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化学复习2-3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

发布时间:2012-06-07 13:52: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对接高考——高考命题常设误区汇总]

[随堂强化落实]

1(2012·广安模拟)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B.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C.用铝土矿冶炼金属铝 D.用油脂制肥皂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必须伴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A中的氯元素,B中的氮元素和氢元素,C中的铝元素,都发生了价态的变化,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2.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Fe2O33CO2Fe3CO2

CCl22FeCl2===2FeCl3

D3O22O3

解析:A属于置换反应,C属于化合反应,D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3(2011·上海高考)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2Na2O22H2O===4NaOHO2

4Fe(OH)2O22H2O===4Fe(OH)3

2F22H2O===4HFO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F2H2O反应有氧气产生水作还原剂AlNaOH溶液反应有氢气产生水作氧化剂。

答案D

4根据以下几个反应

Cl22KI===2KClI2

2FeCl2Cl2===2FeCl3

2FeCl32KI===2FeCl22KClI2

I2SO22H2O===2H2SO42HI

判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l2>I2>Fe3>SO2 BCl2>Fe3>I2>SO2

CCl2>Fe3>SO2>I2 DFe3>I2>Cl2>SO2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由反应得氧化性:Cl2>I2;由反应得氧化性:Cl2>Fe3;由反应得氧化性:Fe3>I2;由反应得氧化性:I2>SO2。综上所述知:氧化性Cl2>Fe3>I2>SO2

答案:B

5(2010·全国卷)(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4 B12

C21 D41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意在考查考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NH4)2SO4SO2N2NH3H2O,由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可得:3(NH4)2SO4===3SO2N24NH36H2O,所以变价N与未变价N原子数之比为12

答案:B

6(2011·浙江高考)已知:

氧化性IO>Fe3>I2

还原性S2O>I

3I26OH===5IIO3H2O KII2KI3

(1)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 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向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 CCl4 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 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应用信息:氧化性:IO>Fe3>I2,说明IOFe3均能氧化I生成I2

(2)KI被潮湿空气氧化,不能写成IO2H,要联系金属吸氧腐蚀,产生I2KOH似乎不合理(会反应),应考虑缓慢反应,微量产物I2会升华,而K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答案(1)IO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4KI2H2OO2===2I24KOH

[提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可能是同一种元素如:Cl2H2O HClHClO。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合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也不一定强,如稀有气体原子既难失电子,也难得电子。元素由化合态(可能显负价,也可能显正价)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答案:D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3区域的是(  )

ACl22NaI===2NaClI2

BNH4HCO3NH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Fe2O33CO2Fe3CO2

解析:阴影3所表示的反应类型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A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为分解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应排除;C项为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D项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

答案:D

3(2012·湖州模拟)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lH2 BCO2CO

CFe2O3Fe DBrBr2

解析:A项,HClH2氢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如活泼金属单质等;B项,CO2CO,碳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如碳单质等;C项,Fe2O3Fe,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如碳单质等;D项,BrBr2,溴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如Cl2等。

答案:D

4.反应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2NaIMnO23H2SO4=== 2NaHSO4MnSO42H2OI2

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已知NaIO3的氧化性与MnO2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I2在反应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中是氧化产物

B.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NaI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

DNaIO3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不能做还原剂

解析:反应中氧化剂为MnO2,还原剂为NaII2是氧化产物,MnSO4是还原产物,反应I2是还原产物,A项错误;生成1 mol I2时,反应转移电子为2 mol,反应转移电子为10 molB项错误;因为NaIO3的氧化性与MnO2相近,所以从反应可以推出C项正确;NaIO3中氧元素是最低价,可以做还原剂,D项错误。

答案:C

5.工业废气中氮氧化合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保护环境工业上采用通入氨气的方法,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之发生反应转化为无毒的氮气NOxNH3N2H2O

现有NO2NO的混合气体3 L与同温同压的NH3 3.5 L恰好使其完全反应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2NO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1 B21

C11 D14

解析: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压时)

由体积和电子守恒可得:

解得:x2.25y0.75

所以n(NO2)n(NO)V(NO2)V(NO)2.250.7531

答案:A

6.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则以下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碘离子 B.可能含铁离子

C.可能有氯离子 D.不含硝酸根离子

解析:溴单质能氧化的离子只有I,一定有碘离子,而Fe3HNO3能氧化I,故一定不含Fe3NO,可能含有Cl

答案:B

7.根据下列反应: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解析:因为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第一个反应中H2SO3>I;第二个反应I>Fe2;第三个反应Fe2>NO,即还原性顺序H2SO3>I>Fe2>NO

答案:A

8.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

A1/5 mol B2/5 mol

C3/5 mol D11/5 mol

解析:在反应中,,还原剂磷失去的电子数=氧化剂铜得到的电子数,1 mol×15×n moln,即A项正确。本题中的还原剂是P,而氧化剂是PCuSO4。由于反应过程中Cu从+2降到+1,反应中Cu2共得到15 mol的电子;而做还原剂的P在反应中从0升至+5价,1 mol P得到5 mol电子,因此15 mol CuSO4在反应中只能氧化3 molP,即每摩尔硫酸铜能够氧化0.2 molP

答案:A

9(2012·崇文模拟)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沾了一些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乙二酸)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离子方程式为:MnOC2OH===CO2Mn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还原反应的是C2O

B.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10 mol H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5 mol

