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发布时间:2019-07-24 06:56: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一课时

一、教学內容

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感悟生活哲理。

二、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一)故事导入:

1945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1.他就是作者莫顿亨特,刚开始他非常怕死,但是他自己改变了想法,认为自己现在在英国沃顿空军基地起飞,只要飞起来就行。第二步飞二十分钟就可以轻松到达荷兰,第三步不用多想就可以飞到德国,终于完成了任务,成了孤胆英雄。

2.他所采用的方法就跟课文题目一样,采用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便成小困难,逐一克服,终于取得成功。

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他的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被收入七年级课本.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外《心灵鸡汤 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中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

(二)生字词教学

训诫     耸(sŏng )立     迂()回     啜(chuò)泣   瘦骨嶙(lín)峋( xún )心惊jīng肉跳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翼

(三)故事复述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首先请问大家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也就是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

2.好了,既然这是一篇叙事文,那么请问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出与六要素相应的内容。

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

(2)地点:悬崖上

3)、人物:“我”内德、杰利、父亲

4、好了,下面就先请一些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2分钟的准备)

接下来教师再在同学们的复述中归纳出文章的:

4)、起因:无聊、寻求新花样来玩

5)、经过:冒险、遇险、脱险

6)、结果: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四)合作学习

1合作探究1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他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予作者哪些启示?读罢,你又有何感想?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小结]这位同学所用的方法跟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3体验反思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大屏幕投影问题: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

学生拿出准备的练笔,可小组交流,也可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鼓励)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后,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

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课文的结构和详略安排。

2、 能找出课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并理解其作用。[借此对“我”的性格进行分析]

二、教学过程:

回忆课文: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明确:费城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明确: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明确: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内德、杰利。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明确:20高;约七米

(一)分析结构

1、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启示把故事分成三个部分,并在课文中标出。(板书)

2、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大意并用一句简短的语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叙)

板书设计:

(二)分析描写心理的词语并理解其作用。

1、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孱弱多病,常受到母亲“不要冒险”的训诫)或“乖、懦弱、胆怯”

2、齐读第二部分,划出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词语。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嶙峋的胸腔里面扑扑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3、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心理?

(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

4、如何理解“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却是自己”。为何不直接写“我”哭了?

(一是真实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连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生动。)

5、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个变化过程?

最初:毫无信心 “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 “这似乎是能办到的”

随后:信心大增 “我”能办到

最后:激动啜泣

文中冒险、脱险部分的两个啜泣14段和22段中)是否一样?

明确: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不同: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 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字能否改成字?为什么?

不能。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不敢大胆迈步。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就表现不出这种心理。

如何理解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环境描写。渲染了夜晚来临、天色越来越暗的氛围,烘托了身处绝境而又无人救助时紧张、害怕的心情,推动了情节发展。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参考观点:四个孩子的做法不是很得当。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种做法很不应该,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开

玩笑。

8.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

①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

②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③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

④你觉得文中父亲的做法与父亲直接爬上去把“我”抱下悬崖,那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明确]重点讨论④:

父亲是为了能让“我”学会自己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他救得了儿子一次,但不可能救他一辈子。

父亲教给我好方法,让我一辈子受用。

[小结]: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父亲并没有责备不听话的“我”,先是安慰“我”,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饭;给“我”鼓励,给与信心和勇气,“你能办得到的。”;他还夸“我”,说“好”,让“我”不要担心;当“我”踩到了岩石后,他又一次夸“我”,说“很好”,并告诉“我”如何做下一步。可见“父亲”指点有方,给“我”信心和勇气,终于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经历!

[总结]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这篇课文,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说的是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这篇课文,它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

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探究升华

一句古语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一生少不了经受挫折与磨难,但也正是在战胜困难的经历中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正像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面对困难,鼓起勇气,大声地对自己说一遍: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布置作业

请运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915088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f.html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