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10 02:36: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民族工业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先驱有创办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英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陈起沅

、知道张謇实业救国的主张

、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二)、能力与过程

、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史料,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对民族工业发展和萧条原因的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中国近代的著名国货品牌,提高学生对民族工业是向前发展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振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道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人?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应该能挺身而出,救亡图存;在和平年代,他应当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

张謇实业救国的道路

三、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进一步了解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四、学生分析

对于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了解很少,但对当代的民族工业发展有一定了解。通过对近代政治史的学习,已经模糊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八年级学对于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了解很少,但对当代的民族工业发展有一定了解。通过对近代政治史的学习,已经模糊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有一定的联系。但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史料和历史图片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

六、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

地球仪、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课本;powperpoint课件(相关图片、音乐、文字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1.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洋钉其实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字?这表明了什么?2.今天我国的有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探讨、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框题一:状元事业家张謇

1、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情怀、结局等方面思考回答]

A、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B、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C、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倾销挤垮破产。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是什么?(内有封建势力,外有帝国主义。)

教师小结、过渡:我们在前面还学过张骞这个人物。怎么区分?张骞是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他骑着马儿出塞西行,所以下以”[此处应板书讲解]。张謇考中过清朝的状元。状元者,必然擅长言语,所以下是不是张謇把国家民族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为重,义无返顾地放弃了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是炎黄子孙自己开办的民族工业,这些企业的兴起、短暂发展和迅速破产的过程,就是整个旧中国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

框题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板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简表》,组织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在书上找到答案加以标注,然后通过接龙式练习,理解之:

时期

特征

原因A

D

GB

E

HC

F

I

A.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萌芽E.短暂的黄金时代”F.再度受挫,凋谢萎缩G.在历史趋势的作用下,官民自强、求富(此点由老师讲解即可)

H.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I.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2、简述101阅读文字关于荣氏企业兴衰历程。(提醒学生运用提炼法A、初创发展:黄金时代加上艰苦奋斗

B、屡遭挫折:九一八事变后,陷入困境;七七事变后,毁于一旦

C、抗战胜利后: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是什么?(发展进程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地点集中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类型集中于轻工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带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103页选择题:应选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提醒学生预习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些遥远,对学生而言,是一些非常模糊的知识,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个不利因素,但教师能从一开始就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历史资料,增加学生的信息量,这对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很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热烈,参与积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由于课堂容量较大,课堂进程较快,对于后进生而言不可能全都完成任务,这有待于课后加强复习。

对于这堂课的教学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去反思:

优点:1、从设计理念来看:设计的起点好,主要针对初二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了解得比较少,而对现实中国工业了解比较多的特点,以此来进行比较,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昂他们振兴中华的精神。

2、从教学过程看:(1)利用课件展示大量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做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重通过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进行直观教学(3)整个课堂贯彻了学科整合理念。本节课主要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并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结合,比如:为什么都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这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而我国的民族工业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所以从自身而言必须认真学习来壮大自己的祖国。

缺点:由于本节课主要利用课件和历史资料、统计数字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只起辅导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照顾好全面;同时,课堂进程过快,学生反思的时间比较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b803d0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f9.html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