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试题-语文

发布时间:2020-01-01 19:49: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亳州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试题-语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

①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②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再《论语集解》里对这句话的解释大意是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此前,史伯和晏子从哲学和自然规律上来讲“和”与“同”,孔子则将其引申到社会领域,用以阐发做人的道理,视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特征之一。
宋儒注重义利之辩,认为义、利水火不容,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明确地以义利观来解释“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这种解释思路一直延续到清末。
⑤在当今时代,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似应超越“义”“利”的道德范畴而上升到哲学的范畴。“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非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想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包容差异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见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窝蜂随大流地模仿别人,强求一致,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
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⑧这样看来,“和因义起,同由利生”的传统解释就显出了某种局限性。实际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即便不讲“义”而仅言“利”,也应当求“和”,因为不“和”不仅不“义”,也不“利”。反过来说,言利未必生同,如果不是仅仅图一时之利、区区之利,而谋长远之利、宏大之利,就必须走“和而不同”之路。这也说明,义与利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还是可以形成统一的。
⑨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只要愿意共存共荣,就必然要磨合。磨合得好,才能比较顺利地从经济全球化过渡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经过不断的磨合,最终进入“天下大同”的境界。这里的“大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外在的相同一致,实质上就是“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选自《人民论坛》第四期,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和”与“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一致;“同”是指相同,是一致。
B.“和”与“同”是古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特征之一,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结果。
C.“和”并非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不同”并非刻意制造矛盾,“同”并非一定不“和”。
D.如果追求的是长远之利、宏大之利而非一时之利、区区之利,“和”也可因“利”而起,“利”也未必生“同”。
2.下列关于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平衡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来主张,确立“‘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中心论点。
B.作者以古人从义与利的关系的角度对“和而不同”所做的阐述为例证,指出义与利自古至 今就是对立的,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第⑦段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古老观念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只有走“和而不同”道路,全世界才能实现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D.文章最后指出,只有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才能达成“和”的局面; 并进一步指出,如果磨合得好,全世界是可以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的。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我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意义则不大。
B.是协调还是模仿,是包容差异还是寻求一致,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高明的依据之一。一味地追求“同”,必然会导致纷争甚至战争。
C.文中“天下大同”的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应该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而不同”的社会。
D.要最终进入“天下大同”的境界,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碰撞磨合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差异是无所不在。

六、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

1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裂(jūn bì) 绊脚石 封妻 子(yìn
B. lěi 扰(tāo 暴发户 力能 鼎(gāng
C. 打(sī) jiào 挖墙角 风云(chà)
D. 睨(bì) 捕(dài 金箍咒 天物(tiǎn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需要砖瓦砂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 改头换面,完成华丽转型。
B.由于暴力伤医事件在各地频繁发生,我国急需出台相关法律, 扬汤止沸,遏制这种暴力伤医事件的势头,为医护工作者撑起法律保护伞。
C.针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新环保法确定了处罚无上限原则,这必将迫使相关企业 临渴掘井地彻底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
D.范围大、渗透深的“网络黄毒”,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净网行动,既要有 以儆效尤的专项治理,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常态化监控。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3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 7 1 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平添 陷阱 撕打 远见灼识
     B.苍桑 坐镇 眩晕 棉里藏针

C.装潢 青睐 伸张 优柔寡断
     D.张皇 妥贴 锤练 精兵简政

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bì)益   kē)臼   nuò)大   qián)移默化
B. rěn)  烘 péi)   bǐng)赋 既往不 jiù)
C. pǐ)   qiè)合  chéng)澈  乳 xiù)未干
D. yì)   zuǎn)   bó)位  游目 chěng)怀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
                                   
    ①人品,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 
    ②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
    ③好人品是优秀员工、卓越团队的动能加油站
    ④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它将会给团队与社会创造出无数的价值
    ⑤好人品是和谐社会、和谐组织的心灵润滑剂
    ⑥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将时刻有可能会成为组织与社会前进的羁绊。   
A.④⑥③⑤②① B.③⑤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②①③⑤⑥④