D.该反应的氧化剂为KMnO4

解析:C2O中碳的化合价为+3,反应中被氧化为CO2KMnO4为氧化剂,由得失电子守恒配平该离子方程式为2MnO5C2O16H===10CO22Mn28H2O16 mol H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10 mol,推知C项也是错误的。

答案:D

10.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标准状况下)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 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 mol/L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D.原溶液中c(Br)0.4 mol/L

解析:n(FeBr2)n(Cl2)21时,反应为:6FeBr23Cl2===2FeCl34FeBr3此种情况下n(Br)/n(Cl)21;当n(FeBr2)n(Cl2)23时,反应为2FeBr23Cl2===2FeCl32Br2,溶液中没有Br;由此可知,当c(Br)3c(Cl)时,说明通入Cl2不足,发生前者的反应,且Fe2没有完全被氧化。由前者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c(Cl)0.1 mol/L时,c(Fe3)0.1 mol/L0.05 mol Cl2反应后n(Cl)0.1 mol,所以V(aq)1 Ln(Br)0.3 mol,原溶液c(FeBr2)0.15 mol/L,被氧化的Fe20.1 mol,所以反应后c(Fe3)2c(Fe2)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

11(12)(2011·福建高考改编)(1)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 500°C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白磷)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2)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3H2O2H2O===Ce(OH)4________

解析:(1)反应过程中磷酸钙最终变成了白磷,磷的化合价由+5价变成0价,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2Ca3(PO4)2P420e,所以每生成1 mol P4,转移20 mol电子;

(2)分析反应可知,Ce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到+4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到-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确定Ce3的化学计量数为2H2O2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缺少的物质为H,最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

答案:(1)20

(2) Ce3 H2O2 H2O=== Ce(OH)4 H

12(12)(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碱性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所得的结果,将I2ClOSO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事实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氯化铁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强。

铁的还原性比铜强。

解析:(1)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I生成单质I2I2遇淀粉变蓝;Na2SO3具有还原性,可还原I2生成I,使蓝色消失,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思路是:确定反应物、产物,然后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

(2)可根据Cu和浓H2SO4加热反应,而Cu和稀H2SO4加热也不反应来证明。②③可利用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证明。

答案:(1)NaClOKI氧化生成了I2

ClO2IH2O===I2Cl2OH

I2Na2SO3还原生成了I

SOI22OH===SO2IH2O

ClO>I2>SO

(2)Cu与浓H2SO4在加热时反应而与稀H2SO4在加热时不反应

Cu2H2SO4() CuSO4SO22H2O

CuFeCl3溶液能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

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

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13(12)(2012·衡水模拟)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水为________剂。

(3)氯化铵常用作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____CuO____NH4Cl____Cu____CuCl2____N2____H2O

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反应中若产生0.2 mol的气体,则有________ mol的电子转移。

解析:(1)煤的形成、太阳能电池工作、陶器烧制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简单机械织布为物理变化。

(2)由图可知,反应类型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是置换反应,有水参加的置换反应有许多,如CH2OCOH22Na2H2O===2NaOHH2等,上述两个反应中水均做氧化剂。

(3)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4CuO2NH4Cl3CuCuCl2N24H2O

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4Cl为还原剂,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uO为氧化剂。

反应中若产生0.2 mol N2,有1.2 mol的电子转移。

答案:(1)C (2)CH2OCOH2 氧化

(3)4CuO2NH4Cl3CuCuCl2N24H2O

氮 CuO 1.2

14(14)(1)类比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

假设1:该固体物质是FeCl2

假设2:该固体物质是FeCl3

假设3:该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该同学又利用A溶液作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A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在A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A溶液中加入FeCu固体后,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有FeCu

E.将A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l3固体

(3)电子工业常用30%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某工程师为了从废液中回收铜,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写出一个能证明还原性FeCu强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上图步骤

________中发生。请根据上述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在方框中画出简易装置图(标出电极名称、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上述过程回收的铜是粗铜,为了获得更纯的铜必须进行电解精炼。写出电解精炼时阳极材料及主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与硝酸在不同条件下可被氧化成两种产物,推断铁粉与Cl2反应也可能生成FeCl2FeCl3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根据KSCN溶液能与Fe3显红色,可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FeCl3。根据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Fe2而褪色,可验证产物中是否含有FeCl2

(2)FeCl3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生成Fe(OH)3胶体,有丁达尔现象。Fe3能氧化I生成I2Fe3能与NaOH溶液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而加热蒸干FeCl3溶液,由于Fe3的水解,会生成Fe(OH)3沉淀,经灼烧,得到Fe2O3,而不是FeCl3固体。在FeCl3溶液中加入FeCu固体后,发生以下反应:Fe2Fe3===3Fe2Cu2Fe3===Cu22Fe2FeCu2===CuFe2。由此看出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有FeCu,而只能是CuCuFe混合物。

(3)废液中回收铜的实验过程如下:

Fe能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可证明FeCu的还原性强,反应方程式为:FeCu2===Fe2Cu。用原电池表示该反应时,可用Fe作负极,Cu作正极,CuCl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u2e===Cu2),纯铜作阴极(Cu22e===Cu),含Cu2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答案:(1)FeCl2FeCl3 溶液呈红色 FeCl2

2Fe3Cl22FeCl3

(2)ABCD

(3)FeCu2===Fe2Cu 

粗铜 Cu2e===Cu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927f924aaea998fcd220e04.html

《2012高三化学复习2-3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