单质;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e2+ Fe3+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Fe2+ Fe3+ 质子数相同。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反应中有氧气参加,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D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故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9.C

解析:C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H2在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的氢气是单质,该反应中四种物质不是均为化合物,错误;B、反应前的H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H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正确。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红磷燃烧放热,使得瓶内的气体膨胀,导致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正确;

B、由于红磷燃烧放热,故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正确;

C、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正确;

D、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故空气中氧气体积=100mL×1/5=20 mL,所以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有20 mL进入锥形瓶中,而不是全部,应还剩下5 mL,错误。故选D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磷元素的符号是P,此选项错误;B. 钾离子的符号是K+此选项错误;C. 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是KMnO4此选项错误;D. 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5个氮原子用5N表示,此选项正确。故选D。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B、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可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0mL试管中倒入约3mL蒸馏水,没有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D、温度计能准确到0.1℃,温度计无法测得水温为25.15℃,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故选D。

13.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A、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由信息示意图可知,197为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错误;D、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197+79=276,正确。故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故不符合题意;

C、由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故不符合题意;

D、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易失电子,显-3价,由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易失电子,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故符合题意

15.D

解析:D

【解析】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错误;B、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②表示的粒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属于金属元素;表示的粒子核内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C、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④⑤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7,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错误;D、①是氯离子,是镁离子,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正确。故选D。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

故选D

17.A

解析:A

【解析】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防止水污染,正确;B.明矾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不能软化硬水,错误;C.蒸馏海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电解水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错误;D.蒸馏水是纯净物,自来水是混合物,错误。故选A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在化学实验室中,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故错误;

B.在化学实验室中,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故错误;

C.可以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故正确;

D.在实验室中,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有毒、有害,不能接触,故错误。

故选:C

19.D

解析:D

【解析】

A、钙离子:Ca2+,数字应在正负号前面,故A错误;B、2个氢原子:2H,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B错误;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故C错误;D、3个氯分子:3Cl2,氯气属于双原子分子,分子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D正确

点睛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微粒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离子符号表示离子时应注意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应放在正负号前面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案:C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长颈漏斗 A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移除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反应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C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防止二氧化

解析:长颈漏斗 A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移除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反应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C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 能够通过开关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更为方便 A E

【解析】

【详解】

(1).编号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装置A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反应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3).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使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液封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层植物油,以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不会溶解在水中,故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5). 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能够通过开关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更为方便;

(6). 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22.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先通入一氧化碳 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Cu+

解析: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先通入一氧化碳 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Cu+CO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全部为铜;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通入的一氧化碳不能完全反应,故应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把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出,防止爆炸。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是铜和二氧化碳,故现象是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有五种可能:

全部为铜;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23.检查装置气密性 排净空气防爆炸 红色固体变黑 3CO+Fe2O32Fe+3CO2 防倒吸/防氧化 收集CO防污染 8 AD CO和CO2

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 排净空气防爆炸 红色固体变黑 3CO+Fe2O32Fe+3CO2 防倒吸/防氧化 收集CO防污染 8 AD COCO2 = 尾气未处理 2CuO+C2Cu+CO2 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1)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 CO,作用是排净空气防爆炸。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的氧化铁被CO还原为Fe单质,因此会看到玻璃管A中的固体物质由红棕色变为黑色,在A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停止加热后,还要再通一会儿CO,除了将A装置中的CO2送入B装置的溶液中,另一个作用是防止Fe在热的空气中再被氧化为Fe2O3;同时由于装置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澄清石灰水可能会被倒吸至A,使容器炸裂,即通入CO的作用是防止氧化和防倒吸。

4CO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若将B装置改成C 虚线方框内装置,则该装置还起到的作用是收集CO,防止污染大气的作用。

5)若反应过程中装置A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固体减少的质量即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13.6g11.2g=2.4g,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则x=8g,则所取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8g

(二)(1)反应后测得B中玻璃管 (含药品)质量减少ag是氧元素的质量,C中洗气瓶 (含药品)质量增加 bg包含氧元素和氢元素,故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A、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不会影响氢、氧元素的比例关系,故A正确; B、缺少A 装置,则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大,而计算的氧元素取决于固体减少的质量,会造成氢、氧质量比偏大,故B错误;

C、氧化铁不干燥,加热过程中导致测得减少的固体质量比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偏大,而且测得水的质量也不准确,故C错误;

D、有部分氧化铁被还原成了四氧化三铁,不会影响氢、氧元素的比例关系,故D正确。故选AD

(三)[提出猜想]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应可能有:①CO;②CO2;③COCO2三种情况;

[设计方案]1)因CO不溶于水,CO2溶于澄清石灰水中。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该气体是CO,所以猜想①成立;

2)因CO不溶于水,CO2溶于溶于澄清石灰水中,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m2相等,即:m1=m2

[实验并记录]根据实验数据得到,m1 = M1M2=69.8g65.4g=4.4gm2=M4 -M3 =122.6g-118.9g=3.7gm2≠0m1m2 ,因此猜想①②均不正确,猜想③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2Cu+CO2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你觉得可能原因是