2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

游三游洞记
[]刘大槐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①,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②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③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④,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⑤暨黄鲁直⑥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①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②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的字。③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的字。④知退:白行简的字。⑤欧阳永叔:欧阳修,永叔是他的字。⑥黄鲁直:黄庭坚,鲁直是他的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海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濒:靠近
B.复舍舟登陆,循 径曲以上 仄:狭窄
C.而微之 字通州讲北还 适:恰好
D.而人亦无亲 其光 炙:炙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石洞穹起 尝一龙机发 地不觉动  B.扣之, 声如钟 还也
C.如三楹之室 积土成山,风雨兴  D. 共游此洞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详细记叙了由下牢关前往三游洞的行程,由舟而舆,由水而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险而夷,由窄而宽,经过一番波折才一堵三游洞的真面目。
B.作品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游记和第二部分议论的过渡,颇具匠心。它是记游必不可少的内容,对阐发本文主旨尤其有着重要作用。
C.三游洞景观奇特。触目皆石,不同石头还会发出种种悦耳的声音,此声与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交织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美妙的音乐殿堂。
D.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不同,它既生动地记述了游历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幸与不幸”的感慨。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2)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8.0)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8.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形象。
9.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

10.1)见贤思齐焉,                  
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来洗涤旧迹。
4                   ,大礼不辞小让。
5)死去何所道,                  
6                   ,思而不学则殆。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27.0)

