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之死的必然性

发布时间:2016-01-27 13:21: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多年前,屈原在极度的绝望与痛苦中,怀石投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直到今天,人们对他的投江还倍感惋惜,耿耿于他的不能走出楚国以寻找更为广阔的天地。但是,我想说,屈原的选择是一个悲剧,也是一种必然。

 


         屈原出生贵族,博闻强识,娴于辞令,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他早年有一首《橘颂》: 

坚持法制,反对心治。《离骚》中说:“循绳墨而不颇”,又说:“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荣以为度。”事实上,《离骚》中有很多地方多次提到规矩,绳墨,皆用以喻法度。 

举贤授能。在屈原青年时代的作品《大招》中已表现了这种思想。如其中说: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直赢在位,近禹麾只。豪杰执政,流泽施只。”所谓“举杰压陛”,所谓“直赢在位”,所谓“豪杰执政”,也都是说的“举贤授能”,朝廷得人;而“诛讥罢”则是言斥退无能而懈怠之辈。 

力耕强本,富农安民,反对“游大人以成名”。这是商鞅变法中的一条很重要的内容。屈原《卜居》云: 

         
可见,诗人的态度是明显的。屈原青年时代所幻想的楚国的疆土是: 

        国家殷实,人民富足,百姓安居乐业,无苛政盗贼之忧。屈原的力耕强本之策,就出于这种政治理想。 
励战图强,统一天下。后面还有详述,这里就不做解释了。 

还有一些,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政治主张是具有革新意义的,对于日渐衰落的楚国具有改革图强的作用,然而,旧贵族们并非有屈原这样的雄才远略,他们看重的只是自己眼下的利益,目光短浅。很显然,屈原的政治主张会触犯他们的贵族特权,于是,屈原遭受了群小的诬陷而被楚怀王疏远。后来他屡次被贬,楚国也更是江河日下。在这里,我们不仅怀疑,天下何其之大,为什么屈原不离开楚国而到他国寻找前途。的确,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国家大多数知识分子抱着“一天下”的思想,周游列国,伺机而动,头脑中差不多已经没有小国家的意识。“朝秦暮楚”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而屈原却始终固守在楚国,这是为何?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我先从屈原的理想谈起。 

战国后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国间的战事此起彼伏,文化大交融,已经到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地步,在这个时候,大一统已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要问,作为一个锐意进取的政治家,屈原是否拥有大一统思想?我个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郭沫若在屈原的作品中举出十六项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的例句,孤立的来看这些例证,尚难说明问题,但结合我们在前几部分所揭示的事实看,应该认为,它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屈原的大一统意识。因为确实唐尧、虞舜、禹、汤、文武,“和儒家的古史观是整个一个系统”,而“儒家的古史系统是根据大一统的思想所考案出来的东西。 
关于屈原一统思想更明白而直接的证据是屈原青年时代所写的《大招》。诗人所设想美政下的社会应该是: 

所设想国君应该是: 


“察笃夭隐,孤寡存只“说的是一同情况下的美政,“名声若日,照四海只”说的是由美政达到一统后君王声名的广被天下。再看他所写这个国家的疆域: 


  王逸注:“幽陵谓幽州也。”为我国古代最北之地。交趾,洪兴祖引《记》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为我国古代最南之地。“东穷海”言东面直至海边,则“西薄羊肠”之“羊肠”应在我国古代最西之地。则屈原所设想乃大一统之中国,不仅包括中原大小各国及秦、楚、越、燕等周边大国,还包括周围边远的一些少数民族,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俱在其内。 
         然而,即使上述言论能说明屈原具有大一统思想,也不能说明他必须留在楚国。让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形势: 
        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国实行了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曾一度强盛过。魏国经李悝变法,还曾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可惜他们的改革不彻底,又加上所处地势不利,很快又衰落了。燕国处在偏僻的北方一角,努力开拓东北的疆域。经过燕王哙的禅让,也算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没有充分地完成,所以“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最有实力的是秦、楚、齐,三国中齐国最弱,正真能称雄的就属秦、楚两国,是所谓“纵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势日强,对六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开始的时候合纵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实行,六国抗秦。然而,各国总是着眼于眼前的利益与安全,目光短浅,到后来合纵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屈原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他极力主张对外连齐抗秦,对内经营南方。但是,屈原的政治主张在楚国受到了巨大的挫折,而事实是,只有楚国才能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不可能背楚投秦。郭沫若说:“周秦诸子同是主张大一统的,但大别也可以分为两派,主张德政的人例如儒家则大抵反对秦国,而主张刑政的人例如法家,则每每不择手段,而倾向于维护秦国。”显然,屈原的政治理想和秦国的政治主张是相对抗的。在他的一生中都追求美政,他的美政根植于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尧、舜、汤、禹等这样的儒家理想的君王。如: 


更重要的,在他的作品中到处都反映着他的民本思想: 


   这些诗句里寄托着他的美政思想,饱含着他对人民的关怀与同情。而秦国的情况怎么样呢?秦国在吞并战争中“尚首功”,将士以杀人多少论功爵。这里不妨列举数例:         前331年与魏战,“斩首八万”; 
        前318年,五国共攻秦,秦败赵、韩之军,“斩首八万二千”; 
        前312年,击楚于丹阳,“斩首八万”; 
        前307年,拔韩宜阳,“斩首六万”; 
        前293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前274年,击魏之芒卯华阳,“斩首十五万”,击魏将芒卯,斩十三万人;败赵将贾佗,沉其卒二万人于河; 
        前260年,“大破赵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 

        然而,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秦国是以刑政来统一天下的,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太大。郭沫若说:“屈原怀抱着德政思想,想以德政来让楚国统一中国,而反对秦国的力征经营。” 

       《屈原与他的时代》上有这样一段话: 

        

        当然,屈原之所以不离开楚国还有这样的原因,如出生于王室,对楚文化的眷恋等等,这里就不详述了。 

        屈原有着改革政治的决心,有着一统天下的雄心,只可惜,如他自己感叹的“生不逢时”。楚王昏庸,群小当朝,后继无人,楚国的败亡已是历史的必然。 

对屈原来说,他的忧愤是强烈的,他的痛苦是深沉的。楚王不悟,他的君臣遇合的希望破灭了;后辈无贤,他的培育英才的希望破灭了;郢都沦陷,他的重振朝纲的希望破灭了;伴随着这些希望的破灭,他青年时代的理想破灭了,而他,注定是为理想而活的人。 

        于是,内心绝望而痛苦的他只有一个归宿——投身那条浩浩荡荡的汨罗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93cde2c524de518974b7db0.html

《论屈原之死的必然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