A、若装置漏气,对m1没有影响,但生成的CO2 部分漏出,造成m2偏低,故A正确;

B、若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会造成CO2偏低,m2偏低,故B正确;

C、若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会造成m2偏低,故C正确。因此合理选项是AB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有关知识。在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或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在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进行实验,要先通入气体驱赶装置内的空气,然后通入气体发生反应;待实验完毕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气体,使产生的金属单质在还原性气体环境中冷却,既可以避免金属再次被氧化,同时也避免了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分析实验现象时,从固体物质的颜色变化、气体是否产生、气体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及溶液颜色、是否产生沉淀等方面分析。

24.(1)固体药品熔化后会流到试管口;冷凝水会倒流到试管底,造成试管破裂; (2)①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②B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解析:1)固体药品熔化后会流到试管口;冷凝水会倒流到试管底,造成试管破裂; 2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②B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 3)一氧化碳没有全部与氧化铜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加热分解固体(1)图 1 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C。若选装置 a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因为试管是直的固体药品熔化后会流到试管口;若选装置B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加热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水蒸气,预冷会冷凝,冷凝水会倒流到试管底,造成试管破裂。(2)为了在检验气体是不受干扰装置 A 的作用是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反应一氧化碳生成,同时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所以气囊的作用是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证明存在 CO2的现象是B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存在 CO 的现象是D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一氧化碳没有全部与氧化铜反应、草酸中的碳元素没有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等

考点:探究物质的成分及含量

25长颈漏斗 2 KMnO4K2MnO4 + MnO2 + O2↑ c b 2 H2O2 2H2O + O2↑ C Zn + H2SO4 = ZnSO4 +

解析:长颈漏斗 2 KMnO4K2MnO4 + MnO2 + O2 c b 2 H2O2 2H2O + O2 C Zn + H2SO4 = ZnSO4 + H2 锌粒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提起来或关闭止水夹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有: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其中反应试剂为纯净物的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3)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多功能瓶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要短进长出;若检验NH3是否集满,需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b管口,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故填:c;红;b

4)过氧化氢在铁锈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装置C的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2H2O22H2O+O2↑;C

5)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是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故填:Zn+H2SO4=ZnSO4+H2↑;

6)该装置B处应放的药品是锌粒,因为锌是固体;故填:锌粒;

7)将球形干燥管放入烧杯中,烧杯中的液体药品与球形干燥管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开始,可通过将球形干燥管提高来实现固液分离从而使反应停止。该装置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8)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关闭止水夹,或将球形干燥管提起来,使固液分离等来实现。故填:B提起来或关闭止水夹。

26.ABD 长颈漏斗 试管先装入8mL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扣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将剩余的水排出 可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外,还与可燃物的浓度(或纯度)有关(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ABD 长颈漏斗 试管先装入8mL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扣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将剩余的水排出 可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外,还与可燃物的浓度(或纯度)有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详解】

1)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要求是随开随停,需要使用带活塞或者是止水夹的仪器组合来进行实验,同时需要让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需要用到ABD;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试管先装入8mL水,集气瓶中有2mL的空气;再用排水法,通入氢气,将剩余的水排出,这样就收集到了一试管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

3)由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数据表,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9182时,氢气安静的燃烧;继续增加氧气的比例,氢气发生爆炸;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0.59.5,不燃烧、不爆鸣;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还与可燃物的浓度(或纯度)有关(或其他合理答案)。

27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的气压降低,小于大气压 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物足量等 实验二 实验一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能够且只

解析: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的气压降低,小于大气压 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物足量等 实验二 实验一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能够且只能氧气反应,生成物不是气体等

【解析】

【详解】

1)实验一中,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红磷在燃烧时消耗了氧气,瓶内的气压降低小于大气压;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物足量等;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一、实验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对应下面图1、图2,依据图1、图2信息,实验二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4)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实验一或实验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能够且只能氧气反应,生成物不是气体等。

28.分液漏斗 锥形瓶 CaCO3+2HCl=CaCl2+CO2↑+H2O G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氢气 Zn+H2SO4═ZnSO4+H2↑

解析:分液漏斗 锥形瓶 CaCO3+2HCl=CaCl2+CO2+H2O G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氢气 Zn+H2SO4ZnSO4+H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A E C CaC2+2H2OCaOH2+C2H2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是分液漏斗,仪器是锥形瓶,故填:分液漏斗;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 CaCO3+2HCl=CaCl2+CO2+H2OG;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实验室能用BF装置制取的气体是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如将发生装置B改成D,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氢气;Zn+H2SO4ZnSO4+H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实验室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因为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故填:AE

5)①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制取乙炔应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故填:CCaC2+2H2OCaOH2+C2H2↑;

如用如图装置来收集乙炔气体,乙炔难溶于水,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故填:b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c38aa33df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9.html

《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2020年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