冰糖芋泥
林清玄
    每到冬寒时节,我时常想起幼年时候,坐在老家西厢房里,一家人围着大灶,吃母亲做的冰糖芋泥。事隔二十几年,每回想起,齿颊还会涌起一片甘香。
    有时候没事,读书到深夜,我也会学着妈妈的方法,熬一碗冰糖芋泥,温暖犹在,但味道已大不如前了。我想,冰糖芋泥对我,不只是一种食物,而是一种感觉,是冬夜里的暖意。
    早年在乡下,白米饭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奢想,三餐时,饭锅里的米饭和番薯永远是不成比例的,有时早上喝到一碗未掺番薯的白粥,就会高兴半天。
    生活在那种景况中的孩子只有自求多福,但最难为的恐怕是妈妈,因为她时刻都在想如何为那简单贫乏的食物设计一些新的花样,让我们不感到厌倦,并增加我们的生活趣味。我至今最怀念的是母亲费尽心机在食物上所创造的匠心和巧意。
    母亲是那种做菜时常常有灵感的人,可是遇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食用,等于是主食的番薯和芋头则不免头痛。将番薯和芋头加在米饭里蒸煮是很容易的,可是如果天天吃着这样的食物,恐怕脾气再好的孩子都要哭丧着脸。
    我常看到母亲对着用整布袋装回来的番薯和芋头发愁,然后她开始在发愁中创造,企图用最平凡的食物,来做最不平凡的菜肴,让我们整天吃这两种东西不感到烦腻。
    母亲当然把最好的部分留下来掺在饭里,其他的,她则小心翼翼地将之切成薄片,用糖、面粉,和我们自己生产的鸡蛋打成糊状,薄片沾着粉糊下到油锅里炸,到呈金黄色的时刻捞起,然后用一个大的铁罐盛装,就成为我们日常食用的饼干。由于母亲故意宝爱着那些饼干,我们吃的时候是用分配的,所以就觉得格外好吃。
    那时我们家还用烧木柴的大灶,下面是排气孔,烧剩的火灰落到气孔中还有温热,我们最喜欢把小的红心番薯放在孔中让人烬炯熟,剥开来真是香气扑鼻。母亲不许我们这样做,只有得到奖赏的孩子才有那种特权。
    记得我每次考了第一名,或拿奖状回家时,母亲就特准我在灶下焖两个红心番薯以做为奖励;我以灶里探出炯熟的番薯,心中那种荣耀的感觉,真不亚于在学校的讲台上领奖状,番薯吃起来也就特别有味。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我有十四个堂兄弟,四个堂姊,伯父母都是早年去世,由母亲主理家政,到锦天,我们都还记得领到两个红心番薯是一个多么隆重的奖品。
    番薯不只用来做饭、做饼、做奖品,还能与东坡肉同卤,还能清蒸,母亲总是每隔几日就变一种花样。夏夜里,我们做完功课,最期待的点心是,母亲把番薯切成一寸见方,和凤梨一起煮成的甜汤;酸甜兼俱,颇可以象征我们当日的生活。
    芋头的地位似乎不像番薯那么重要,但是母亲的一道芋梗做成的菜肴,几乎无以形容;有一回我在台北天津卫吃到一道红烧茄子,险险落下泪来,因为这道北方的菜肴,它的味道竟和二十几年前南方贫苦的乡下,母亲做的芋梗极其相似。本来挖了芋头,梗和叶都要丢弃的,母亲却不舍,于是芋梗做了盘中餐,芋叶则用来给我们上学做饭包。
    芋头孤傲的脾气和它流露的强烈气味是一样的,它充满了敏感,几乎和别的食物无法相容。削芋头的时候要戴手套,因为它会让皮肤麻痒,它的这种坏脾气使它不能取代番薯,永远是个二副,当不了船长。
    我们在过年过节时,能吃到丰盛的晚餐,其中不可少的一样是芋头排骨汤,我想全天下,没有比芋头和排骨更好的配合了,唯一能相提并论的是莲藕排骨,但一浓一淡,风味各殊,人在贫苦的时候,大多是更喜爱浓烈的味道。母亲在红烧链鱼头时,炖烂的芋头和鱼头相得益彰,恐怕也是天下无双。
    最不能忘记的是我们在冬夜里吃冰糖芋泥的经验,母亲把煮熟的芋头捣烂,和着冰糖同熬,熬成迹近晶蓝的颜色,放在大灶上。就等着我们做完功课,给检查过以后,可以自己到灶上舀一碗热腾腾的芋泥,围在灶边吃。每当知道母亲做了冰糖芋泥,我们一回家便赶着做功课,期待着灶上的一碗点心。
    冰糖芋泥只能慢慢的品尝,就是在最冷的冬夜,它也每一口都是滚烫的。我们一大群兄弟姊妹站立着围在灶边,细细享受母亲精制的芋泥,嬉嬉闹闹,吃完后才满足的回房就寝。
    二十几年时光的流转,兄弟姊妹都因成长而星散了,连老家都因盖了新屋而消失无踪,有时候想在大灶边吃一碗冰糖芋泥都已成了奢想。天天吃白米饭,使我想起那段用番薯和芋头堆积起来的成长岁月,想吃去年掩制的萝卜干吗?想听雨后的油炯笋尖吗?想吃灰烬里的红心番薯吗?想吃冬夜里的冰糖芋泥吗?有时想得不得了,心中徒增一片惆怅,即使真能再制,即使母亲还同样的刻苦,味道总是不如从前了。
    我成长的环境是艰困的,因为有母亲的爱,那艰困竟都化成刮美,母亲的爱就表达在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食物里面;一碗冰糖芋泥其实没有什么,但即使看不到芋头,吃在口中,可以简单的分辨出那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的爱在困苦中是最坚强的。它纵然研磨成泥,但每一口都是滚烫的,是甜美的,在我们最初的血管里奔流。
    在寒流来袭的台北灯下,我时常想到,如果幼年时代没有吃过母亲的冰糖芋泥,那么我的童年记忆就完全失色了。
    我如今能保持乡下孩子恬淡的本性,常能在面对一袋袋知识的番薯和芋头,知所取舍变化,创造出最好的样式,在烦闷发愁时不失去向前的信心,我确信我童年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母亲的影子在我心里最深刻的角落,永远推动着我。
                                                             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节)  
11.母亲用最平凡的番薯和芋头,做出了哪些不平凡的美味?请简要概括。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即使真能再制,即使母亲还同样的刻苦,味道总是不如从前了。
2)它纵然研磨成泥,但每一口都是滚烫的,是甜美的,在我们最初的血管里奔流。
13.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14.林清玄说:“我的散文一点也不复杂,它像是清晨第一道射进书房的曦光,我感觉到它的明亮和动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明亮之处”和“动人之处”的具体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b242876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4.html

《亳州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试题-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